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联盟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联盟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14:01:54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联盟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蜀省井盐”的制备步骤如下,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挖凿盐井 B.剖竹去节
C.汲取卤水 D.井火煮盐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挖凿盐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剖竹去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汲取卤水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井火煮盐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从干细胞到骨骼组织,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分化 D.细胞的衰老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解答】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文中介绍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细胞的分化,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学校里的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②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②中的超滤膜用于过滤杂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要让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下列图中调节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解答】A、如图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会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要注射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头,符合题意;
B、如图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会上升,不符合题意;
C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当物像不清晰时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要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要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在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 在KClO4中, 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1)+x+(-2)×4=0,x=+7.
故选D。
6.(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下列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手影形成
C.筷子“弯折”
D.激光准直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解答】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为光的折射。
A.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
B.手影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合题意;
C.筷子“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激光准直,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庄子·外物篇》中有“木与木相摩则燃”的说法。干燥的木头与木头相互摩擦可以烧起来,这是因为(  )
A.木头相互摩擦可能产生电荷 B.摩擦使温度至少升高到着火点
C.木头之间存在摩擦力 D.摩擦可以产生更多氧气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到达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不摩擦时木头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则干燥的木头与木头相互摩擦可以烧起来,这是因为摩擦使温度至少升高到着火点,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是地球公转模型图。2024年4月4日是清明节,这天的地球位于(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解答】读图可知,2024年4月4日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②春分(3月21日前后)至③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故答案为:B。
9.(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宏观事实往往可以通过微观来解释。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金属很难被压缩 金属原子间没有间隔
C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醋是酸的,糖是甜的 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固体的粒子间隔小分析;
C、根据酸溶液中都含氢离子分析;
D、根据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解答】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是由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阳光下温度高,水分子运动快,衣服干得快,不符合题意;
B、 金属原子间间隔很小,所以金属很难被压缩,符合题意;
C、 稀盐酸与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不符合题意;
D、 醋是酸的,糖是甜的 ,是由于两物质分子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绿色开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学习完“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内容后,小明记了如图所示的笔记,图中②与③分别代表(  )
A.受精卵、胚 B.胚乳、果皮 C.胚珠、果皮 D.子房、种子
【答案】C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子房将来发育为果实,所以①是子房,②胚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故③是果皮;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因此④是种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上静止时,人与吊椅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用图中的粗线箭头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对重力三要素的认识判断。
【解答】 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上静止时,人与吊椅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下,故A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A。
12.(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研究“影响氢气反应快慢的因素”时,所做实验及获得的相应数据如表。下列不能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编号 20毫升硫酸的质量分数 1克锌的形状 0~3分钟产生氢气体积(毫升)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薄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薄锌片 79.9
A.锌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
B.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总是比薄锌片少
C.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
D.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能加快产生氢气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A、根据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以前分析;
B、根据颗粒大小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分析;
C、根据反应物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分析;
D、根据增在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分析。
【解答】A、 由锌能与酸反应可知,锌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 ,不符合题意;
B、 锌粒和锌片与酸反应速率不同,等质量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与薄锌片的相等,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 ,不符合题意;
D、 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可增大反应速率,能加快产生氢气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根据汽车“安全带指示灯"功能设计模拟电路。开关S1为常开开关,即座椅上坐有驾驶员时S1闭合,否则断开;开关S2为常闭开关,即当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时开关S2断开,否则闭合。当驾驶员坐在座椅上未系安全带时指示灯L亮起,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时指示灯L熄灭。下列最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则二者串联;用电器不相互影响,则二者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驾驶员坐在座椅上时,此时S1闭合,而开关S2断开,而此时灯泡熄灭;当驾驶员没有在座椅上时,此时S1断开,开关S2闭合,此时灯泡发光。比较可知,两个开关是相互影响的,即二者相互串联后,再与灯泡串联,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4.(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该急救法通过快速勒紧患者的上腹部,产生有冲击力的气流,将异物排出,施救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 呼吸运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同时将异物排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重为G的正方体滑块Р套在水平放置的方管Q上,在水平向右风力的作用下,滑块Р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方管Q按图乙竖直放置后,滑块Р竖直向下运动。假设滑块Р受到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受到方管Q的摩擦力等于压力大小的0.8倍,方管足够长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
A.甲、乙中P对Q的压力大小相同
B.甲、乙中Q对P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C.乙中Р匀速向下运动
D.乙中Р动能一直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A.根据压力的产生原因判断;
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C.注意分析方管的重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D.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滑块P的速度变化即可。
【解答】A.甲图中P对Q的压力等于滑块的重力,而乙图中P对Q的压力等于风力,故A错误;
B.甲和乙中方管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因此摩擦力不同,故B错误;
CD.在甲图中,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风力。根据F=f=μG可知,此时风力肯定小于重力。在乙图中,风力不变,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肯定小于重力,因此滑块向下做加速运动,即动能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6.(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参加跳绳和引体向上测试时。
(1)跳绳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   调节作用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2)做引体向上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人体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1)激素
(2)化学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运动的调节方法解答;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跳绳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作用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2)做引体向上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17.(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高发。某地为遏制登革热传染病,科学家在一个小岛上释放了超过50万只被打了“绝育疫苗”(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的雄性蚊子,这些雄蚊不咬人,与野生雌蚊交配后所产的卵不能发育,最终使蚊子数量降低,或使之失去传染登革热病的能力。
(1)登革病毒和沃尔巴克氏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登革病毒没有   。
