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2022高二上·咸阳月考)青贮玉米是收获玉米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发酵后用于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基础饲料,营养价值高,能明显减少精饲料消耗,提高肉、奶产量。近几年,农业部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粮改饲",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推广"粮改饲"主要是为了( )
①增加农产品种类 ②保障粮食增收 ③降低秸秆焚烧污染 ④增加农民收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对"粮改饲"地区种养循环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种植饲草青贮有机肥料饲喂 B.饲草青贮饲喂有机肥料种植
C.种植饲喂青贮有机肥料饲草 D.种植青贮饲喂有机肥料饲草
【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粮改饲”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1.“粮改饲”主要改变喂养牲畜的饲料类型,对农产品种类影响不大,①错误;“粮改饲”会把玉米鲜绿全株作为牲畜的饲料,会减少粮食收获量,②错误;秸秆焚烧会污染大气,将其作为饲料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③正确;由材料可知,“粮改饲”可以降低农民的投入,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益,④正确。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根据材料“青贮玉米是收获玉米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发酵后作为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基础饲料”可知,“粮改饲”这种模式先要种植玉米,然后收获玉米鲜绿全株进行切碎和乳酸发酵(青贮),再将其作为基础饲料饲喂牲畜,最后把牲畜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去培养饲草,所以种养循环模式是种植—青贮—饲喂—有机肥料—饲草,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高二下·滨海月考)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
3.“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耕地分布不平衡
4.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
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答案】3.B
4.C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概况。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对农田保护的投入成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小田”变“大田”。小田变大田,化零为整,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大规模生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A、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政府对流转土地给予资金补贴,耕地流转费用降低,A错误;
B、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推广实施的需要,实施小田变大田,有利于机械化。B正确;
C、主要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饮食消费结构升级关系不大,C错误;
D、由于耕地破碎,不利机械化生产,D错误;
故答案为:B。
4.A、小田变大田,出现种粮大户,能够减少农业经营主体数量,A错误;
B、小田变大田,不能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B错误;
C、土地整治可减少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能够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C正确:
D、为了缓解劳动力流出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和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二下·滨海月考)近年来,我国通过国际贸易利用海外农业市场和资源的步伐显著加快。下图为1949-2018年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净出口量出现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A.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科技进步
C.市场需求增加 D.人口增速减缓
6.出于粮食安全考虑,除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外,我国还需要( )
A.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损耗 B.实施惠农政策,扩大种粮面积
C.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单位产量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粮食出口
【答案】5.C
6.A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增加粮食总产量,基本途径是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建立粮食储备。
5.A、读图可知,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净出口量一直为负值,且负值不断增加,说明该时期我国粮食净进口量不断增加,不能说明粮食产量增加,A错误。
B、农业科技进步会使粮食进口量减少。B错误;
C、我国粮食进口增加主要跟我国人口数量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关,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C正确。
D、人口增速减缓能使粮食进口量增长缓慢,D错误。
故答案为:C。
6.A、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过程中的粮食损耗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A正确
B、扩大种粮面积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措施,题干是除开这点,B错误。
C、提高单位产量是提高粮食总量的措施,与题干不符合。C错误。
D、扩大粮食出口不利于粮食安全,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高二下·静海月考)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问题。
7.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供需盈余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8.我国粮食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粮食( )
A.出口数量增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人均消费减少 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7.A
8.B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及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人文因素,需要结合区域环境特点,综合分析。
7.A、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供需盈余,说明黑龙江省粮食供给大于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和地形崎岖的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但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这意味着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高,但本地粮食需求量小,实现了粮食供需盈余,A项正确;
B、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较小,劳动力相对较少,B项错误;
C、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纬度较高、热量较少、复种指数低,C项错误;
