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离骚》课件(共4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离骚》课件(共4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8 10: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为了这一信仰,他受到谗言的中伤,由一个三闾大夫沦为被放逐的落魄诗人,但是灵魂的高尚足以震慑那些卑鄙的政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的志向,更是一位爱国人士矢志不渝的人生信约。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和愤恨抱石沉入了汨罗江。
作为一个诗人他是不用死的,作为一个心怀祖国的政治家,当他知道国家灭亡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死。
他就是屈原,带走了自己的肉体,留给人们一个永不泯灭的高尚灵魂。
区别“楚辞”和《楚辞》
“楚辞” 《楚辞》
区别 诗体名 总集名
内涵 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编成《楚辞》。“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特点 “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句式:灵活自由,参差错落
语言:大量采用楚国民间的口语和方言;大量使用虚字作语气助词,如“兮”;多见楚地风物
结构:篇幅加长,加强铺陈叙事成分以尽情抒情。
风格: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充满个人的情志与幻想,风格浪漫而神秘。
写作缘由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作品特点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回顾《屈原列传》
《离骚》语言特点

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

句式灵活多变,参差不齐。

大量使用对偶句,且对偶句构成的形式多样。

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

讲求押韵,且是隔句押韵
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
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东汉 班固)
“离”——同“罹”,遭遇。
“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解题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第一段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高阳: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颛顼。
苗裔:远代子孙。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
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皇,大;考,称已故的父亲。
摄提:寅年的别称;贞:当,正当。
孟陬:孟春正月,是寅月,正月是陬。
惟:句首语气词。
览揆:观察衡量。
余:我。初度:出生时的情况
肇:开始。
锡:赐给。
名、字:名作动,取名、取字。
译文: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先父名为伯庸。正当寅年的寅月寅日,我降生了。先亲观察衡量我降生时的情况,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起表字叫灵均。
疏通文意·第二段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纷:盛多。
美:形作名,美好的品质。
重:加。
修能:美好的容态。一说优秀的才能。
扈:楚地方言,披。
辟:通“僻”,僻静、幽静。
纫:连缀、链接。
以为:把......作为。
汩:水流快,比喻时间快。 与:等待
搴:拔取。
阰:土坡。
揽:采摘。
宿莽:一种香草。
译文:我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在品质,再加上美好的容态。肩披江离与长在幽僻处的白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做成佩饰。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心忧岁月不等待我。早晨我采撷坡上的木兰,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
疏通文意·第二段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忽:迅速。
淹:久留。
代序:时序更替。
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有作为的人。一说是屈原自指,一说指楚怀王。
惟:动词,想。
壮:形作名,壮盛之年。
秽:形作名,污秽的东西。
度:法度,准则。
骐骥:骏马,比喻贤臣。
道:同“导”,引导。
夫:句中,舒缓语气
先路:先驱
译文: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替代。想到草木也有凋零的时候啊,便害怕美人也会衰老。何不趁着壮年抛弃秽政啊,何不改变这种法度?乘着骏马奔驰啊,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
品读探究屈原形象

品读探究一
“修”,可理解为美好的(形容词),修饰、打扮、修炼(动词)。 如果作“修炼”解,那么,第二段的诗歌中,屈原作了哪些“才能”的“修炼”呢?
问题引导:文本第二段开头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一句在文本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请结合文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段(前文)诗人围绕“内美”,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些内容呢?