(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释放打了“绝育疫苗”的雄性蚊子的做法属于   。
【答案】(1)细胞结构
(2)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1)登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蚊子是传染途径中的生物媒介,因此题干中释放打了“绝育疫苗”的雄性蚊子的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8.(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火力发电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是SO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避免污染环境。
(1)二氧化硫在物质类别上属于化合物中的   物。
(2)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前后,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答案】(1)氧化
(2)②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使酚酞变红分析。
【解答】(1)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2)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前溶液中离子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为钠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则“①”表示钠离子,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为氢氧根离子,即“②”。
故答案为:(1)氧化物;(2)“②”。
19.(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简易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向左行驶。
(1)“蒸汽船”行驶时,铜管口冲出“白气”。“白气”是铜制容器内水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发生了   后形成的。(填物态变化)
(2)行驶一段时间后,“蒸汽船”受到水的浮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液化
(2)减小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2)根据漂浮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1)“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行驶一段时间后,由于水的蒸发,则“蒸汽船”的重力减小。根据漂浮条件F浮=G可知,蒸汽船受到的浮力减小。
20.(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
凸透镜编号 焦距/cm 直径/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1)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2图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   (选填字母)。
(2)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表中选取编号为   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
【答案】(1)D
(2)①②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特点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1)根据图2可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则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凸透镜的焦距相同,只改变 凸透镜的直径,故选①②。
21.(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10秒,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不计绳和滑轮重量,不计绳与滑轮等摩擦。
(1)图中甲滑轮的作用是   。
(2)物体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焦。
【答案】(1)改变力的方向
(2)4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只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是能省一半的力;
(2)首先根据f=nF计算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再根据s=vt计算物体A移动的距离,再根据W=fs计算摩擦力做的功。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甲滑轮固定不动,为定滑轮,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上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2,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nF=2N×2=4N,物体A移动的距离s=vt=0.1m/s×10s=1m,则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功W=fs=4N×1m=4J。
22.(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即它不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合成,也不能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①1782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收集到“易燃空气”(氢气)和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拉瓦锡的理由是   。
②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假设: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数。
③如图所示为水电解模型图,可推导水的化学式是H2O或H4O2。要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2O而不是H4O2,需要的实验证据是   。
【答案】水在实验中被分解了;在同温同压下,电解产生2升氢气和1升氧气的水蒸气为2升,而不是1升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据水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解,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数分析。
【解答】 ① 拉瓦锡实验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收集到“易燃空气”(氢气)和黑色固体,水在实验中被分解了,所以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 ③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数, 要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2O而不是H4O2,需要的实验证据是在同温同压下,电解产生2升氢气和1升氧气的水蒸气为2升,而不是1升 。
故答案为: 水在实验中被分解了 ; 在同温同压下,电解产生2升氢气和1升氧气的水蒸气为2升,而不是1升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共42分)
23.(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模拟“口腔中淀粉的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反应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现象
A组 馒头(整块)+2毫升清水 8分钟 碘液 变蓝
B组 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不变蓝
C组 馒头(切碎)+2毫升清水 8分钟 碘液 变蓝
D组 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变浅蓝
(1)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环境,缩短反应时间,各组实验在   ℃的水浴中进行。
(2)B组和D组对照,主要是想模拟口腔中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填写结构)
(3)结合本实验现象,简要解释“人在吃食物时,总是要分泌唾液”的意义。   
【答案】(1)37
(2)牙齿
(3)吃食物时分泌唾液,有助于食物消化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1)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解答】(1)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条件,同时利于缩短反应时间,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2) B组和D组对照,以馒头是否切碎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对淀粉的消化。
(3)唾液里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消化作用,有助于对淀粉的消化。
24.(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时,所有电源电压为3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Ω22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2.5伏。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片Р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小明测得小灯光的额定功率是   瓦。
(3)小灯泡灯丝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小明在图乙中画出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a,但不能直观判断“小灯泡电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大还是变小”。老师建议他在图乙中再画出定值电阻曲线b,只要比较图乙中的A、B、C三点,就能比较出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请简要说明小明的比较过程。   
(4)查阅资料后发现:滑动变阻器AB之间是粗细均匀的金属线缠绕在绝缘体上,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小明用一把刻度尺就能较准确地将滑片Р移到阻值为12欧的位置处。小明的操作是   。(刻度处读取的数据可用字母a等表示)
【答案】(1)
(2)0.75
(3)因为b是定值电阻曲线,故A、B电阻相同;C与A电压相同,C比A电流大,所以C比A电阻小,所以C比B电阻小。所以a曲线是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滑动变阻器接B,用刻度尺测得AB间距离为a,将滑片Р移动距离B点12a/30处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进而确定变阻器的接线方法;
(2)根据乙图确定灯泡的额定电流,根据P=UI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3)在乙图中,A、C两点电压相同,比较二者电流大小,根据公式分析灯泡电阻的变化即可。
(4)变阻器上线圈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首先计算12Ω是变阻器总电阻的几分之几,那么12Ω所在的位置就是变阻器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据此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1)滑动变阻器应该与定值电阻串联,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则接入的阻值减小,那么应该将右下角的B接线柱接入,上面的接线柱任选一个,如下图所示:
(2)根据乙图可知,当灯泡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
25.(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探究“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1)【探究一】
要证明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4溶液能改变H2O2分解的速率外,还需证明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不变;
(2)为探究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含溶质质量为a克的CuSO44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取充分反应后的全部溶液继续进行实验,流程如图(实验过程中的损耗忽略不计)。
若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未改变,则a=   (用m、n表示)。
(3)【探究二】
为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哪种微观粒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对比实验。
若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则说明H2O2溶液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Cu2+。
【答案】(1)化学性质
(2)
(3)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硫酸铜一半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中铜元素质量为硫酸铜中铜元素质量,一半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硫酸钡中硫酸根质量即为硫酸铜中硫酸根质量分析。
(3)根据加入硫酸钠和水时不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排除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的催化作用,加入硫酸铜溶液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得出铜离子的催化作用分析。
【解答】(1)要证明硫酸铜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4溶液能改变H2O2分解的速率外,还需证明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 若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未改变,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铜沉淀中的铜元素即为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加入硝酸钡得到的硫酸钡中的硫酸根即为硫酸铜中的硫酸根,则a==.
