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印象中的战争和革命是什么样的? (是马革裹尸,还是万里长征人未还。或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亦或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很多作家在创作有关战争题材的小说时往往会写到宏大的战斗场面、重点刻画英雄的伟大事迹和牺牲。作家茹志鹃却不一样。她的小说《百合花》,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茅盾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那么它到底有哪些艺术魅力呢?就让我们走近去看一看。 作者简介: 茹志鹃,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1958年3月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标志着她的艺术风格开始形成,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沁人的清香。茹志鹃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背景介绍: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代表作。她在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于是,这象征着纯洁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忧虑而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 二、初读文本 同学们,经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梗概。小说以解放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 1946年中秋,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我们”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后来通讯员舍己救人、英勇献身,新媳妇为牺牲的通讯员献出被子的故事。 通过故事梗概,我们了解到小说的主要人物有:通讯员、“我”、新媳妇。 三、细度文本 【学习任务一】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本,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线索,找出“我”对小通讯员感情变化的词语和新媳妇神情变化的语句。 “我”对小通讯员感情的变化如下:生起气来——发生了兴趣——着恼带反抗情绪——拼命忍住笑——爱上同乡——(再到对他的)想念——(以及得知小通讯员牺牲之后)强忍着泪。 新媳妇神情的变化如下: (从最初的)尽咬着嘴唇笑——笑眯眯——瞟——瞪——(再到最后得知小通讯员牺牲之后)气汹汹的, 眼里晶莹发亮 “我”和新媳妇的这些变化都是因小通讯员而引起的,那么小通讯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习任务二】探究人物形象 (一)请同学们细度文本,圈画出文中对小通讯员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依据这些细节,说一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通过同学们刚刚细致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为救群众而牺牲了的英雄形象。 首先, 他腼腆、清纯无杂念; 借被子的过程中和新媳妇产生了摩擦, 由于他的笨拙, 使得工作出现了失误, 但他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 他是一位平凡又可爱的小战士。其次, 他奋不顾身,“就一下子扑在”手榴弹上, 保护了担架队员, 他是英勇的, 他是一位崇高又可敬的小战士。 (二)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形象之后,我们再换一种思路来品味这部小说。这部小说是站在谁的视角来叙述的呢?文章的叙述视角是“我”——一位文工团的女战士。 【学习任务三】班级故事会 为了更好地品读这篇小说,我们班级要举办一个故事会,老师邀请你作为主讲人,为同学们讲述关于通讯员的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以“通讯员的战友”以及“新媳妇”这两个人物来转述通讯员的故事。 要求: (1)两者中任选一个开头:“我是通讯员的战友”“我是故事中的新媳妇”,内容必须是和通讯员有关的故事; (2)注意讲述的视角、人物的形象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讲述时可以融入主观感受和想象。 既然可以用以上两种视角来叙述,为什么作者单单选取以“我”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呢? 1、我”与“通讯员的战友”相对比。从“战友”与“文工团员”的性别角度思考,以战友的视角来叙述,强调的是通讯员的英雄壮举;而以文工团员“我”的视角叙述,可以看到通讯员与女性交往时拘谨羞涩的一面,进而展示英雄的另一面,英雄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平凡人,是生活中活生生的“这一个”。 2、女性视角还增添了小说的抒情味道。如文中 对 故 乡 中 秋 节 的 描 写 :“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再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为战争题材的小说增添了抒彩。 所以,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以战友的男性视角来叙述,突出的是通讯员的英雄事迹;而以文工团员“我”的女性视角来叙述,能更全面、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展示通讯员在英勇之外的纯真、朴实,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此外,以女性视角来写,使这篇战争小说富有抒彩,更具感染力。 四、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位你熟悉的班级同学或老师,用100字左右进行描写,至少用上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要求:抓住人物的特征,不直接写出人物的名字)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小通讯员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我”的女性视角对于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独特性。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关注《百合花》中细节描写的作用。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