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高、富”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黑——黑土地分布广泛 C.富——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
2.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比较贫穷的原因有( )
A.野生动物争夺人类生存空间 B.气候湿热,不利于发展经济 C.长期的殖民统治
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下图示意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1月至次年3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
A.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 B.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C.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 D.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4.引起东非高原上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
读欧洲西部和非洲地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甲地所在的国家相比,乙地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是( )
A.人均创造的财富更多 B.农矿产品比重大
C.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D.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小
6.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气候突出特征是( )
A.冬季多雨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冬冷夏热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8.图右侧是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完成下面小题。
9.甲地和乙地对比( )
A.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 B.甲地是地中海气候,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C.甲地和乙地都位于东半球 D.甲地位于大陆西岸,乙地位于大陆东岸
10.甲地比乙地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海拔高于乙地 B.甲地位于背风坡,乙地位于迎风坡
C.甲地位于内陆 D.甲地纬度低
读东半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区域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B.⑤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②处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D.③处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12.下列在中东地区难以见到的景观是( )
A.沙漠广布,井架林立 B.夜晚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C.悬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 D.众多佛教徒在佛堂诵经
13.下列在④区域难以见到的景观是( )
A.羚羊在草原上奔跑,大象在河边戏水 B.90%的人是黑种人
C.有些地方降水的干、湿差异明显,常受早灾的威胁 D.排水造陆的风车随处可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甲大洲,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B.地跨热带、温带、寒带
C.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围海洋
D.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5.关于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大洲北部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B.乙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C.乙大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D.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
读亚洲和非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两大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亚洲跨寒、温、热三带,非洲只有热带气候类型
C.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非洲有“赤道雪山”
D.亚、非两洲多大河、长河,内河航运非常发达
17.“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二、解答题
18.读“非洲地形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非洲地形图”可知,非洲的地势特征是 。
(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A地属于 气候。B地属于 气候,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非洲四分之三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所以被称为 大陆。
(3)图中是非洲的最高峰 山。③是世界第一长河 河,历史上该河会定期泛滥,请分析原因。
19.读非洲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B代表的是 高原;E代表的是 河,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历史上这条河流定期泛滥,为下游带来肥沃的淤泥,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请你解释历史上这条河流定期泛滥的原因:
(2)图中A处有“赤道雪峰”景观,其原因是 。
(3)图中H处的气候类型是 ;简要说明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20.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和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原因是受 因素影响。
(2)赤道穿过的非洲西部的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但东部的①处却是高山气候,其原因是 。
(3)河流A与B水量较大的是 河,水量季节变化明显的是 河,原因是 。
21.读“非洲气候类型和主要河流分布”(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穿过非洲中部的重要纬线是 ,我国援建非洲的麦洛维大坝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2)非洲最长的河流是 ;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刚果河,其主要原因是:从地形看,河流经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盆地,有利于水量汇集;从气候看,该河流经 丰富的热带雨林区,下列四幅图,能反映该地区气候类型特征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故A叙述正确;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黑”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是“黑色人种故乡”,故B叙述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富”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该地区有“富饶大陆”之称,故C叙述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比较贫穷的原因有长期的殖民统治、人口增长过快和国际贸易中存在不合理的商品贸易,故C对。野生动物争夺人类生存空间 、气候湿热与贫穷关系不大,故AB错,故选C。
【点睛】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B 4.A
【解析】3.角马是逐水草定期迁徙的动物,11月至次年3月为塞伦盖蒂的多雨期,角马群应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导致的水源和植被,随着干湿两季的变化,而产生枯荣变化,故野生动物要逐水草迁徙。故选A。
【点睛】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塞伦盖蒂11月至次年3月属于多雨期,马赛马拉4月至10月为多雨期。
5.B 6.C
【解析】5.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欧洲西部,为发达国家,人均创造的财富更多,A错误;乙地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甲地所在的国家相比,乙地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是农矿产品比重大,B正确;乙地所在的国家产品的科技含量低,C错误;乙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大,D错误。故选B。
6.读图可知,甲地为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与甲地相比,乙地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大。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非洲经济发展特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温和湿润;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7.D 8.A
【解析】7.读材料知,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分干湿两季,因此猴面包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D正确;全年高温多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地中海气候,B错误;全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故选D。