(3)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水中含有水分子,若观察到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可证明硫酸铜溶液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
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2);(3) 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
26.(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分别用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其中在4号管中装入密度比水大的食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
(1)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
(2)该实验可获得结论为   。
(3)比较图甲中1、2、3三支玻璃管,小明认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小强认为液体内部压强也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等有关。为了反驳小强的观点,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5与实验2进行比较。请画出实验5玻璃管的形状,并标出液体名称及深度。   
【答案】(1)橡皮膜形变程度
(2)液体深度越深,密度越大,则压强越大
(3)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玻璃管内的液体对橡皮膜产生向下的压强,且压强越大,则橡皮膜的形变程度越大;
(2)根据1、2、3分析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根据3、4分析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或重力的关系时,可以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只改变液体的重力或质量,可以寻找一个上面粗下面细的管子完成实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是通过观察橡皮膜形变程度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
(2)根据实验1、2、3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根据实验3、4可知,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则压强越大。
(3)寻找一个上面粗下面细的管子,下口沾上橡皮膜。在其中加入盐水,液面高度与与4相平,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即可,如下图所示:
27.(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组成蜡烛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小明用如图甲和乙来探究密闭容器中影响蜡烛熄灭的因素。其中乙中氧气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4。
(1)小明设计图甲、乙装置的对照实验,是为了研究   对蜡烛熄灭的影响。
(2)图丙是小明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的甲装置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甲、乙两装置都出现相同实验现象:蜡烛先正常燃烧,而后几乎是同时慢慢熄灭。请根据实验和图丙的信息,推测蜡烛慢慢熄灭的可能原因是   。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甲装置中的蜡烛是在20秒时熄灭的。请解释20秒后装置中氧气体积分数增大的原因。   
【答案】(1)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熄灭的影响
(2)氧气浓度降低
(3)蜡烛熄灭后,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液化为液态水,这样使剩余氧气体积含量变大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甲、乙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分析;
(2)根据蜡烛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分析;
(3)根据蜡烛熄灭后,水蒸气会液化分析。
【解答】(1)甲、乙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同,两实验对照,是为了研究 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熄灭的影响 。
(2)蜡烛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蜡烛慢慢熄灭可能是氧气浓度降低。
(3) 蜡烛熄灭后,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液化为液态水,使剩余气体体积变小,氧气体积含量变大。
故答案为:(1) 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熄灭的影响 ;(2)氧气浓度降低;(3) 蜡烛熄灭后,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液化为液态水,这样使剩余氧气体积含量变大 。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8分,第30题6分,第31题6分,第32题9分,第33题10分,共45分)
28.(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下面双引号部分为该书记载的内容。
(1)颜料制取:“水银入石亭脂(天然的硫),同研……得银朱(HgS)。”银朱是古代作画的红色颜料,制取银朱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生石灰的制取:“每煤饼一层,垒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灼火燔之”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CaCO3CaO+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池盐结晶:盐池内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硫酸镁。“待夏秋之交,南风(热风)大起,则一宵(一夜)结成,名曰颗盐(粗盐)。”若刮东北风(冷风),盐析出时则味苦(含硫酸镁)色恶,不堪食用。气温升高,盐池有氯化钠析出;气温降低,盐池有硫酸镁析出。请推测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答案】(1)Hg+S-HgS
(2)分解
(3)硫酸镁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3)根据“ 气温降低,盐池有硫酸镁析出 ”分析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解答】(1)汞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反应的方程式为: Hg+S=HgS 。
(2)根据方程式 CaCO3CaO+CO2↑ 可知,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因此为分解反应;
(3)根据“ 气温降低,盐池有硫酸镁析出 ”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29.(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一列车停在平直轨道上,车厢中小球b静止;列车起动后2秒,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乙,不考虑空气对物体的影响。请完成表格内容:
问题 证据和原理 结论
列车向哪个方向启动        
小球b是否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答案】列车的位置相对路灯偏右;向右运动;小球相对路灯位置不变;小球不受桌面摩擦力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解答;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路灯在路面上静止不动,而路灯从中间位置移动到小车的右侧。那么以路灯为参照物时,小车向右运动。
(2)以桌面为参照物,小球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桌面的右侧,说明二者之间做相对运动,那么小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30.(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为小明制作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单向阀模拟瓣膜,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
(1)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⒉模拟   。
(2)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功能。橡皮球被压缩后弹开恢复原状,其中“弹开恢复原状”模拟心脏   过程,此时血液由静脉回流心脏。
(3)指导老师指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是   。
【答案】(1)主动脉
(2)舒张
(3)心房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解答】(1)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 能够收缩和舒张。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观血液循环途径图可知: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主动脉。
(2) 橡皮球弹性较大,模拟心脏的功能,橡皮球被压缩后弹开恢复原状, 模拟心脏的舒张状态,这时血液由全身各处,通过静脉,流回心脏的心房。
(3) 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模型只模拟了心室,因此,模型中应在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加上心房。
31.(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西部某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多大风,日均风力在5级以上。当地植被多为稀疏的灌丛(图a),野生枸杞是当地天然灌丛的代表性植物。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厚度的砂石,称为砂田(图b)。砂田种植的西瓜水分更足,含糖量高达13.8%,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图c是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信息。
(1)野生枸杞属于当地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结合信息,分析该地区砂田西瓜品质非常好的原因。   
【答案】(1)生产者