D、黑龙江省年降水总量比贵州少,淡水资源并不比贵州丰富,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8.我国粮食种植重心北移,只是改变了国内粮食的种植格局,且我国粮食一般不出口,主要是满足国内粮食需求,A错误;我国粮食的主要消费地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数量较多的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重心北移会增加粮食种植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距离,增加运输成本,B项正确;我国粮食种植重心北移,只是改变了国内粮食的种植格局,不一定会改变人均消费量和增加储存难度,C项、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高二下·天津市期末)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9%,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读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图1)及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图2),完成问题。
图1 图2
注: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
9.图2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淮准海区 B.长江中下游区
C.江南区 D.四川盆地区
10.图1和图2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主要原因是( )
A.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B.人口少,土地资源无力开发
C.地表岩石裸露,无法耕作 D.地表崎岖,平地面积小
11.黄土高原区耕地质量最差,为提高该地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种植经济作物 B.全部施用农家肥
C.修建水平梯田 D.大规模更换表土
【答案】9.B
10.D
11.C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做好生产设施建设和耕地质量改造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生产设施建设是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产能达标,稳固产量目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基础措施,包括建设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条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降低灾害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第二,耕地质量改造提升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举措,这项工作可以拉高产能上限,有效降低资源投入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量潜力。具体措施包括改良土壤、施肥增产、植树造林、园艺荒地复垦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地的保肥保墒能力,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作物的吸收效率和生长水平,从而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9.读右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耕地的高等地面积最大,因此耕地质量最优。
故答案为:B。
10.四川盆地西部位横断山区,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四川盆地地区,平地面积较小,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二地共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平原地比重较小,故其耕地面积较小。
故答案为:D。
11.种植经济作物要根据现实情况安排,全部施用农家肥说法绝对、大规模更换表土成本太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修建水平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C。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确保粮食安全,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针对各区域实际问题,实现“藏粮于地”做法合理的是( )
A.吉林—黑土退化—建设防护林
B.江苏张家港—土壤污染—轮作休耕
C.黄淮海—土地盐碱化—排灌结合
D.江西井冈山—土质粘重—增施生石灰
13.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我们还应该( )
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
②严格守住耕地红线,大力开发后备土地资源
③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④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12.C
13.B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方面保证耕地数量,另一方面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地”战略重在提高耕地质量。
12.A、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产量,保证增产空间。吉林出现黑土退化,对应做法应是提高土壤肥力,A错误;
B、江苏张家港土壤污染对应做法是治理土壤污染,B错误;
C、黄淮海地区多中低产田,土壤盐碱化严重,可通过排灌结合、引淡淋盐降低土壤盐分,C正确;
D、并冈山土质黏重的对应措施应是增施有机肥、掺沙子等,而增施生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措施,D错误;
故答案为:C。
13.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有助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增加粮食产量,①正确;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不符合实际,且易造成生态破坏,影响粮食安全,②③错误;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④正确。故答案为:B。
(2023高二下·湘潭期中)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累积的过程。干燥度是指某地一定时段内的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下图为“某地气候一地下水埋深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9月
15.该地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撒熟石灰 B.漫灌洗盐 C.挖沟排水 D.客土掺沙
【答案】14.C
15.C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影响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蒸发,降水量越大,土壤中的盐分下渗淋溶就越多,土壤的含盐量就越低,盐度随着水分的蒸发向地表集聚,蒸发越强,水分含量越低,地表和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就越高。
14.由图可知,该地3—5月干燥度最强,蒸发旺盛,地表盐分不断累积,因此5月份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B错误,C正确;9月份干燥度较低,蒸发较弱,土壤含盐度较3月和5月份低,D错误;1月份气温最低,蒸发微弱,土壤含盐度低,A错误。故答案为:C。
15.A、撒熟石灰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A错误;
B、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水资源相对短缺,不适宜漫灌洗盐,B错误;
C、挖沟排水可以调动水盐运动,使得土壤中的盐分随流水排除,降低土壤盐分,C正确;
D、客土掺沙不能够促进土壤中盐分的排除,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土壤盐碱化,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6.(2020高二下·宜宾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宜长路快速通道是宜宾市到长宁县及蜀南竹海风景区的交通要道。道路两侧农村生态良好,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该地成立合作社,流转农民部分土地,形成了众多特色小镇(下图),发展观光农业。
