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8 09:51:43

文档简介

渑池二高2023一202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中性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卡各题月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否则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百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文学演选的过程中,按照体裁和内容,史书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遥史是按历史
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载,而斯代定是指其叙事限定在莱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交首趣和价使追束,通文成为中图传统史学的伐良传统。从司马定开始,通安之作连
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遥史理论的鸣释也精见造出。到了清代,章学装在共理诊著作《文史通义》中
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遥史家成”,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送行了精彩裰括。揆
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刘通”“会通”和“捞通”之义。“纵适”,即贯
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国革变适的连法不断的过程,里现历灾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
南宋郑樵根力授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出上“总《诗》《书》《丸》《乐》而会于
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特叁础上湾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
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酒中,蓉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补告济我们,通文不仅是“时历古
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斯,更是在赏和“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致出的反思。国绕这一主题,
古代史家找出了些丧、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
认识。这生理论认识概活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遗而
探求药涵在师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
了看到厨史的“变”,时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餐终目
的是求“理”,也就足找出历史兴亡成敗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视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凤”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
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道史操述的宋育。历史上不少在体倒上与通史相伤
的之书效奴道史,恒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而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
高话文试题第1真(此8页》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二高202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D(A“前者更有价值”理解有误。文中并无此意。B“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风”的核心应是“通古今之变”。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理解有误。“会通”是汇集文献资料,“横通”是“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丰富拓展”理解有误,文中并无此意)
2.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理解有误。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念编纂历史是创新历史编撰模式的一种体现。“才能……”理解有误,条件关系不成立)
3.A(《吕氏春秋》虽有“春秋”二字,但不是一部史书,而是一部杂家名著,博采众家学说。)
4.①首先明确史书分类,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②进而从理论层面阐释通史之“通”的多层内涵。③然后通过分析“通”“变”“理”的关系阐释通史精神的内涵。④最后提出通史撰述的宗旨和追求。
5.①把握“通”“变”“理”的内在联系,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③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新成果的话语体系。④易于中外读者接受,便于推广传播。(每点2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6.C 【解析】A.“体现了他嫌麻烦不愿意多费事的生活习惯”错误,此处主要还是反映李成军因为天气而不能动工的焦急心态。B.“最终在数支工程部队的共同努力下全线贯通”错误,文本中“这条路在先前修了十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浅,今年从各地调动好几支工程部队……”看来还未贯通。D.“表现出开车的战士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过度解读,从下文可知战士是因为着急探路才开车如此快速的。
7.C 【解析】C.“反复无常”错误,此处只是反映出天山气候的恶劣。
8.①勇敢无畏,敢于探索:在天山极端的恶劣环境下,依然决定开车探路,准备开工修路;②周到细致,办事谨慎:要求战士先运工具,第一趟少运工具,等待时机开工;③审时度势,果断坚决:根据天气变化,传达不同命令,并且果断追车。 (每条两分,任答两点,意对即可)