8.读图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因此分布在甲地。猴面包树郁郁葱葱、茁壮成长的景观,应该拍摄于湿季,甲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9.C 10.B
【解析】9.根据1月气温最高,7月气温最低判断甲地和乙地都位于南半球,A错误;甲地全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降水分为干季和湿季,是热带草原气候,B错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都位于40°E至50°E之间,处于20°W向东至160°E之间,故位于东半球,C正确;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岛屿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甲地和乙地都位于岛屿上,D错误。故选C。
10.读图可知,甲地比乙地降水少,甲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背风坡,降水少,乙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一年之中,北半球的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称作气温年较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11.C 12.D 13.D
【解析】11.读图分析,①波斯湾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A正确;⑤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②处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C错误;③北非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故选C。
12.中东石油资源丰富,气候干燥,沙漠广布,A不符合题意;因为全年高温,极少下雨,所以夜晚床辅安排在屋顶上,B不符合题意;中东石油主要运往欧洲和北美洲,所以悬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C不符合题意;该地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D符合题意;故选D。
13.图中的④指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区域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阔,羚羊和大象、狮子、斑马、长颈鹿是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动物,该区域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常受旱灾的威胁,ABC不符合题意;排水造陆风车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的荷兰,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中东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14.A 15.B
【解析】14.甲大洲是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地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A错误;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B正确;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正确;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15.依据大洲轮廓,图中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A错误;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B正确。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C错误。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非洲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D错误。故选B。
【点睛】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16.A 17.C
【解析】16.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A正确;亚洲跨寒、温、热三带,非洲分布有地中海气候,B错误;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C错误;非洲河流受气候影响大,内河航运不发达,D错误;故选A。
17.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终年积雪,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C正确;与纬度因素、海陆位置、人类活动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18.(1)东南高,西北低
(2) 热带雨林 地中海 以赤道为中线,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
(3) 乞力马扎罗 尼罗 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湿季降水丰富,河流进入汛期,导致河水泛滥。
【分析】本题以“非洲地形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非洲地形图可知,非洲东部和南部以高原为主,海拔高,西部和北部海拔低,所以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可知,非洲中部A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往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气候,再往南北两侧是热带沙漠气候,非洲南北两端是B地中海气候,所以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线,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四分之三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气候普遍炎热,所以被称为“热带大陆”。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③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时,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湿季降水丰富,河流进入汛期,导致河水泛滥。
19.(1) 埃塞俄比亚 尼罗河 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2)海拔高,气温低
(3) 热带沙漠气候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B为埃塞俄比亚高原,位于非洲东北部,C是东非高原,位于非洲东部,D是南非高原,位于非洲南部;河流E是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历史上这条河流定期泛滥,为下游带来肥沃的淤泥,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这条河流定期泛滥的原因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其特点是只有干湿两季,所以湿季会造成定期泛滥。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图中A处是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有“赤道雪峰”景观,其原因是该地海拔5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受地形的影响,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
(3)由图可知,G是热带草原气候,H是热带沙漠气候,I是地中海气候,J是热带雨林气候,非洲气候类型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对称分布。
20.(1)纬度
(2)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3) B A 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分干湿两季使得河水季节变化明显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气候和河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非洲气候的分布特征、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使得其南北两部分所跨的纬度大致相等,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和所处的温度带大致对称,因此是受纬度因素影响。
(2)赤道附近基本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但由于东部①处的是被称为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高导致气温低。
(3)A是尼罗河,B是刚果河。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再加上流经刚果盆地,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导致刚果河水量大。尼罗河上游流经了热带草原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干季降水量小,河流水量小,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21.(1) 赤道(或0°纬线) 热
(2) 尼罗河 刚果 降水 A
【分析】本题以非洲气候类型和主要河流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位置、气候、河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详解】(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穿过非洲中部的重要纬线是赤道,即0°纬线。我国援建非洲的麦洛维大坝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刚果河,主要是因为刚果河流经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刚果盆地,有利于水量汇集,且流经降水丰富的热带雨林地区。据图可知,A选项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气候类型不符合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