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8 14: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929
1939
1945
1973
1982
1990
经济大危机
二战
50-70黄金二十年
经济危机:滞胀
低速增长
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
减少干预
开始
大规模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5-16世纪
1765
19C中期
19C末20C初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3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
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实质: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重商主义
一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融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主要包括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等。但是,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部分质变。它以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巨大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干预和调节。
材料一 :他们过去常说,我在编织一个梦/所以我随大流跟着大伙,/当有地可种,有枪可扛的时候,/我总是在那儿,在那儿工作。/他们过去常说,我在编织一个梦,/梦见安宁与繁荣的前途。为什么我得排着长队,/为领一份面包苦苦等待?/我曾建一条铁路,火车奔驰,/让它与时间比赛。/我曾建一条铁路,/如今它建成啦,/兄弟,你能施舍一角钱吗?
——[美]戴安娜 拉维奇选编,陈凯等译《美国读本》(下)
问题探究一: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状况?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策,基本做法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保证存款安全,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公平竞争,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中外历史纲要》下P103
问题探究一: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
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核心。与之相关的理论支撑是什么?
宏观调控特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着重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这是用“看得见的手”来管理经济,与自由放任时期,只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相对应。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
材料三:大萧条的影响和意义因为苏联的几个五年计划而增大。在西方经济名副其实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格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全球通史》
问题探究一: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
根据材料三,思考苏联哪些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西方带来冲击?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模式;苏联人民普遍享受医疗、养老等生活保障。
材料四: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
问题探究一: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
根据图文材料,思考战后西方国家重建的挑战有哪些?
材料五:西欧国家常把它们在战后成功地恢复经济比作“奇迹”,而忽略了人类力量和可以预知的经济力量促成这种变化的程度。首先,战争促进了许多技术发明,这些发明在和平时期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应用价值:改进通信(如雷达的发明),制造人工合成材料,扩大铝和合金钢的用途,预制件技术的进步等等。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P1043
问题探究一: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
根据图文材料,思考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原因: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维护政权的需要;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问题探究一: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
材料六:法国戴高乐政府也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强力干预与管理,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国有化,法国国有化的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农机、水泥、运输等6个基础部门,另外,法国的飞机制造业、四大储蓄和保险公司以及法兰西银行也先后被收归国有。二是经济计划化,对上述基础工业部门规定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以后这种计划管理经济的模式被延续。但是法国的经济计划并不是对企业下达指令性指标,而是提出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某些综合指标和部门指标,并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和立法来实行。这些做法使法国经济在二战后30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被称为“辉煌的30年”。到1970年,法国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英国,成为西方世界第四经济大国。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问题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有什么特点?
现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项目 时间 年均生产率增长% 消费品价格提高%
美国 1963-1973 1974-1979 1.9 -0.1 3.6
8.6
英国 1963-1973 1974-1979 3.0 0.8 5.3
15.7
法国 1963-1973 1974-1979 4.6 2.7 4.7
10.7
滞胀: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问题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有什么特点?
材料七: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两症并发的“滞胀”现象,多年得不到解决。80年代共和党人总统里根上台,实行包括大幅度减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等内容的“经济复兴计划”,被称为“里根革命”。该计划执行后,美国经济逐渐回升发展,通胀率得到控制,初步解决了“滞胀”问题,但也给美国留下了财政赤字高、外贸逆差高、内外债务高等问题。
国有化使英国经济摆脱了困境,出现了较长时期的低速稳定增长,但是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进入20世纪70年代,英国同样遭受“滞胀”之苦。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提出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在她执政的11年间,政府将私有化扩展到所有部门,英国工业中的国有部分减少了60%。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和贫富差距的加大,以及削减福利和工会权利的做法,引起公众不满。以后的政府继续调整,一方面坚持经济自由化,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另一方面坚持政府的积极干预,采取措施解决就业,改善公共服务,追加医疗拨款等,解决公平与效益问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
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概 况 宗 旨
运行机制 资金来源 作 用 1945年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1976年被浮动汇率所取代(“双挂钩一固定”制度)
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的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
协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收支不平衡(救急)
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救穷)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材料八:“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问题探究三:战后国际经济组织如何进行国际协调?有什么特点?