(2)由图c可知,砂田增加土壤含水量为西瓜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砂石的比热容较小,能增大昼夜温差;增强白天光合作用,减弱夜晚呼吸作用,有利于瓜果的糖分积累;砂石的风化可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砂石可保护地表土壤免受风力侵蚀。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一般指动物)、分解者(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水、温度、土壤等。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热量、水分、光照、风力、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
【解答】(1)野生枸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由于砂石的要盖,可以阻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减小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较高,为西瓜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砂石风化后释放出矿物质,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砂石夏盖,增加地表的粗糙程度,可以有效保护地表土壤避免风力侵蚀。
32.(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了只含CuSO4和H2SO4的废液。各取50克废液三份,向其中分别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图像如下:
实验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克 50 100 80
产生沉淀的质量/克 0.98 2.94 2.94
(1)计算50克废液中硫酸铜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若三组数据中,只有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如图中a的数值为   。
(3)请在图中画出生成沉淀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的图像。   
【答案】(1)解:设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
(2)127.06
(3)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由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硫酸铜质量分析;
(2)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恰好反应时所加氢氧化钠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后溶液质量分析;
(3)根据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结合图像中给定 溶液的变化情况确定生成沉淀的图像分析。
【解答】(2)向含硫酸铜和硫酸的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a点为硫酸铜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质量为2.94,三组中有一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三组,则a=50g+80g-2.94g=127.06g。
(3)沉淀需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完全后发生,即从第一个转折点处开始增加,在第二个转折点处结束后,保持不变,如此画出图像即可。
故答案为:(1)4.8g;(2)127.06;(3)。
33.(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制作了一个“水位仪”,其简化结构如图甲所示,一根轻质绝缘细杆上端与滑片Р固定,下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相连,木块放在高足够的圆柱形容器内。未注水时,滑片Р刚好在滑动变阻器R1的最下端a处;闭合开关S,向容器中注水,滑片Р随木块上浮在R1上滑动。已知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R2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1中的bc段短路,其余正常部分的电阻与自身长度成正比;定值电阻R2的电功率P2、电压表示数U1与水深H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
(1)小明在计算电源电压U的大小时,已经分析如下,请帮他完成。
解:由图乙和丙可知,滑片Р在d点时,P2=0.4W,U1=4V;滑片Р在a点时,R1=0,P'2=3.6W,U'1=0V。
(2)小明发现滑动变阻器R1上只有“0.5A”的字样,无法看出最大阻值。电流表量程选用0~0.6安,电压表量程选用0~3伏。则在电路安全的范围内,水位最深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已知的条件,请帮小明再提出一个求解的问题,并进行求解。
问: 解:
【答案】(1)解:根据,得,
即,解得。
(2)解:由乙图可知,当水深时,,
。此时,由乙图可知滑片移动的距离为,每上升为。
当电压表示数为水位最深,,,接入电路的长度,由乙图可知ab的长度为,则滑片移动的距离为10,此时对应的水位为。
(3)求木块上浮时浮力,并求得(略)浮力为10牛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甲图可知,定值电阻R2与变阻器R1串联,电压表测R1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当滑片在d点时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此时电流最小,R2的电功率最小;当滑片在a端时,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此时只有R2。根据公式,结合U总=U1+U2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由乙图可知水深10cm时定值电阻的电功率,根据P=I2R计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电路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由乙图可知滑片移动的距离,即a点以下部分的长度; 滑动变阻器R1上标有“?Ω,0.5A”的字样,电流表选用的0~0.6A量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确定通过电路的最大电 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电路总电阻,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进一步计算此时滑片移动的距离和此时对应的水位; 电压表选用0~3V量程,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 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进一步计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长度,由乙图可知ab的长度, 进一步计算滑片移动的距离和此时对应的水位,据此确定水位的深度变化范围。
(3)可以计算出木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解答】(3)当木块浸没时,它排开水的体积V排=V=L3=(0.1m)3=10-3m3;
那么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10-3m3=10N。
1 / 1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联盟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蜀省井盐”的制备步骤如下,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挖凿盐井 B.剖竹去节
C.汲取卤水 D.井火煮盐
2.(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从干细胞到骨骼组织,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分化 D.细胞的衰老
3.(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学校里的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②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4.(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要让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下列图中调节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在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6.(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下列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手影形成
C.筷子“弯折”
D.激光准直
7.(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庄子·外物篇》中有“木与木相摩则燃”的说法。干燥的木头与木头相互摩擦可以烧起来,这是因为(  )
A.木头相互摩擦可能产生电荷 B.摩擦使温度至少升高到着火点
C.木头之间存在摩擦力 D.摩擦可以产生更多氧气
8.(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是地球公转模型图。2024年4月4日是清明节,这天的地球位于(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9.(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宏观事实往往可以通过微观来解释。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金属很难被压缩 金属原子间没有间隔
C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醋是酸的,糖是甜的 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A.A B.B C.C D.D
10.(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绿色开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学习完“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内容后,小明记了如图所示的笔记,图中②与③分别代表(  )
A.受精卵、胚 B.胚乳、果皮 C.胚珠、果皮 D.子房、种子
11.(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上静止时,人与吊椅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用图中的粗线箭头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研究“影响氢气反应快慢的因素”时,所做实验及获得的相应数据如表。下列不能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编号 20毫升硫酸的质量分数 1克锌的形状 0~3分钟产生氢气体积(毫升)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薄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薄锌片 79.9
A.锌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
B.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总是比薄锌片少