9.①“大风”是天山残酷自然环境一方面的外显,写意式地勾勒出战士们身处的恶劣环境。②“大风”延宕了战士们的工作,又搅动了“大雾”,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向新的方向发展。③“大风”烘托出战士们不能及时开工的焦虑心态,也将他们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烘托得无比高大。④突出了主旨:歌颂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斗天战地的精神。(每条两分,任答三点,意对即可)
10.AFG 【解析】晏子出朝后,景公命(大夫)梁丘据送给他高大华丽的车马,(晏子)多次退回拒不接受,景公不高兴。
11.C 【解析】A驽马指劣马,即不能快跑的马。B对于/被。C给……吃/吃。D给予,赐予/到达。
12.D 【解析】“晏子表示虽然自己家境贫穷”错误,原文说“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
13.(1)因此所谓的忠臣,是要能将善言善行献纳给君主,而不是与君主一起陷入灾难之中的人啊。
(“者…也”判断句,1分;“于”译为“给”,1分;“陷难”译为“陷入灾难”,1分。句意1分,满分4分)
(2)从君王那里得到很多财物而没有施舍给别人,自身死后财物又转移到他人之手,这就跟主管收藏的官员一样,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厚取之(于)君”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为“从君王那里得到很多财物”,1分;“施”译为“施舍”,1分;“迁”译为“转移”,1分。句意1分,满分4分)
14.①上朝乘坐破车,驾着劣马②在家节衣缩食③多次拒绝景公赠送的财物。(每个要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参考译文:
齐侯问晏子说:“忠臣侍奉自己的君主,该是怎样的呢?”(晏子)回答说:“(君主)有难不为他殉死,(君主)出逃不为他送行。”齐侯说:“(君主)割裂土地封赠他,分封爵位让他显贵,君主有难却不殉死,出逃也不送行,这能够称得上是忠臣吗?”(晏子)回答说:“如果臣下的进言被采用,(君主)就会终身无难,臣子又为谁去殉死呢?臣下的谋划被采纳,君主就终生不会出逃,臣子又为谁去送行呢?如果向君主进言不被采用,(君主)有难而去殉死,那就是白白地送死;规劝君主不被听从,(君主)出逃而去送行,那就是奸诈和虚伪。因此所谓的忠臣,是要能将善言善行献纳给君主,而不是与君主一起陷入灾难之中的人啊。”
晏子上朝,乘坐破车,驾着劣马。齐景公看见他这个样子说:“嗬!是先生您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的车马这样不堪呢!”晏子回答说:“靠着君主的赏赐,能够保住我们三族的衣食,并且国内的朋友,也都能靠此生存了。我只要穿得暖和吃得饱饭,有破旧的车和劣质的马来供自己使用,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晏子出朝后,景公命(大夫)梁丘据送给他高大华丽的车马,(晏子)多次退回拒不接受。景公不高兴,立即召见晏子。晏子到来后,景公说:“先生不接受我送的车马,那么我也就不再乘车了。”晏子回答说:“君主您命我监临文武百官,我理应节衣缩食,为齐国人作个榜样,即使这样,还恐怕他们在生活上奢侈而不顾自己的品行。现在有高大华丽的车马,在上的君主乘坐它,在下的臣子也乘坐它,百姓没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在衣食方面奢侈浪费,而不顾自己的品行,我就没有办法来制止他们了。”终于辞让了那些车马没有接受。
晏子正在吃饭,国君的使者到了,(晏子)便将食物分给使者吃,晏子因此没有吃饱。使者回宫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景公,景公说:“咦!晏子的家境竟是这样的贫困!我却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命官吏将一个千户县的赋税全部送给晏子,晏子拜谢了两次,推辞说:“我的家境并不贫困,靠着君主的赏赐,恩惠遍及父、母、妻三族,还推广到我的朋友,并以此赈济百姓,君王的赏赐太丰厚了,我的家是不会贫困的。我听说,从君主那里得到很多财物又大量施舍给别人,这就是代替君主施恩,忠臣是不会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得到很多财物而储藏起来,这是把自己变成了筐箧,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从君王那里得到很多财物而没有施舍给别人,自身死后财物又转移到他人之手,这就跟主管收藏的官员一样,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我还听说,做臣子的在朝廷上不奉承国君就是忠,离开朝廷不亏待下属就是廉,八升粗布,一盘食物,也就足够了。”使者奉命往返三次,(晏子)始终辞谢不受。
B 【解析】B.“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错误,从“不学荆州利木奴”可知,作者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足见其爱柑理由并非是想要以种柑发家致富,而是因为橘树天生美好的品德。
16.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意思是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②此联表面上是表达对柑树成林滋养受益的期待和喜悦,实际上是自伤迁谪之久,只能望柑之成林的无奈,“坐待”一词表明作者虽有志向但又无法实现而不得不忍受的压抑与悲痛。貌似宽解语,实则不平气。
③诗人反话正说,用平缓的语调表达深深的痛苦,增强了悲情,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17.(1)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18.C 【解析】A.“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错,“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B.“精明的贾元春”“孤独的贾探春”错,应为孤独的元春,精明的探春。D.“苦尽甘来十分欣悦”错,原文为“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故选:C。
19. “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如答: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顾按,此处似应加上“亦可”之类语句)
20.B 【解析】 B项表转折。A项“当然”表肯定,强调合乎事理或情理。C项和D项表“应该这样”
21.(6分)①(另)一个是时间 ②用热水烫洗反而有害 ③还有人会用湿纸巾擦拭消毒
22.(3分)示例:通过高温煮沸的方式杀灭病菌,或者用热水浸泡10分钟左右,都比用热水冲洗杀菌效果更显著。(“使病菌被杀灭”“大约10分钟左右”每改对一处得2分)
23.【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以下棋为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落子无悔,因此,落子前要慎重,落子时要果断,别犹豫;该放弃的时候,别不舍。落子后不要懊悔,不管结果如何,别让自己遗憾。如果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反而会对自己更不利。
参考立意: ①人生如棋,走好每一步;
②无悔人生,落子有痕;
③拈棋深思,落子无悔;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