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单选题
1.(22-23八年级下·湖南永州·期中)三角梅花期长,花色多且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常常剪取其枝条进行繁殖。关于这种繁殖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A.繁殖速度快 B.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易出现变异 D.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C
【分析】剪取枝条进行繁殖属于扦插。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详解】A.扦插易成活,繁殖速度较种子繁殖而言更快,A正确。
BC.剪取母体枝条进行扦插,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一般不发生变异,B正确,C错误。
D.扦插繁殖未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C。
2.(22-23八年级下·湖南株洲·期中)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
B.试管婴儿和克隆技术都属于有性生殖
C.细菌主要进行分裂生殖
D.酵母菌可进行出芽生殖,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答案】B
【分析】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扦插、嫁接和压条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A.扦插、嫁接和压条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性状,A正确。
B.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
C.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C正确。
D.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可进行出芽生殖,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D正确。
故选B。
3.(22-23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中)“如果用手指头摸一摸,便会立即发出沙沙的响声,完整的昆虫就从这个黄茧里孵化出来。”这是《昆虫记》中对舍腰蜂蛹期的描写。其生殖发育的特点不包括( )
A.有性生殖 B.卵生 C.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D.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D
【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详解】A.经过亲本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舍腰蜂是有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卵黄供给,这样发育过程叫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母体供给这样的发育过程叫胎生。舍腰蜂是卵生,卵生是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方式,B不符合题意。
CD.舍腰蜂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22-23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下列昆虫中与蝴蝶发育过程最相似的是( )
A.蝗虫 B.蟑螂 C.苍蝇 D.蟋蟀
【答案】C
【分析】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
【详解】蝴蝶的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苍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蟑螂、蟋蟀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C。
5.(2022八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家蚕与蜘蛛都能吐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蚕与蜘蛛的发育都是由受精卵开始的
B.家蚕的附肢分节,而蜘蛛的附肢不分节
C.家蚕属于昆虫而蜘蛛不是
D.家蚕吐丝结茧有利于保护蛹时期的个体,蜘蛛吐丝有利于捕食,可体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B
【分析】(1)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2)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3)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4)家蚕与蜘蛛都属于节肢动物,家蚕属于昆虫,而蜘蛛不属于昆虫,属于蛛形纲。
【详解】A.家蚕与蜘蛛都是有性生殖,它们的发育都是由受精卵开始的,A正确。
B.家蚕与蜘蛛都属于节肢动物,家蚕与蜘蛛的附肢都分节,B错误。
C.家蚕属于昆虫而蜘蛛不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蛛形纲动物,生物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C正确。
D.家蚕吐丝结茧有利于保护蛹时期的个体,蜘蛛吐丝有利于捕食,这些特点都体现了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D正确。
故选B。
6.(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中)下列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鸡卵卵壳,卵壳表面是完全光滑的
B.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C.将鸡卵的尖端敲裂,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⑦是气室
D.卵黄表面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胎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答案】B
【分析】图中①是胚盘,②是卵黄,③是系带,④是卵黄膜,⑤是卵壳,⑥是卵壳膜,⑦是气室,⑧是卵白。
【详解】A.卵壳表面有气孔,卵壳表面凹凸不平,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所以要观察“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中,为了能比较清楚地观察卵壳表面凹凸不平的特征用放大镜即可,故A错误。
B.在卵壳上面有气孔,可以使气体进出,所以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故B正确。
C.将鸡卵的钝端敲出裂痕,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有一个空腔,它是⑦气室,它的功能是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故C错误。
D.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是①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故D错误。
故选B。
7.(22-23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小华在实验室观察鸡卵结构时,将鸡卵倒入培养皿后发现卵黄流出来了,请推测鸡卵中被破坏的结构是( )
A.卵黄膜 B.卵白 C.卵壳膜 D.系带
【答案】A
【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卵壳。
【详解】在鸟卵的结构中,卵黄外有卵黄膜,具有保护卵黄的作用,将鸡卵倒入培养皿后发现卵黄流出来了,说明鸡卵中的卵黄膜被破坏了,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桑蚕经过数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桑蚕。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桑蚕通过 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属于 发育。
(2)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 (填字母)时期;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可将这两个字改为 ,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答案】
(1) 有性 完全变态
(2) d c
(3) 化蛹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3)图中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
【详解】(1)桑蚕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这属于有性生殖,桑蚕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所以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d时期;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c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
