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中图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下·新余期末)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同,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测算方法 适度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容量
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311 338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207 344
基于生态环境标准 227 345
1.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
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2.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 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2021高一下·大理月考) 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人口理论概念。下图示意适度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 )
A.由每人平均产量决定 B.是一个具体的固定值
C.与当地资源量呈正相关 D.一直高于实际人口量
4.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适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大兴安岭北部 B.河西走廊
C.新疆绿洲 D.台湾南部
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点中对应人口合理容量最大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B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3)甲处可能出现的是( )
A.生活质量提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 D.环境质量提高
6.生态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目标和条件下,区域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上,喀斯特地貌广布。右图为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与实际人口统计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资源消费增加 B.土地资源总量锐减
C.气候条件不断恶化 D.城市绿地面积减少
(2)为提高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规模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鼓励人口大量迁出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扩大资源开采数量 D.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7.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天津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35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人口合理容量 D.土地承载力
(2)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C.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8.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2)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9.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指广州市的人口合理容量
B.与生活消费水平呈正比
C.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反比
D.是一个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市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
A.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B.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C.广泛接纳移民,缓解劳动力的短缺
D.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
二、综合题
10.(2021高一下·大理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hm2 森林面积/hm2 淡水/m3
0.1 0.1 2 000
下表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面积/km2 耕地/km2 森林面积/km2 年径流总量/m3
6 200 22万 8万 7.5万 5 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18日,“第四届移民法论坛: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国和世界”在京举行,其中《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熟练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
材料二 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美国人口共增长634万。美国人口普查局同时预计,美国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3.998亿,比四年前预计的人口数减少3 900万人。
材料三 下图为“美国人口及部分资源消耗所占世界比重图”。
(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 、 等因素影响。
(2)结合我国人口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人口容量也是由最低的限制因素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资源丰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1.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原理可知,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分别为207万人和338万人,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都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理论上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会提高人口容量,但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不现实,不可行,A说法错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都会提高人口容量,BCD说法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3.C
4.D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每人平均产量是由适度人口量决定的,而不是由平均产量决定的;适度人口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短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当地资源量越丰富,适度人口数量越大,两者呈正相关;适度人口数量不一定一直高于实际人口数量。故C选项正确。
4.台湾南部水热条件最为丰富,生产力水平最高,单位面积适度人口数量最多;大兴安岭北部气候寒冷;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新疆绿洲水资源短缺,适度人口数量少。故D选项正确。
5.【答案】(1)C
(2)B
(3)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由图可知环境曲线与人口曲线相交于D处,是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即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应当小于环境人口容量,C处环境曲线与人口曲线的垂直方向差距最大即资源丰富,环境适宜,人口数量合理,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B点之后环境曲线的斜率增大说明B点之后环境容量增大。环境容量增大不能直接说明人口数量减少,A选项错误;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大大增加,使环境容量增大,B选项正确;此阶段由人口曲线看出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增长不明显,不可能因为劳动力增加使资源快速增多,C选项错误;题中无法看出政策的改变,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甲处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加大对自然的开发力度,此时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各种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6.【答案】(1)A
(2)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阳市实际人口在增加,对资源的消费增加,导致生态适度人口数量下降,A正确;图中信息不能反映B、D项所示情况,C项与客观实际不符。故答案为:A。(2)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增加环境承载力,提高生态适度人口,B正确。A、D项说法错误;扩大资源开采数量会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目标和条件下,区域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贵阳市实际人口在增加,对资源的消费增加,导致生态适度人口数量下降。
7.【答案】(1)C
(2)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由材料可知,1350万人口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这表明是指当地的合理人口容量,故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2)2.天津经济发达,面临产业升级改造,不应该积极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故A错,天津应在计划生育的前提下,鼓励生二孩,来缓解老龄化问题,故C错,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是保证人们活得舒服的前提,故B正确,天津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劳动力不缺,鼓励移民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故D错。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显然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8.【答案】(1)C
