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8 17: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945年,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照片刊登于《时代》杂志,成为象征二战胜利的经典摄影作品之一,被誉为“世纪之吻”。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时,也对未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美好的期待……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标要求:
1、了解冷战及其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概念: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外交、军事、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一切方面)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的时间、冷战对手、涉及领域、冷战表现
“冷战”的手段包括: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扩大军事同盟;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两极格局指的是冷战时期,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
随着冷战的发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
历史解释:
1、冷战的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框架)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战后,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 斯大林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直接原因)
二战中的美苏关系
美苏士兵痛饮胜利酒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美利坚合众国现在是一个强国,没有比它更强大的国家了,这就是说:有了这样强大的力量,他们有权取得全世界组织的领导权……成吉思汗、凯撒、奥古斯都、拿破仑、路易十四……所曾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将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
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杜鲁门,1945年4月至1953年担任第33任美国总统
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冷战。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3)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根本原因)
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
“(斯大林)谋求的势力范围是环苏联领土的“中间地带”,他将这一地带视为苏联国家安全的屏障。”
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
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杜鲁门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斯大林
(4)制度差异: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重要原因)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反苏、反共《和平砥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丘吉尔《和平砥柱》
(5)冷战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
影响
政治
经济
地缘政治
军事
“杜鲁门主义”
(1947.3)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9)
标志着 冷战 的正式开始
“ 马歇尔 计划” (1948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
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
北约(1949年)
华约(1955年)
标志着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冷战进程: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1955年
直接导致德国分裂。
地缘政治: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I believe that it must be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support free peoples who are resisting attempted subjugation by armed minorities or by outside pressures. ──1947.3杜鲁门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1947
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 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和影响?
自由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共产主义武装 ;外来压力:苏联
实质:反对共产主义,称霸世界;影响: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2、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 “马歇尔计划”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马歇尔计划
二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种状况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和滋长的”,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防止西欧 “变质”,无论如何也要稳定欧洲、复兴欧洲。于是美国政府出台了援助西欧的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你如何理解美国的 “慷慨”?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二战中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实力大增,于是它提出依靠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欧洲国家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妄图希望此举来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故而提出。
二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种状况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和滋长的”,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防止西欧 “变质”,无论如何也要稳定欧洲、复兴欧洲。
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不然的话就会面临着非常危险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
——马歇尔1947年6月
接受这一法案的国家,经济计划应受到美国的监督,应撤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
——1948年4月《欧洲复兴法案》
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加强对西欧的控制,称霸世界。
你如何理解美国的 “慷慨”?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起到怎样的作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怎样的关系
作用:①增强西欧国家抵御苏联价值观渗透的能力;②驱使西欧国家承认美国的霸权地位,促进美国经济发展;③离间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关系:杜鲁门主义表现为政治上公开的反苏反共;
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联合欧洲各国共同反苏反共。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
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相同的援助,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如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最终使其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总部设在莫斯科,是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
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形成以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1949年,德国分裂。
1948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德国西占区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西柏林。柏林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派出大批飞机空运急需物资到西柏林,并对苏占区进行反封锁,中断东西占区之间的贸易。……四国经过几番周折的秘密谈判,于1949年5月达成协议,危机平息。
地缘政治上: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9年8月2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等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1955年5月14日,苏、东德、波、捷、匈、罗、保等八国在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宗旨为:“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图3:古巴导弹危机(1962)
图1:德国分裂、柏林危机(1948-49、58、61)
图2: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
(1955—1975)
根据图片中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分析冷战有何特征?
