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18:5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每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B.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2.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海水可以提取镁盐制取镁
B.海水中溶解盐的质量分数高达5%
C.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
D.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
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B.二氧化碳与水反
C.酚酞分子不断运动 D.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
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 B.化合物和氧化物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自然界氧循环模型
5.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现代被誉为最清洁能源的是(  )
A.氢气 B.沼气 C.一氧化碳 D.乙醇
6.读中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B.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最高
C.煤燃烧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天然气是比煤炭更清洁的燃料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发生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
8.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昋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
C.“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存”说明金刚石具有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9.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不能实现探究目的是(  )
A.甲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B.甲实验中a、b对比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乙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是否与氧气有关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是否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有关
10.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生煤炉的房间放一盆水防煤气中毒
B.二氧化碳可以形成酸雨
C.“低碳”理念中的“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气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
12.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布扑灭 D.用灭火器扑灭
二、非选择题
13.关于能源的定义,约有20种。例如: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属于   (填不可再生能源或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名称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汽车使用的汽油来源石油,是石油经过分馏而来的,石油的分馏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酒精是实验室用得着的燃料,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中有一种会导致酸雨,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
(6)从保护能源角度考虑,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寻找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如   (写出一种)。
14.撒落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了应用   扑灭,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   。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B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处。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____(填字母)。
A.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____(填字母)。
A.A和D B.A和E C.B和E D.A和F
(5)H中,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
16.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问题.
(1)煤、石油和   常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2)氢气是最清洁的一种燃料,其热值高、产物无污染是最大的特点.写出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吸烟有害健康,还污染环境,随意丢弃烟头可能会引发火灾,熄灭烟头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其中将烟头置于装有水的瓶内熄灭,其原理是   
17.在化学实验操作中,一定要注意实验的安全。
(1)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什么操作?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符合题意;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既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又能防止造成水体与土壤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可以减少因使用化石能源而产生的污染物,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保护环境。
2.【答案】B
【解析】【解答】A. 海水中镁的含量很高,除了氧和氢以外仅次于氯和钠,利用海水可以提取镁盐制取镁,故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海水中溶解有多种盐类物质,如氯化钠和氯化镁等,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没有5%,故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 海底蕴藏着大量的锰结核、煤、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故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故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海水中镁的含量进行分析。
B、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C、根据海底蕴藏着的能源进行分析。
D、海洋有潮起潮落,就有潮汐能、波浪能等。
3.【答案】D
【解析】【解答】A.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也可能只是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实验不能说明一定发生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
C.没有对比实验组,不能得出正确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实验现象红棕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是所有化学变化都有明显的现象
4.【答案】D
【解析】【解答】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故不符合题意;
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属于氧元素,即氧化物一定属于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不符合题意;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分析。
D、根据自然界氧循环过程分析。
5.【答案】A
【解析】【解答】A、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是因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符合题意;
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最清洁的能源,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是最清洁的能源,不符合题意;
D、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最清洁的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生成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6.【答案】C
【解析】【解答】A、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最高,不符合题意;
C、煤炭作为燃料,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污染较大,所以应减少使用,应提倡以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符合题意;
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所以天然气是比煤炭更清洁的燃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B.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最高;
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7.【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吸收热量的,例如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中不只是燃烧反应才放热,如中和反应也放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进行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放热分析
8.【答案】A
【解析】【解答】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A符合题意;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描述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存”说明钻石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C不符合题意;
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移除可燃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
B、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C、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故能实现探究目的;
B、甲实验中a、b对比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氧气,不是温度,故不能实现探究目的;
C、②中铁钉只和水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②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②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氧气接触,故能实现探究目的;
D、①和②对比可探究氧气对锈蚀的影响;①和③对比可探究水对锈蚀的影响,故能实现探究目的.
故选B.
【分析】A、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分析探究的目的;
B、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分析探究的目的;
C、根据①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分析探究的目的;
D、根据植物油的作用及探究的目的分析:隔绝氧气.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点燃煤炉,放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故错误;
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错误;
C.“低碳”理念中的“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确;
D.根据燃烧的条件,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造成火势更旺,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解答;
B.根据酸雨的成因来分析;
C.根据低碳的含义来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
11.【答案】A
【解析】【解答】A、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不合理,A符合题意;
B、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合理,B不符合题意;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是提供充足的氧气,合理,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的通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12.【答案】C
【解析】【解答】A、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无法覆盖在酒精表面故无法扑灭,A不符合题意;
B、用嘴吹,虽然能带走热量,但温度不能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量,使火越烧越旺.B不符合题意;
C、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C符合题意;
D、用泡沫灭火器能灭火,但只是酒精灯中的酒精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操作麻烦,大材小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酒精着火采用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的方法灭火,据此分析 解答
13.【答案】(1)石油;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
(3)物理变化
(4)
(5)
(6)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埋藏在地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故答案为:石油;不可再生;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甲烷; ;
(3)石油分馏是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该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
(4)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5)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煤燃烧会产生CO2、SO2、NO2等气体,其中SO2和NO2会导致酸雨;
故答案为:SO2;
(6) 从保护能源角度考虑,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寻找化石燃料的替代品,目前人类正在利用和开放的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替代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 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 。
【分析】(1)根据三大化石燃料的名称以及化石燃料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石油分馏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煤中含有硫、氮元素,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人类正在开放利用的新能源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湿抹布(或细沙);隔绝氧气(或空气)
【解析】【解答】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要立即用湿抹布(或细沙)盖灭;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分析】不慎将酒精撒在实验台上并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可以用湿抹布或者西沙扑灭;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15.【答案】(1)锥形瓶;A;2KMnO4K2MnO4+MnO2+O2↑
(2)b
(3)A;C
(4)B;D
(5)与氧气接触
【解析】【解答】(1)B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择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从长管进入,所以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故答案为:AC;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该选择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或F装置收集,
故答案为:BD;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①②温度均达到着火点,②与氧气接触,①不与氧气接触,变量是是否合氧气接触,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分析】(1)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属于固固加热型反应,选择反应装置。
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3)根据装置G的特点,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适合固固加热型反应,选择发生装置。
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5)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结合实验分析。
16.【答案】(1)天然气
(2)2H2+O2 2H2O
(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解析】【解答】解:(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
故答案为:天然气;(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故答案为:2H2+O2 2H2O;(3)香烟头倒少量水,是采用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灭火;
故答案为: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进行分析;(2)根据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17.【答案】(1)检验氢气的纯度
(2)
【解析】【解答】(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故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铁丝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分析】(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燃烧现象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