(2)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图中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2)甲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1.资源丰富程度。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资源种类繁多,在进行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时,往往主要考虑的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某一种或几种资源持续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社会获得资源的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发现新资源,再通过探索资源的最新利用方法、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说,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消费水平,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4.地区的开放程度。如果一地区是封闭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外开放的地区。由于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得多。地区开放程度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5.环境的地域范围。一般地域范围大,区域内各类资源数量、种类相当丰富,环境的承载能力就大,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反之,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9.【答案】(1)A
(2)B
【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人口合理容量,A正确;它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B、C错误。由于在不同时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该指标数值是确定的,因此答案选A。(2)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错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能够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B正确;广泛接纳移民,会使广州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C错误;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会加剧该区域的环境污染,D错误。故答案为:B项。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1.资源丰富程度。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资源种类繁多,在进行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时,往往主要考虑的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某一种或几种资源持续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社会获得资源的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发现新资源,再通过探索资源的最新利用方法、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说,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消费水平,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4.地区的开放程度。如果一地区是封闭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外开放的地区。由于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得多。地区开放程度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5.环境的地域范围。一般地域范围大,区域内各类资源数量、种类相当丰富,环境的承载能力就大,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反之,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10.【答案】(1)0.0013 km2/人;0.0012 km2/人;8234 m3/人
(2)耕地;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利用资源的数量除以人口数量可以得出人均资源占有量。
(2)未来耕地不断减少,所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耕地,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主要从节约用地方面、合理开发荒地、科技方面、从外地输入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3)从数字看淡水量比较大,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淡水,但是注意节约利用,并且建设水利工程保留水资源。
【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1.【答案】(1)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降低我国环境承载压力。
(3)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数量呈正相关,而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美国人口基数较大,这种人口基数大的特点若再与人口快速增长相结合,必然会出现庞大的人口增长总量;若再与高消费结合,会给美国和全球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了解程度,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在对待外来移民方面要分类处理。(3)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人口容量理论的运用能力。
1 / 11.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中图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下·新余期末)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同,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测算方法 适度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容量
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311 338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207 344
基于生态环境标准 227 345
1.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
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2.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 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答案】1.D
2.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人口容量也是由最低的限制因素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资源丰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1.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原理可知,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分别为207万人和338万人,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都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理论上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会提高人口容量,但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不现实,不可行,A说法错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都会提高人口容量,BCD说法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下·大理月考) 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人口理论概念。下图示意适度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 )
A.由每人平均产量决定 B.是一个具体的固定值
C.与当地资源量呈正相关 D.一直高于实际人口量
4.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适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大兴安岭北部 B.河西走廊
C.新疆绿洲 D.台湾南部
【答案】3.C
4.D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每人平均产量是由适度人口量决定的,而不是由平均产量决定的;适度人口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短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当地资源量越丰富,适度人口数量越大,两者呈正相关;适度人口数量不一定一直高于实际人口数量。故C选项正确。
4.台湾南部水热条件最为丰富,生产力水平最高,单位面积适度人口数量最多;大兴安岭北部气候寒冷;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新疆绿洲水资源短缺,适度人口数量少。故D选项正确。
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点中对应人口合理容量最大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B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3)甲处可能出现的是( )
A.生活质量提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 D.环境质量提高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由图可知环境曲线与人口曲线相交于D处,是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即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应当小于环境人口容量,C处环境曲线与人口曲线的垂直方向差距最大即资源丰富,环境适宜,人口数量合理,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B点之后环境曲线的斜率增大说明B点之后环境容量增大。环境容量增大不能直接说明人口数量减少,A选项错误;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大大增加,使环境容量增大,B选项正确;此阶段由人口曲线看出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增长不明显,不可能因为劳动力增加使资源快速增多,C选项错误;题中无法看出政策的改变,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甲处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加大对自然的开发力度,此时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各种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6.生态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目标和条件下,区域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上,喀斯特地貌广布。右图为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与实际人口统计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资源消费增加 B.土地资源总量锐减
