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专题知识概览
阶段特征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时期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2.区域开发: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3.制度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发展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
4.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出现三教合一趋势;适应统一国家的时代需要,唐朝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辉煌灿烂,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一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1)背景:二、三世纪之交(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2)势力对比
项目 建国 都城 势力
曹魏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 洛阳 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中略占上风,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方
蜀汉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简称蜀 成都 蜀、吴两国注重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孙吴 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 建业
2.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建立: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西晋的灭亡
(1)背景
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
(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3)影响: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4.民族关系
(1)民族迁徙: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鲜卑内迁。
(2)南北对峙:西晋灭亡后,出现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二 东晋与南朝
1.东晋
(1)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崛起
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士族阶层形成。
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南朝
(1)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六朝:建业是今江苏南京,两晋之际更名为建康。定都于此的吴、东晋、宋、齐、梁、陈,统称为六朝。
3.江南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交融。
4.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三 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1)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民族交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民族隔阂: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后来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2.北朝
(1)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①时间:5世纪后期。
②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③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政权更替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②北周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第二部分:知识拓展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政治上:局部统一的多次出现,推动国家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
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经济条件
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
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1.表现:(民族迁徙、频繁战争、改革、友好交往、边疆的开发)
(1)经济: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2)政治:十六国时期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4)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2.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三大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四百年中,战乱频繁,国家分裂,但历史在动荡中前进。
1.民族交融的趋势:蜀国诸葛亮发展同南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吴国当地居民同汉族开发江南,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内迁,以及十六国混战都促进了民族交融,为隋朝统一提供了条件。
2.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的趋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农民为躲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江南经济的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为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3.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这其中有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前秦、北魏、北周对北方的三次统一。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发展特点:(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北方经济因战乱频繁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相互交融。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庄园经济:形成于西汉末期,至东汉时期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经济形式,魏晋形成高潮,田庄的主体是:豪族、勋臣、贵戚,特点是“闭门成市”和拥有私人武装。私人武装是造成东汉末、魏晋南北朝混乱动荡和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唐后演变为租佃制模式下的庄园经济。
庄园经济是士族门阀政治的经济基础,士族占据社会大量田产,利用自身特权逃避赋税徭役,庄园里的农民忍受着超经济剥削,从事集体劳作,依附于士族地主。
3.寺院经济:(1)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寺院僧侣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免税政策,从而形成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经济形式——寺院经济。曹魏以前,寺院由布施而得到的财产在当时为寺院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持僧众的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费用,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经济;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带来了寺院经济的急剧发展,寺院财产的不断私有化,富有僧人的出现,标志着寺院地主经济的最终形成;南梁、北齐北周时期,随着佛教的“国教化”, 院的营建遍及我国南北各地;出家僧尼的数量也较以前急剧增加,寺院经济达到顶峰;后伴随着封建统治者的灭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所发起的四次大规模禁佛、灭佛运动)而大落。
(2)经济来源:寺院的财产被称为三宝物,即僧物、法物、佛物。作为僧物的田地、宅舍、园林和金银货币是构成寺院地主经济的基础。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封建统治者的恩赐和施舍;寺院地主对于土地的大肆兼并和掠夺;贫苦农民依附于沙门。寺院地主经济的主要剥削方式是租佃制和高利贷。
(3)影响:影响: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寺院地主经济力量的壮大使寺院变成了政治上具有一定的自治权的独立王国,成为封建政权无法控制的“法外之地”
(4)灭佛的分析:寺院地主经济的渐起阶段是封建统治阶级悉力提倡和培植的时期,但也是寺院地主与世俗地主、封建统治者的矛盾逐渐垒积,并不断趋于激化的时期。如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发展较快的时期,寺院地主经济的崛起并取得了与世俗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并驾齐驱的地位,无疑是世俗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发展的障碍。他们之间对于土地、劳动力以及其它财物的争夺有时会达到白热化的地步。如“吴郡西台寺多富沙门,(王)僧达求须,不称意,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法瑶,得数百万”(注:《宋书·王僧达传》)。这种不协调关系的发展最终导致世俗地主参与了禁佛、灭佛的行列,使寺院地主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角度3 民族交融
