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18:5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
A.木炭 B.氢气 C.一氧化碳 D.蜡烛
2.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B.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C.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图示中x的数值为3
4.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本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与油可以互变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铁
5.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X+O2↑中X的化学式为(  )
A.NaOH B.Na2O
C.NaH D.Na4(OH)4
6.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
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8.在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 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CS2 D.C
9.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试判断他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10.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  )
A. B. C. D.C
11.使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一份高温煅烧所产生的CO2的质量,二者相比(  )
A.一样多 B.跟稀盐酸反应的多
C.煅烧的多 D.无法判断
12.“中国芯”的主要原材料是高纯硅。用三氯氢硅(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种单质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无变化 D.方程式为SiHCl3+2H═Si+3HCl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化学式为O3)是淡蓝色且比氧气有更强助燃性的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放电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
②化学性质:   。
③用途:   。
(2)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
(4)铁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铁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15.
(1)为了验证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某校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并验证(药品用盐酸和碳酸钠):
(实验方案)如图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反应后,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中的   (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
兴趣小组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若小组使用的药品(盐酸和碳酸钠)不变但要得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结论,你认为应对实验方案进行怎样的改进   
(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_____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6.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将联合举办202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1)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八分钟”中,带着冰屛的智能机器人展示了科技担当、快速发展的中国形象,砷化镓(GaAs)是制造冰屛的材料。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首套零摄氏度以上环保造雪设备研发成功。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水结成冰这一过程的是   (填序号)。
A
B
C
17.高温煅烧12.5g大理石,完全分解产生4.4g二氧化碳。求:
(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守恒。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相同。
2.【答案】A
【解析】【解答】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解在溶液中,故固体质量不断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D、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和,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物质的状态进行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答】A.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都是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7,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了改变,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为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模型题关键是根据模型写出化学方程式。
4.【答案】D
【解析】【解答】A、任何物质都含有化学物质,饮料中一定含有水;不符合题意;
B、水没有碳元素,油含有碳元素,二者不能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生命离不开水;不符合题意;
D、铝由铝元素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属于不同种元素,二者不能相互转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之间实现相互转化的基本原则是:元素守恒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X+O2↑,反应前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钠原子、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OH.
故选:A.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6.【答案】D
【解析】【解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应生成碳酸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7.【答案】C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已变。故A错误。B.生成物有两种。故B错误。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C正确。D.汞是由原子构成和氧气由分子构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微观图进行分析,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不变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Ca原子 2 2
C原子 2 0
O原子 12 8
S原子 2 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2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
9.【答案】B
【解析】【解答】A、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但是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28):32:(2×44)=7:4:11,符合题意;
C、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32:(2×18)=1:8:9,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质和量两方法的含义分析,由图中描述的内容选择正确化学方程式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所给方程式中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1、氢6、氧2,反应后为:氢2、氧1,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X中一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选: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碳酸钙高温锻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钙,并且碳酸钙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等质量的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因此,两个反应所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也相等;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符合刚才的分析.
故选A.
【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到两个反应中碳酸钙中的碳元素都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钙,利用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可判断两个反应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12.【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三氯氢硅和氢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HCl3+H2 Si+3HCl。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共有氢气和硅两种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SiHCl3+H2 Si+3HCl,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然后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
13.【答案】(1)淡蓝色气体;助燃性(合理即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等
(2)分子构成不同
(3)
(4)
【解析】【解答】(1)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①物理性质:淡蓝色气体;
②化学性质:助燃性或具有强氧化性;
③用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氧气(O2)和臭氧(O3)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4)铁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所以铁在臭氧中燃烧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物理性质主要包括: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
常见的化学性质有: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2)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分析。
(4)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
(5)铁在臭氧中燃烧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14.【答案】混合物;C2H2+H2OC2H4O;化合反应
【解析】【解答】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1)由图示可知,左方框图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
(2)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2H2+H2OC2H4O,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为:(1)混合物;(2)C2H2+H2OC2H4O,化合反应.
【分析】(1)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15.【答案】(1)右边;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C
【解析】【解答】(1)[实验现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左盘质量变轻,右盘质量不变,使得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边;[解释与结论]兴趣小组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反思与评价]若小组使用的药品(盐酸和碳酸钠)不变但要得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结论,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A、反应后甲、丙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丁分解生成甲和丙,因此丁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该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正确。
【分析】(1)根据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通过密闭装置中物质质量总和不变,所以各物质的含量之比即为质量之比,由变化后含量增加的为反应物,减少的为生成物,且增加或减少的含量比为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16.【答案】(1)69.72;失去
(2)B
【解析】【解答】(1)①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元素周期表小方格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1”一般省略不写;故填:69.72。
②镓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填:失去。
(2)水结成冰的过程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和冰的分子组成相同,均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A、该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水结成冰的过程水分子并没有发生分解,此选项不正确;
B、该过程是变化前后,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符合示水结成冰这一过程,此选项正确;
C、该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气分子,该微观示意图是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此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当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为2个电子时为稳定结构;当原子核外有多个电子层时,最外层为8个电子时为稳定结构,据此分析。
17.【答案】(1)10
(2)80%
【解析】【解答】(1)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4.4g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分析】(1)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的物质的量;列比例式计算。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