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7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8 18:1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7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取一个放大镜,通过它看看近处纸上写的字,再看看远处的房屋树木,你会发现通过放大镜看到物体( )
A.都比原物体要大一些 B.有时会看到比原物体小些
C.都和原物体一样 D.都和原物体一样是正立的
2.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3.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大门处的师生人脸识别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如图所示,它是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并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摄像头所拍摄人脸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C.人脸到摄像头的距离应介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D.某学生正对摄像头时,脸部拍摄的像不完整,为了拍摄出完整的人脸,此时人应该适当靠近摄像头
4.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D.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5.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用放大镜看报纸
B.舞蹈演员对着镜子矫正身姿
C.看水中的石头
D.在电影院看电影
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好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呈现在光屏上清晰的像的特点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7.“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车有较宽的坐垫可以减小压强
B.骑行时,小强看见树木向后退是以他的自行车为参照物
C.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D.快速骑车时,刹车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
8.青铜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下列光现象中与青铜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绿竹 错位变粗 B.临水起舞 倒影相伴
C.管中窥豹 所见一斑 D.冬奥猎豹 高清摄影
9.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摄影爱好者使用的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是镜头,它是凸透镜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10.小蓝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①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②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④小孔成像;⑤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以及一张投影仪的使用说明书.
TT250-ZA透射式投影仪使用说明书结构: A: ,B: ,……. 操作步骤: 1. ……2. …… 3.转动反光镜至所需投影方向,调节张角,使画面适中. 4.置投影片于承物玻璃上,上下调节B的位置至银幕图像清晰. 5.如果感觉银幕画面太小,请将投影仪向远离投影幕方向移动,同时应将B向 移动,直至银幕图像清晰. 6. …….
(1)请你在使用说明书的画线部分填写合适的答案.
(2)的作用是 .如果画面偏下,应将的张角变 (填“大”或“小”).
(3)请在示意图中将光路补画完整.
( )
12.如图是一架高精度无人机在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城市测绘工作,无人机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它的成像与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已知该镜头可自动变焦,当无人机悬停在一定高度测绘某建筑时,将镜头的焦距变小,则所成的像将 (变大/变小/不变)。
13.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14.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中,属于反射成像的有 ;成实像的有 。(填序号即可)
15.如图所示,2022年7月14日凌晨,伴随月全食的“超级红月亮”现身天宇,月全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小林用相机记录了这一瞬间,拍摄时,在相机的感光元件上成 (填像的性质)的像;为了拍到更大的月亮,照相机镜头应该 (选填“向前伸”或“往回缩”)。

16.如图所示为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一组为目镜,一组为物镜.其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同,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7.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大,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
18.假期期间,人们在旅游中看到了许多美景,是因为 ;水面上的“倒影”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人们用照相机把这一美景拍下来,此时底片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19.一滴清水落在桌面的玻璃板上,透过玻璃板上的水滴,观察压在玻璃板下面的报纸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因为水滴相当于—个 ,当报纸上的字位于它的同一侧,便能成一个 、 的 像.
20.如图所示,博物馆内“刘充国印”的展台上方是凸透镜,透过它能看到印章正立、放大的像,则印章与凸透镜的距离应 ;下方是平面镜,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印章底部等大的 (填“虚”或“实”)像。
三、综合题
21.请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天宫课堂
“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在“天宫课堂”上,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教学对象,采取大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太空授课活动。“天宫课堂”第一课和第二课分别于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和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在“天宫课堂”第一课时,航天员展示了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实验。“天宫课堂”第二课,航天员又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等实验,精彩的实验现象引发了广大少年的思考,激发了他们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1)空间站是用火箭送上太空的,火箭燃烧燃料时,向下喷射气体,火箭向上升空,这个过程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在太空完全失重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浸入液体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质量随重力而消失
C.宇航员惯性减小
(3)猜想:在地面附近,将小球浸没在矿泉水中,随瓶子一起加速下落,小球受到的浮力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为零
(4)空间站处于“微重力”环境。在微重力环境中,你会有完全不同于地面的感觉。由于缺乏重力,航天员最先感觉到的就是身体是飘浮的。飞船舱内的东西,如果不用带子固定都会飘浮不定。若航天员在飞船舱内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进行的是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5)天宫课堂第一课时,我们透过水球看到航天员王亚平的倒立的像(如图乙),其成像特点与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同;我们观看直播时所用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 (选填“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遥控电视的;
(6)“空间站”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飞行,“空间站”从近地点向远地点飞行时,“空间站”的机械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飞行速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7)如图丙所示,王亚平老师演示的液桥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

22.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专用通道需要汽车安装ETC卡(如图甲所示),图乙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需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大节约了通站时间。
(1)汽车在运动时ETC卡相对于汽车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ETC卡相对于 是运动的;
(2)汽车在不断靠近监控摄像机的过程中,汽车在摄像机里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可知摄像机的镜头是 (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组成的,该镜头对光有 作用;
(3)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时距地面高度1.2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台车高为1.6m的SUV车通过该ETC通道,车距ETC卡读取器5m时被读取信息,假设栏杆机横杆水平段同时抬起,以SUV车的高度,车速太快横杆抬起高度不够,会撞杆违章。请你运用题目所给的条件,SUV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 km/h。
23.如图所示中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
(1)甲图是显微镜,它的反光镜有一面是凹面镜,它对光起到 作用,可在光线较 时使用,如果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40,物镜放大倍数20,则观察的的物体被放大了 倍;
(2)乙图是望远镜,它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的 镜头(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 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它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 像(选填“虚”或“实”)。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D
6.A
7.C
8.B
9.C
10.C
11. 平面镜 凸透镜 下 改变光路 大
12. 凸 照相机 缩小 变小
13. 望远镜 放大镜
14. ② ①④
15. 直线传播 倒立、缩小 向前伸
16. 放大镜 照相机
17.正确
18. 景物反射的光射入人眼 虚 实
19. 凸透镜 正立 放大 虚
20. 小于焦距 虚
21. C A D D 照相机 红外线 不变 变小 引
22. 静止 横杆 凸透镜 会聚 27
23. 会聚; 暗(弱); 800; 照相机; 缩小; 放大镜;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