(1)分析该地农民把部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的主要原因。
(2)说明特色小镇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传统的水稻种植规模小、收入低;农民外出务工,土地闲置严重;获得租金,增加收入;提供了就业岗位
(2)促进当地农业多元化发展(优化结构);观光农业附加值更高,有利于提高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农民把部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特点来分析。从生产规模来说,传统的水稻种植规模小、收入低,合作社经营生产规模大,效益高;从土地利用率来说,农民外出务工,土地闲置严重,流转给合作社经营,避免土地的浪费;从利润角度来说,农民把部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可以直接获得租金,增加收入;从就业角度来说,合作社经营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就近在合作社就业。(2)本题主要考查特色小镇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材料指出“形成了众多特色小镇,发展观光农业。”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类型,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观光农业比传统农业附加值更高,有利于提高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结合图示和材料“宜长路快速通道是宜宾市到长宁县及蜀南竹海风景区的交通要道”可知,观光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点评】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17.(2017高二下·枣庄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地区2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等值线图。
材料二:尽管图示区域冬季湿冷,但2014年粮食自给率达到128%。
(1)据图简析该地区2月份的降水西多东少的成因。
(2)说明图示地区粮食自给率高的原因。
【答案】(1)(该地区为季风气候,)2月份(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降水
(2)夏季水热充足土壤肥沃;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该地以农业生产为主,该国科技发达,粮食单产高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 (1)读图,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可知,该区域位于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降水,东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
(2)根据材料,该地区冬季冷湿,所以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该地区经济水平较低,从事农业人口较多。重视科技,粮食单产高。地热资源丰富,冬季可利用温室发展农业。所以粮食自给率。
故答案为:(1)(该地区为季风气候,)2月份(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降水(2)夏季水热充足土壤肥沃;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该地以农业生产为主,该国科技发达,粮食单产高
【点评】本题以世界某地区2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等值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降水的分布规律,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读图题要充分利用图文信息,描述题要根据图中的图例,判断分布规律,分布的特点。分析形成原因,需要根据经纬度,判断出区域的位置,根据区域的特征分析原因。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可以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围绕自给率高这一特点, 找出相关的因素,如,人均耕地、科技因素,温室反季节生产,延长了区域的农业生产时间,自给率高。
1 / 1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2022高二上·咸阳月考)青贮玉米是收获玉米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发酵后用于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基础饲料,营养价值高,能明显减少精饲料消耗,提高肉、奶产量。近几年,农业部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粮改饲",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推广"粮改饲"主要是为了( )
①增加农产品种类 ②保障粮食增收 ③降低秸秆焚烧污染 ④增加农民收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对"粮改饲"地区种养循环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种植饲草青贮有机肥料饲喂 B.饲草青贮饲喂有机肥料种植
C.种植饲喂青贮有机肥料饲草 D.种植青贮饲喂有机肥料饲草
(2023高二下·滨海月考)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
3.“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耕地分布不平衡
4.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
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2023高二下·滨海月考)近年来,我国通过国际贸易利用海外农业市场和资源的步伐显著加快。下图为1949-2018年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净出口量出现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A.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科技进步
C.市场需求增加 D.人口增速减缓
6.出于粮食安全考虑,除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外,我国还需要( )
A.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损耗 B.实施惠农政策,扩大种粮面积
C.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单位产量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粮食出口
(2023高二下·静海月考)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问题。
7.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供需盈余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8.我国粮食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粮食( )
A.出口数量增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人均消费减少 D.储存难度增加
(2023高二下·天津市期末)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9%,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读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图1)及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图2),完成问题。
图1 图2
注: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
9.图2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淮准海区 B.长江中下游区
C.江南区 D.四川盆地区
10.图1和图2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主要原因是( )
A.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B.人口少,土地资源无力开发
C.地表岩石裸露,无法耕作 D.地表崎岖,平地面积小
11.黄土高原区耕地质量最差,为提高该地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种植经济作物 B.全部施用农家肥
C.修建水平梯田 D.大规模更换表土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确保粮食安全,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针对各区域实际问题,实现“藏粮于地”做法合理的是( )
