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河流①是( )
A.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没有结冰期的河流
C.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D.以大气降水为最初水源的河流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目前塔里木盆地建设了十几座大型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输到东部地区。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原因是( )
A.大气降水丰富,河流数量众多 B.背靠昆仑秦岭,自然风光优美
C.科技水平先进,工业部门齐全 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为绿洲提供水源
4.夏季风影响范围广泛,但是塔里木盆地受到夏季风影响较小,原因是塔里木盆地( )
A.位于青藏高原东部 B.北部受山脉阻挡
C.纬度最低 D.距海遥远
5.该地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 )
A.绿洲 B.沙漠 C.戈壁滩 D.油田
随着“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出台,内地已有渝新欧等10条中欧班列加入跨越亚欧大陆桥的“新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国内陆地区与欧洲市场的直联互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渝新欧铁路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对于该线路正确的描述是( )
A.途径陇海线和兰新线 B.相比海运,该线路运量大、运费低、投资省
C.沿途自然景观变化不大 D.沿途地形平坦,发达国家众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7.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北段的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总生成量就有300亿吨,“西气东输”工程一线以此为起点,将天然气输往上海。对于该工程,错误的说法是( )
A.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 B.可增加西部地区就业机会
C.修建管道,严重破坏了沿途的生态问题 D.新疆工业不发达,油气资源消耗少
读中国轮廓图和沿85°E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中甲山脉是( )
A.昆仑山 B.阿尔泰山 C.天山 D.喜马拉雅山
9.乙盆地中人口、城市、绿洲主要分布在( )
A.①②处 B.②④处 C.①③处 D.②③④处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①山脉是( )
A.昆仑山脉 B.阿尔泰山脉 C.祁连山脉 D.天山山脉
11.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矿产 B.水源 C.地形 D.纬度
12.塔里木盆地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问题 B.减轻了东部环境污染问题
C.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D.把新疆的经济优势转化为能源优势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河水流量较大,给大片胡杨林补充全年所需的水分。河流流经之处,多形成绿洲。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大气降水
14.塔里木河的丰水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镇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 B.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 D.热量充足
2022年6月16日上午,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开通运营,首发列车缓缓驶出。至此,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正式形成,这也是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读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由图可看出新疆铁路几乎都在盆地边缘,主要是因为盆地边缘( )
A.地势平坦 B.能源丰富,经济发达 C.气候适宜 D.临近水源,城镇较多
17.下列对和若铁路开通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完善了我国西部地区铁路网结构 B.有利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
C.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 D.改变了当地的气候条件
二、解答题
18.读黄土高原略图和新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以长城为界,南抵A (填山脉名称)。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形成 、墚、峁、川等地貌景观。
(2)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 的盆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 工程将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3)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严重,当地人采取的 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1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① (山脉);② (河流)。
(2)“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论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描写的是 地区。
(3) 盆地,该盆地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 (农业生产部门),形成灌溉农业区,该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 ;该盆地内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通过 (运输方式)将该地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
20.读“塔里木盆地相关示意图”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填出: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
(2)由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 (省份)南部, 山脉和 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3)由图可知,喀什的年降水量很 ,气候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为 。这里 和 广布。
(4)分析塔里木盆地为什么成为了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21.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据“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 (均匀或不均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有: 。
(2)图中西气东输路线,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主要通过 运输将丰富的天然气输往东部的 工业基地。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的 工业基地。
(3)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影响有 。
(4)图中南水北调路线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 地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塔里木盆地边缘是高山山麓地带,冰雪融水多,分布着众多绿洲,人口、城市较密集,因此对新疆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水资源,A正确。排除错误选项BCD,故选A。
2.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地处我国的内流区,河水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C正确,D错误;冬季有结冰现象,B错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A错误。故根据题意选C。
【点睛】塔里木盆地边缘是高山山麓地带,紧临有众多水源的绿洲,很早有“丝绸之路”经过,今日绿洲农业发达,也是人口相对集中和城镇、交通分布的中心地带。
3.D 4.D 5.A
【解析】3.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A错误;塔里木盆地夹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与秦岭相距甚远,故B错误;塔里木盆地主要为沙漠,工业部门较少,故C错误;塔里木盆地四周边缘依靠天山、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农业发达,是城镇的主要集中地区,故D正确。故选D。
4.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加上盆地周围高山环绕,夏季风无法到达,故塔里木盆地受到夏季风影响较小,D正确,B错误;塔里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纬度较高,AC错误;故选D。
5.由图分析可知,塔里木盆地居民点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塔里木盆地地处中国新疆南部,在天山以南,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干旱,在盆地中心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盆地边缘是绿洲,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6.A 7.C
【解析】6.读图可得,渝新欧铁路途径陇海线和兰新线,故A叙述正确;渝新欧铁路相比海运,运量较小,运费较高,投资大,故B叙述错误;渝新欧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区降水差异大,其自然景观差异大,故C叙述错误;渝新欧铁路沿途地面起伏大,多发展中国家,故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选A
