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8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8 18:1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8 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2.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
C.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3.如图,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这时适当地向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
A.是用凸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B.是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C.是用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 D.是用凹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
4.下列关于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图乙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需要佩戴凸面镜进行矫正
C.图丙中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倒立放大实像
D.图丁是“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它的反射面相当于一个凸面镜
5.下列有关凸透镜成像原理和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C.近视眼要配戴凹透镜矫正,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照相机
6.小宇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总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得远远的才能勉强看清。细心的小宇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图甲)。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即可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屏幕放大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透过屏幕放大器看到的像是实像
C.手机在屏幕放大器的一倍焦距以内
D.小宝奶奶戴近视眼镜即可看清近处物体
7.2023年,我国芯片行业迎来一个好消息,在昆山同兴达公司举办了一场恭喜首台SMEE光刻机顺利搬入的“搬入仪式”,这意味着我国在光刻机领域从零向前迈了一大步。光刻技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硅片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B.缩图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此投射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D.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B.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仅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C.平均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爷爷看书时佩戴的老花镜是凹透镜
9.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远视镜
B.拿着镜看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比镜片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比镜片大光斑的是远视镜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影响视野
C.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0°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填空题
11.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见眼睛对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外界的光线通过瞳孔进入人眼,经过晶状体折射后,视网膜上就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实像.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由于用眼不当,很多同学过早的戴上了眼睛,常叫他们近视眼,典型特征就是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会聚本领变大,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因此常用近视镜加以矫正.与近视眼相对的是远视眼,典型特征就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的近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的会聚本领变弱,常用远视镜加以矫正.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睛的度数=(公式中f表示透镜的焦距,单位必须用米),请回答:
(1)人眼中的晶状体就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 ,视网膜就相当于 ,视网膜上的像是 立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
(2)把文中括号内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3)纠正近视眼近视镜其实就是一块 ,纠正远视眼远视镜其实就是一块 .
(4)一同学戴500度的眼睛,该眼睛的焦距是 m.
(5)为减少近视眼的发病率,你对同学们学习、生活用眼有什么样的合理化建议?至少写出一条.
12.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其英文名字“AUV”.它下沉到指定位置时,可以通过抛物的办法悬停,完成任务后不需要动力又可以自动上升到海面,这个过程中它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完成上浮的;它还可以对海底进行自主拍照,其镜头实际相当于一个 .
13.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 (选填“凸”或“凹”,上同)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视力,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14.人的眼球相于一架照相机,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眼睛近视的人可以通过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15.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青少年时期如果用眼过度会形成近视眼。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通过分析远处某点在近视眼视网膜的成像情况,说明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的原因。
(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焦距太 ;
(2)来自远处某点的光近似看成是 ,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 ;
(3)光到达视网膜上不是一个 而是一个模糊的 ,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
16.复习阶段,物理老师发动大家创新物理复习方法。于是小翔同学“发明”了自传式物理复习法下面是他《自传》中的几道问题,请结合自己的情况完成:
(1)我步行上学时的速度是1.2 ;
(2)相对于我背上的书包,我是 (注:判明我的运动状态)的;
(3)我之所以能够前进,是因为我的脚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这个摩擦是 (选填“静摩擦”、 “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
(4)有一次上学,我的脚被一个木桩绊住了,由于 ,我向前跌倒,还好没有受伤;
(5)我戴近视眼镜了,它对光具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6)放学途中,一阵大风把树吹弯了腰,树叶漫天飞舞。我知道,大风一定给树施加了力的作用,因为物理学习使我懂得:物体发生 (比如树弯腰)或物体的 发生改变(比如树叶飞舞)必定是受到了力;
(7)我是一个大嗓门,妈妈老说我说话像打雷。二叔家小薇妹妹说话就不同了,清脆的声音就像小鸟唱歌。与妹妹的说话声比较,我说话声音的音调 (选填“高”或 “低”)。
17.患有近视眼的青少年人群应配戴由 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患有远视眼的中老年人群,应配戴由 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
18.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如图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斑,估测亮斑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用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cm。则乙模拟的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可以佩戴 (“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丙图实验可得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 (选填“大”或“小”)。
     
19.近年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宣传爱眼护眼常识,我们将每年6月6日设立为全国爱眼日。近视眼需要佩戴 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20.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如图所示中的 图(选填“甲”或“乙”),应该配戴由 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
三、综合题
21.小明在垦利眼镜店配戴眼镜时,发现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格所示,通过性能、价格比较,最终他选择了树脂镜片和铜合金镜架组成的眼镜。
材料技术参数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密度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小明所配戴的眼镜,每块树脂镜片的体积为5cm3,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16g,求:
(1)小明佩戴眼镜的总质量有多大?
(2)小明佩戴眼镜的镜架为铜合金材质,若以同样形状的钛合金镜架代替铜合金镜架,镜架质量可减少多少克?
(3)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眼镜,请你为防控近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形成近视的原因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前方”或“后方”)。请在图中作图以说明 。
23.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成像原理如图(1)。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外。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人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 (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 像;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0~10cm
B.10cm~25cm
C.0~25cm
D.10cm~极远处
(3)在图(2)中,图 是近视眼的成像图;
(4)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若你所选择的树脂镜片每块体积为4×10-6m3,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103kg/m3,g取10N/kg。则该副眼镜的镜片受到的重力为多大?( )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C
6.C
7.C
8.A
9.B
10.A
11. 凸透镜 光屏 倒立 前 凹透镜 凸透镜 0.2 不要长时间用眼;常作眼保健操;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12. 重力 凸透镜
13. 凸 凹 投影仪
14. 缩小 凹
15. 强 短 一个点 前 点 光斑
16. m/s 静止 静摩擦 惯性 发散 形变 运动状态 低
17. 凹透镜 凸透镜
18. 远视眼 凸透镜 近视眼 小
19. 凹 发散
20. 甲 凹 发散
21.(1)29g;(2)7g;(3)略
22. 凸透镜 强 前方
23. 弯曲程度 倒立 实 D 甲 0.1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