A.吉林—黑土退化—建设防护林
B.江苏张家港—土壤污染—轮作休耕
C.黄淮海—土地盐碱化—排灌结合
D.江西井冈山—土质粘重—增施生石灰
13.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我们还应该( )
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
②严格守住耕地红线,大力开发后备土地资源
③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④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23高二下·湘潭期中)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累积的过程。干燥度是指某地一定时段内的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下图为“某地气候一地下水埋深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9月
15.该地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撒熟石灰 B.漫灌洗盐 C.挖沟排水 D.客土掺沙
二、综合题
16.(2020高二下·宜宾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宜长路快速通道是宜宾市到长宁县及蜀南竹海风景区的交通要道。道路两侧农村生态良好,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该地成立合作社,流转农民部分土地,形成了众多特色小镇(下图),发展观光农业。
(1)分析该地农民把部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的主要原因。
(2)说明特色小镇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17.(2017高二下·枣庄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地区2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等值线图。
材料二:尽管图示区域冬季湿冷,但2014年粮食自给率达到128%。
(1)据图简析该地区2月份的降水西多东少的成因。
(2)说明图示地区粮食自给率高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粮改饲”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1.“粮改饲”主要改变喂养牲畜的饲料类型,对农产品种类影响不大,①错误;“粮改饲”会把玉米鲜绿全株作为牲畜的饲料,会减少粮食收获量,②错误;秸秆焚烧会污染大气,将其作为饲料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③正确;由材料可知,“粮改饲”可以降低农民的投入,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益,④正确。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根据材料“青贮玉米是收获玉米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发酵后作为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基础饲料”可知,“粮改饲”这种模式先要种植玉米,然后收获玉米鲜绿全株进行切碎和乳酸发酵(青贮),再将其作为基础饲料饲喂牲畜,最后把牲畜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去培养饲草,所以种养循环模式是种植—青贮—饲喂—有机肥料—饲草,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3.B
4.C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概况。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对农田保护的投入成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小田”变“大田”。小田变大田,化零为整,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大规模生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A、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政府对流转土地给予资金补贴,耕地流转费用降低,A错误;
B、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推广实施的需要,实施小田变大田,有利于机械化。B正确;
C、主要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饮食消费结构升级关系不大,C错误;
D、由于耕地破碎,不利机械化生产,D错误;
故答案为:B。
4.A、小田变大田,出现种粮大户,能够减少农业经营主体数量,A错误;
B、小田变大田,不能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B错误;
C、土地整治可减少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能够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C正确:
D、为了缓解劳动力流出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和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5.C
6.A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增加粮食总产量,基本途径是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建立粮食储备。
5.A、读图可知,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净出口量一直为负值,且负值不断增加,说明该时期我国粮食净进口量不断增加,不能说明粮食产量增加,A错误。
B、农业科技进步会使粮食进口量减少。B错误;
C、我国粮食进口增加主要跟我国人口数量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关,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C正确。
D、人口增速减缓能使粮食进口量增长缓慢,D错误。
故答案为:C。
6.A、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过程中的粮食损耗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A正确
B、扩大种粮面积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措施,题干是除开这点,B错误。
C、提高单位产量是提高粮食总量的措施,与题干不符合。C错误。
D、扩大粮食出口不利于粮食安全,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7.A
8.B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及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人文因素,需要结合区域环境特点,综合分析。
7.A、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供需盈余,说明黑龙江省粮食供给大于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和地形崎岖的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但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这意味着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高,但本地粮食需求量小,实现了粮食供需盈余,A项正确;
B、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较小,劳动力相对较少,B项错误;
C、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纬度较高、热量较少、复种指数低,C项错误;
D、黑龙江省年降水总量比贵州少,淡水资源并不比贵州丰富,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8.我国粮食种植重心北移,只是改变了国内粮食的种植格局,且我国粮食一般不出口,主要是满足国内粮食需求,A错误;我国粮食的主要消费地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数量较多的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重心北移会增加粮食种植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距离,增加运输成本,B项正确;我国粮食种植重心北移,只是改变了国内粮食的种植格局,不一定会改变人均消费量和增加储存难度,C项、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9.B
10.D
