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江阴市长泾中学 夏恩东
课标与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动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求宏观把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及原因,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课程内容,本课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其二,简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内容,有何影响?其三,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条件有哪些?其四,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理解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影响。明确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辩证地评价其得失。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 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
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以直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的各种历史资料、历史图片等教学资源为主要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分析历史,从而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多媒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展示情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和西方的机器生产不同图片。过渡到第9课课题,抓住核心概念突破,解释“何为经济结构”----教师指出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 ,然后联系第一单元设问:中国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会在近代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新课
教师提问:古代中国自然经济有何特点?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回答。教师马上要求学生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思考,材料表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然后总结答案:变化一;纺与织、耕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分离。变化二;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入侵。从而得出结论,以上两个变化,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教师进一步解释解体的含义。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评价这种现象?指导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分为二辩证分析。一是成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
然后教师板书:变动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40年代开始)
同时以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辩证认识(中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巩固所学。
过渡:教师呈现图片和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商在中国设立的船舶修造厂。1865年在上海成立。开始时是租用上海与浦东两船坞公司的设备并加以修建。引导学生知道在中国最早出现的使用机器的企业如耶松船厂属于外商企业这一类型 。
然后教师板书:变动二:外商企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开始)
过渡:那么中国人最早使用机器的是什么企业呢?
然后教师板书:变动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19世纪60-90年代)
教师指出洋务运动的概念:洋务是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二部分,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分段找出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实践活动、结果和评价。教师结合图片和课本归纳总结。
重点一是:通过两端材料,探究洋务派创立军用和民用企业的性质。
材料一:1865年,由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局(其经费从海关收入中提取,因此能成为当时最大的军火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这种机器局都是兵工厂。······这类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材料二: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结论:军用企业封建色彩浓厚。民用企业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重点二是:通过漫画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合作学习: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最后由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宣告失败,那么我们如何评价其成败得失呢?
(学生合作探究,最后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用多媒体打出洋务运动的影响。特别强调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师指出历史事件纷繁复杂,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和评价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过渡:历史学习的本质意义在于反思,以史为鉴。因此对于洋务运动,我们可以有不同观点,但是洋务运动确实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产生起到了诱导作用。
然后教师板书:变动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首先明确,什么是民族资本主义(概念:中国 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的企业,机器生产,雇佣工人)。
引导学生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开始解体、变动二:外商企业的出现、变动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分别如何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引导学生从兴办企业要具备哪些条件入手?提问总结。(教师特别要强调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呈现的示意图把握产生的时间、地区和代表性企业。在课本做好标注。
然后探究,为什么民族资本主义首先产生在沿海地区?提问明确。
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突破:通过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史料培养学生归纳材料、论从史出的能力,师生一起揭示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但是其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革命性、软弱性和妥协性。
然后以本课所讲的几种近代企业图片引导学生区别异同,知识巩固生成。
小结:教师设问:探讨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问巩固。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着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的出现,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至此,中国的经济成分由鸦片战争前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演变成包括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外资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共四种经济成分,但是自然经济仍然占主要地位。
感悟深化
工业文明冲击下,古老中国的“变”是必然的,也是被迫的,在“动”中萌生了一点觉悟——开始了近代化探索,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