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21:41:33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铝—空气—海水电池中,Al为活泼金属,失电子作负极,故A错误;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
C.氧气在正极得电子,电极反应为:,故C正确;
D.1molAl失3mol电子,则消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mol,故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二元弱酸酸根分步水解,离子方程式:、,A错误;
B.铅蓄电池中电解质为H2SO4,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B错误;
C.和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C正确;
D.氢气物质的量为0.5mol,与足量的碘蒸气混合反应后生成碘化氢气体,放出热量,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热化学方程式: ,D错误;
答案选C。
3.AC
【详解】
A.a与电池正极相连,为电解池阳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为电解池阴极,极的溶解,极上析出,故A正确;
B.因该燃料电池是在酸性电解质中工作,所以正极反应为:,故B错误;
C.极是粗铜,极是纯铜时,电解时,极逐渐溶解,极上有铜析出,符合精炼铜原理,故C正确;
D.电解溶液时,极产生的气体为,产生需电子,所以需要燃料电池的,二者的体积并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C。
4.B
【分析】
放电时,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S8+16e- +8Zn2+=8ZnS,据此作答。
【详解】A.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b极电势高于a极,故A错误;
B.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S8+16e- +8Zn2+=8ZnS,故B正确;
C.放电时,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a极为阴极,接电源负极,故C错误;
D.充电时,生成13.0gZn即0.2mol,理论上转移0.4mol电子,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5.C
【详解】
A.啤酒中存在平衡,打开啤酒瓶时,泛起大量泡沫,是因为压强降低,平衡向生成二氧化碳的方向移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项错误;
B.将水坝的钢闸门连接电源负极进行保护,原理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项错误;
C.将发黑的银锡子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易拉罐中,可构成原电池,负极铝失电子,正极硫化银得电子生成银单质,故可使其光亮如新,C项正确;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D项错误;
答案选C。
6.B
【详解】A.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D2O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1.8g重水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故A错误;
B.32g铜的物质的量为,生成0.5mol铜需要得到1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转移电子数为NA,故B正确;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阴阳离子数目,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产物分子的个数小于0.2NA个,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C、H的个数比为1:2,不能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原子,A错误;
B.丙烯分子式为,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与也是等物质的量,该有机物有可能是丙烯,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只能确定该有机物组成中C、H的个数比,不能确定分子式,不能确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但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是1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C错误;
D.甲醛(结构简式为HCHO),符合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甲醛,D正确;
答案选D。
8.D
【详解】A.质谱法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快速、微量、精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故A正确;
B.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醋酸的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故B正确;
C.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故C正确;
D.质谱仪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而不是分子式,故D错误;
故选D。
9.C
【详解】A.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乙酸与NaOH溶液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A不符合题意;
B.乙烯虽然在加热情况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氢气用量不易控制,易引入新的杂质,B不符合题意;
C.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两种液体,故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又因为乙醇和水能够按一定比例形成恒沸物,故需先加入CaO来吸收水分再进行蒸馏,C符合题意;
D.甲苯与苯是互溶的沸点相差比较大的两种液体,且均不溶于水,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直接蒸馏进行分离,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0.D
【详解】A.相同碳原子数的烃分子,不饱和程度越大,氢原子数目越少,则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故A正确;
B.烃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故B正确;
C.有机化合物中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成为烃,故C正确;
D.乙炔属于不饱和烃,乙炔含有碳碳三键,1,3-丁二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结构不相似,因此乙炔与1,3-丁二烯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C
【详解】①甲烷属于饱和烃,既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也不和溴水反应;
②环己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使溴水褪色;
③乙炔聚合生成的聚乙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使溴水褪色;
④1,3-丁二烯 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使溴水褪色;
⑤聚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既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也不和溴水反应;
故选C。
12.B
【详解】A.硫铁矿煅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故A错误;
B.制粗硅是利用二氧化硅和碳高温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结构为反丁橡胶,故C错误;
D.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铝的冶炼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D错误;
13.C
【详解】①丁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断裂σ键;
②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断裂π键;
③丙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断裂π键;
④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断裂σ键;
可知反应②③是通过有机物中π键的断裂发生;
故选C。
14.B
【详解】A.丙烯结构简式为CH3CH=CH2,C原子杂化方式为、两种,A错误;
B.因丙烯结构不对称,则与HCl加成可生成两种产物1-氯丙烷、2-氯丙烷,B正确;
C.聚丙烯中无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C错误;
D.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最简式相同,如乙炔、苯不是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B。
15.D
【详解】A.选项中的“烟花”指的是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与电子跃迁无关,A错误;
B.萃取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淘金利用的是黄金与沙子的密度不同分离物质,B错误;
C.青铜是铜锡合金,C错误;
D.选项中的“气”是指乙烯,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
故选D。
16.(1)
(2)
(3)A
(4) ⑤ ⑥
(5)CH3C≡CCH3
【详解】(1)乙烯分子的结构式为;
(2)2-甲基-1,3-丁二烯含有2个碳碳双键,且含有5个C原子,主链为4个C,结构简式为;
(3)烷烃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①、③中碳原子都是4个,①无支链,沸点:①>③;②、④中碳原子数为5,比①、③中碳原子数都多,则沸点较高,②无支链,沸点:②>④;故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②④①③,故选A;
(4)⑤的结构相似,分子式不同,相差2个CH2基团,互为同系物;⑥戊烯和环戊烷的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⑤; ⑥;
(5)乙炔为直线结构,若乙炔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碳原子代替,则四个碳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CCH3。
17.CH3CH2CH2CH3、CH(CH3)3
