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暑假期间,望望同学远赴意大利旅游。读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望望抵达罗马时,当地的天气很可能是( )
A.晴朗无云 B.高温多雨
C.温和多雨 D.多云闷热
2.在旅游时,望望发现意大利( )
A.地势平坦,耕地广阔 B.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C.当地人爱穿西装,说西班牙语 D.居民出门裹头巾,信奉佛教
3.望望从意大利带回的当地特产可能是( )
A.粽子 B.奶酪 C.香蕉 D.寿司
读“西亚及周边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西亚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红海沿岸 D.里海沿岸
5.阿拉伯半岛降水稀少,非常干燥,从图中可以直接找到的证据是( )
①半岛三面环海 ②沙漠广布 ③无河流分布 ④地势低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关于海上输出线路甲、乙、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丙线路主要输往西欧和美国 B.霍尔木兹海峡是输出的必经之地
C.乙和丙线路,路程和运量都相同 D.甲线路主要输往日本和中国
2021年3月23日,货轮“长赐号”在大风和沙尘暴中偏离航道,触底搁浅在苏伊士运河航道151公里处,造成了严重的航道堵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苏伊士运河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欧洲与非洲的洲界线 B.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
C.联系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D.所处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8.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绝大部分通过海洋外运,必然会经过( )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9.下列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甲海域沿岸的是( )
A. B. C. D.
2019年3月21~26日,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洛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欧洲之行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读欧洲西部国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艺术之都”巴黎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河流水流平稳
B.气候具有海洋性
C.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
D.瑞典是闻名世界的“钟表王国”
12.下列对欧洲西部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欣赏音乐
B.地中海沿岸一年四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享受日光浴
C.夏季在挪威乘船游览雄伟的峡湾,观看了午夜太阳
D.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牛羊肉及乳肉制品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此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1万人死亡。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急剧恶化。读“巴、以两国所处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巴以两国所在的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B.当地白种人对黑种人的种族歧视引发战争
C.石油资源丰富,为经济利益而战 D.水资源匮乏,为水而战
14.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闻名全球,其发展节水农业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河流数量多,流量大 D.大城市众多,水资源消耗量大
15.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路撒冷不是下列哪个宗教圣城(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二、解答题
16.读非洲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一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A ,B ,C ,D 。
(2)一图中C点和A点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因素是 。(选择:纬度因素或海陆因素或地形因素)
(3)刚果盆地处于 气候区。
(4)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以 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写出二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 洋 ④ 洋 ② 河 ③ 河
17.读西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亚地处亚、非、 三大洲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图中A是海峡,它沟通了波斯湾和 海。
(3)西亚是世界上 (矿产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该矿产资源的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5。
(4) (畜牧业、种植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国家)的安卡拉羊毛非常著名。
18.中国外长每年首次出访都前往非洲,这一做法已坚持了20多年,已经成了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中部被 (填重要纬线)穿过;南北两侧被南、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最 (填“干旱”或“湿润”)的大洲。
(2)从图1非洲的地形分布图可知,非洲有“ 大陆”之称。
(3)读图2可知,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是 。图3表示图2中的 气候。
(4)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下图中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国家,大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能源、有色金属、旅游等资源丰富,经济以采矿、冶金及农牧业为主。
材料二 世界某区域略图
(1)图中甲城市所在气候类型为 气候,乙城市气候类型为 气候,造成甲、乙两城市气候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2)据图分析,中东石油主要分布于 。
(3)随着2020年4月10日也门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东地区所有国家均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其中,深陷战乱或冲突的叙利亚、也门、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利比亚等都有疫情加剧之虞。在疫情和战火交困之下,中东地区民众的生活愈加艰难,停火抗疫成为现实之需。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不断的地理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解析】1.由罗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研学团抵达罗马是暑假期间,故当地的天气很可能是晴朗无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由左图可知,意大利多山,耕地面积较小,A错误;意大利是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B正确;当地人爱穿西装,说意大利语,C错误;欧洲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佩戴十字架,D错误。故选B。
3.意大利所处的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大多生产奶酪,B正确。粽子由大米制作而成是季风气候区的特产,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寿司是日本的特产,ACD错误。故选B。
【点睛】意大利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4.A 5.B 6.C
【解析】4.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和“无河流分布”可以证明这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非常干燥,因此植被稀疏,沙漠广布,无河流分布,②③正确;而“半岛三面环海”和“地势低平”则不足以证明这里降水稀少,非常干燥,①④错误。故选B。
6.读图可知,丙线路经苏伊士运河主要输往西欧和美国,A叙述正确;石油从波斯湾海运到世界各地,霍尔木兹海峡是必经之地,B叙述正确;乙路线和丙线路相比,丙路线运输距离较短、运量较少,乙路线运输距离较远、运量较大,C叙述错误;甲路线经马六甲海峡主要输往东亚的日本和中国,D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生产和销售原控制在西方垄断集团手中,经过长期斗争,许多西亚国家掌握了开发本国石油资源的自主权。石油带来了巨大财富,不少产油国人均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
