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油轮排放和油轮泄漏 B.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
C.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 D.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
2.若某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死亡原因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A
2.B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点评】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综合三种水污染类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点: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3)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标排放;
(5)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
1.由图可知,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特征可以判断该海域为北印度洋,图中油污严重区域基本上位于世界主要的石油运输路线上,故可以判断油污主要来自油轮排放和油轮泄露。故A正确,非洲东侧的印度洋没有没有分布,B错误,非洲南部和北部印度洋沿岸所受的风带不同,C错误,印度洋洋流为季风洋流,D错误。
故答案为:A。
2.石油泄露,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会缺氧,鱼类窒息,导致鱼类死亡;海水污染严重,鱼类可能中毒,可能导致鱼类死亡; 石油比较黏稠,影响鸟类捕食,光照少,不至于导致鱼类死亡,故B②③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
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D.港口建设
4.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使水温降低
【答案】3.C
4.D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点评】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景观和浴场。海面上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海兽的皮毛和海鸟羽毛被石油沾污后,就会失去保温、游泳或飞翔能力。石油污染物还会干扰海洋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发育,改变鱼类的洄游路线,沾污渔具和渔获物,使海产品带有石油味而不能食用。
3.根据材料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主要是废油排入海洋,抑制海水蒸发,使得海面空气变得干燥造成的。其主要是在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C正确。
故答案为:C。
4.油膜覆盖,会抑制海水蒸发,减少海绵潜热释放,使水温升高,近海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使沿海地区降水减少,干旱面积增大,油膜覆盖使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故符合题意的是D选项。
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郑州期末)下表示意甲、乙两种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甲 ☆☆ ☆☆☆ ☆ ☆☆☆☆
乙 ☆☆☆☆ ☆☆☆ ☆
5.下列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水土流失 B.乙—土地荒漠化
C.甲—酸雨 D.乙—森林锐减
6.甲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纬度较高
C.降水量少 D.土壤贫瘠
7.为治理乙环境问题,广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改进耕作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
【答案】5.A
6.C
7.B
【知识点】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根据题分析,丁类环境问题在广东和四川省最严重,而在新疆和山西较少,故判断为酸雨问题,而酸雨主要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而形成。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的型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培植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
5.甲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说明这种环境问题分布较广,又因为该环境问题在山西的危害程度较高,在新疆的危害程度较低,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故判断其可能为水土流失。乙环境问题在广东的危害程度最高,在四川的危害程度较高,在新疆的危害程度低,因此判断其可能是酸雨。故答案为:A。
6.甲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流水不断侵蚀土壤导致的。新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所以水土流失在新疆的危害程度较低,C正确。新疆的森林覆盖率并不高,A错误。水土流失与新疆的纬度高低无关,B错误。土壤贫瘠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
7.乙环境问题是酸雨,治理酸雨的措施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广东可采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措施,B项正确。改进耕作制度、退耕还牧对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作用不大,A、C项错误。广东纬度较低,冬季一般不用供暖,D项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下·兖州期中) 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等4类24种固体废物。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走私,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有( )
①环境成本低②劳动力成本低③资源缺口大④消纳废弃物能力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意义有( )
①降低环境污染风险②增加国内劳动力就业机会③壮大资源产业发展④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提供渠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8.A
9.C
【知识点】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解析】【点评】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增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工业原料不足,且能节约制造成本,从而满足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要,所以在政策的允许下,我国大量进口洋垃圾。
8.发展中国家进口洋垃圾主要是环境成本低与劳动力成本低,可以通过处理垃圾获取收益,因此①②选项正确;资源缺口大与进口洋垃圾无关,并且不少发展中国家资源反而比较富足,③错误;发达国家消纳废弃物能力更强,④错误;故答案为:A。
9.禁止洋垃圾入境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①正确;禁止洋垃圾入境,严控固体废物进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腾笼换鸟,为国内生活垃圾分类分出的可回收物再生利用提供渠道和空间,形成市场牵引机制和价格倒逼机制,从正反两个方向促进我国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的提高,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创造条件,④正确;②③与题干不符,应该是描述禁止洋垃圾入境之前的情况,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下·娄星期中)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11.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
【答案】10.A
11.C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雾霾
(1)原因: 自然:逆温;晴天;风力小;
人为:①冬季燃煤多;②汽车尾气排放量;③工业废气; ④工程建筑扬尘;⑤秸秆燃烧。
(2)危害:①污染大气;②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运输;③危害人体健康。
(3)措施:①(不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②(少排)控制污染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废气回收利用;
③(达标排)加强环境监测,对污染物处理后达标排放;④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⑤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⑥加强环保执法;⑦ 加强国际合作。
10.雾霾发生时,大气的中的杂质和尘埃增多,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导致能见度降低。图中①为反射,雾霾增多,反射增强,A正确;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错时上下班能够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能够减少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但是不能缓解雾霾现象,ABD错误。故答案为:C项。
12. 2019年2月我国北方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相对于往年整体偏差。下图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图中数码代表不同的辐射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对图中数码代表含义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变弱
B.②⑤变弱
C.③④增强
D.③⑤增强
(2)材料中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风偏弱
B.降雪量偏小
C.夏季风偏弱
D.取暖燃煤量大
【答案】(1)A