C.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
D.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能加快产生氢气
13.(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根据汽车“安全带指示灯"功能设计模拟电路。开关S1为常开开关,即座椅上坐有驾驶员时S1闭合,否则断开;开关S2为常闭开关,即当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时开关S2断开,否则闭合。当驾驶员坐在座椅上未系安全带时指示灯L亮起,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时指示灯L熄灭。下列最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4.(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该急救法通过快速勒紧患者的上腹部,产生有冲击力的气流,将异物排出,施救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
15.(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重为G的正方体滑块Р套在水平放置的方管Q上,在水平向右风力的作用下,滑块Р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方管Q按图乙竖直放置后,滑块Р竖直向下运动。假设滑块Р受到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受到方管Q的摩擦力等于压力大小的0.8倍,方管足够长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
A.甲、乙中P对Q的压力大小相同
B.甲、乙中Q对P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C.乙中Р匀速向下运动
D.乙中Р动能一直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6.(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参加跳绳和引体向上测试时。
(1)跳绳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   调节作用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2)做引体向上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人体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
17.(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高发。某地为遏制登革热传染病,科学家在一个小岛上释放了超过50万只被打了“绝育疫苗”(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的雄性蚊子,这些雄蚊不咬人,与野生雌蚊交配后所产的卵不能发育,最终使蚊子数量降低,或使之失去传染登革热病的能力。
(1)登革病毒和沃尔巴克氏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登革病毒没有   。
(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释放打了“绝育疫苗”的雄性蚊子的做法属于   。
18.(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火力发电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是SO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避免污染环境。
(1)二氧化硫在物质类别上属于化合物中的   物。
(2)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前后,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19.(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简易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向左行驶。
(1)“蒸汽船”行驶时,铜管口冲出“白气”。“白气”是铜制容器内水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发生了   后形成的。(填物态变化)
(2)行驶一段时间后,“蒸汽船”受到水的浮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
凸透镜编号 焦距/cm 直径/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1)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2图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   (选填字母)。
(2)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表中选取编号为   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
21.(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10秒,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不计绳和滑轮重量,不计绳与滑轮等摩擦。
(1)图中甲滑轮的作用是   。
(2)物体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焦。
22.(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即它不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合成,也不能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①1782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收集到“易燃空气”(氢气)和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拉瓦锡的理由是   。
②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假设: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数。
③如图所示为水电解模型图,可推导水的化学式是H2O或H4O2。要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2O而不是H4O2,需要的实验证据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共42分)
23.(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模拟“口腔中淀粉的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反应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现象
A组 馒头(整块)+2毫升清水 8分钟 碘液 变蓝
B组 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不变蓝
C组 馒头(切碎)+2毫升清水 8分钟 碘液 变蓝
D组 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变浅蓝
(1)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环境,缩短反应时间,各组实验在   ℃的水浴中进行。
(2)B组和D组对照,主要是想模拟口腔中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填写结构)
(3)结合本实验现象,简要解释“人在吃食物时,总是要分泌唾液”的意义。   
24.(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时,所有电源电压为3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Ω22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2.5伏。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片Р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小明测得小灯光的额定功率是   瓦。
(3)小灯泡灯丝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小明在图乙中画出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a,但不能直观判断“小灯泡电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大还是变小”。老师建议他在图乙中再画出定值电阻曲线b,只要比较图乙中的A、B、C三点,就能比较出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请简要说明小明的比较过程。   
(4)查阅资料后发现:滑动变阻器AB之间是粗细均匀的金属线缠绕在绝缘体上,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小明用一把刻度尺就能较准确地将滑片Р移到阻值为12欧的位置处。小明的操作是   。(刻度处读取的数据可用字母a等表示)
25.(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探究“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1)【探究一】
要证明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4溶液能改变H2O2分解的速率外,还需证明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不变;
(2)为探究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含溶质质量为a克的CuSO44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取充分反应后的全部溶液继续进行实验,流程如图(实验过程中的损耗忽略不计)。
若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未改变,则a=   (用m、n表示)。
(3)【探究二】
为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哪种微观粒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对比实验。
若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则说明H2O2溶液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Cu2+。
26.(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分别用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其中在4号管中装入密度比水大的食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
(1)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
(2)该实验可获得结论为   。
(3)比较图甲中1、2、3三支玻璃管,小明认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小强认为液体内部压强也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等有关。为了反驳小强的观点,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5与实验2进行比较。请画出实验5玻璃管的形状,并标出液体名称及深度。   
