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2025届高二年级3月阶段性测试
物理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C
【详解】乙分子从r3到r1过程中,分子力一直表现为引力,分子力一直做正功,乙分子一直做加
速运动,乙分子的动能一直增加,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ABD错误;乙分子从r3到距离
甲最近的位置过程中,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则两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
负功,C正确。故选C。
2.【答案】D
【详解】温度越高掺杂效果越好是因为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并不是所有分子的热
运动速率都增加,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B错误;乒乓球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少,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减少,
C错误;乒乓球中的气体看作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详解】d→a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则有pd=pa,c→d过程中,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
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则有pd<pc,所以有pa<pc,B正确;d→a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
根据压强微观意义可知,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碰撞容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减少,C错误;b→c过
程为等压变化,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详解】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A错误;在电磁波发
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B正确;在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
C错误;X射线的穿透能力强,但是波长比可见光波长短,而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所以可
见光比X射线更容易发生衍射,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详解】由图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为从上往下看逆时针,而电容器上极板
带正电,则电容器正在放电,电路中的电流为逆时针方向,AB错误;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增
大的越来越慢,则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在减小,C正确;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场能正在转化为
磁场能,D错误。故选C。
6.【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乙车一直做加速运动,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甲车匀加速,乙车则加速度
A a=Δv 8-2一直减小, 正确;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为 t= 3 m/s
2=2m/s2,t=1s时甲车的速度
Δ
为 v′=v0+at=4m/s,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知,t=1s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x=
(2+4)×1
2 m=3m,B错误;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知,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增大,
{#{QQABCQIAggioAJAAABhCUQXwCAOQkBGAAAoOxFAIMAIASQFABAA=}#}
书
C (2+8)×3 1错误;假设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t=3s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Δx= 2 m-2×2×
8m=7m,由于乙的位移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 t=3s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小于7m,
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详解】铅球受到重力、挡板的支持力和斜面的支持力,铅球受力分析如右图
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挡板对铅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T=mgtanθ,斜面对铅球的
mg
弹力大小为F=cos,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铅球对斜面的压力大于铅球所受θ
的重力,铅球对挡板的压力小于铅球对斜面的压力,AB错误;根据上述表达式
分析可知,若减小斜面倾角 θ,铅球对斜面和挡板的压力均减小,C错误,D正
确。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答案】AC
【详解】当有烟雾进入火灾报警器时,LED发出的光经烟雾作用后到达光电三极管,从而触发火
灾警报,A正确;红外测温仪是根据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越强的原理进行工作的,B错
误;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较低的温度,即温度较低时金属片就需离开触点,所以要将调温旋钮
旋转上升,保证在温度达到一定值时,金属片与触点断开,C正确;当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膨
胀系数小的一侧弯曲,从而断开触点,因此可知金属片上层的膨胀系数大于下层的膨胀系数,金
属片向下弯曲,D错误。故选AC。
9.【答案】AD
【详解】当滑块具有图示方向的加速度 a时,滑块向左移动,带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向中点左方,
则电压表所测电阻变小,示数减小,指针将向左侧偏转,A正确;当电压表的指针指在零刻度时,
滑片位于电阻R左端,滑块的加速度方向沿图示方向,B错误;设滑块偏离中间位置 x距离时,
设电阻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流过电阻器的电流为I,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为ΔU=Ixr,设弹簧的
弹性系数为k,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kx=ma a=2kΔU,解得 Irm,C错误、D正确。故选AD。
10.【答案】BC
【详解】小车静止时,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为竖直向上,大小等
于球的重力mg,A错误、B正确;当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Fy=mg,Fx=ma,F=
2 2
槡Fx+Fy=
(ma)2 2槡 +(mg) >mg
ma
,只有当mg=tanθ,即a=gtanθ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沿杆向上,C正
确;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车和小球的加速度为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为竖直向上,大小
为mg,D错误。故选BC。
三、实验题:本题共2题,共16分。
11.(8分)【答案】(1)bcad (2)6×10-10 (3)B (4)BC
【详解】(1)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为: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测定一滴油酸
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准备浅水盘→形成油膜→描绘油膜边缘→测量油膜面积→计算分
子直径。因此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bcad。
【 ·高二年级3月阶段测试———物理答案 第2页(共4页)】
{#{QQABCQIAggioAJAAABhCUQXwCAOQkBGAAAoOxFAIMAIASQFABAA=}#}
(2)图中油膜中大约有136个小方格,则油酸膜的面积为S=136×12cm2=136cm2,每滴油酸
0?6 1×10-6
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0=1000× 75 m