(3)“到死”二字用的不恰当,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2-23八年级上·湖南益阳·期中)如图为不同生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
B.②是嫁接,操作的关键是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D.②③的繁殖都是无性繁殖
【答案】A
【分析】图中:①是组织培养,②是嫁接,③压条。
【详解】A.①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繁殖的速度很快,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但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不能培育出植物新品种,A错误。
B.②是嫁接,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植株易成活,B正确。
C.③是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压条是无性生殖,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C正确。
D.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①组织培养、②嫁接、③压条等繁殖方式,D正确。
故选A。
2.(2022·湖南怀化·期中)《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先生的一幅国画名作,画中只有几只活泼的蝌蚪,却不见青蛙,“蛙声”巧妙地展示了二者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在水中生活,青蛙在陆地生活 B.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
C.青蛙是变态发育 D.青蛙鸣叫是一种防御行为
【答案】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青蛙的发育特点:变态发育;③发育过程:受精卵→ 有外鳃的蝌蚪→外鳃消失(长出内鳃)的蝌蚪→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前肢的蝌蚪→尾没有全部消失的幼蛙→幼蛙→成蛙。
【详解】A.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
B.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
C.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D.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D错误。
故选C。
3.(22-23八年级下·湖南永州·期中)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子宫
B.青蛙和鸟都是体内受精
C.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D.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答案】C
【分析】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如人、动物、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般由受精卵开始的,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
【详解】A.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中,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故A错误。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水中受精),水中卵生;鸟是体内受精,故B错误。
C.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因此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故C正确。
D.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故D错误。
故选C。
4.(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中)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生物生殖发育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对生物生殖和发育阶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化蛹
C.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育雏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筑巢
【答案】B
【分析】生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
【详解】A.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生殖现象,A正确。
B.节肢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节肢动物会定期蜕皮,退去的皮是外骨骼,因此,金蝉脱壳是指蝉蜕皮,B错误。
C.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在春季大多数鸟类进入了繁殖期,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很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为保证鸟类的正常繁殖,春天最好不能捕鸟。“劝君莫打枝头鸟,儿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诗体现鸟所处的时期是育雏期,C正确。
D.飞燕啄春泥属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筑巢,D正确。
故选B。
5.(22-23·湖南郴州·期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经》中对繁殖季节雎鸠鸣叫场景的描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繁殖季节,雎鸠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
B.从获得的途径判断,雎鸠的鸣叫是学习行为
C.求偶、交配和产卵是雎鸠必不可少的繁殖行为
D.雎鸠的鸣叫行为根本上受遗传因素决定
【答案】B
【分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详解】A.繁殖季节,雎鸠的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属于求偶行为,正确。
BD.雎鸠的鸣叫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属于先天性行为,B错误,D正确。
C.鸟类的繁殖行为的几个过程的顺序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但鸟类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正确。
故选B。
6.(22-23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中)习近平主席曾考查了秦岭东部的绿色明珠——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内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下列有关大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大鲵成体生活在陆地,主要用肺呼吸
C.大鲵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 D.大鲵是变态发育
【答案】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AB.大鲵是两栖动物,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AB正确。
C.大鲵生殖方式为体外受精(不是体内受精),卵生 ,C错误。
D.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大鲵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C。
7.(22-23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均属于无性生殖
B.家蚕、蝴蝶、青蛙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卷柏和水稻发育的起点都是种子
D.鸡卵的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答案】D
【详解】A.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 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因此,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用鳃呼吸,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因此,青蛙属于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错误。
C.卷柏是卷柏科,卷柏属的土生或石生蕨类植物,呈垫状,靠孢子繁殖,C错误。
D.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D正确。