27.(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组成蜡烛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小明用如图甲和乙来探究密闭容器中影响蜡烛熄灭的因素。其中乙中氧气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4。
(1)小明设计图甲、乙装置的对照实验,是为了研究   对蜡烛熄灭的影响。
(2)图丙是小明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的甲装置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甲、乙两装置都出现相同实验现象:蜡烛先正常燃烧,而后几乎是同时慢慢熄灭。请根据实验和图丙的信息,推测蜡烛慢慢熄灭的可能原因是   。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甲装置中的蜡烛是在20秒时熄灭的。请解释20秒后装置中氧气体积分数增大的原因。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8分,第30题6分,第31题6分,第32题9分,第33题10分,共45分)
28.(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下面双引号部分为该书记载的内容。
(1)颜料制取:“水银入石亭脂(天然的硫),同研……得银朱(HgS)。”银朱是古代作画的红色颜料,制取银朱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生石灰的制取:“每煤饼一层,垒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灼火燔之”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CaCO3CaO+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池盐结晶:盐池内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硫酸镁。“待夏秋之交,南风(热风)大起,则一宵(一夜)结成,名曰颗盐(粗盐)。”若刮东北风(冷风),盐析出时则味苦(含硫酸镁)色恶,不堪食用。气温升高,盐池有氯化钠析出;气温降低,盐池有硫酸镁析出。请推测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9.(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一列车停在平直轨道上,车厢中小球b静止;列车起动后2秒,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乙,不考虑空气对物体的影响。请完成表格内容:
问题 证据和原理 结论
列车向哪个方向启动        
小球b是否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30.(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为小明制作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单向阀模拟瓣膜,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
(1)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⒉模拟   。
(2)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功能。橡皮球被压缩后弹开恢复原状,其中“弹开恢复原状”模拟心脏   过程,此时血液由静脉回流心脏。
(3)指导老师指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是   。
31.(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西部某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多大风,日均风力在5级以上。当地植被多为稀疏的灌丛(图a),野生枸杞是当地天然灌丛的代表性植物。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厚度的砂石,称为砂田(图b)。砂田种植的西瓜水分更足,含糖量高达13.8%,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图c是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信息。
(1)野生枸杞属于当地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结合信息,分析该地区砂田西瓜品质非常好的原因。   
32.(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了只含CuSO4和H2SO4的废液。各取50克废液三份,向其中分别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图像如下:
实验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克 50 100 80
产生沉淀的质量/克 0.98 2.94 2.94
(1)计算50克废液中硫酸铜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若三组数据中,只有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如图中a的数值为   。
(3)请在图中画出生成沉淀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的图像。   
33.(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制作了一个“水位仪”,其简化结构如图甲所示,一根轻质绝缘细杆上端与滑片Р固定,下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相连,木块放在高足够的圆柱形容器内。未注水时,滑片Р刚好在滑动变阻器R1的最下端a处;闭合开关S,向容器中注水,滑片Р随木块上浮在R1上滑动。已知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R2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1中的bc段短路,其余正常部分的电阻与自身长度成正比;定值电阻R2的电功率P2、电压表示数U1与水深H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
(1)小明在计算电源电压U的大小时,已经分析如下,请帮他完成。
解:由图乙和丙可知,滑片Р在d点时,P2=0.4W,U1=4V;滑片Р在a点时,R1=0,P'2=3.6W,U'1=0V。
(2)小明发现滑动变阻器R1上只有“0.5A”的字样,无法看出最大阻值。电流表量程选用0~0.6安,电压表量程选用0~3伏。则在电路安全的范围内,水位最深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已知的条件,请帮小明再提出一个求解的问题,并进行求解。
问: 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挖凿盐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剖竹去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汲取卤水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井火煮盐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解答】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文中介绍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细胞的分化,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②中的超滤膜用于过滤杂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解答】A、如图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会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要注射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头,符合题意;
B、如图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会上升,不符合题意;
C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当物像不清晰时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要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要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 在KClO4中, 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1)+x+(-2)×4=0,x=+7.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解答】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为光的折射。
A.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
B.手影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合题意;
C.筷子“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激光准直,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到达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不摩擦时木头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则干燥的木头与木头相互摩擦可以烧起来,这是因为摩擦使温度至少升高到着火点,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解答】读图可知,2024年4月4日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②春分(3月21日前后)至③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固体的粒子间隔小分析;
C、根据酸溶液中都含氢离子分析;
D、根据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解答】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是由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阳光下温度高,水分子运动快,衣服干得快,不符合题意;
B、 金属原子间间隔很小,所以金属很难被压缩,符合题意;
C、 稀盐酸与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不符合题意;
D、 醋是酸的,糖是甜的 ,是由于两物质分子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子房将来发育为果实,所以①是子房,②胚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故③是果皮;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因此④是种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对重力三要素的认识判断。
【解答】 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上静止时,人与吊椅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下,故A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A、根据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以前分析;