1、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奉其为远祖,表明了屈原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2、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年寅月寅日生的。庚寅,在楚国风俗中被认为是吉祥日;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当时有“男命起寅”之说。
3、《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离骚》中所说的“正则”“灵均”,都与“平”有语意上的关联。王逸:“正,平也。则,法也。”《玉篇》:“均,平也。”灵,当为美称。帛书《十六经》记载了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
补充资料
①出身高贵。
②出生祥瑞。
③名字蕴含政治理想。
这起始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
“内美”,是指一种庄重自爱、忠君爱国,一种责任感、复兴祖国的使命感。
品读探究一
问题1:第一段诗人围绕“内美”,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些内容呢?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问题2:“修”,可理解为美好的(形容词),修饰、打扮、修炼(动词)。如果作“修炼”解,那么,第二段(下文)的诗歌中,屈原作了哪些“才能”的“修炼”呢?
品读探究一
①芳草萦身、品格高洁
②生命有限、挖掘价值
③忠贞爱国、愿为先驱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第三段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太息:叹息。
涕:名作动,流泪。
哀:为动用法,为…悲伤。
民生:人生。
好:爱慕、崇尚。
修姱:美好。
鞿羁:名作动,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替:废弃。
申:重复、加上。
揽茝:采集白芷。
亦:句首语气词 所善:所崇尚的美德。
虽:即使。
译文:我长声一声而掩面流泪,哀伤人生多么艰难。我虽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黜。既因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又因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我加上罪名。这本是我心中所崇尚的美德,即使为之死多次我也不悔。
疏通文意·第三段
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灵修:楚怀王。 浩荡:荒唐。
察:体察。
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高尚德行。
谣诼:造谣、诽谤。
淫:淫邪的事,形容词作名词。
固:本来 工巧:善于取巧。
偭:违背。
错:通“措”,措施,举措。
绳墨:准绳、准则。
追曲:追随邪佞。
竞:竞相。
周容:迎合讨好。
译文:怨恨君王行事荒唐,始终不能体察我的苦心。众多小人嫉妒我的美好品德,造谣诽谤说我好做淫邪之事。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
疏通文意·第三段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忳:忧闷。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穷困:走投无路。
溘:突然,忽然。
流亡:随流水而消逝;此态:迎合讨好的丑态
不忍:不甘心,不情愿
鸷鸟:凶猛的鸟。鸟:一般的鸟。
固然:本来这样。
方:方枘ruì,比喻正直端方的人 ;圜:通“圆”,圆凿,形作名,比喻,世故圆滑的人 。
周:合。
孰:何,怎么。 异道:不同道。
相安:相互安处。
译文: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我也不肯做出这些世俗小人的种种行径!猛禽不与凡鸟同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疏通文意·第三段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屈:动词使动,使…受委屈。 抑:压抑。
尤:责骂。
攘:忍受。
诟:侮辱。
伏:通“服”,保持。
死:为动,为…而死。
厚:推重,赞许。形容词作动词
译文: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哪有道不同能够相互安处的?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备和辱骂。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品读探究屈原形象