7.D 8.B 9.C
【解析】7.欧洲与非洲的洲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联系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排除ABC;苏伊士所处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D对;故选D。
8.马六甲海峡是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不在中东地区,故A错误;中东的石油通过海洋运输必须要经过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故B正确;土耳其海峡是亚欧的分界线之一,故C错误;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不在中东地区,故D错误,故选择B。
9.甲海域为地中海,以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为主,雨热不同期,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正确。A为温带季风气候,BD为南半球的气候,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中东地区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通过管道运输输往周边地区,通过海洋运输输往东亚、欧洲西部、美国等地区。
10.C 11.D 12.B
【解析】10.“艺术之都”巴黎是法国的首都。由图可知,①是英国,首都伦敦,A错误;②是德国,首都柏林,B错误;③是法国,首都巴黎,C正确;④是意大利,首都罗马,D错误。故选C。
11.由题可知,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等,平均海拔较低,地势低平,因此河流流速较慢,水流平稳,A正确;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具有海洋性,全年温和湿润,B正确;欧洲西部的区域经济组织是欧盟,有25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C正确;欧洲西部中,瑞士是著名的“钟表王国”,而不是瑞典,D错误。故选D。
12.奥地利的首都是维也纳,有“音乐之都”的美称,A正确;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地中海沿岸夏季吸引大量的游客在享受日光浴,冬季降水较多,B错误;挪威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能够看到极昼现象,即午夜的太阳,同时挪威有典型的冰川地貌,可以游览广阔雄伟的峡湾,C正确;欧洲西部乳畜业高度发达,因此传统美食以乳制品和肉制品为主,D正确。故选B。
【点睛】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邻地中海,指欧洲的西半部。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大部分多属于发达国家。地州西部地势低平,南北多山脉,中部平原广大,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乳畜业发达。欧洲西部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有繁荣的旅游业。
13.B 14.A 15.C
【解析】13.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外部势力的干预等,即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抢夺地理位置而战,石油资源丰富,为经济利益而战,水资源匮乏,为水而战,ACD正确;不同人种之间的歧视不是冲突不断的原因,B错误。故选B。
14.以色列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发展节水农业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A正确;以色列濒临地中海,B错误;河流数量少,C错误;城市众多,水资源消耗量大不是发展节水农业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A。
15.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圣城,ABD不符合题意;佛教发源于南亚地区,耶路撒冷不是佛教的圣城,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中东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
16.(1)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2)地形因素
(3)热带雨林
(4)赤道
(5) 大西 印度 尼罗 刚果
【分析】本题以非洲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位置和范围、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处有北回归线经过,属于热带沙漠气候;C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属于热带草原气候;D位于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
(2)由图可知,A处于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C处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两地地势高低不同,造成气候类型不同,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3)由图可知,刚果盆地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4)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5)由图可知,①是位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呈“S”型,是世界第二大洋;④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②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③是刚果河。
17.(1)欧
(2)阿拉伯
(3)石油
(4) 畜牧业 土耳其
【分析】本题以西亚地区图为材料,考查西亚的位置范围、矿产、农业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1)根据西亚位置可知,西亚地处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2)读图可知,A为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亚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
(4)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多发展畜牧业,土耳其的阿拉拉羊毛非常著名。
18.(1) 赤道 干旱
(2)高原
(3)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草原
(4)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分析】本题以非洲的地形分布图和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特点和非洲自然资源的优势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非洲中部被赤道穿过;南北两侧被南、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2)结合图例读非洲地形图可知,非洲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在200米甚至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和缓,故判断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
(3)读图2可知,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图3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一年降水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4)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 富饶大陆”。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非洲还是咖啡、枣椰和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原产地;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
19.(1)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海陆因素
(2)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
【分析】本题以中东地区和南亚为材料,涉及中东地区和南亚的气候、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中东地区的石油产区以及中东地区动乱不断的原因,考查学生对亚洲区域地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甲处为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位于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造成两城市气候不同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2)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沿岸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是主要产油国家。
(3)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