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9张PPT)
海 水 的 运 动(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第
节
3
课程标准
区域
认知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
协调观
运用图表等资料,分析海水运动的分布规律。
能够运用海水运动规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变化过程。
通过对海水运动的认识,了解海水运动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树立保护海洋的环境意识。
地理
实践力
观察、描述海水运动方向,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法国格伊斯通道
世界上有着这样一条不可思议的路,当地的交警非但不限制速度,反而鼓励人们加速行驶,因为车开慢了真的可能会小命不保。
阅读材料
法国格伊斯通道
谁能说一说海水有哪些运动形式?
你见过海水的哪种运动形式?
目录
一
二
三
目录
一
二
三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一、海浪
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
1、概念: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一、海浪
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
1、概念: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2、构成:
波峰、波谷、波高、波长、波速
波峰
波谷
波长
波的传播方向
波高
波浪要素示意图
一、海浪
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
最常见的海浪是风力形成的。
1、概念:
3、成因:
2、构成:
波峰、波谷、波高、波长、波速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风浪
海啸
风暴潮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风浪
表层海水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海浪叫风浪。
风速越大,浪越高,能量越大
“风平浪静”
“风急浪高”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风浪
2、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等引起的海上巨浪
海啸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风浪
2、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等引起的海上巨浪
海啸袭击沿海地区
地震时海啸开始
海啸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风浪
2、海啸
3、风暴潮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风暴潮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风浪
2、海啸
3、风暴潮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风暴潮
图示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侵袭后场景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风浪
2、海啸
3、风暴潮
风暴潮
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
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图示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侵袭后场景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
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冲浪
冲浪等活动需要选择浪较高的时候进行,可以增加挑战性
出海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处于安全考虑,需要选择浪小的时候。
航行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
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海 啸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
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
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风暴潮
风 暴 潮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
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
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
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3、塑造海岸地貌,形成海蚀崖、
海蚀洞、海滩等。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
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
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4、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
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3、塑造海岸地貌,形成海蚀崖、
海蚀洞、海滩等。
海上作战
船只航行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
案例: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
荷兰
Netherlands
阿姆斯特丹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
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1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此次灾害后,荷兰加强对风暴潮的研究,立即着手建造多层挡潮闸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其他温带沿海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风暴潮的防御
案例: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
1953年荷兰遭风暴潮袭击景象
荷兰建大量风车进行排水防涝
一、海浪
概况
海岸防护
分类
影响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青岛的
海堤
红树林
海堤
海堤
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 000万千瓦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利用波浪发电,其能量来源是( )
A.天体引潮力 B.地球内部
C.太阳辐射 D.海洋生物
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浪对海岸地貌的塑造影响不大
B.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C.我国沿海地区的波浪能都很丰富
D.海啸也是一种风浪
答案 :C
答案 :B
目录
一
二
三
目录
一
二
三
二、潮汐
概念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成因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成因: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成因:
地球基础平均海平面
月球
太阳
地球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成因:
地球基础平均海平面
月球
太阳
农历
初一
农历
十五
引力
离心力
月球
地球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潮汐主要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1)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海水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2)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成因:
太阳
农历
初一
农历
十五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月球
月球
地球
地球
大潮
大潮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潮汐主要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1)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海水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2)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成因:
太阳
小潮
小潮
月球
月球
地球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潮汐主要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1)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海水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2)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成因:
太阳
小潮
小潮
地球
农历
初七
农历
廿二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潮汐主要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1)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海水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2)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1、潮汐规律:
(1)日变化:
一天中,通常可以看到两次海水涨落。
潮高(cm)
锦州港2021-10-20潮汐表
(2)月变化: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1、潮汐规律: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潮间带采集养殖
福建霞浦紫菜养殖场
人们用竹竿搭出养殖紫菜的网帘
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
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吸收养分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1、潮汐规律: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潮间带采集养殖
浙江温岭的江厦潮汐电站
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2) 潮汐能源发电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1、潮汐规律: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潮间带采集养殖
(2) 潮汐能源发电
(3) 港口建设和航运
海港码头在施工前必须掌握潮汐涨落的高度,使高潮时不致淹没码头,低潮时又不致使船只搁浅。
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过能力。利用潮汐和潮流情况,涨潮时顺流而进,退潮时顺流而出。
二、潮汐
概念
成因
1、潮汐规律:
潮汐与人类活动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潮间带采集养殖
(2) 潮汐能源发电
(3) 港口建设和航运
(4) 潮水涨落与历史战争
思考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战役。1944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登陆,并选择6月6日(农历闰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为什么他们选择在这一天?
