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设计
成化高中 周春燕
教学立意:必修二经济史由于经济术语等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对比较难于讲解,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更是概念偏多,如何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消化,是一挑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诱因、前夜、起步、努力为主线,辅以相关的图片、文献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的认识近代中国各种经济形态出现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课前做一个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历史地图册册、课本和学案。
导入:展示四幅图片,让学生试想想四幅图片之间的关系?
学生一般会得出:英国工业革命后发动鸦片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开放5个通商口岸,外国商品涌入中国的通商口岸。——促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展示课题,齐读学习目标。
讲述新课:
一、工业化的前夜——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这一部分是重点,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自然经济的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来解释自然经济的原因和表现。
请学生观察课本p40中“男耕女织”的图片,教师设问:“图片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什么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从而理解自然经济的特点。
——而鸦片战争后,情况发生变化,再提供史料:
材料1: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兼运洋布、洋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物冲积于厦口,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材料2:洋布、洋纱、洋袜、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3:1844年,茶的出口量达到53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担,超过站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 ——《中国近代史》
教师设问:“吾村……无纱可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茶叶大量出口”的原因是什么?(外国商品的输入和对中国农产品的掠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教师点拨,并配合图示导学::“无纱可纺”说明外国商品的输入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布市削减”又说明“织”与“耕”发生分离,使得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组合被破坏了,这就是自然经济解体的第一步,而材料中“茶叶的大量出口”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减弱了,这就是自然经济解体的第二步。随着农民、手工业者走向破产,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过渡:(自然经济解体,为中国近代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提供自由劳动力和市场)然而,由于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工业化无法由民间办厂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场开启中国近代工业的洋务运动由清政府官僚发起了。
二、工业化的起步——洋务运动
辅以材料,创设问题情境:
材料4: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
根据材料4概括清王朝面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外局势,分析总结洋务运动发动的目的?应当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自强?(在学生阅读思考过程中,请学生找出关键词教师动画展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景: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 2、目的:对外——抵御列强的的侵略;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途径:仿制西方枪炮轮船(学习西方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技术) ——具体怎么学?(4点内容由于学情调查,学生比较熟,所以由学生根据教材填写学案并在书上做标记。)——做完之后,让学生观察历史地图册p26“洋务运动”示意图,依次找出军事、民用工业的名称、创办者及其分布区域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教师继续设问:洋务企业与中国传统手工业相比,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大机器生产)
展示近代工业概念:较大的概念,不特指中国,指近代使用机器从事生产的企业。
最早的近代工业从哪国产生呢?(英国)
——用意是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是工业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步(对应标题)——工业化的起步能否实现富国强兵呢?几乎在同一时期都是学习西方,而日本怎样?(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强)
——而中国结果呢?
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讨论,如何看待洋务运动?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视并适当引导。
材料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概念解读:“近代化”是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不断解放;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
材料6:“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企业,总局及下属所有局、厂要受总督、巡抚的控制和监督,经费由政府调拨。”
“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不得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去留。总局设有“健丁营”及刑具、大牢,对工人实行军事管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材料7:“张之洞对西方炼铁技术一无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造出来的钢铁容易脆裂折断。选址汉阳也因张之洞而舍弃大冶……而汉阳既不产煤也没有铁矿,要从120公里以外的大冶运铁矿砂,湖北的煤因含磺太多还要加开平的焦煤才能用于炼铁。因此,从生产开始就赔钱,到1899年已经累计亏损100余万两。” ——选编《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讨论发言完毕,教师引导总结:
积极影响:①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所学)
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根据材料5)
③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所学)
并教学过程中解释到底什么是近代化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化”是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不断解放;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
——根据所学得出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局限性:①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以长官意志决定经济决策,屡屡造成重大失误。 (根据材料6、7和前面所学根本目的、途径)
也许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提到官员的腐败,但是由于时间材料的有限,就不详细展开,同学们可以课后了解。
请同学们再结合课本p42学思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窗和近代郑观应一起来反思历史?——引出局限性②只学习西方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失败的根本原因
小结:然而不能因为甲午一役的失败,就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务运动添上失败的标签,我们要帮助学生以“了解之同情”的眼光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把洋务运动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理解、评价,尊重历史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过渡:洋务企业拉开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序幕,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开始投资创办近代工业,相对于洋务派官僚创办的企业,我们把这部分企业称为民营企业,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此诞生了。
三、工业化的努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通过材料8教师设问:阅读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了哪几类性质的企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旗昌轮船公司;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营企业—民营航运业)
哪一种企业出现最晚?(民营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哪些因素促使了民营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外商利润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继续引导设问:民间有人投资创业了,那么他们的雇佣劳动力从何而来呢?(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后出现的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请学生根据教材找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及代表企业的名称?
并打开历史地图册p26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示意图,结合课本历史纵横及材料9思考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
材料9:“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京附近的通州有个武举人李福明开办了一个每天能磨成细面二 百担的机器磨坊,竟被御史参奏,以“私开机器磨坊” 的罪名受到惩戒。……有些商人置买了轮船,宁愿做外国商人的附庸,挂外国的旗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特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
依据材料10思考:中国民营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甲午战前的地位?
材料10:民营企业从1870年代到1894年,共计有151家,总资本只有洋务企业的九分之一。绝大多数集中在上海和广东。
——在甲午战前,洋务企业居主导地位,民营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地位和影响较低。)
教师总结: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社会环境之下,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在夹缝中求生存。作为引领近代工业化新动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能否让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富强呢? ——引发学生思考,并同时为下一课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埋下伏笔。
课堂小结:(即板书)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哪些变动?
变动一:外国资本主义出现——工业化的诱因
变动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工业化的前夜
变动三:洋务企业(洋务经济)出现 ——工业化的起步
变动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工业化的努力
课堂巩固:4个选择题
作业:本课步步高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