(1)民族交融含义: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2)民族交融的方式:民族交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交流而实现的交融。一种是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交融。例如民族迁徙,杂居相处;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联合斗争;少数民族的改革;民族之间的战争;和亲怀柔政策等。
(3)民族交融的影响:对中国: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国境内汉族同周边各族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社会风俗相互影响,使我国民族形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为大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
对汉族:民族交融不仅给汉族注进新鲜血液,使之不断壮大发展,而且还使汉族汲取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对少数民族:一方面的封建化;另一方面失去了本民族特色
(4)民族交融的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大融合和国家统一相互促进,成为推动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同化;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
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谁是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 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 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 南朝。” 东晋南朝代表着三国西晋以来中国历 史发展的正常道路, …… “从更长的 历史视野来看",唐代的变化不过是对 东晋南朝的继承或衔接,即南朝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上述学者的学术观点,并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观点 清晰,史实运用正确,说理透彻,表达精炼)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
注:①灵台,即天文台(古代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②明堂,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所;③圜丘,帝王祭天的地方;④四夷馆、四夷里,北魏接待四邻和外国使节、商人所设的宾馆或居住区。
材料二
孝文帝在魏晋都城的旧址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遵从《周礼》的规划格局营建洛阳城,改变秦汉以前宫殿、苑圈的分散布局,将其集中建在中轴线上,为唐、宋、元、明、清的都城规划所沿用,还首创了里坊制的布局形制。
——摘编自郭引强《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
材料三
北魏洛阳城伊水、洛水旁乃市场繁盛之区,其所以置市于城南者,殆由伊、洛水道运输与当日之经济政策及营造便利有关。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依据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以北魏洛阳城布局为主题,自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部分)历史学家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人物 评价
(清)赵翼 “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认为孝文帝一味学习汉族制度礼仪,以文治国,丢弃了鲜卑族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国势由盛而衰。
吕思勉 鲜卑无法永远凭借武力和汉族相持,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钱穆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白寿彝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通过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课后巩固】
1.东汉末年曹操开始以户为单位征收实物税,名为户调。西晋时期颁布法律规定,以官品之高低荫庇亲属和佃客,一、二品的官可以荫庇佃客五十户,受荫庇的佃户可以免役调。这一现象
A.体现了仁政民本的思想 B.反映了宗法血缘的关系
C.增强了世家大族的实力 D.削弱了人身关系的依附
2.东晋中前期的王敦、桓温都曾能牢牢掌控一支统一的军队,而后期的谢玄统领的北府兵则是由北府诸将聚合而成,其基层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下层武将手中。这一变化表明( )
A.门阀士族势力的衰弱 B.统兵权与调兵权趋向分离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缓和
3.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是当时顶级门阀士族,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也有称“王谢桓庾”),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除此之外,“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社会上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
A.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 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 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4.以下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图中序号②④所代表的朝代依次是( )
A.西晋、北朝 B.西晋、南朝 C.东汉、南朝 D.东汉、北朝
5.迁都之前,围绕礼制问题,北魏的汉人士族间进行了日持久的争论。孝文帝遣使江南,通过引入儒家典籍并阐释,解决了该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A.文化重心南移进程完成 B.儒家主流思想的地位动摇
C.社会变革加剧民族矛盾 D.江南文化获得一定的认同
6.史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最终,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立太子是根据(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
7.如图是魏晋南北朝某一时期政权并立形势示意图。据此能够佐证的相关史实是( )
A.孝文帝改革初见成效 B.淝水之战一触即发
C.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D.东晋实行单一户籍
8.三国鼎立时代,曹魏以天下正朔在己,蜀汉与孙吴也都没有放弃自己为正统的主张。三方都认为自己与对立的各方同属一个国家,都高举国家统一的旗帜,为其政治利益而斗争。由此可以说明( )
A.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所趋 B.三国有着加强君主专制的共同目的
C.三国长期分裂具有客观必然性 D.统一是幌子其实质是一种愚民政策
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史料1
史料2
材料二 东汉时期,在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过着游牧生活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跟汉人杂居,学习农业生产,与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是大多也还保持部落组织,保留自己的语言和习惯。到了西晋初年,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族和羌族等族共有几十万人。
西晋末年,由于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也先后南下,逐渐迁移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据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如此多的百姓来到了长江一带,使长江地区迅速变成我国另一个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南方也得到了极快的开发与发展。
——摘编自《中国民族关系十讲》等
(1)指出材料一中两则史料的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民族迁移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重点探究
1、钱穆认为南北朝时期新生的希望在北朝;唐长孺认为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南朝化。
钱穆认为南北朝时期新生的希望在北朝。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旧不断向内迁徙,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不断发展,至北魏孝文帝时期,通过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唐长孺认为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南朝化。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种类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一定程度发展,南方的初步开发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断提高。
2.【示例一】
北魏洛阳城的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色彩。
北魏洛阳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结构,宫城处于中心位置,凸显其政治上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北魏洛阳城的道路以宫城正门为核心建立城市布局中轴线,形成“T”字形的道路格局,显示了皇权的权威与至高无上。明堂与圜丘作为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礼制建筑,以服务皇权为主要职能,彰显了皇权至上。