因为这一天(农历十六)为满月,恰好是天文大潮,海水水位最高,能大大减少士兵在海滩上暴露的时间,有利于军队抢滩登陆。
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的原因。
案例: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
大潮
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的原因。
案例:钱塘江大潮
① 杭州湾呈喇叭口状;
② 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水位暴涨;
③ 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能形成如立墙、势若冲天的大潮。
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外口宽度达100千米;溯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在海宁附近河道急剧收缩,宽度不足3千米。
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水位暴涨。
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能形成如立墙、势若冲天的大潮。每年中秋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成,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这一时段,浙江海宁一带会吸引众多游客来观看这一天下奇观。
课堂小结
海水
的运动
概况
概 况
影响
分 布 规 律
海 岸 防 护
分布规律
海 浪
洋 流
潮 汐
概 念
成因
与人类活动
影 响
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图完成1~2小题。
1.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该河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②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推高潮位
③河口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可保持高潮位
④河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助推潮位升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
答案 :A
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图完成第1~2小题。
2.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B.潮汐作用可加剧海岸的侵蚀,影响海岸生物分布
C.巨型远洋轮往往利用退潮时进出港口
D.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运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正值大潮
2
答案 :C
海 水 的 运 动(2)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第
节
3
课程标准
区域
认知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
协调观
运用图表等资料,分析海水运动的分布规律。
能够运用海水运动规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变化过程。
通过对海水运动的认识,了解海水运动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树立保护海洋的环境意识。
地理
实践力
观察、描述海水运动方向,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日本将于2022年起,将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产生的百万吨核污水,降低放射浓度后排入太平洋。在2011年地震时,核电站的核心部件,核反应堆遭到了破坏,其内部的210吨冷却水外泄,而日本方面为了防止堆芯熔化,在泄露处无法修补的情况下,只能是不断地向反应堆注入新的冷却水。这就好比一个水池,一边放水,另一边注水。来达到平衡。据数据显示,为了维持这一平衡,每天需要向反应堆注入150吨新的冷却水。也就是说,每天会产生150吨的核废水。多年来,日本在福岛核电站周围建立起了无数个储存废水的大罐子,将核废水暂时存放起来。
为什么日本的像海水中排放核废水会引发全球的抗议?
目录
一
二
三
目录
一
二
三
三、洋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1、定义: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三、洋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1、定义:
2、分类:
(1) 按性质分类
——按海水温度
暖流:
寒流: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三、洋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洋流与等温线关系判读
判断半球
1
判断流向
2
2
判断性质
3
3
20℃
18℃
20℃
18℃
北半球
南半球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20℃
18℃
20℃
18℃
北半球
暖流
寒流
暖流
三、洋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1、定义:
2、分类:
(1) 按性质分类
——按海水温度
(2) 按成因分类
盛行风作用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大规模的洋流,这种洋流叫做风海流。
基岩
① 风海流
如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三、洋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1、定义:
2、分类:
(1) 按性质分类
——按海水温度
(2) 按成因分类
由于不同海域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从而引起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密度流。
基岩
② 密度流
如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三、洋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1、定义:
2、分类:
(1) 按性质分类
——按海水温度
(2) 按成因分类
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区(水平补偿)的海水或下层的海水(垂直补偿)便来补充,这样形成洋流称补偿流
基岩
③ 补偿流
如秘鲁附近海域存在明显的上升补偿流
三、洋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基岩
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基岩
三、洋流
90°N
60°N
30°N
0°
30°S
60°S
90°S
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基岩
三、洋流
90°N
60°N
30°N
0°
30°S
60°S
90°S
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日本
暖流
千岛暖流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东格陵兰寒流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巴西暖流
本格拉寒流
厄加勒斯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北太平洋暖流
秘鲁寒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季风环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0°
印度洋
I 冬季
东北季风
索马里暖流
① 南亚冬季风:
② 环流成因:
冬季,东北季风盛行时,洋流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形成显著的赤道逆流
索马里洋流:
东北季风
索马里暖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① 南亚夏季风:
② 环流成因:
夏季,西南季风强盛时,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加强了南赤道暖流
索马里洋流:
西南季风
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
0°
印度洋
I 夏季
西南季风
索马里寒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世界海区洋流分布规律
① 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除外)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世界海区洋流分布规律
②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东暖西寒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世界海区洋流分布规律
③ 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形成横贯全球的西风漂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沿岸
气候
1
海洋
生物
2
海洋
航行
3
海洋
污染
4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水量每小时达900亿吨,相当于大陆总径流量的20多倍
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北纬55°~70°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拉布拉多寒流)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北大西洋暖流)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
苔原
森林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世界上纬度最高不冻港
——摩尔曼斯克
从图中可以看出,摩尔曼斯克的纬度位置已处在北极圈以北,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成为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