C.气候条件不断恶化 D.城市绿地面积减少
(2)为提高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规模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鼓励人口大量迁出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扩大资源开采数量 D.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答案】(1)A
(2)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阳市实际人口在增加,对资源的消费增加,导致生态适度人口数量下降,A正确;图中信息不能反映B、D项所示情况,C项与客观实际不符。故答案为:A。(2)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增加环境承载力,提高生态适度人口,B正确。A、D项说法错误;扩大资源开采数量会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目标和条件下,区域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贵阳市实际人口在增加,对资源的消费增加,导致生态适度人口数量下降。
7.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天津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35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人口合理容量 D.土地承载力
(2)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C.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答案】(1)C
(2)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由材料可知,1350万人口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这表明是指当地的合理人口容量,故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2)2.天津经济发达,面临产业升级改造,不应该积极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故A错,天津应在计划生育的前提下,鼓励生二孩,来缓解老龄化问题,故C错,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是保证人们活得舒服的前提,故B正确,天津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劳动力不缺,鼓励移民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故D错。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显然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8.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2)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答案】(1)C
(2)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图中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2)甲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1.资源丰富程度。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资源种类繁多,在进行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时,往往主要考虑的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某一种或几种资源持续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社会获得资源的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发现新资源,再通过探索资源的最新利用方法、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说,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消费水平,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4.地区的开放程度。如果一地区是封闭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外开放的地区。由于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得多。地区开放程度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5.环境的地域范围。一般地域范围大,区域内各类资源数量、种类相当丰富,环境的承载能力就大,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反之,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9.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指广州市的人口合理容量
B.与生活消费水平呈正比
C.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反比
D.是一个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市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
A.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B.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C.广泛接纳移民,缓解劳动力的短缺
D.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
【答案】(1)A
(2)B
【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人口合理容量,A正确;它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B、C错误。由于在不同时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该指标数值是确定的,因此答案选A。(2)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错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能够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B正确;广泛接纳移民,会使广州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C错误;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会加剧该区域的环境污染,D错误。故答案为:B项。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1.资源丰富程度。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资源种类繁多,在进行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时,往往主要考虑的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某一种或几种资源持续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社会获得资源的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发现新资源,再通过探索资源的最新利用方法、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说,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消费水平,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4.地区的开放程度。如果一地区是封闭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外开放的地区。由于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得多。地区开放程度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5.环境的地域范围。一般地域范围大,区域内各类资源数量、种类相当丰富,环境的承载能力就大,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反之,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二、综合题
10.(2021高一下·大理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hm2 森林面积/hm2 淡水/m3
0.1 0.1 2 000
下表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面积/km2 耕地/km2 森林面积/km2 年径流总量/m3
6 200 22万 8万 7.5万 5 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答案】(1)0.0013 km2/人;0.0012 km2/人;8234 m3/人
(2)耕地;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利用资源的数量除以人口数量可以得出人均资源占有量。
(2)未来耕地不断减少,所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耕地,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主要从节约用地方面、合理开发荒地、科技方面、从外地输入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3)从数字看淡水量比较大,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淡水,但是注意节约利用,并且建设水利工程保留水资源。
【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18日,“第四届移民法论坛: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国和世界”在京举行,其中《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熟练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
材料二 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美国人口共增长634万。美国人口普查局同时预计,美国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3.998亿,比四年前预计的人口数减少3 900万人。
材料三 下图为“美国人口及部分资源消耗所占世界比重图”。
(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 、 等因素影响。
(2)结合我国人口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答案】(1)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降低我国环境承载压力。
(3)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数量呈正相关,而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美国人口基数较大,这种人口基数大的特点若再与人口快速增长相结合,必然会出现庞大的人口增长总量;若再与高消费结合,会给美国和全球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了解程度,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在对待外来移民方面要分类处理。(3)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人口容量理论的运用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