11.C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做好生产设施建设和耕地质量改造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生产设施建设是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产能达标,稳固产量目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基础措施,包括建设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条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降低灾害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第二,耕地质量改造提升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举措,这项工作可以拉高产能上限,有效降低资源投入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量潜力。具体措施包括改良土壤、施肥增产、植树造林、园艺荒地复垦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地的保肥保墒能力,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作物的吸收效率和生长水平,从而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9.读右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耕地的高等地面积最大,因此耕地质量最优。
故答案为:B。
10.四川盆地西部位横断山区,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四川盆地地区,平地面积较小,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二地共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平原地比重较小,故其耕地面积较小。
故答案为:D。
11.种植经济作物要根据现实情况安排,全部施用农家肥说法绝对、大规模更换表土成本太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修建水平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C。
【答案】12.C
13.B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方面保证耕地数量,另一方面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地”战略重在提高耕地质量。
12.A、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产量,保证增产空间。吉林出现黑土退化,对应做法应是提高土壤肥力,A错误;
B、江苏张家港土壤污染对应做法是治理土壤污染,B错误;
C、黄淮海地区多中低产田,土壤盐碱化严重,可通过排灌结合、引淡淋盐降低土壤盐分,C正确;
D、并冈山土质黏重的对应措施应是增施有机肥、掺沙子等,而增施生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措施,D错误;
故答案为:C。
13.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有助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增加粮食产量,①正确;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不符合实际,且易造成生态破坏,影响粮食安全,②③错误;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④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14.C
15.C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影响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蒸发,降水量越大,土壤中的盐分下渗淋溶就越多,土壤的含盐量就越低,盐度随着水分的蒸发向地表集聚,蒸发越强,水分含量越低,地表和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就越高。
14.由图可知,该地3—5月干燥度最强,蒸发旺盛,地表盐分不断累积,因此5月份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B错误,C正确;9月份干燥度较低,蒸发较弱,土壤含盐度较3月和5月份低,D错误;1月份气温最低,蒸发微弱,土壤含盐度低,A错误。故答案为:C。
15.A、撒熟石灰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A错误;
B、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水资源相对短缺,不适宜漫灌洗盐,B错误;
C、挖沟排水可以调动水盐运动,使得土壤中的盐分随流水排除,降低土壤盐分,C正确;
D、客土掺沙不能够促进土壤中盐分的排除,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土壤盐碱化,D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1)传统的水稻种植规模小、收入低;农民外出务工,土地闲置严重;获得租金,增加收入;提供了就业岗位
(2)促进当地农业多元化发展(优化结构);观光农业附加值更高,有利于提高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农民把部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特点来分析。从生产规模来说,传统的水稻种植规模小、收入低,合作社经营生产规模大,效益高;从土地利用率来说,农民外出务工,土地闲置严重,流转给合作社经营,避免土地的浪费;从利润角度来说,农民把部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可以直接获得租金,增加收入;从就业角度来说,合作社经营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就近在合作社就业。(2)本题主要考查特色小镇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材料指出“形成了众多特色小镇,发展观光农业。”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类型,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观光农业比传统农业附加值更高,有利于提高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结合图示和材料“宜长路快速通道是宜宾市到长宁县及蜀南竹海风景区的交通要道”可知,观光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点评】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17.【答案】(1)(该地区为季风气候,)2月份(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降水
(2)夏季水热充足土壤肥沃;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该地以农业生产为主,该国科技发达,粮食单产高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 (1)读图,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可知,该区域位于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降水,东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
(2)根据材料,该地区冬季冷湿,所以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该地区经济水平较低,从事农业人口较多。重视科技,粮食单产高。地热资源丰富,冬季可利用温室发展农业。所以粮食自给率。
故答案为:(1)(该地区为季风气候,)2月份(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降水(2)夏季水热充足土壤肥沃;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该地以农业生产为主,该国科技发达,粮食单产高
【点评】本题以世界某地区2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等值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降水的分布规律,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读图题要充分利用图文信息,描述题要根据图中的图例,判断分布规律,分布的特点。分析形成原因,需要根据经纬度,判断出区域的位置,根据区域的特征分析原因。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可以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围绕自给率高这一特点, 找出相关的因素,如,人均耕地、科技因素,温室反季节生产,延长了区域的农业生产时间,自给率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