(2)A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分析】(1)根据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中的逻辑关系判断,图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⑤为大气逆辐射。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即①变弱;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会减弱,即②变弱、④增强;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则会减弱,即⑤增强、③变弱。(2)2月为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燃煤释放大量污染物,冬季风将偏弱导致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 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某年有2 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现象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14.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
A.控制人口,禁止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答案】13.A
14.D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光化学烟雾的防治措施
1、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所以要严格遵守排放标准,提高汽车性能,提高油品质量,使用清洁燃油,改善汽车发动机工作状态以及在排气系统安装催化反应器等。
2、加强对化工厂的废气排放管理。要对石油、氮肥、硝酸等化工厂的排废严加管理,严禁飞机在航行途中排放燃料等,以减少氮氧化物和烃的排放。
3、使用化学抑制剂抑制。根据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使用化学抑制剂,即诸如二乙基羟胺、苯胺、二苯胺、酚等对各种自由基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终止链反应,达到控制烟雾的目的。
13.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的照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并且墨西哥城位于盆地中,多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14.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二、综合题
15.读“湖泊沼泽化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将下列词语前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①阻挡阳光;②鱼类死亡;③水生植物死亡;④蓝藻暴发;⑤分解耗氧
(2)水污染会加速湖泊ˉˉˉˉˉ沼泽的演化。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 。
(3)简述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答案】(1)
①~③组合可以和⑤~②组合上下对换。
(2)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废水
(3)一方面,减少废水排放:农业方面,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工业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废水达标排放;生活上,减少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一方面,加大水污染治理。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
【解析】【分析】第(1)题,湖泊一旦氮磷富集,会使蓝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大面积覆盖在湖面上,阻挡阳光;水生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死亡;大量微生物分解会消耗大量氧气和放出有毒物质,最终导致鱼类死亡。第(2)题,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及其生活方面。第(3)题,治理措施也从这三方面来进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湖泊的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后果。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水体的富营养化。
16.【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答案】(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知识点】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1)从饼状图中,直接得出北方无机物比重大,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大。气候上,北方冬季寒冷,需烧煤取暖。南方热量条件好,蔬菜产量大。(2)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主要从资源,大气、土壤、水及其人体健康来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方垃圾的差异及其城市垃圾的危害。要求学生从图中对比,并结合到所学知识作答。
1 / 1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油轮排放和油轮泄漏 B.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
C.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 D.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
2.若某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死亡原因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
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D.港口建设
4.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使水温降低
(2022高一下·郑州期末)下表示意甲、乙两种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甲 ☆☆ ☆☆☆ ☆ ☆☆☆☆
乙 ☆☆☆☆ ☆☆☆ ☆
5.下列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水土流失 B.乙—土地荒漠化
C.甲—酸雨 D.乙—森林锐减
6.甲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纬度较高
C.降水量少 D.土壤贫瘠
7.为治理乙环境问题,广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改进耕作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
(2021高二下·兖州期中) 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等4类24种固体废物。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走私,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有( )
①环境成本低②劳动力成本低③资源缺口大④消纳废弃物能力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意义有( )
①降低环境污染风险②增加国内劳动力就业机会③壮大资源产业发展④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提供渠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1高二下·娄星期中)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11.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
12. 2019年2月我国北方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相对于往年整体偏差。下图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图中数码代表不同的辐射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对图中数码代表含义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变弱
B.②⑤变弱
C.③④增强
D.③⑤增强
(2)材料中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风偏弱
B.降雪量偏小
C.夏季风偏弱
D.取暖燃煤量大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 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某年有2 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现象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14.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
A.控制人口,禁止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二、综合题
15.读“湖泊沼泽化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将下列词语前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①阻挡阳光;②鱼类死亡;③水生植物死亡;④蓝藻暴发;⑤分解耗氧
(2)水污染会加速湖泊ˉˉˉˉˉ沼泽的演化。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 。
(3)简述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16.【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点评】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综合三种水污染类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点: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3)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标排放;
(5)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
1.由图可知,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特征可以判断该海域为北印度洋,图中油污严重区域基本上位于世界主要的石油运输路线上,故可以判断油污主要来自油轮排放和油轮泄露。故A正确,非洲东侧的印度洋没有没有分布,B错误,非洲南部和北部印度洋沿岸所受的风带不同,C错误,印度洋洋流为季风洋流,D错误。
