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认识》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认识》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14:3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比例的认识》 说课
CONTENTS
04
教法、学法
03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02
学情分析
01
教材内容
05
教学过程
06
板书设计
目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教 材 内 容
教材编排
《比例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内容。本节课是在第四版教科书新增内容,在正反比例内容基础上增添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既兼顾了不同课型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又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降低了学习难度。教材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上升,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呈现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的趋势。
01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本课体现通过观察、计算、发现并理解“比例中两个内向之积等于两个外向的积。”并能根据这一规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问题解决方面要求: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本节课落实课标要求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试一试、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方面要求: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02
教 学 目 标
2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4.
教法、学法
教法:
“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
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
教法和学法





03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练习巩固
研讨归纳
1、情境导入
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
找一找,哪张图片与图A像?
2、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8
12
8∶4=2∶1
12∶6=2∶1
宽与宽的比:
长与长的比:
尝试写出像的两张图片长与长之比,宽与宽之比。
12∶6=8∶4
2、探究新知
2
3
4∶2=2∶1
6∶3=2∶1
宽与宽的比:
长与长的比:
6∶3=4∶2
2、探究新知
8
12
6∶4=3∶2
图A长与宽之比:
3∶2
图B长与宽之比:
它们的长宽之比又有什么关系呢?
2
3
12∶8=3∶2
图D长与宽之比:
2、探究新知
8
3
4∶3
6∶8=3∶4
宽与宽的比:
长与长的比:
3∶4≠4∶3
8∶3
图C长与宽之比:
6∶4=3∶2
图A长与宽之比:
3∶2≠8∶3
这两张图片相应的比又有什么关系呢?
2、探究新知
比相等的两张图片像,比不相等的两张图片不像。
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2、探究新知
像12∶6=8∶4,6∶4=3∶2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8:4
内项
外项
12∶6=8∶4也可以写成 。
认一认。
2、探究新知
3:2=15:10
2:10=3:15
2:3=10:15
10:2=15:3
调制蜂蜜水配比情况表
蜂蜜水A 蜂蜜水B
蜂蜜/杯 2 3
水/杯 10 15
右表是调制蜂蜜水时蜂蜜和水的配比情况,根据比例的意义,你能写出比例吗?写一写,与同伴交流。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
12:6=8:4
内项
外项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2020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