关贸总协定(GATT) 世贸组织(WTO)
不 同 概况 性质
成员义务
管辖范围
争端裁决
相 同 从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
临时性的
多边贸易协定
常设的、永久性
的国际组织
管辖货物、服务、知识产权
成员可选择性地接受其协议
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其协议
若缔约一方反对,则不能裁决
各方必须服从裁决机构的仲裁
①原则、目的基本相同(即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②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材料九:关贸总协定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美国的利益目标。作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和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关税壁垒的普遍降低首先对美国有利,而“日内瓦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则体现了美国实质性的优势”。
——舒建中《美国与1947年日内瓦会议》
材料十:在战后西方出现的多次金融危机中,这些国际组织都参与组织了国际之间的协调,或采取一些市场干预行动。另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由美、英、法、德、意、日、加组成的西方七国集团,更是经常对西方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进行协调和干预。它们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利率、经济增长、就业等多方面的合作,扩大了大国的国家职能,构成了一种大国的协调机制。在地区层面,欧共体/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的大型国际组织,最为典型。今日的欧盟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本、商品、劳动力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发行了统一的货币欧元,进行经济政策的协调。冷战结束后,原来由西方大国组成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得到扩大,例如,中国参加了上述三个国际经济组织;1999年成立的二十国集团,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寻求“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等等。但是西方大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仍然是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个主导体系。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范围 时间 内容 特点
国内 20世纪50-60年代 (黄金时代) 实行国有化,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引入计划因素;重视计划的有效性。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 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削减福利开支,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基本确立了市场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合机制
国际 1945年之后,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体系化、制度化;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2020·海南高考·18)1950年以后的20年里,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持续的高增长率使经济定期波动的特点大为改观。西欧在1952年和1958年出现两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轻,衰退后都继之以更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
A.“自由放任”政策推行 B.“福利国家”的规模缩小
C.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新经济”增长模式出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的经济职能大大加强,表现为国家通过其宏观调控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和干预,从而使经济运行机制、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国际经济关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张立华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2017·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解析】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自二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提到“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但这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此时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恢复自由放任传统,故D项错误。 【答案】A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后,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Q1: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何区别?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经济计划:是指人们侧重于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筹划与安排(指导性、而非指令性的)
Q2: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有何区别?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国有制属于资产阶级所有;
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专政,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不属于某一个阶级。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背景
(1)理论因素: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实际因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获得一定的发展;
(3)国家因素:国家经济的大力扶持。
现代物理学
两大支柱
提供进一步
理论支持
相对论的提出
量子力学的发展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爱因斯坦
◎普朗克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影响: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问题探究四: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015·海南高考·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答案】C
【解析】法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国家,因此两国的经济结构无根本差异,故A项错误;欧洲因为二战,经济残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工业设备的使用年限及“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说明当时美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法国,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经济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新现象:
1.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
1990年 71.4% 54.4% 59.2%
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问题探究五: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结构方面出现哪些新现象?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产业结构 含义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农林渔牧等
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矿制造、建筑等
第三产业 非物质生产的服务业,包括服务业、商业、会计、金融、运输、通信以及文化教育等。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969年
中产阶级美国人
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是来自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 。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他们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材料十一:“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含义:社会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在西方把通过立法来推行福利制度的国家称为“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问题探究六:什么是“福利国家”?你如何从时代背景、建立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认识“福利国家”?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20世纪
80年代
二战后
20世纪
70年代
逐渐发展
减少福利规模
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问题探究六:什么是“福利国家”?你如何从时代背景、建立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认识“福利国家”?
材料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
问题探究六:什么是“福利国家”?你如何从时代背景、建立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认识“福利国家”?
材料十三: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并且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
——《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1970年)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为什么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福利制度是必要的,有其历史进步性;福利制度存在问题: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造成纳税人的税款增加引起纳税人不满,一些人依靠福利生活,养懒汉,等等;尼克松政府希望使美国的福利制度更为合理。
认识:
福利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实行福利制度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减轻资本主义制度所承受的反抗压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利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是,高福利也带来了国家社会福利开支的增加,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20世纪70、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的本质是改良的,并没有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966年的
青年学生
1975年
美国妇女
1963年
马丁·路德·金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马丁·路德·金
材料十四: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问题探究七:二战后的社会运动为什么此起彼伏?有何影响?
活动 原因 目的 表现 结果 作用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②黑人为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力。 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 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 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形成了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潮,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改善公民的民主权利。
妇女运动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权利 游行示威等妇女运动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学生运动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和战争升级 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越战争运动。 1973年,巴黎停战协定签署,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问题探究八:如何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及其局限性?
材料十五: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十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内部存在着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这在英国和美国表现得最为前后一致和最剧烈。在1979年到1997年间,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因此大多数所得都被最富裕人口获取,最富裕的1%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40%,是平均水平的3倍。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
——《中外历史纲要(下)》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①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②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国家干预深入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加强国际协调: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④阶级关系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的脑力劳动者“白领工人”迅速增加; .“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
⑤社会运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典型的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
问题探究八:如何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及其局限性?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看法:
第一,战后资本主义在和平环境中,在高科技的引领下,生产力大发展,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也有一些变化,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社会有所进步;
第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贫富差距等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依然存在,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未普惠全体民众;
第三,鉴于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中国要处理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等等。
变的是统治手段,不变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探究八:如何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及其局限性?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背景、主要成果、影响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背景、表现、实质
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一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背景、主要措施、作用)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背景、措施)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
“福利国家”
与社会运动
“福利国家”:概念、建立与发展、评价
社会运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背景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反越战(学生)运动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