故选D。
8.(22-23八年级下·湖南永州·期中)生殖和发育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如图一为植物嫁接示意图,图二、图三、图四分别为家蚕、蝗虫、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示意图,请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嫁接过程中,确保C成活的关键是C和A的 紧密结合。若将B黑枣树作为砧木,将D柿子的枝条作为 ,将来这颗枝条上所结的柿子(填“是”或“否”) 具有黑枣的味道。
(2)图二所示家蚕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 。
(3)图三所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①] →[②] →成虫。
(4)在图四所示的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由 (填文字)发育成的蝌蚪用 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而成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可以在陆地生活。
【答案】
(1) 形成层 接穗 否
(2) 完全变态发育 ④蛹
(3) 受精卵 幼虫/若虫
(4) 受精卵 鳃 肺
【分析】(1)图二可知,昆虫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②受精卵→③幼虫→④蛹→①成虫,图三可知,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①受精卵→②③若虫→④成虫三个时期。
(2)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叫做嫁接。图一可知,CD接穗,AB砧木。
(3)图四可知,青蛙的发育过程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
【详解】(1)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为了确保接穗成活,嫁接时应当使C接穗与A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图一属于嫁接,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由题意可知用柿树的枝条作D接穗,成功嫁接到B黑枣的植株(砧木)上,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应该和D接穗的一样,即:柿子,不具有黑枣的味道。
(2)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幼体②与成体④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图二中的④蛹。
(3)图三可知,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①受精卵→②③若虫→④成虫三个时期。
(4)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①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幼体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随着发育的进行,形成四肢,尾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但是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成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肺。
9.(22-23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2022·辽宁抚顺·模拟预测)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为探究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某生物小组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设计并完成了如表实验。
组别 蛙受精卵数量 模拟环境 实验结果
甲缸 100粒 1000mL清水;控制室温23℃ 孵化率82%
乙缸 100粒 1000mL清水,加入10mL洗涤剂;控制室温23℃ 孵化率16%
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甲缸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若要探究“温度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则需增加一个实验组丙缸,如下表:
组别 蛙受精 卵数量 模拟环境 实验结果
丙缸 100粒 A;控制室温10℃
你认为丙缸模拟环境A应为: 。
(5)青蛙由受精卵孵出的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属于 发育。
【答案】
(1)污染物洗涤剂
(2)形成对照
(3)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4)1000mL清水
(5)变态
【分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
【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污染物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甲缸与乙缸对照,实验变量是污染物洗涤剂。
(2)实验组是针对实验目的来控制、干预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证明实验假设的,因此甲缸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3)由题图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4)若要探究“温度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实验变量室温度,除了温度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A处应该为:1000mL清水。
(5)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发育时期,青蛙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10.(23-24八年级下·湖南张家界·期中)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为 发育。
(2)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 。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 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4)实验过程中,应以 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5)下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 。
(6)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答案】
(1)完全变态
(2)防止叶子的颜色、形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或保证变量唯一
(3)③
(4)桑叶和其他植物叶
(5)D
(6)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此题考查探究家蚕只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的实验设计。解答时可以从探究实验的设计步骤来切入。
【详解】(1)家蚕所属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家蚕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是相同的。本实验是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变量是食物种类,其他条件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③组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卵作为实验对象。
(4)本题设置的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桑叶和其他植物叶。
(5)在本实验中,叶子离蚕宝宝的距离应该是相同的,桑叶与其他叶子交叉排列,这样便于得出结论,故选项D符合题意。
(6)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专题0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单选题
1.(22-23八年级下·湖南永州·期中)三角梅花期长,花色多且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常常剪取其枝条进行繁殖。关于这种繁殖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A.繁殖速度快 B.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易出现变异 D.属于无性生殖
2.(22-23八年级下·湖南株洲·期中)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
B.试管婴儿和克隆技术都属于有性生殖
C.细菌主要进行分裂生殖
D.酵母菌可进行出芽生殖,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3.(22-23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中)“如果用手指头摸一摸,便会立即发出沙沙的响声,完整的昆虫就从这个黄茧里孵化出来。”这是《昆虫记》中对舍腰蜂蛹期的描写。其生殖发育的特点不包括( )
