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冲刺科学微卷十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冲刺科学微卷十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08 16: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冲刺微卷十一 建议用时:20min 一 、选择题 1.目前, 接种疫苗仍是抵御病毒的有效手段,新冠疫苗对于接种的人来说属于( ) A.传染源 B.抗原 C.抗体 D.抗生素 2.小金在野外捡到一块岩石。他假设: 这种岩石是由海洋沉积物形成的。最有可能支持这个假设的证据是 ( ) A.该岩石样品中发现的贝类岩石 B.该岩石样品中发现有气孔 C.该岩石来自板块交界地带 D.捡到岩石的地点与海洋的距离 3.如图,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为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③为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B. ①包括大脑、中脑和小脑 C. ②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D.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为神经元 4.下列关于放射现象、原子核和核能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通过对放射现象的研究,物理学家确认,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放射性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强剂量或长时间的辐射对人体有害 C.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D.核聚变的原料“铀”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B.氢气+氧气 水 1 / 9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6. “龟兔赛跑 ”的故事也许你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耳熟能详了吧, 若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完成 S0 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 B.在完成 S0 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 S0 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在完成 S0 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二 、实验探究题 7.a 和 b 两盆红石榴分别放在两个暗室中, 将 a 室的室顶打开, 让阳光照入室内; 将 b 室朝南的落地大窗 打开。试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生长素分布均匀的是 (填字母)室中的植物。 A.a 室 B.b 室 C.a 室和 b 室都是 D.a、b 两室都不是 (2)下列关于两室植物的向光性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 室中植物向上生长不弯曲, 说明植物无向光性 B.b 室中植物向南边弯曲生长, 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C.a 室中植物向上弯曲,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3)此现象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和 有关。8.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3.8V。 (1)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完成电路连接; . (2)闭合开关,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缓慢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 U 与滑片移动 2 / 9
(
9.
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
A

B

C

示物质,
①②
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
) (

5
)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提醒下结合如图丁所示的
电路图进行了误差分析:
因实验中实际提供的
电压表内阻并非无穷大且在测量时有明显的电流通过,会造成电流表所测电流
(




”“





小于
”)
灯泡中的实际电流,
从而导致实验中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值
(


大于、等于
或小于
”)
真实值。
) (

1
)淀粉经过

过程最终被分解为
C

C

。图中

表示被消化
后的营养成分进入循环系统的
过程称为

) 距离 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调节非常不方便,这是由于选用了以下提供的 (填“A”或“B”) 滑动变阻器。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 A(阻值范围 0-500Ω, 滑片行程 10cm),滑动变阻器 B(阻 值范围 0-50Ω,滑片行程 10cm) (3)换用另一个滑动变阻器并接通电路后,移动滑片,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3.8V 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 所示,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W。 (4)小明想换用其他规格的小灯泡再做该实验,但他操作有误,在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直接将小灯泡 从灯座上拔出, 那么拔出小灯泡后, 电流表的示数情况是 (填“示数为零 ”或“有较大示 数”)。 三 、解答题 列问题: (2)消化产物 C 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 (3)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 A 和 B 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 实现的。某人检测到血液中红细胞 的数量低于正常值, 则此人可能患 症。 (4)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过程, 血液中该物质含量变 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可多选) A.血液流经肺部时 B 含量的变化 3 / 9
(

1
)当开关
S

a
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1.2V
,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
,求定值电阻
R
0
的阻值。

2
)开关
S

a
时,调节电源电压,
使灯泡
L
1
正常发光,
此时
R
0
消耗的功率为
1W
,求灯泡
L
1
的额定功
率。

3
)开关
S

b
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可使电路允许达到的最大总功率是多少?
) B.血液流经小肠时 C 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 B 含量的变化 10.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为电压可调的直流学生电源, 灯泡 L1 的额定电压为 8V,灯泡 L2 的额定 电压为 6V,图乙是灯泡 L2 的 U﹣I 图象。 4 / 9
(
解: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
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
所以新冠疫苗对于
接种的人体来说属于抗原。
) (
2.
【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因
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
解:
题干中描述:这种岩石是由海洋沉积物形成的。最有可能支持这个假设的证据是该岩石样品中发现的
贝类岩石,
贝类多生活在海洋中,该现象属于海陆变迁。
) (
【解析】神经系统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
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神经系统可以对机体内生理功能进行调节
主导作用。
) (
A.

