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 1A.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A.图中航天飞机正加速飞向B 处n
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
高一物理试题 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获得的速度 C.航天飞机在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减速
1
的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n 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 ,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1 9.如图所示 载有防疫物资的无人驾驶小车 在水平 MN 段以恒定
C.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一、选择题 (1—7为单选题,每题4分,共28分) n 功率200W、速度5m/s匀速行驶,在斜坡 PQ 段以恒定功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 570W、速度2m/s匀速行驶.已知小车总质量为50kg,MN=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n 2
A.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三条定律的科学家是牛顿 PQ=20m,PQ 段的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g 取10m/s,不计
6.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若
B.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三条定律的物理学家是伽俐略 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从地球表面高为h 处平抛一物体,水平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
C.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开普勒
表面从同样高度处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水平射程约为
D.首先精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卡文迪许
多少
2.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0m B.36m C.180m D.360m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容器中 (容器
B.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不为零,其机械能可能守恒
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 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 时,它
C.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A.从M 到N,小车牵引力大小为40N
对容器的正压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质点自A 滑到B 的
D.物体只受重力时,其机械能才守恒 , B.
从M 到N,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700J
过程中 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 ( )
3.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小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以相同大小 C.从P 到Q,小车重力势能增加10000J
的初速度v 分别沿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 D.从P 到Q,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700J
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10.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现固定
A.两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 质量分别为2m、m 的小球A,B 于轻杆上.支架悬挂在O 点,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可绕过O 点处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
C.从小球抛出到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 1 ( 1A.2R FN-3mg
) B. R(2m -F ) 与地面垂直,放手后支架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2 g N的功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D.从小球抛出到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1 1C.2R
(FN-mg) D.2R
(FN-2mg)
4.地球绕地轴自转时,对静止在地面上的某一个物体,下列说法正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确的是 ( )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
A.物体的重力大小约等于它随地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
错选得0分,共18分)
B.在地面上的任何位置,物体向心加速度的大小都相等,方向都
8.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
指向地心
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与
C.在地面上的任何位置,物体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垂直指向地球 A.A 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空间站在B 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
的自转轴 B.A 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 球机械能的增加量
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D.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随着地球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C.B 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等于A 球开始释放
5.“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将气象数据发回地面, 的高度
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设地球同步卫星 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 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高一物理试题 第1页 (共6页 ) 高一物理试题 第2页 (共6页 ) 高一物理试题 第3页 (共6页 )
{#{QQABQQAEgggAAJJAABgCUQHCCAGQkAAAACoOgEAMMAAAyAFABAA=}#}
非选择题,共5题,共54分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8分) 15.(14分)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
三、实验题:(共2题,共16分). 13.(12分)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 M,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 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
( ) 1 物体
,钢索拉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 5
11.4分 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就是看 mv2n 是否 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 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2 CH 时,速度达到v,重力加速度为g,则 6
等于mghn (n 对应打下的第n 个点).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 (1)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是多少 点,AC=7R,A、B、C、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 m
中正确的是 ( ) (2)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多少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 (未画出),
A.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O 时,重物的速度应为0 (3)合力对电梯M 及物体m 组成的整体所做的功等于多少 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4R.已知P 与直
B.hn 是计时点n 到第一个点O 的距离 1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C.m 为重物的质量,需用天平称量 4
D.可以用vn=gtn 计算vn,其中tn=(n-1)T(T 为打点周期) ( 3, 4取sin37°=5 cos37°=
)
5
12.(12分)如图为一种利用气垫导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 (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2)求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
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P 运动到D 点时
3
速度的大小为 5gR,求改变后P 的质量5 .
A.测量垫块厚度h (每个垫块完全相同)及遮光片的宽度d; 14.(12分)2018年6月14日11时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
B.接通气泵,将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至水平; “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万
C.在右支点下放垫块,改变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 多千米的地月拉格朗日L2 点的 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
D.在气垫导轨右端支点正上方释放滑块,记录垫块个数n (n= 运行在地月L2 点Halo轨道的卫星.“鹊桥”可为卫星、飞船等
1,2,3 )和读出遮光片通过左端支点正上方光电门时所对 飞行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并实现科学数据实时下传至地
应的挡光时间t(t ,t ,t ); 面.若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1 2 3
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回答下列问题: “鹊桥”卫星绕月球转n 圈所用的时间为t,求:
(1)若滑块的质量为m,右端垫片的个数为n,滑块从静止释放 (1)“鹊桥”卫星的周期T.
到运动到光电门的过程中,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2)“鹊桥”卫星离月球表面的高度h.p=
,滑块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 (3)“鹊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v.
则滑块此时的动能Ek= .
(2)若要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结论,垫块的个数n=
(用h、d、t、g 表示),以n 为纵坐标,以 为横
坐标,其图像为线性图像,图像的斜率k= .
高一物理试题 第4页 (共6页 ) 高一物理试题 第5页 (共6页 ) 高一物理试题 第6页 (共6页 )
{#{QQABQQAEgggAAJJAABgCUQHCCAGQkAAAACoOgEAMMAAAyAFABA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
高一物理答案
选择题(1—7为单选题,每题4分,共28分)
1 D 2 B 3 D 4 C 5 C 6 A 7 A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错选得0分,共18分)
8 ABC 9 AD 10 BD
三.实验题(共16分)
11 (4分) A B
12.(12分)答案:(1);(2);;
解析:(1)右端垫片的个数为n,则两端的竖直高度差为nh,滑块从静止释放到运动到光电门的过程中,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3分)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则此时滑块的动能为
…………………………(3分)
(2)若要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结论,则有
即
变形得
由上式可知,变形得
……………………(4分)
故若以n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则其图像为线性图像,图像的斜率
……………………(6分)
四、计算(共38分)
13. (每问4分,共12分) mgH+ (m+M)gH+(m+M)V2 (m+M)V2
14.(12分)
(1) (2)-R (3)
解析 (1)“鹊桥”卫星绕月球转n圈所用的时间为t,则其周期为
T=(3分)
(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G=m(R+h)(3分)
解得h=-R(2分)
(3)根据v=(2分)
解得v=。(2分)
15.(14分)(1)答案:……………………(5分)
解析:根据题意知,之间的距离为
①
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由动能定理得
②
式中,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③…………………………(5分)
(2)答案:…………………(5分)
解析:设,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P由B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④
E、F之间的距离为
⑤
P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⑦
⑧…………………(5分)
(3)答案:…………………(4分)
解:设P在C点速度的大小为,在P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P由E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同理,由动能定理有
联立⑦⑧ 式得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