摩尔曼斯克
北大西洋暖流
66°34′N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副热带大陆东岸
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
巴西高原东南部,
澳大利亚东北部,
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位于副热带区域,气温高;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
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原因: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副热带大陆东岸
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
巴西暖流
马达加斯加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1
2
3
巴西高原东南部,
澳大利亚东北部,
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位于副热带区域,气温高;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
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原因: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秘鲁寒流与
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从南纬45°开始,沿南美大陆西岸北流,一直到达赤道附近,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
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秘鲁寒流与
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从南纬45°开始,沿南美大陆西岸北流,一直到达赤道附近,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
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
秘鲁寒流
本格拉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加那利寒流
5
6
4
8
7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型渔场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
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
纽芬兰渔场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日本
暖流
千岛
寒流
北海道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纽芬兰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北海渔场
秘鲁寒流
秘鲁渔场
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
秘鲁渔场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① 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和时
间,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则
相反。
②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对
航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③ 极地寒流会带来两极海冰,对
海上航行不利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① 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和时
间,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则
相反。
②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对
航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③ 极地寒流会带来两极海冰,对
海上航行不利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 的美誉
1912年4月14日23时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① 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和时
间,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则
相反。
②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对
航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③ 极地寒流会带来两极海冰,对
海上航行不利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 的美誉
1912年4月14日23时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
英国南安普敦
法国瑟堡
美国纽约
爱尔兰皇后港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① 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和时
间,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则
相反。
②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对
航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③ 极地寒流会带来两极海冰,对
海上航行不利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 的美誉
1912年4月14日23时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海雾分类及成因
中低纬度主要是寒流影响,时间主要在夏季;
中高纬度主要是暖流影响,时间主要在冬季。
中纬度的大陆东岸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海雾
定义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三、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
扩大污染范围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柴哲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纽芬兰渔场也被誉为“大西洋的巨大金矿”。
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过度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的鱼群数量急剧下降。1992年,加拿大政府严令禁止捕捞鳕鱼,以保护海洋生态。
案例●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
课堂小结
海水
的运动
概况
概 况
影响
分 布 规 律
海 岸 防 护
分布规律
海 浪
洋 流
潮 汐
概 念
成因
与人类活动
影 响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答案 :C
1. “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答案 :C
2. 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2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3~4题。
答案 :B
3. 图中区域( )
A.位于我国渤海和黄海沿岸 B.波浪能密度北部小于南部
C.海域的水深北部大于南部 D.海岸线平直处波浪能集中
3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3~4题。
答案 :B
4. 关于波浪能( )
A.波浪能不可再生,是新兴清洁能源
B.波浪能较稳定,已被广泛开发利用
C.北半球比南半球洋面广,能量更大
D.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波浪能较大
4
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30°N附近海域洋流为寒流
5
答案 :C
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6.墨西哥湾(甲处)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6
答案 :C
7.下面四幅图是洋流流经某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其中洋流判断正确且排列顺序与图中顺序相一致的是( )
A.①南半球暖流 ②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寒流
B.①南半球寒流 ②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暖流 ④南半球暖流
C.①北半球暖流 ②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寒流 ④南半球暖流
D.①北半球寒流 ②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暖流
7
答案 :C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完成8~9题。
8.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河口形状 B.夏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地转偏向力
答案 :D
8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完成8~9题。
9.下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丙、丁位置
C.甲、丙位置 D.乙、丁位置
答案 :C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