B、根据颗粒大小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分析;
C、根据反应物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分析;
D、根据增在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分析。
【解答】A、 由锌能与酸反应可知,锌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 ,不符合题意;
B、 锌粒和锌片与酸反应速率不同,等质量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与薄锌片的相等,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 ,不符合题意;
D、 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可增大反应速率,能加快产生氢气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则二者串联;用电器不相互影响,则二者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驾驶员坐在座椅上时,此时S1闭合,而开关S2断开,而此时灯泡熄灭;当驾驶员没有在座椅上时,此时S1断开,开关S2闭合,此时灯泡发光。比较可知,两个开关是相互影响的,即二者相互串联后,再与灯泡串联,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 呼吸运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同时将异物排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A.根据压力的产生原因判断;
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C.注意分析方管的重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D.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滑块P的速度变化即可。
【解答】A.甲图中P对Q的压力等于滑块的重力,而乙图中P对Q的压力等于风力,故A错误;
B.甲和乙中方管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因此摩擦力不同,故B错误;
CD.在甲图中,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风力。根据F=f=μG可知,此时风力肯定小于重力。在乙图中,风力不变,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肯定小于重力,因此滑块向下做加速运动,即动能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答案】(1)激素
(2)化学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运动的调节方法解答;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跳绳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作用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2)做引体向上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17.【答案】(1)细胞结构
(2)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1)登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蚊子是传染途径中的生物媒介,因此题干中释放打了“绝育疫苗”的雄性蚊子的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8.【答案】(1)氧化
(2)②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使酚酞变红分析。
【解答】(1)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2)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前溶液中离子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为钠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则“①”表示钠离子,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为氢氧根离子,即“②”。
故答案为:(1)氧化物;(2)“②”。
19.【答案】(1)液化
(2)减小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2)根据漂浮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1)“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行驶一段时间后,由于水的蒸发,则“蒸汽船”的重力减小。根据漂浮条件F浮=G可知,蒸汽船受到的浮力减小。
20.【答案】(1)D
(2)①②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特点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1)根据图2可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则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凸透镜的焦距相同,只改变 凸透镜的直径,故选①②。
21.【答案】(1)改变力的方向
(2)4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只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是能省一半的力;
(2)首先根据f=nF计算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再根据s=vt计算物体A移动的距离,再根据W=fs计算摩擦力做的功。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甲滑轮固定不动,为定滑轮,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上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2,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nF=2N×2=4N,物体A移动的距离s=vt=0.1m/s×10s=1m,则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功W=fs=4N×1m=4J。
22.【答案】水在实验中被分解了;在同温同压下,电解产生2升氢气和1升氧气的水蒸气为2升,而不是1升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据水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解,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数分析。
【解答】 ① 拉瓦锡实验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收集到“易燃空气”(氢气)和黑色固体,水在实验中被分解了,所以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 ③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数, 要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2O而不是H4O2,需要的实验证据是在同温同压下,电解产生2升氢气和1升氧气的水蒸气为2升,而不是1升 。
故答案为: 水在实验中被分解了 ; 在同温同压下,电解产生2升氢气和1升氧气的水蒸气为2升,而不是1升 。
23.【答案】(1)37
(2)牙齿
(3)吃食物时分泌唾液,有助于食物消化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1)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解答】(1)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条件,同时利于缩短反应时间,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2) B组和D组对照,以馒头是否切碎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对淀粉的消化。
(3)唾液里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消化作用,有助于对淀粉的消化。
24.【答案】(1)
(2)0.75
(3)因为b是定值电阻曲线,故A、B电阻相同;C与A电压相同,C比A电流大,所以C比A电阻小,所以C比B电阻小。所以a曲线是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滑动变阻器接B,用刻度尺测得AB间距离为a,将滑片Р移动距离B点12a/30处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进而确定变阻器的接线方法;
(2)根据乙图确定灯泡的额定电流,根据P=UI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3)在乙图中,A、C两点电压相同,比较二者电流大小,根据公式分析灯泡电阻的变化即可。
(4)变阻器上线圈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首先计算12Ω是变阻器总电阻的几分之几,那么12Ω所在的位置就是变阻器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据此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1)滑动变阻器应该与定值电阻串联,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则接入的阻值减小,那么应该将右下角的B接线柱接入,上面的接线柱任选一个,如下图所示:
(2)根据乙图可知,当灯泡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
25.【答案】(1)化学性质
(2)
(3)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硫酸铜一半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中铜元素质量为硫酸铜中铜元素质量,一半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硫酸钡中硫酸根质量即为硫酸铜中硫酸根质量分析。
(3)根据加入硫酸钠和水时不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排除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的催化作用,加入硫酸铜溶液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得出铜离子的催化作用分析。
【解答】(1)要证明硫酸铜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4溶液能改变H2O2分解的速率外,还需证明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 若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未改变,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铜沉淀中的铜元素即为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加入硝酸钡得到的硫酸钡中的硫酸根即为硫酸铜中的硫酸根,则a==.