A.有性生殖 B.卵生 C.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D.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4.(22-23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下列昆虫中与蝴蝶发育过程最相似的是( )
A.蝗虫 B.蟑螂 C.苍蝇 D.蟋蟀
5.(2022八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家蚕与蜘蛛都能吐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蚕与蜘蛛的发育都是由受精卵开始的
B.家蚕的附肢分节,而蜘蛛的附肢不分节
C.家蚕属于昆虫而蜘蛛不是
D.家蚕吐丝结茧有利于保护蛹时期的个体,蜘蛛吐丝有利于捕食,可体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6.(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中)下列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鸡卵卵壳,卵壳表面是完全光滑的
B.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C.将鸡卵的尖端敲裂,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⑦是气室
D.卵黄表面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胎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7.(22-23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小华在实验室观察鸡卵结构时,将鸡卵倒入培养皿后发现卵黄流出来了,请推测鸡卵中被破坏的结构是( )
A.卵黄膜 B.卵白 C.卵壳膜 D.系带
8.(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桑蚕经过数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桑蚕。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桑蚕通过 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属于 发育。
(2)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 (填字母)时期;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可将这两个字改为 ,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1.(22-23八年级上·湖南益阳·期中)如图为不同生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
B.②是嫁接,操作的关键是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D.②③的繁殖都是无性繁殖
2.(2022·湖南怀化·期中)《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先生的一幅国画名作,画中只有几只活泼的蝌蚪,却不见青蛙,“蛙声”巧妙地展示了二者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在水中生活,青蛙在陆地生活 B.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
C.青蛙是变态发育 D.青蛙鸣叫是一种防御行为
3.(22-23八年级下·湖南永州·期中)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子宫
B.青蛙和鸟都是体内受精
C.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D.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4.(22-23八年级下·湖南邵阳·期中)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生物生殖发育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对生物生殖和发育阶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化蛹
C.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育雏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筑巢
5.(22-23·湖南郴州·期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经》中对繁殖季节雎鸠鸣叫场景的描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繁殖季节,雎鸠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
B.从获得的途径判断,雎鸠的鸣叫是学习行为
C.求偶、交配和产卵是雎鸠必不可少的繁殖行为
D.雎鸠的鸣叫行为根本上受遗传因素决定
6.(22-23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中)习近平主席曾考查了秦岭东部的绿色明珠——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内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下列有关大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大鲵成体生活在陆地,主要用肺呼吸
C.大鲵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 D.大鲵是变态发育
7.(22-23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均属于无性生殖
B.家蚕、蝴蝶、青蛙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卷柏和水稻发育的起点都是种子
D.鸡卵的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8.(22-23八年级下·湖南永州·期中)生殖和发育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如图一为植物嫁接示意图,图二、图三、图四分别为家蚕、蝗虫、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示意图,请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嫁接过程中,确保C成活的关键是C和A的 紧密结合。若将B黑枣树作为砧木,将D柿子的枝条作为 ,将来这颗枝条上所结的柿子(填“是”或“否”) 具有黑枣的味道。
(2)图二所示家蚕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 。
(3)图三所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①] →[②] →成虫。
(4)在图四所示的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由 (填文字)发育成的蝌蚪用 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而成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可以在陆地生活。
9.(22-23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2022·辽宁抚顺·模拟预测)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为探究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某生物小组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设计并完成了如表实验。
组别 蛙受精卵数量 模拟环境 实验结果
甲缸 100粒 1000mL清水;控制室温23℃ 孵化率82%
乙缸 100粒 1000mL清水,加入10mL洗涤剂;控制室温23℃ 孵化率16%
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甲缸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若要探究“温度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则需增加一个实验组丙缸,如下表:
组别 蛙受精 卵数量 模拟环境 实验结果
丙缸 100粒 A;控制室温10℃
你认为丙缸模拟环境A应为: 。
(5)青蛙由受精卵孵出的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属于 发育。
10.(23-24八年级下·湖南张家界·期中)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为 发育。
(2)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 。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 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4)实验过程中,应以 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5)下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 。
(6)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