问题引导:“修能”是修炼美好的才能,屈原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请结合文本第三段思考。
屈原“内美”而“修能”的美好品性在当时楚国政治现实中会有怎样的遭遇呢?他又将如何面对这些遭遇呢?
品读探究二
品读探究二
问题1:屈原“謇朝谇而夕替”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本中找出领起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原因
“守”
“怨”
“替余蕙纕”“申之揽茝”
“灵修浩荡”“不察民心”
“众女嫉余”“谣诼善淫”
“时俗工巧”“背绳墨追曲”
(自身)
(君王)
(奸臣)
(世风)
品读探究二
问题2:面对现实,作者陷入了“独穷困”的状态,他是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种困境的?
态度
“誓言”
“担”
“余心之所善”“九死而不悔”
“死而不取巧”“死而不同俗”
“死而守清白”“死而持正道”
“屈心而抑志”“忍尤而攘诟”
“死”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第四段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相:观察。 延伫:久立。
反: 通“返” ,返回。
回:使…返回,掉转。 朕:我。
复路:回原路。
及:趁着。
行迷:走入迷途。
步:缓行,动词使动用法,使……缓行
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
驰:骑马快跑、疾驰。
焉:相当于“于彼”,在那里。
译文:后悔选择道路时没看清,我久久伫立而想要返回。想掉转我的车返回原路,趁着迷途还不算远的时候,让我的马在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缓行,驱马行驶在长着椒树的山丘上,暂时在那里休息。
疏通文意·第四段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离:通“罹”,遭受。
复修:重新整理。
初服: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
制:裁剪。
芰荷:菱叶和荷叶。
芙蓉:荷花。
亦已:也就罢了。
苟:只要。
信:确实。
芳:美好,名词作形容词。
译文:到朝廷做官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退下来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裁剪荷叶做上衣,收集荷花花瓣做下裳。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本心确是美好的。
疏通文意·第四段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高:加高,形容词用作动词。
岌岌:高耸的样子。
长:加长,形容词用作动词。
陆离:修长的样子。
芳:芳香。 泽:润泽,光泽。
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唯…犹…:唯独(只有)…还…
亏:亏损。
反顾:回头看。
游目:放眼观看。
四荒:辽阔大地。
译文: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佩带。服饰的芳香和佩玉的润泽交织在一起,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是没有亏损。忽然回头放眼远眺,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土地。
疏通文意·第四段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缤纷:繁多。 繁饰:众多装饰品。
芳菲菲:芳香浓烈。
弥章:更加明显。章,通“彰”,明显、显著。
所乐:爱好喜欢的东西。
修:美好。
以(之)为常:把……当作常规。
虽:即使
体解:被肢解。
岂:难道。
惩:受创而停止。
译文:佩戴的饰物缤纷多彩,浓烈的芳香更加显著。人生各有各的爱好,我独爱美好并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仍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因受到惩罚而停止(爱美好、从正道)吗?
品读探究屈原形象

品读探究三
问题引导:既然屈原为君王、小人、时俗所不容,那么他最终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请结合文本第4段思考。
第4段哪两句话表现了自己在与现实抗争后的坚定的心灵选择?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品读探究三
问题:第4段哪两句话表现了自己在与现实抗争后不为人知的坚定的心灵选择?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回转朕车”
“退修初服”
“昭质不亏”
“体解亦不变”
(回修身之路)
(制芰荷、集芙蓉、高余冠、长余佩)
(内外兼美、至真至善)
(好修以为常)
情芳
心不可惩
文章内容概括
自述身世
纷吾内美
第一节
人生遭际
抑郁愁苦
第三节
人生追求
志趣高洁
第二节
人生选择
守道不移
第四节
小结
抒情主人公形象小结:
身披江离白芷,编秋兰为佩带
朝搴阰之木兰,夕揽洲之宿莽
戴陆离之高帽,佩修长之飘带
上穿芰荷之衣,下着芙蓉之裳
佩缤纷之饰物,发菲菲之芳香
蛾眉秀美遭妒,鸷鸟不群固然
外在形象
唯美高洁
小结
抒情主人公形象小结:
内在品质
哀民生多艰,怨灵修浩荡
至美至善
余心之所善,九死而不悔
宁溘死流亡,不为此态也
伏清白死直,固前圣所厚
民生各有所乐,余独好修
进不入以离尤,退修初服
忧国忧民,心系祖国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嫉恶如仇,不愿同流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上下求索,不改初衷
文章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文章特色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语言特色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文章特色

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比兴手法
文章特色
香草之比包括:
以香草为佩饰,如披江离白芷、编秋兰为佩等;
以香草为衣服,如制芰荷为衣、集芙蓉为裳等;
以香草为食物,如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等。
这些实指诗人之进德修善。
以香草代贤才,如三后汇集众芳( 比举贤授能) ,主人
公培植香草( 比培养后进) ,香草变恶或不再芬芳( 比后进变节) 等。
以香草之佩自比,如“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等。





诗人艾青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作为3000年后的读书人,请你给屈原写一封信,与屈原“对话”,表达你对屈原心灵选择的理解,以慰藉那颗在汨罗江沉浮千年的灵魂。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