3=8.0×10-12m3,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V 8×10-12d= 0 -10S= m≈6×10 m。136×10-4
1
N ρN
(31kg n=1N = A) 油酸所含有分子数为 M A M,A错误;1m
3 M A油酸所含分子数为n= NA= ,ρ M
B正确;1 M 4 d M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m0=N,C错误;设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则有3π( )
3= ,
A 2 ρNA
3
d= 6M解得 N,D错误。故选B。槡πρA
(4)A项,甲同学实际配置的酒精溶液浓度偏小,导致油膜面积偏小,因此,分子直径的计算结
果偏大;B项,乙同学滴在水面上的这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已计算好的每滴体积要大,形
成的油膜面积偏大,因此,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小;C项,丙同学把凡是半格左右的油膜都算
成一格,导致计算的面积比实际面积大,因此,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小。故选BC。
12.(8分)【答案】(1)9?75 (2)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 (3)移动活塞要缓慢 不能用手握住
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4)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
【详解】(1)由纸带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2×0.02s=0.04s,根据逐差法可得,重
x -x
g =24 02=(8.28+9.84-5.16-6.72)×10
-2
力加速度为 测 m/s
2=9.75m/s2。
4T2 4×0.042
(2)①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
这样可以保持气密性,故填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
②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移动活塞要缓慢;不能用手握住注
射器封闭气体部分。这样能保证装置与外界温度一样,故填移动活塞要缓慢和不能用手握住
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③ C根据p(V+V0)=C,C为定值,则V=p-V0,知体积读数值比实际值大V0,如果实验操作规
1
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V-p图线不过原点,则 V0代表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
体积,故填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共38分。
13.(8分)【答案】750mm
解:以水银上方气体为研究对象,设水银柱的横截面积为s,
水银气压计的读数为750mm时,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h1=81mm,
被封闭气体压强为p1=760mmHg-750mmHg=10mmHg
当这个气压计的读数为741mm水银柱时,
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h2=(750+81-741)mm
被封闭气体压强为p2=p0-741mmHg
根据玻意耳定律p1h1s=p2h2s
解得p0=750mmHg
【 ·高二年级3月阶段测试———物理答案 第3页(共4页)】
{#{QQABCQIAggioAJAAABhCUQXwCAOQkBGAAAoOxFAIMAIASQFABAA=}#}
14.(14分)【答案】t=1?5s,v=8m/s
解:物体最初的速度小于传动带的速度,则物体受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物体最初下滑加
速度a1,则有mgsinθ+μgcosθ=ma1
a1=gsinθ+μgcosθ
a1=10m/s
2
物体从开始到共速用时t1,发生位移为x1,
则v0=v1+a1t1
t1=0.5s
v+v
x=1 01 2 t1
x1=1.75m
物体与传送带共速后,加速度大小a2,从共速到底端需要时间 t2,物体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v,从推出到底端共用时间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有
mgsinθ-μgcosθ=ma2
L-x1=v0t
1 2
2+2a2t2
v=v0+a2t2
t=t1+t2
联立各式得,t=1?5s,v=8m/s
15.(16分)【答案】(1)T1=2T (2)T =
325
甲 144T
解:(1)活塞A接触到矩形重物前,甲、乙中气体发生等 化。乙中气体所有状态参量不变。
!"
LS 2LS
设气缸高为3L,则有:T=T,T1=2T1
(2)初始状态时,乙、甲中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恰好报警时乙、甲中气体高度分别为L1、L2,压
强分别为p′1、p′2,甲中气体温度为T甲,则对乙中气体有:
p=p+mg=111 0 S 10p0
p′1=p0+
2mg=6S 5p0
p1LS=p′1L′1S
L′1=
11
12L
对甲中气体有:
p=p+mg2 1 S=
6
5p0
p′2=p′1+
mg 13
S=11p0
p2LS p′= 2
L′2S
T T甲
又:L′1+L′2=3L
325
联立解得:T甲 =144T
【 ·高二年级3月阶段测试———物理答案 第4页(共4页)】
{#{QQABCQIAggioAJAAABhCUQXwCAOQkBGAAAoOxFAIMAIASQFABAA=}#}绝密★启用前
2.
爪德市2025届高年级3月阶段性测试
物理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川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耳的答案标号涂羔。如
斋改动,用橡皮搽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0,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千阿分了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
缘如图所示。现把乙分了从3处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巾正确的是
F
1
4
A.乙分子从到,过科中,先加速后诚速
B.乙分子从到2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从2到: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
力表现为斥力
C,乙分子从到距离甲最近的位置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乙分子从到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增大后诚小
·高二年级3月阶段测试·物理第1页(共8页)】
2.在分子动理论中,下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导体糁杂温度越高掺杂效果越好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所有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加
阝.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刚运动
C,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使其恢复为球形,球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单位体积的分子
数增加
D.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Q开始,经历-→h+c+d一→a一次循环回到原状态,其体积随热
力学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b、均垂直于横轴,ad,c的延长线均过原点O。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过程d-→u中气体压强增大
B.状态a的压强小于状态c的压强
C.在过程d→+中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碰撞容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
D.在过程6-沁中温度、体积都减小,所以压强减小
4.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也一定
产生变化的电场
B.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
C.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的波长依次变短,速度依次变小
D.X射线比可见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5.如图所示的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容器上下极板带电情况和线圈L中的磁场方向如图所
示,则此时
二年级3月阶段测试·物理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