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易错应用题精选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因数与倍数易错应用题精选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21: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数与倍数易错应用题精选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1.把60个苹果分成偶数份,使每份中苹果的个数相等。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每份中分别有多少个苹果?
2.一块木板长120cm,宽90cm,要锯成若干个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如果使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它可以锯成多少个正方形?
3.育英小学五年级举行“汉字听写大赛”。35名学生要分成两个小组。如果第一小组人数为奇数,第二小组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如果第一小组人数为偶数呢?
4.五(1)班35名同学分成A、B两队进行拔河比赛,如果A队人数为偶数,B队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
5.在一座小岛上,有一个灯塔,灯塔上有红、绿两盏灯日夜不停闪烁。绿灯每4分钟闪一次,红灯每7分钟闪一次,若一天21:00两盏灯同时闪烁了一次,那么两盏灯下一次同时闪烁是什么时候?
6.用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照下图的样子拼一个正方形。
(1)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 )厘米。
(2)画出拼成正方形。
7.同学们做了60朵红花和75朵黄花。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要求每束里的红花的朵数一样多,每束里的黄花的朵数也一样多。想一想,这些花最多可以分成几束?每束里的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朵?
8.学校打算在一块长90米,宽60米的长方形空地上种植一些柳树,四个顶点各栽一棵,并且每相邻两棵树的间距相等,那么至少要栽多少棵树?
9.六年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若6人一组多3人,若8人一组多5人,六年级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10.刘阳和王林在操场上跑步,刘阳每6分钟跑一圈,王林每4分钟跑一圈。他们同时从起点出发﹐都按逆时针方向跑,至少经过多少分钟又能在起点相遇?
11.两根彩带,分别长36分米和48分米,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一共可以截成几小段?
12.每名工人一天可以生产4件上衣,每名工人一天可以生产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衣服。 如果你是服装厂的老板,最少招多少名工人比较合适?怎么安排?
13.五(1)班在男生24人,女生20人。体育课上,老师要把男女生分别分小组活动,但每组的人数都要相等,每组最多应是几人?一共可分成多少个小组?
14.学校组织五年级同学去春游,五(1)班有48人,五(2)班有36人。为了确保路上安全,老师把两个班都分成人数相等的小队。每个小队最多有多少人?两个班一共可以分成几个小队?
15.某校组织四年级师生到白洋淀进行研学,其中一项活动是划船。游船有两种,甲种:每条船限乘客4人,乙种:每条船限乘客6人。已知师生的人数是5的倍数。若仅租甲种船,则不少于12条;若仅租乙种船,则不多于9条。
(1)参加研学的师生一共有多少人?
(2)如果甲种船的租金是每条船10元,乙种船的租金是每条船12元。应怎样租船,才使每条船都坐满,且租金最少?最少租金是多少元?说出你的解题思路并解答
16.如图是一张4×4的方格图,它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每个小正方形里都写了一个数。
(1)在这个方格图上框出形,那么框出的4个数的和一共有多少种?其中和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2)在这个方格图上框出形,那么框出的5个数的和一共有多少种?每5个数的和一定是15的倍数吗?为什么?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17.有5张卡片,分别写有数字1、2、3、4、6.现从中取出3张卡片,并排放在一起,组成一个三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奇数?
18.2021年端午节到来之际,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实验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其中五年级参加划旱地龙舟的学生在20人~30人之间,赛前预演时,无论4人一组或6人一组都剩余2人,请问五年级参加划旱地龙舟的学生有多少人?
19.下表中的a、b、c表示连续的3个奇数,任意写出三组这样的数,并求出各组数的和。
a b c a+b+c
(1)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下来。
(2)如果3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1,那么其余两个数分别是( )、( )。
20.第一实小六年级同学要植一些树(不超过100棵),如果每行植7棵,最后一行多1棵;如果每行植6棵或4棵,最后一行也都多1棵。这批树苗有多少棵?
21.花店的阿姨准备用42枝玫瑰花和36枝康乃馨扎成花束,要使每束花里玫瑰的枝数相同,康乃馨的枝数也相同,并且所有的鲜花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最多可以扎多少束这样的花束?每束花束里最少有几枝花?
