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消化和吸收(课堂教学)-七年级生物下册课堂教学课件(人教版)(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2消化和吸收(课堂教学)-七年级生物下册课堂教学课件(人教版)(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21: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消化和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第二节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想一想,议一议
每天我们都会吃进各种食物以保证我们获取充足的营养。
有些人吃的很多却不胖,而还有些人吃的并不比别人多却很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同 消化系统
一、食物的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食物中的营养素
蛋白质、糖类、脂肪
水、无机盐、维生素
纤维素
须消化后被吸收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不能被消化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胰腺
肠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 消化道+消化腺
消化道
消化腺
最大
消化腺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胰腺
肠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 消化道+消化腺
食物在消化道的
不同部位发生怎
样的变化?
各种消化腺
有什么样的
作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 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流入的部位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观察29页图,参考视频,找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并总结以下表格。
人体中有很多种酶,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
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多样性
酶有什么特点?
是否所有的酶在任何条件下都会起作用?
可能受温度、pH等的影响
小资料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 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流入的部位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口腔

小肠
小肠
小肠
唾液
胃液
胆汁
肠液
胰液
唾液淀粉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不含消化酶
胃蛋白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观察29页图4-22,参考课本26、29页文字,找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并总结以下表格。
配合牙齿咀嚼
搅拌,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将食物切断、磨碎
牙齿
舌头
唾液流入口腔
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物理性消化
(大小、形状改变)
化学性消化
(成分改变)
淀 粉
唾液淀粉酶
口腔
麦芽糖
第一站 :口腔
口腔中的食物通过吞咽,进入食道,通过食道的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第二站:咽、食道
咽和食道无消化功能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暂时贮存食物。胃壁中有消化腺——胃腺,胃腺分泌消化液——胃液,胃液中有盐酸和蛋白酶,初步分解蛋白质。
第三站:胃
胃蛋白酶

多肽
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流入小肠,胰腺分泌胰液,
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小肠是主要消化器官
肠腺
第四站:小肠
肝 脏
胰 腺
胆 囊
十二指肠
小 肠
肝脏分泌胆汁(乳化作用),储存在胆囊中,不含消化酶。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
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将剩余物推入大肠。
第五站:大肠、肛门
大肠和肛门无消化功能
蛋白质
淀 粉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唾液
口腔
麦芽糖
肠液、胰液
小肠
葡萄糖
胃液

多肽
肠液、胰液
小肠
氨基酸
胆汁
小肠
脂肪微粒
肠液、胰液
小肠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分别为口腔、胃和小肠。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食物的消化
消化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化酶)
(蛋白酶)
(多种酶)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在吃东西的时候,牙齿将食物切断、磨碎;唾液腺大量分泌唾液;舌一方面配合牙齿的咀嚼,一方面通过搅拌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思考:
对食物的消化来说,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是不是都很重要呢?
第一站:口腔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淀粉(没有甜味)
麦芽糖(有甜味)
取一块馒头慢慢咀嚼会有甜味
现象
馒头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没有甜味
解释
分解

变蓝

不变蓝
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实验可通过测定消化后淀粉的含量,来探究不同条件下(如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及温度等)馒头的消化。
碘液
实验变量
一、 提出问题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以及温度对馒头的消化有影响吗?
二、 作出假设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以及温度对馒头的消化有影响。
探究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以及温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
三、 制定计划
1. 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玻璃棒,碘液,唾液,清水,馒头块,馒头碎屑。
2. 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注:口腔里的温度大约是37℃)
实验变量 对照组 实验组
牙的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
温度
馒头碎屑-搅拌 唾液 37℃
馒头块-不搅拌 唾液 37℃
思考:本实验可设置 个对照组,需设置 个实验组。
唾液 馒 头碎屑-搅拌 37℃
清水 馒头碎屑-搅拌 37℃
1
3
37℃ 唾液 馒头碎屑-搅拌
0℃ 唾液 馒头碎屑-搅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无咀嚼、舌搅拌、唾液
牙齿咀嚼、无搅拌、唾液
牙齿咀嚼、舌搅拌、无唾液
牙齿咀嚼、舌搅拌、唾液
对照组:
实验组:
四、 实施计划
1
-馒头碎屑-搅拌
-2毫升唾液
-37℃
2
-馒头块-不搅拌
-2毫升唾液
-37℃
3
-馒头碎屑-搅拌
-2毫升清水
-37℃
4
-馒头碎屑-搅拌
-2毫升唾液
-5℃
对照组
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淀粉被分解
加入碘液
不变蓝
淀粉部分分解
加入碘液
部分变蓝
淀粉未被分解
加入碘液
变蓝
淀粉未被分解
加入碘液
变蓝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
唾液
温度
五、得出结论: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以及温度等对馒头的消化都有关系。通过牙齿咀嚼-舌的搅拌,馒头中的 才能与唾液充分混匀,唾液中的 才能使淀粉分解为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还需要有适宜的 条件。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温度
分析思考
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
下图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P31
未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
口腔
大肠
食道
小肠

淀粉
脂肪
1.图中___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3.D中含有______、_____ 、______等消化液。
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胆汁
胰液
肠液
Y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长—小肠很长,5-6米;
2.大—有皱襞、绒毛(内表面积大);
3.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1.大肠长1.5米;
2.只有皱襞,没有绒毛。
营养物质的吸收示意图

小肠
大肠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酒精和少量水
无机盐.维生素.水
葡萄糖.氨基酸
少量水.无机盐.
部分维生素
甘油
脂肪酸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别分解成了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和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就是吸收。
消化系统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道
消化腺
淀粉遇碘变蓝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