【详解】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H原子数为:N(H)==10,标况下17.92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8mol,该烃分子中含有C原子数为:N(C)==4,则该烃的分子式为:C4H10。分子式为C4H10的烃为丁烷,丁烷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其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H3、CH(CH3)3,该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CH(CH3)3。
18.(1) Cu 氧化
(2) 溶液 溶液
(3) 电极质量增加或电极变粗
(4) Cu Ag
【详解】(1)原电池中有2个电极,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Cu比Ag活泼,Cu作负极,负极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负极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Cu;;氧化;
(2)X是负极电解液,与负极材料不发生反应,一般为负极材料失电子生成的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故X是溶液,Y是正极电解液,与负极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与Cu反应的是,则Y为溶液,故答案为:溶液;溶液;
(3)正极发生得电子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电极现象为有银单质生成使电极质量增加或变粗,故答案为:电极质量增加或电极变粗;;
19.(1) 原电池 电解池
(2)
(3)2H2O+4AgNO34Ag+O2↑+4HNO3
(4) 12 HCl
(5)1:4:2:2
【详解】(1)多池串联时,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原电池装置,其余为电解池装置,甲烷、氧气构成甲烷燃料电池,故甲池为原电池装置,乙、丙为电解池装置;
(2)通入O2的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通入CH4的电极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
(3)乙池中石墨作阳极材料,银作阴极材料电解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4AgNO34Ag+O2↑+4HNO3;
(4)丙池中电解氯化钠溶液,发生的方程式为:2H2O+2NaClCl2↑+ H2↑+2NaOH,当丙中共产生112ml(标准状况)气体时,则生成氢气、氯气各0.0025mol,生成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c(NaOH)=0.01mol/L,所得溶液在室温时的pH=12;若要使丙池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向丙池通入HCl;
(5)在A、B、C、D各电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氧气、银单质、氯气、氢气,根据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故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2:2。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Zn:65 Al:27 Cu:64 Ag:108 Cl:35.5 C:12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国首创的铝—空气—海水电池可为海,上航标灯供电,是一种无污染、长效、稳定可靠的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原电池正极
B.电池工作时,海水中的向负极移动
C.正极反应式为:
D.每消耗,电池最多向外提供电子的电量
2.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B.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C.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D.将氢气与足量的碘蒸气混合混合反应后生成碘化氢气体,放出热量。则
3.以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用于在铁件上镀铜,a极为纯铜,b极为镀件
B.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C.该装置用于粗铜精炼时,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
D.、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体积相等
4.近日,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硫/锌电池,储电效率高,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b极电势低于a极
B.放电时, b极反应为S8+16e- +8Zn2+=8ZnS
C.充电时,a极与电源正极连接
D.充电时,生成13.0gZn时理论上转移0.2mol电子
5.化学就在身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此现象无法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将水坝中的钢闸门连通电源的负极对其进行保护,其原理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银锡子佩戴时间长了会发黑,将其放在盛有食盐水的铝制易拉罐(打磨后)中,可使其光亮如新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水)含有的电子数为
B.在精炼铜的过程中,当阴极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
C.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为
D.一定条件下,与充分反应后,产物的分子数为
7.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一定为1:2:3
B.该有机物不是丙烯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
D.该有机物可能是甲醛(结构简式为HCHO)
8.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会用到多种化学仪器,下列关于化学仪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谱仪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B.醋酸的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
C.红外光谱仪可以检测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
D.质谱仪常用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分液
B 乙烷(乙烯) 氢气 加热
C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D 苯(甲苯) 蒸馏水 分液
A.A B.B C.C D.D
10.下列关于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碳原子数的烃分子,不饱和程度越大,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
B.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
C.烃是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D.乙炔属于不饱和烃,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11.有5种物质:①甲烷 ②环己烯 ③聚乙炔 ④1,3-丁二烯 ⑤聚乙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工业生产中涉及的原理反应正确的是
A.制备硫酸:
B.制粗硅:
C.人工合成顺丁橡胶:
D.冶炼铝:
13.下列反应是通过有机物中π键的断裂发生的是
①丁烷与氯气反应 ②丙烯与HCl反应 ③丙炔与氢气反应 ④苯与液溴反应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为杂化
B.丙烯与加成的产物可能有2种
C.聚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D.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15.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烟花”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的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原理一致
C.“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中的“铜奔马”是主要由铜、锌组成的青铜制品
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中的“气”是指乙烯
二、填空题(共40分)
16.(每空2分,共12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烯分子的结构式: 。
(2)写出有机物2﹣甲基﹣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 。
(3)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
①CH3(CH2)2CH3 ②CH3(CH2)3CH3 ③(CH3)3CH ④(CH3)2CHCH2CH3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4)下列选项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O2和O3 ②1H、2H、3H ③与 ④与 ⑤与 ⑥戊烯和环戊烷 ⑦与
(5)若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17.(每空2分,共6分)0.5mol某烃完全燃烧后生成44.8L CO2(标准状况)气体和45g H2O,通过计算求该烃的分子式 .并写出该烃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1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利用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电极方程式为: 2分,发生 反应。
(2)X是 ,Y是 。
(3)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电极方程式为: 2分 。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池是 装置(1分),乙池是 装置(1分)。
(2)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通入CH4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一段时间后,当丙中共产生112ml(标准状况)气体时,均匀搅拌丙池,所得溶液在室温时的pH= (已知NaCl溶液足量,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ml),若要使丙池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向丙池通入 (1分,填化学式)
(5)在A、B、C、D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