故答案为:A。
2.石油泄露,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会缺氧,鱼类窒息,导致鱼类死亡;海水污染严重,鱼类可能中毒,可能导致鱼类死亡; 石油比较黏稠,影响鸟类捕食,光照少,不至于导致鱼类死亡,故B②③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C
4.D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点评】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景观和浴场。海面上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海兽的皮毛和海鸟羽毛被石油沾污后,就会失去保温、游泳或飞翔能力。石油污染物还会干扰海洋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发育,改变鱼类的洄游路线,沾污渔具和渔获物,使海产品带有石油味而不能食用。
3.根据材料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主要是废油排入海洋,抑制海水蒸发,使得海面空气变得干燥造成的。其主要是在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C正确。
故答案为:C。
4.油膜覆盖,会抑制海水蒸发,减少海绵潜热释放,使水温升高,近海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使沿海地区降水减少,干旱面积增大,油膜覆盖使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故符合题意的是D选项。
故答案为:D。
【答案】5.A
6.C
7.B
【知识点】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根据题分析,丁类环境问题在广东和四川省最严重,而在新疆和山西较少,故判断为酸雨问题,而酸雨主要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而形成。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的型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培植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
5.甲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说明这种环境问题分布较广,又因为该环境问题在山西的危害程度较高,在新疆的危害程度较低,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故判断其可能为水土流失。乙环境问题在广东的危害程度最高,在四川的危害程度较高,在新疆的危害程度低,因此判断其可能是酸雨。故答案为:A。
6.甲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流水不断侵蚀土壤导致的。新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所以水土流失在新疆的危害程度较低,C正确。新疆的森林覆盖率并不高,A错误。水土流失与新疆的纬度高低无关,B错误。土壤贫瘠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
7.乙环境问题是酸雨,治理酸雨的措施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广东可采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措施,B项正确。改进耕作制度、退耕还牧对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作用不大,A、C项错误。广东纬度较低,冬季一般不用供暖,D项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8.A
9.C
【知识点】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解析】【点评】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增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工业原料不足,且能节约制造成本,从而满足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要,所以在政策的允许下,我国大量进口洋垃圾。
8.发展中国家进口洋垃圾主要是环境成本低与劳动力成本低,可以通过处理垃圾获取收益,因此①②选项正确;资源缺口大与进口洋垃圾无关,并且不少发展中国家资源反而比较富足,③错误;发达国家消纳废弃物能力更强,④错误;故答案为:A。
9.禁止洋垃圾入境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①正确;禁止洋垃圾入境,严控固体废物进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腾笼换鸟,为国内生活垃圾分类分出的可回收物再生利用提供渠道和空间,形成市场牵引机制和价格倒逼机制,从正反两个方向促进我国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的提高,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创造条件,④正确;②③与题干不符,应该是描述禁止洋垃圾入境之前的情况,故答案为:C。
【答案】10.A
11.C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雾霾
(1)原因: 自然:逆温;晴天;风力小;
人为:①冬季燃煤多;②汽车尾气排放量;③工业废气; ④工程建筑扬尘;⑤秸秆燃烧。
(2)危害:①污染大气;②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运输;③危害人体健康。
(3)措施:①(不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②(少排)控制污染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废气回收利用;
③(达标排)加强环境监测,对污染物处理后达标排放;④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⑤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⑥加强环保执法;⑦ 加强国际合作。
10.雾霾发生时,大气的中的杂质和尘埃增多,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导致能见度降低。图中①为反射,雾霾增多,反射增强,A正确;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错时上下班能够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能够减少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但是不能缓解雾霾现象,ABD错误。故答案为:C项。
12.【答案】(1)A
(2)A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分析】(1)根据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中的逻辑关系判断,图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⑤为大气逆辐射。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即①变弱;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会减弱,即②变弱、④增强;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则会减弱,即⑤增强、③变弱。(2)2月为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燃煤释放大量污染物,冬季风将偏弱导致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答案】13.A
14.D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光化学烟雾的防治措施
1、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所以要严格遵守排放标准,提高汽车性能,提高油品质量,使用清洁燃油,改善汽车发动机工作状态以及在排气系统安装催化反应器等。
2、加强对化工厂的废气排放管理。要对石油、氮肥、硝酸等化工厂的排废严加管理,严禁飞机在航行途中排放燃料等,以减少氮氧化物和烃的排放。
3、使用化学抑制剂抑制。根据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使用化学抑制剂,即诸如二乙基羟胺、苯胺、二苯胺、酚等对各种自由基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终止链反应,达到控制烟雾的目的。
13.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的照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并且墨西哥城位于盆地中,多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14.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15.【答案】(1)
①~③组合可以和⑤~②组合上下对换。
(2)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废水
(3)一方面,减少废水排放:农业方面,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工业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废水达标排放;生活上,减少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一方面,加大水污染治理。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
【解析】【分析】第(1)题,湖泊一旦氮磷富集,会使蓝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大面积覆盖在湖面上,阻挡阳光;水生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死亡;大量微生物分解会消耗大量氧气和放出有毒物质,最终导致鱼类死亡。第(2)题,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及其生活方面。第(3)题,治理措施也从这三方面来进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湖泊的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后果。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水体的富营养化。
16.【答案】(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知识点】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1)从饼状图中,直接得出北方无机物比重大,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大。气候上,北方冬季寒冷,需烧煤取暖。南方热量条件好,蔬菜产量大。(2)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主要从资源,大气、土壤、水及其人体健康来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方垃圾的差异及其城市垃圾的危害。要求学生从图中对比,并结合到所学知识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