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题解
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
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李杜”。爱饮酒作
诗,喜交友。其诗风雄奇飘逸,
艺术成就极高。其诗歌对后世产
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了解作者
25岁·望天门山
25岁·望庐山瀑布
28岁·送孟
浩然之广陵
32岁·
行路难
36岁·
将进酒
43岁·
清平调
43岁·蜀道难
45岁·梦游天姥吟留别
49岁·静夜思
53岁·
独坐敬亭山
54岁·
秋浦歌
54岁·
赠汪伦
57岁·
永王东巡歌
59岁·早发白帝城
618 712 755 827 907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王 勃
杨 炯
卢照邻
骆宾王
陈子昂
李 白
杜 甫
王 维
孟浩然
王昌龄
高 适
岑 参
崔 颢
刘长卿
张九龄
贺知章
白居易
李 贺
刘禹锡
元 稹
韩 愈
柳宗元
孟 郊
贾 岛
韦应物
李商隐
杜 牧
韦 庄
皮日休
开国
玄宗即位
安史之乱
文宗即位
灭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常借助想象,、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初读古诗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初读古诗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理解诗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这寂静的深夜,不知是谁家的庭院,飞出隐约的玉笛声。随着春风的传送遍布整个洛阳古城。 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曲。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被牵引起思乡之情呢?“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柳”谐音“留”,故古人常折柳送行表惜别之意,折柳在古代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种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这句诗用了拟人、想象和夸张的手法,首句从笛声落笔,但诗人不直接写自己闻笛,而写笛声“暗飞”,变主体为客体,把笛声写活了。玉笛声随着春风的传送,遍布整个洛阳城。这是诗人主观感受的极度夸张。也从侧面写出了春夜洛城之静,作者思想之切。“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满” 字从“散”字引绎而出,是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的夸张,写出笛声无处不在无所不闻,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意象
“玉笛”
古人听笛管悠悠,低回朦胧,容易产生离愁别恨。像范仲淹的《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那是思乡之绪。
在这寂静的夜里,这不知何处传来的隐约断续的笛声打动了谁?作者为什么要用“何人”?而不是直接写自己?诗人写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何人”是对所有客居洛阳听闻笛声之人讲的话,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能体现我的感触之深,思想之切。
鉴赏评价
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没想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被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写出了作者闻笛的感受,也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飞花令——古诗词里的“杨柳”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词》刘禹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志南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章台柳·寄柳氏》韩翃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长恨歌》白居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惜别——春天——爱情——女性——人生哲理——板书设计
《折杨柳》
春夜洛城闻笛
借景
联想
玉笛声
抒情
故园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