(可从地缘位置,冲突方式,力量对比等方面考虑)
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②多发生在两大阵营的地理边缘地带,体现出地缘战略特征。
③美苏两国都竭力避免直接冲突(代理人战争)。
④两极格局实力并不对称,美国集团要比苏联阵营强大,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
3、美苏冷战的特征
▲ 1961年修建柏林墙
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表现: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赫鲁晓夫受邀请访美,图为赫鲁晓夫与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
二、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冷战的发展
(1)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表现
第二次柏林危机
1961建设中的柏林墙
许多居住在东部的德国人无法再去西部上班
柏林墙示意图(1975-1980)
这堵墙全长154公里,分内外两层,两墙之间有100米宽的“无人地带”。墙边设有280个观察哨、137个地堡、273个警犬桩以及总计108公里长的坑道。
影响: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从表面上来看,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态度都很强硬,剑拔弩张,然而在行动上却表现出相当的克制和谨慎。他下令海军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得拦截任何苏联船只……以避免节外生枝,使一触即发的形势上升到难以控制的地步。赫鲁晓夫也极力避免同美国正面相撞,命令苏联船只暂时避开美国海军的拦截区,并打电话给肯尼迪,建议举行一次最高级会谈。……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共通了25封信,就危机的解决进行谈判,讨价还价。 ——《古巴导弹危机的启示:危机需要理智管控》
冷战双方在处理危机时定的自我控制机制——通过谈判解决危机
(1)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2、多极力量的成长
20世纪60—80年代,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①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漫画《冷战下的欧洲》
美国
苏联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德国总理阿登纳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
共同体
(1952年)
(1958年)
(1958年)
(1967年)
欧共体的建立过程
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早在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时,佐廉政府就提出了“过渡到政治大国”的口号。进入80年代,日本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
⑴以修改宪法为重点,突破战败国的法律制约 ;
⑵增强军事力量(日本自卫队),改变防务思想 ;
⑶日本在外交上采取抓住一点(八国集团)、稳住一片(东亚)、参与热点(向伊拉克派兵,参加战后重建任务)扩大影响的外交政策;
⑷进入安理会,谋求联合国第六大常任理事国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尼克松(1969年-1974年)两任美国总统
2、多极力量的成长
▲ 20纪50-70年代主要本主交国家经济增长率
(2)东欧反苏、中苏关系破裂
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苏联不允许东欧国家独立发展重工业,在合营公司、双边贸易、原料供应、价格等方都是不平等的。爱德华 卡德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所有联合企业和合办事业中,苏联专家,即居领导地位的苏联人独揽大权,而我们的甚至连认真查阅这些公司的账目的权利都设有,更谈不上审阅这些公司的技术和经济方针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感到我们不仅被排挤到一边,处于依赖苏联伙伴的地位,而且在经济上受到剥削”。
匈牙利十月事件
波兰波兹南事件
2、多极力量的成长
(3)中国崛起
196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2
1967
1971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尼克松访华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中日建交
——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2、多极力量的成长
(4)第三世界的兴起
①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1955年万隆会议
南斯拉夫……1948年受到“情报局”不公正对待而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同时,因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敌视态度,其对外一直是“极端生硬的反资本主义”……探索独立自主过程中,亚非会议的基本思想和方向对其有很大启迪,产生了发展中国家联合的思想。——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
②不结盟运动:是在万隆会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原则、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化
——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
1961年9月,在铁托的努力之下,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代表参会。
2、多极力量的成长
日本:
80年代第二经济大国,追求成为政治大国
西欧:
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
联系逐渐紧密深入
中国:
取得“两弹一星”等成就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东欧反苏
第三世界:
从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苏联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多极力量出现
(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的演变
(1)70年代——紧张
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陷入战争泥潭。
②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截止1991年以前,苏联国防工业规模已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能生产150种武器系统,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居世界第一。1973-1983年,各类军品年均生产能力估计达到:坦克2370辆、装甲车4550辆、军用飞机70000架,造船排水量30万吨……苏联的导弹、航天、核工业均可与美国抗衡。——麦克尼尔《世界简史》
在与美国展开上述竞争的过程中,苏联投入了大量的资源。1981年到1985年年,苏联的国防预算又增加了45%。苏联整体的经济形势越来越糟,经济增长率越来越低,年1986年—1990年与1951年一1955年相比,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从11.4%下降为1.8%,到1990年出现了负增长。 ——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
——达到拖垮苏联的效果
(2)1985年后——美、苏关系开始缓和
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1991年德国统一
——以苏联的妥协和退让为前提
2、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989年5月15日,戈尔巴乔夫以“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双重身份,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苏联最高领导人30年来首次踏上中国的领土。
3、两极格局瓦解标志:苏联解体1991年
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
和平演变是指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促使他们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当今世界格局
“一超多强”
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试图领导世界。
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日本经济实力为后盾,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俄罗斯走出低谷,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极格局瓦解,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1991年至今
消极:
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积极:
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冷战”与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国际关系、战争与和平、世界形势、科技)
课堂总结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冷战与两极格局
概念
背景
美苏冷战的进程: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军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北约”与“华约”
冷战的发展
多极力量的成长
特征
表现
缓和:美苏开展对话
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东欧反苏、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中国崛起——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美苏关系的演变:紧张与缓和
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影响
1.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
B.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美国百姓对苏联敌视
A
2.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提供巨额资金。”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  )
A.履行“北约”成员的义务
B.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
C.对抗“华约”集团的冲击
D.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
D
3.20世纪6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宣言,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
D.朝核六方会谈
C
4.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