综上,洛阳城的形制布局、道路交通和礼制建筑都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对后世城市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示例二】
北魏洛阳城的布局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民族交融。
北魏洛阳城以宫城为中心,布局规整有序,遵循了中原传统的礼制秩序;修建明堂等国家礼仪祭祀建筑,体现出鲜卑族对汉族礼仪典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太学的修建,表明北魏对儒学的尊崇和汉族文化的认同。
综上,洛阳城的建筑规划、布局体现了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学习借鉴,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树立正统地位;推动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后世城市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示例三】
北魏洛阳城的布局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魏晋时期,佛教兴盛,寺院众多,白马寺等寺院的存在,表现出佛教在北魏占有重要地位。在北魏开明民族政策的作用下,洛阳城商业发展、文化昌盛,设四夷馆、四夷里处理民族与外来事务,为来自周边或外国的使节、商人提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圜丘、灵台等祭天、观测天象的建筑分布在城市南部,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总之,北魏洛阳城的布局体现出中原儒家文化、外来佛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并存与交流。展现了开放、多元的时代风貌;推动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融,推动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示例四】
北魏洛阳城的布局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
北魏洛阳城北依邙山,宫城坐落于北部地势较高之地,以俯瞰全城,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洛阳城南临洛水、伊水,商品贸易区大市、小市和永桥市位于城市的南部,与洛水、伊水临近,交通便利,便于商贸交易、货物运输。
总之,北魏洛阳城宫城与商业贸易区的布局受到了周边地势、河流影响。地理条件是影响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
(其他论题: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布局深受儒学影响;北魏洛阳城承续前朝遗址,彰显正统地位;北魏洛阳城复原图反映了都城的多重功能等。)
3.示例一:
认识:孝文帝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阐述:孝文帝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通过经济方面的改革,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方面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然而,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严重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综上所述,孝文帝改革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但是功大于过,孝文帝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孝文帝改革。
示例二:
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融合成为历史潮流。公元5世纪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动荡的局面,加强了北方民族间的融合。为了吸收汉族文化,巩固北魏统治,北魏孝文帝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实施了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措施。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答案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课后巩固
1.C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官员荫庇的佃客不用向国家缴纳赋税,但需要向所荫庇的官员提供更多的田租,西晋的这一规定显然增强了世家大族的经济实力,C项正确;免役调的只是官员大户的荫庇客,并不是针对所有百姓,因此体现不出仁政民本,排除A项;受荫庇的也未必是亲属关系,排除B项;受荫庇的佃客,实际上就是官员大户们的依附民,所以依附关系不是削弱而是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据材料“后期的谢玄统领的北府兵则是由北府诸将聚合而成,其基层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下层武将手中”和所学可知,下层武将代表的是寒门庶族地主,其势力崛起,而门阀士族势力走向衰弱,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管理问题,排除C项;材料体现军队控制权的剧烈变化,体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时空范围为东晋(中国)。据题干可知,在东晋时期,带有宗教(道教、佛教)性质的“之”“道”“僧”“菩萨”等字经常出现在人名中,结合所学(三教并存)可知,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故选A项;题干不仅述及了道教,还有佛教,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了“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并且其名字是受到道教的影响,而“僧”“菩萨”等字是受到佛教的影响,排除C项;“之”“道”等字是受到道教影响,“僧”“菩萨”等字是受到佛教影响,并没有将佛教与其他宗教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至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此图展示的是东汉之隋统一的朝代更替图,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分三国,然后由西晋进行了短暂的统一,故②为西晋,从北魏到北周称为北朝,故④为北朝,与南方的南朝相对峙,A项正确;④为北朝不是南朝,排除B项;②为西晋,不是东汉,排除C项;②为西晋,不是东汉,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材料中北魏孝文帝遣使江南,推动了北魏解决礼制问题,体现出北方对江南地区的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认同,D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文化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南移完成,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地位的动摇,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民族矛盾加剧,且北魏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可知皇后认为太子要由嫡长子来担任,嫡长子制度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D项正确;父死子继原则并不一定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不是完全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中太子的确立是实行世袭制的体现,而非禅让制,排除B项;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没有体现出嫡长子制度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从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此时北方政权并立,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北民的南迁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C项正确;此时北魏都城在平城,北魏尚未完成北方的统一,孝文帝改革尚未开始,排除A项;示意图并未出现前秦,无法得出淝水之战一触即发,排除B项;东晋实行单一户籍,材料中没有提及其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三国时期的魏蜀吴都主张自己的正统地位,并且都认为其它两个政权也和自己同属一个国家,它们都高举国家统一的旗帜,这都说明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所趋,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都高举国家统一的旗帜,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蕴含统一的因素,不是三国长期分裂的客观性,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蕴含统一因素,不是愚民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9.(1)史料1:《步辇图》作为同时代的绘画作品,属一手实物史料,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但因有艺术加工成分,需与其它史料配合使用;该史料可用于推断唐时汉藏两族友好往来的历史。史料2:《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作为清政府的档案资料,属一手文献史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史料可用于推断清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等史实。
(2)特点:多向性;人数众多;融合发展;跨度大;时间长等。影响:推动各民族交融;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南方的开发和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人口渐趋合理的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