22.五年级学生排队做操,每行15人或每行18人,都没有剩余。已知这个年级的人数在200~300之间,五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参考答案:
1.8种;
分为60份,每份1个苹果;
分为30份,每份2个苹果;
分为20份,每份3个苹果;
分为12份,每份5个苹果;
分为10份,每份6个苹果;
分为6份,每份10个苹果;
分为4份,每份15个苹果;
分为2份,每份30个苹果。
【分析】由于“每堆个数相同”且“分成偶数堆”知本题是要求60的偶因数的个数,因为每个偶因数对应于一种符合条件的分法,所以先找出60的因数,其中的偶数是符合条件的,即可知答案。
【详解】60的因数有:1,2,3,4,5,6,10,12,15,20,30,60。
其中偶数有:2,4,6,10,12,20,30,60。
所以有8种分法。
分为60份,每份1个苹果;
分为30份,每份2个苹果;
分为20份,每份3个苹果;
分为12份,每份5个苹果;
分为10份,每份6个苹果;
分为6份,每份10个苹果;
分为4份,每份15个苹果;
分为2份,每份30个苹果。
答:有8种分法,每份可以有1个、2个、3个、5个、6个、 10个、15个、30个。
【点睛】此题考查了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用到的知识点:偶数的含义: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2.12个
【分析】由做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可知:正方形木板的边长是120和90的公因数,要求木板的边长最长是多少cm,就是正方形木板的边长是120和90的最大公因数,用120和90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然后把它们的商乘起来,得到的积就是可做成多少块这样的正方形木板。
【详解】120=2×2×2×3×5
90=2×3×3×5
所以120和90的最大公因数是:2×3×5=30
即正方形木板的边长是30厘米。
(120÷30)×(90÷30)
=4×3
=12(个)
答:正方形木板的边长最长是30cm,可做成12个正方形。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做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木板,且没有剩余,就是求正方形木板的边长长度是120和90的公因数。
3.偶数;奇数
【分析】根据奇数与偶数的性质“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进行解答,35名学生要分成两个小组,35是奇数,如果第一小组人数是奇数,那么第二小组人数是偶数;如果第一小组人数是偶数,那么第二小组人数是奇数。
【详解】根据奇数与偶数的性质:奇数+偶数=奇数
答:如果第一小组人数为奇数,那么第二小组人数为偶数;如果第一小组人数为偶数,那么第二小组人数为奇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奇数与偶数的性质。
4.奇数
【分析】根据:奇数-偶数=奇数,进行解答。
【详解】因为35是奇数,奇数-偶数=奇数,所以分成A、B两队进行拔河,如果A队人数是偶数,那么B队人数就是奇数。
答:B队人数为奇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奇数与偶数的性质。
5.21:28
【分析】本题就是求4和7最小公倍数的问题。求出4和7的最小公倍数,本题得解。
【详解】4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4×7=28
9:00+28分=9:28
答:两盏灯下一次同时闪烁是9时28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倍数的应用,求出4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1)12;
(2)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长、宽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1)4和3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4×3=12,所以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12厘米。
(2)画图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相关应用,明确互质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7.15束;红花4朵、黄花5朵
【分析】由题意知:60朵红花和75朵黄花。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就是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求得最大公因数后,用两种花的朵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即可得每束里的花的朵数。据此解答。
【详解】60=2×2×3×5
75=5×5×3
60和75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每束红花的朵数:60÷15=4(朵)
每束黄花的朵数:75÷15=5(朵)
答:这些花最多可以分成15束,每束里的红花有4朵,黄花有5朵。
【点睛】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12棵
【分析】由题意可知:相邻两棵树的间距是90与60的最大公因数时,栽的棵数最少。分别求出行数与一行的棵数,相乘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90=2×3×3×5
60=2×2×3×5
所以90与60的最大公因数是2×3×5=30,也就是相邻两棵树的间距是30米。
一行的棵数:90÷30+1
=3+1
=4(棵)
行数:60÷30+1
=2+1
=3(行)
4×3=12(棵)
答:至少要栽12棵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9.21人
【分析】6人一组多3人,8人一组多5人,也就是无论6论组还是8人一组,都少3人。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再减去3即可。
【详解】6=2×3
8=2×2×2
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则至少有24-3=21(人)
答:六年级至少有21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明确无论6论组还是8人一组,都少3人是解题的关键。
10.12分钟
【分析】求出6和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刘阳和王林经过多少分钟再一次在起点相遇。
【详解】6的倍数有:6、12、18、24
4的倍数有:4、8、12、16、24
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
12分钟又能在起点相遇
答:至少经过12分钟又能在起点相遇。
【点睛】本题考查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1.12分米;7段
【分析】由题意可知:每小段最长的值等于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求每小段最长时,一共截成多少段,用36与48的和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详解】36=2×2×3×3
48=2×2×2×2×3
所以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即每小段最长是12分米。
(36+48)÷12
=84÷12
=7(段)
答:每小段最长是12分米,一共可以截成7小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每小段最长的值等于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
12.11名;安排7名工人生产上衣,4名工人生产裤子。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只有加工的上衣和裤子的数量同样多,是比较合适的,由于工人加工裤子一天能生产7条,加工上衣一天能生产4件,即找4和7的公倍数,由于要求的是最少招多少名工人,则相当于求4和7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再根据加工的数量除以一天加工的量即可知道人数的安排。
【详解】4的因数:1、2、4;7的因数1、7。