(3)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水中含有水分子,若观察到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可证明硫酸铜溶液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
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2);(3) 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
26.【答案】(1)橡皮膜形变程度
(2)液体深度越深,密度越大,则压强越大
(3)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玻璃管内的液体对橡皮膜产生向下的压强,且压强越大,则橡皮膜的形变程度越大;
(2)根据1、2、3分析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根据3、4分析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或重力的关系时,可以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只改变液体的重力或质量,可以寻找一个上面粗下面细的管子完成实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是通过观察橡皮膜形变程度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
(2)根据实验1、2、3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根据实验3、4可知,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则压强越大。
(3)寻找一个上面粗下面细的管子,下口沾上橡皮膜。在其中加入盐水,液面高度与与4相平,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即可,如下图所示:
27.【答案】(1)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熄灭的影响
(2)氧气浓度降低
(3)蜡烛熄灭后,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液化为液态水,这样使剩余氧气体积含量变大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甲、乙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分析;
(2)根据蜡烛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分析;
(3)根据蜡烛熄灭后,水蒸气会液化分析。
【解答】(1)甲、乙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同,两实验对照,是为了研究 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熄灭的影响 。
(2)蜡烛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蜡烛慢慢熄灭可能是氧气浓度降低。
(3) 蜡烛熄灭后,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液化为液态水,使剩余气体体积变小,氧气体积含量变大。
故答案为:(1) 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熄灭的影响 ;(2)氧气浓度降低;(3) 蜡烛熄灭后,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液化为液态水,这样使剩余氧气体积含量变大 。
28.【答案】(1)Hg+S-HgS
(2)分解
(3)硫酸镁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3)根据“ 气温降低,盐池有硫酸镁析出 ”分析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解答】(1)汞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反应的方程式为: Hg+S=HgS 。
(2)根据方程式 CaCO3CaO+CO2↑ 可知,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因此为分解反应;
(3)根据“ 气温降低,盐池有硫酸镁析出 ”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29.【答案】列车的位置相对路灯偏右;向右运动;小球相对路灯位置不变;小球不受桌面摩擦力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解答;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路灯在路面上静止不动,而路灯从中间位置移动到小车的右侧。那么以路灯为参照物时,小车向右运动。
(2)以桌面为参照物,小球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桌面的右侧,说明二者之间做相对运动,那么小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30.【答案】(1)主动脉
(2)舒张
(3)心房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解答】(1)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 能够收缩和舒张。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观血液循环途径图可知: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主动脉。
(2) 橡皮球弹性较大,模拟心脏的功能,橡皮球被压缩后弹开恢复原状, 模拟心脏的舒张状态,这时血液由全身各处,通过静脉,流回心脏的心房。
(3) 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模型只模拟了心室,因此,模型中应在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加上心房。
31.【答案】(1)生产者
(2)由图c可知,砂田增加土壤含水量为西瓜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砂石的比热容较小,能增大昼夜温差;增强白天光合作用,减弱夜晚呼吸作用,有利于瓜果的糖分积累;砂石的风化可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砂石可保护地表土壤免受风力侵蚀。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一般指动物)、分解者(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水、温度、土壤等。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热量、水分、光照、风力、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
【解答】(1)野生枸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由于砂石的要盖,可以阻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减小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较高,为西瓜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砂石风化后释放出矿物质,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砂石夏盖,增加地表的粗糙程度,可以有效保护地表土壤避免风力侵蚀。
32.【答案】(1)解:设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
(2)127.06
(3)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由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硫酸铜质量分析;
(2)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恰好反应时所加氢氧化钠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后溶液质量分析;
(3)根据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结合图像中给定 溶液的变化情况确定生成沉淀的图像分析。
【解答】(2)向含硫酸铜和硫酸的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a点为硫酸铜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质量为2.94,三组中有一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三组,则a=50g+80g-2.94g=127.06g。
(3)沉淀需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完全后发生,即从第一个转折点处开始增加,在第二个转折点处结束后,保持不变,如此画出图像即可。
故答案为:(1)4.8g;(2)127.06;(3)。
33.【答案】(1)解:根据,得,
即,解得。
(2)解:由乙图可知,当水深时,,
。此时,由乙图可知滑片移动的距离为,每上升为。
当电压表示数为水位最深,,,接入电路的长度,由乙图可知ab的长度为,则滑片移动的距离为10,此时对应的水位为。
(3)求木块上浮时浮力,并求得(略)浮力为10牛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甲图可知,定值电阻R2与变阻器R1串联,电压表测R1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当滑片在d点时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此时电流最小,R2的电功率最小;当滑片在a端时,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此时只有R2。根据公式,结合U总=U1+U2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由乙图可知水深10cm时定值电阻的电功率,根据P=I2R计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电路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由乙图可知滑片移动的距离,即a点以下部分的长度; 滑动变阻器R1上标有“?Ω,0.5A”的字样,电流表选用的0~0.6A量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确定通过电路的最大电 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电路总电阻,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进一步计算此时滑片移动的距离和此时对应的水位; 电压表选用0~3V量程,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 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进一步计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长度,由乙图可知ab的长度, 进一步计算滑片移动的距离和此时对应的水位,据此确定水位的深度变化范围。
(3)可以计算出木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解答】(3)当木块浸没时,它排开水的体积V排=V=L3=(0.1m)3=10-3m3;
那么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10-3m3=10N。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