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毛泽东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那么,屈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想,从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知其一二。
激趣导入
屈 原(节选)
郭 沫 若
教学目标
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对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
3、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情和情感,把握人物性格。
4.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一板块
资料链接
何为话剧
话剧是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话剧特点:
1、舞台性。话剧演出借助于舞台完成,用来让演员表演剧情,方便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2、直观性。通过演员的表演,化妆、服饰等手段,让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
3、综合性。塑造了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
4、对话性。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郭沫若其人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屈原其人
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现在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
话剧《屈原》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子《届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郭沫若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属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序俄文译本历史剧(屈原)》)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等崇高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全剧分为五幕: “橘颂” 、“受诬”、“招魂”、“被囚”、 “雷电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屈原》内容介绍
前四幕的剧情主要是:
在七国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屈原看透了秦国侵吞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系念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孰料却遭到张仪、南后之流卑地陷害,横加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在含冤莫白的情形下,他仍然拳拳关注祖国和民,把它们看得高于自身的利害得失。他“沉痛地”劝诫楚怀王,愤怒地斥责南后,恨危害了祖国。但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一再忠告,粗暴地撕毁楚齐盟约,转而依秦国,走上妥协投降的道路,屈原也遭到囚禁。
《屈原》内容介绍
剧作的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国朝廷奸佞们之间尖锐的矛盾冲可分为两场。
第一场写看守卫十从死槛里救出婵娟。
第二场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发展和高潮:写屈原的内心独白。
结局: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督不两立的冲突。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的前两部分。这部分也是第五的高潮。
第二板块
内容学习
《屈原》片段欣赏
一、字词学习
诡谲(jué) 鞠躬(jū) 非难(nàn) 犀利(xī)
雷霆(tíng) 瘦削(xuē) 收揽(lǎn) 睥睨(pì nì)
景仰(yǎng) 郢(yǐng) 伫立(zhù) 咆哮(páo xiào)
脚镣(liào) 污秽(huì) 国殇(shāng) 稽首(qǐ)
驰骋(chěng) 焚烧(fén) 迸射(bèng) 骚动(sāo)
俄顷(qǐng) 炫目(xuàn) 婵娟(chán)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感或拥护。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后多形容声势雄壮,规模宏大。
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违反国家人民利益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受国法制裁。
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打算,为自己谋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
二、朗读指导
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人物形象。
三、整体把握
整体感知文章,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几个板块,各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8段):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第9-13段):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四、独白分析
独白: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人的自思、自语等内心活动。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能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那么,屈原的独白在剧中有什么作用?又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独白作用—“生之颤动,灵之喊叫”
1、从语言上说: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
2、从构思上说: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时诗人喷薄而出的诗。它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3、从人物塑造上说:直接显露了郭沫若鲜明的个性、冲动的气质、炽热的感情。
4、从思想上说: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而且具有深沉的现实指向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有力地抨击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投降政策,鼓舞了全民族抗目的斗争意志,推动了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
独白作用艺术手法:
1、想象。瑰丽奇特,气势宏伟壮阔,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
2、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象征是熠,沉雄悲壮。
3、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大量运用拟人、呼告、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直接有力地抒发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回环往复,荡气回肠,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独白作用艺术手法:
2、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象征是熠,沉雄悲壮。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没有阴谋、没有污移、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五、舞台说明作用
舞台说明:是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那么,这篇文章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呢?
1、交代了戏曲冲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以及发展背景。
2、为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
3、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
4、塑造人物形象。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教师小结:
六、人物分析
思考:那么,从屈原的独白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屈原?
教师小结: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七、方法归纳
思考:请大家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地方,进行句子的赏析。并归纳你学习到的写作手法。
方法总结: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
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第三板块
能力提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那么,你赞成哪一种?
一、思想碰撞
1、拓展阅读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完整版,全貌性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阅读屈原的《离骚》,进一步感知屈原的风采。
二、拓展延伸
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同时,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也愿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能心怀家国,志趣高洁。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