7.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是:西气东输工程能够使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西气东输工程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新疆工业不发达,油气资源消耗少;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的修建,虽然非常注重生态保护,也不同程度的破坏了沿途的生态环境,但并不是非常严重。故ABD正确,C错误,根据题意选C。
【点睛】“渝新欧”铁路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于2011年1月开通。这条铁路从重庆出发,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之一,该铁路经过我国的陇海线和兰新线,该铁路沿线经过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降水多少不同,且途径地区多高原和山地,据此解答即可
8.C 9.B
【解析】8.由图可知,沿85°E自北向南依次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图中甲山脉位于46°N以南,为天山山脉,它把新疆分隔成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是地理上一条重要界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乙盆地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带和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分布着众多的绿洲,因此,该盆地中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即图中②④处,B正确;①处坡度陡,且海拔较高,蓄水能力弱,不利于生产生活;③位于盆地腹地,沙漠广布,蒸发下渗强,水资源不足,不利于生产生活,①③错,排除ACD。故选B。
【点睛】我国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陆,离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的地带,分布着众多的绿洲,绿洲是新疆的主要农业区。
10.A 11.B 12.D
【解析】10.读图可知,该区域属于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属于第二阶梯,依据图中①位置,①是一二阶梯分界线山脉昆仑山脉,B、C、D错误。故选A 。
11.读图可知,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深居大陆内部,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其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A、C、D错误。故选B。
12. 图示区域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将该资源输往我国东部的重大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油气资源丰富,这里人口稀少,人口城市分布都受水源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重点工程,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C 14.B 15.B
【解析】13.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该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河流经过之处,绿洲广布,农业发达,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湖泊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很少,C正确,ABD错。故选C。
1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塔里木河的补给来源是高山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进入汛期,因而塔里木河的丰水期是夏季,B符合题意,ACD错。故选B。
15.塔里木盆地深居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读图可知,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带分布着铁路、公路及城市,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充足,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因此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B正确。与光照、地形和热量关系小,ACD错误。故选B。
【点睛】塔里木盆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塔里木盆地边缘,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
16.D 17.D
【解析】16.铁路的主要作用是将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集中的绿洲地区联系起来;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盆地边缘临近水源,城镇较多,所以新疆铁路几乎都在盆地边缘,D正确;与地势平坦、能源丰富和气候适宜无关,排除ABC。故选D。
17.联系实际分析,和若铁路的开通完善了我国西部地区的铁路网结构,A正确;有利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B正确;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C正确;和若铁路的开通并不能改变当地的气候条件,D错误。依据题意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D。
【点睛】和若铁路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一条连接若羌县与和田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部地区重要区域路网干线,是新疆南疆地区沟通西北、西南地区的便捷运输通道。
18.(1) 秦岭 塬
(2) 最大 西气东输
(3) 水土流失 生物
【分析】本大题以黄土高原略图和新疆略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地貌、黄土高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
【详解】(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可知,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形成塬、墚、峁、川等地貌景观。
(2)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3)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为了解决该问题,采取植树造林的生物措施,还有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以保持水土。
19.(1) 秦岭 淮河
(2)北方
(3) 塔里木 种植业 塔克拉玛干沙漠 管道
【分析】本题以四大地理区域图为材料,共设3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地形区、农业生产部门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①为秦岭、②为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2)由题可知,歌中的“黄土高坡”指的是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
(3)结合所学知识,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该盆地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种植业,形成灌溉农业区。塔里木盆地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内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将该地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
20.(1)如图所示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天山 昆仑
(3) 小 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戈壁 沙漠
(4)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加上四周高大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
【分析】本题以塔里木盆地为材料,考查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和位置等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处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内部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如图:
(2)由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
(3)由图可知,深居我国西北内陆的喀什的年降水量很小,气候非常干旱。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戈壁和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4)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加上四周高大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所以成为了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21.(1) 不均匀 矿产资源短缺;能源短缺
(2) 管道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3)缓解能源(资源)短缺问题;优化能源(资源)结构,促进工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4)华北/京津冀
【分析】本题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为材料,考查资源分布特点、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但其工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矿产资源短缺,能源资源短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要通过管道运输,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沪宁杭工业基地。西电东送共有三条线路,南线 主要把西部的电能调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3)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可以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缓解其能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减少煤炭使用,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南水北调共有东、中、西三条线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