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外…………………不………………要………………作………………答………………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至四单元练习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diào dù duàn liàn chéng rèn wǔ yì
( ) ( ) ( ) ( )
2.请认认真真地把这个句子抄写下来,注意要抄写得工工整整哦。(4分)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3.辨字组词。(4分)
拔( ) 详( ) 瑞( ) 截( )
拨( ) 祥( ) 喘( ) 裁( )
4.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2)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3)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仿写句子)
童年是 , 。
(4)八月,天真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仿照句子,想象“冷”的情景并写下来)
5.精彩回顾。(14分)
(1) ,忽作玻璃碎地声。
(2)草满池塘水满陂, 。
(3)剑外忽传收蓟北, 。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5) ——名(鸣)声在外
(6)诸葛亮 ,李逵 ,孙悟空 ,林黛玉 ……让我们一起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6.口语交际。(3分)
课余时间,你一定阅读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请你为好朋友们介绍你喜欢的其中一本吧。
二、阅读(33分)
(一)《青山处处埋忠骨》选段(17分)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qiáng qiǎng)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pū fù)朝鲜(xiān xiǎn)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shòu chóu)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悲痛( ) 眷恋( ) 踌躇( )
3.把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忠骨”在文中指的是 。(2分)
5.根据选段内容填空。(8分)
(1)“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话抓住了了毛主席的 和 进行描写,从中体会到 。(4分)
(2)“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这句话抓住了毛主席的 和 进行描写,从中体会到 。(4分)
(二)短文《成全善良》 (16分)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 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 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 大爷 您坐吧 老人说 谢谢了 姑娘 我站站没关系 你坐吧 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给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探望( ) 拒绝( ) 杜绝( ) 痛苦( )
3.文中哪句话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请用“——”画出来。(2分)
4.“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4分)
A. 让座女孩 B. 老人 C. 女儿
5.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三、习作(30分)
请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
………………密…………………封…………………线…………………外…………………不………………要………………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