由此即可知道4和7是互质数。
则4和7的最小公倍数:4×7=28
生产上衣的人数:28÷4=7(人)
生产裤子的人数:28÷7=4(人)
4+7=11(人)
答:最少招11名工人比较合适,7人生产上衣,4人生产裤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问题,要仔细分析题目,再进行求解。
13.4人;11组
【分析】由男女生各自分组,要使每组的人数相同,可知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组多有多少人,就是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求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只要用男、女生人数分别除以每组的人数再相加即可。
【详解】24=2×2×2×3
20=2×2×5
所以24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4
即每组最多有4人
男生分的组数:24÷4=6(组)
女生分得组数:20÷4=5(组)
6+5=11(组)
答:每组最多有4人,可以分成11个小组.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14.12人,7个
【分析】五(1)班有48人,五(2)班有36人,把两个班都分成人数相等的小队,求每小队最多有多少人,即是求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根据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解即可;用两个班人数除以每队的人数,再求和即为两个班一共可以分成的队数。
【详解】48=2×2×2×2×3
12=2×2×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人)
48÷12+36÷12
=4+3
=7(个)
答:每个小队最多有12人,两个班一共可以分成7个小队。
【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的应用,关键是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5.(1)50人(2)见详解
【分析】(1)4乘12算出仅租甲船能坐48人,即师生人数比48多;9乘6算出仅租乙船可坐的人数,人数不会超过54人,即人数在48与54之间,人数又是5的倍数,即可求出人数。
(2)因为乙船相等比较便宜,先尽可能多的租乙船,且使得座位全坐满,再根据船的单价计算出租金;然后再将乙船的数量减少,甲船的数量增加,且使得座位全坐满,再根据船的单价计算出租金,据此算出所有的可能,再比较哪种租金最少即可解答。
【详解】(1)4×12=48(人)
6×9=54(人)
答:参加研学的师生一共有50人。
(2)
甲/条 乙/条 可坐人数/人 租金/元
2 7 50 104
5 5 50 110
8 3 50 116
11 1 50 122
答:租甲船2条,乙船7条,无空座且租金最少,最少是104元。
【点睛】总价=单价×数量。5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5。
16.(1)6种;最大165,最小57
(2)4种;原因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按一定的规律,找出所有,进而找出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框出形,那么中心的数有4个,分别是18、21、30、33,是有意一共有4中,如果这5个数的和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那么它就是15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1)可框出的四个数有3、15、18、21;6、18、21、24;15、27、30、33;18、30、33、36;27、39、42、45;30、42、45、48。一共有6种情况;
最大:30+42+45+48=165;
最小:3+15+18+21=57。
(2)一共有4种,根据框中心数与周围数的关系,可知和是中心数的5倍,中心的数18、21、30、33都是3的整数倍,5×3=15,所以每5个数的和一定是15的倍数。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表的规律以及3和5的倍数特征,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即可,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防止多写或漏写。
17.24个
【分析】组成奇数,那么个位的数字必须是1、3中的一个,有2种不同的选择方法,那么十位上的数字就要从剩下的4种选择一个,有4种不同的选法,百位上的数字就剩下3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有3种不同的方法,它们的积就是所有不同奇数的个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
2×4×3
=8×3
=24(个)
答:可以组成24个奇数。
【点睛】本题根据偶数的特点找出各个位上数字的可能性,然后根据乘法原理进行求解。
18.26人
【分析】根据题意,五年级参加旱地龙舟的学生人数在20人~30人之间,无论4人或6人一组都省2人,求出4和6的公倍数,在20~30之间,求出倍数再加上2,就是参加旱地龙舟的学生人数。
【详解】4的倍数:4、8、12、16、20、24、28、32……
6的倍数:6、12、18、24、30……
4和6在20~30之间的倍数是24
24+2=26(人)
答:五年级参加旱地龙舟的学生有26人。
【点睛】本题考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求法。
19.(1)表见详解(答案不唯一);三个连续奇数的和还是奇数;三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中间奇数的3倍
(2)25;29
【分析】(1)根据奇数的意义: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相邻的两个奇数之间相差2;据此填写表格;填空后找出你的发现;
(2)再根据奇数的特征,设中间的奇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位x-2;x+2;三个数的和是81,列方程:x-2+x+x+2=81,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1)
a b c a+b+c
1 3 5 9
11 13 15 39
35 37 39 111
三个连续奇数的和还是奇数;三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中间奇数的3倍。
(2)设中间的奇数为x,则三个奇数分别为x-2,x,x+2。
x-2+x+x+2=81
3x=81
x=81÷3
x=27
27-2=25,27+2=29
【点睛】利用奇数的特征进行解答。
20.85棵
【分析】求出7、6和4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1,即可解答。
【详解】7=1×7
6=2×3
4=2×2
7、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7×2×3×2=84
84+1=85(棵)
答:这批树苗有85棵。
【点睛】本题主要利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题意,确定求的是什么,进一步利用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21.6束;13枝
【分析】根据题意,找出42和36的最大公因数,即最多的花束数量;分别用42和36除以花束数量即可求出玫瑰花和康乃馨在每束花中的数量,相加即可。
【详解】(1)42的因数:1、42、2、21、3、14、6、7;
36的因数:1、36、2、18、3、12、4、9、6;
42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6;
答:最多可以扎6束这样的花束。
(2)42÷6+36÷6
=7+6
=13(枝)
答每束花束里最少有13枝花。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
22.270人
【分析】每行15人或每行18人,都没有剩余,可得学生人数是15和18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可以先求出15和18的最小公倍数,再求出200~300之间的公倍数。
【详解】[15,18]=90
90×3=270(人)
答:五年级一共有学生270人。
【点睛】此题考查了公倍数,关键要知道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