是脑,

是脊髓,

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B
错误,符合题意;
C


是脊髓,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到功能,
C
正确,
不符合题意;
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D
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4.
【解析】解:
A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
因此该选项错
误;
) 中考冲刺微卷十一答案解析 建议用时:20min 一 、选择题 1.【解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 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故选: B。 故选: A. 3.B B、放射性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过量的辐射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有时住往需经 20 年以后, 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 因此该选项正确;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 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该选项错误; D、铀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比汞、铋、银要多得多,但由于提取铀的难度较大,只有沥青铀矿和钾钒铀 矿两种常见的矿床, 另外铀是核裂变的原料, 不是核聚变,故该选项错误。 5 / 9
故选: B。 5.B 【解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 ”的特征, 不属 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氢气+氧气 水,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 ”的特征, 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项正确.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 不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项错误. D、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 ”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6.D 【解析】(1)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那么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一条斜线; (2)谁用的时间短,谁先到达终点; (3)注意兔子在中间有休息的时间; (4)根据公式 比较兔子和乌龟的平均速度大小即可。 【解答】A.在完成 S0 赛段的比赛中,兔子的运动图像是折线,而乌龟的运动图像是斜线,因此乌龟做匀 速直线运动,而兔子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 A 错误; B.因为 t46 / 9
(2)B (3)生长素及其分布有关 【解析】生长素主要是在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的, 然后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生长素在植物 体内的运输是单方向的, 在有单侧光照时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 (1)a 室红石榴接受的是来自室顶的光照,其生长素分布相对均匀。而 b 室红石榴接受的是南侧光照, 其生长素将运输到背光一侧。 (2)植物的向光性与其生长素分布有关。a 室红石榴接受的是来自室顶的光照,其生长素分布相对均匀, 将直立生长。b 室红石榴接受的是南侧光照, 其生长素将运输到背光一侧, 该侧细胞生长加速, 而使得植 物向南侧弯曲。 (3)此现象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及其分布有关。 故答案为:(1)A;(2)B;(3)生长素及其分布有关 8.(1)图略 (2)B (3)1.9 (4)示数为零 (5)大于;大于 【解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和电压表的接线方法解答;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则滑片移动时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开始很不明显, 说明滑动变 阻器选择阻值较小;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 根据 P=UI 求出灯的额定功率; (4)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直接将小灯泡从灯座上拔出, 此时会造成断路, 据此分析; (5)电压表与灯并联, 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是准确的,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和 P=UI 分析回答。 (1)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变阻器与灯串联,且接线“一上一下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故电压表选用大量程与灯并联, 如下所示: (2)由图乙可知, 滑片移动时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开始很不明显, 说明滑动变阻器选择阻值较小,选择 的是 B; (3)图丙中, 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分度值为 0.02A,电流表示数为 0.5A,灯的额定功率为: 7 / 9
(

3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
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
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

某人检测到
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

,他很可能患有贫
血。

4

A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当血液六净肺部时带走体内的
B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正确;
B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场所,血液流经小肠时,
C
葡萄糖的含
量增加。错误;
C
、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尿素含量降低。正确;
D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B
二氧
化碳含量增加。
错误。
) (
【解析】淀粉在人体内消化形成葡萄糖,
最终被人体吸收;
图甲中;

表示营养物质的消化;

表示营养
物质的吸收;
A
是氧气、
B
是二氧化碳、
C
是葡萄糖。此题要明确血液流经各器官时血
液中各种物质含量
的变化。

1
)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后转变为
C
(葡萄糖
),
因此

代表消化过程;消化
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
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

表示吸收过程。

2
)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
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
) P=UI=3.8V×0.5A=1.9W; (4)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直接将小灯泡从灯座上拔出, 此时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中, 电压表测量的是 电源电压, 电压表的示数情况是有较大示数, 电流表的示数情况是示数为零; (5)电压表与灯并联, 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是准确的,因实验中实际提供的电压表内阻并非无穷大且在测 量时有明显的电流通过,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会造成电流表所测电流大于灯泡中的实际电流, 根据 P=UI,从而导致实验中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三 、解答题 9.(1)葡萄糖; 吸收 (2)右心房 (3)扩散作用;贫血 (4)A;C 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10.(1)当开关 S 接 a 时, 灯泡 L1 与电阻 R0 串联(如下图所示), ∵U0 =1.2V,I=0.3A, 8 / 9
(
从灯泡
L
2

U

I
图象可知,当电流为
0.5A


灯泡
L
2
两端的电压为
U
2

4V

则电源电压为:
U

U
1
+U
2

8V+4V

12V


电路允许达到的最大总功率:
P


UI
1

12V×0.5A

6W
答:
电路允许达到的最大总功率为
6W
【解析】(
1
)当开关
S

a
时,
灯泡
L
1
与电阻
R
0
串联,电压表测
R
0
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根据公式
) (
当电路达到最大总功率时,应该有一盏灯泡正常发光,
由(
2
)可知,
灯泡
L
1
的额定电流为
0.5A
,由图象可知灯泡
L
2
的额定电流为
0.6A

所以串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0.5A.
此时,
L
1
正常发光,
电路中的电流为
I
1

I
2

0.5A

) (
计算定值电阻
R
0
的阻值。
) ∴电阻 R0 的阻值为:R0 = =4Ω 答: 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为 4Ω。 (2)当开关 S 接 a 时, 灯泡 L1 与电阻 R0 串联, ∵灯泡 L1 正常发光时, ∴灯泡 L1 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 U1 =8V, 又∵此时 R0 消耗的功率为 P0 =1W,而 R0 =4Ω ,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0 = =0.5A,即 I1 =I0 =0.5A, 灯泡 L1 的额定功率为:P1 =U1I1 =8V×0.5A=4W 答: 灯泡 L1 的额定功率为 4W (3)开关 S 接 b 时,灯泡 L1 与灯泡 L2 串联(如下图所示), (2)当开关 S 接 a 时, 灯泡 L1 与电阻 R0 串联, 根据灯泡 L1 正常发光确定它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公式 I1=I0=P0=I02R0 计算通过电路的电流(灯泡 L1 的额定电流),最后根据公式 P1 =U1I1 计算灯泡 L1 的额定功率。 (3)开关 S 接 b 时, 灯泡 L1 与灯泡 L2 串联。比较灯泡 L1 和 L2 的额定电流大小,从而确定串联电路中允许 通过的最大电流。接下来根据图像和串联电流的电压规律 U=U1+U2 计算出最大电源电压,最后根据公式 P 总 =UI1 计算电路的最大总功率。 9 / 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