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广东省翁源第一高级中学主讲:范晶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陈锡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生命新闻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该好好读读我们自己的生活?教学目的:
1.学习邓小平同志二次南巡讲话的基本精神及重要意义,了解他为改革开放作出的伟大贡献。
2.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
3.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使学生们认识到改革来之不易,并从中吸取改革创新的精神 。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南方日报》发表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内容。
通讯的特点是:
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标题解释:
1、东方风:
———改革开放之风
2、满眼春:
———用比喻的手法说明改革开放使中华大地生机勃勃,放眼望去一片生机盎然。研读课文,总体把握。回答:
1、分析文章的结构。
导语点明了什么?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讲话内容:
第二部分:
讲话内容:
第三部分:
讲话内容: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1月19日,小平同志来到深圳观看市容。特区姓“社”不姓“资”。1月20日,参观国贸中心大厦。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基本路线。 1月21日,参观中国民俗艺术文化村和锦绣中华微缩景区。 1月22日,小平同志同省、市负责人作重要谈话,敢“闯”敢“冒”。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月23日,小平同志离开蛇口港,离途中与省、市负责人亲切交谈。
2.本文是通过哪些描写来烘托邓小平形象的?
(1)肖像描写:
十分健康,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脸,神采奕奕
(健旺的状态)
(2)语言描写:
“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
(平实的语言,急迫的心情)
将题词一字一句念了出来:“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惊人的记忆力,对深圳特区关注与支持)
“我刚才说,第一条是不要怕犯错误,第二条是发现问
题赶快改正。”
(勇敢果断)
女职工齐喊:“邓爷爷好!”
(平易近人)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的题词邓小平南巡邓爷爷好(3)细节描写:
站在深圳河大桥桥头,深情地眺望对岸的香港。
(特写镜头,反映小平同志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殷切希望)
小平同志向码头走了几步,突然又转回来,向
李灏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认真负责,对深圳特区寄予期望)
3、这篇通讯用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形式,报道了小平同志在深圳考察时的许多重要谈话,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说说这些描写体现了小平同志哪些性格?
——领袖风范,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勇敢果断,求实创新,和蔼可亲。 4、《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是这样开始的:“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唱的就是邓小平在深圳考察的故事。请找出小平同志这次深圳谈话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的重要信息,联系歌词畅谈小平同志这次谈话的成就。
背景:邓小平顶着重重压力,大刀阔斧,改革创新,1984年把深圳划为经济特区,8年后,深圳发展起来,壮大了,有人提出疑问深圳姓资姓社,以致全国上下一片“姓资姓社”的大讨论,怕了,还要不要改革?此时邓小平亲自南巡告诉世人,深圳,姓社不姓资,不管姓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人民生活富起来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时说此话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但邓小平敢说。这就是大胆,这就是创新。我们说邓小平为中国人民做了两件最大的好事,一个是改革开放,一个是“一国两制”。在农村,如果不改革开放,所有的农民只能在家务农,可是,一改革,人们走出去,做生意,打工,互相交流起来,人民富了。这就是勇敢果断,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没有袁隆平,中国很多人要饿肚子,没有邓小平,中国很多人要穿开裆裤。
《春天的故事》歌词
曲:王佑贵?? 词:叶旭全??蒋开信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 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1980)昔日深圳美丽的深圳夜景同年
成立
珠海
汕头
厦门
三个
经济
特区汕头的观海长廊与澳门相邻的珠海市拱北区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商业区,每天吸引着不少澳门人来这里购物。今天的厦门经济特区已发展成为“闽南金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4、《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是这样开始的:“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唱的就是邓小平在深圳考察的故事。请找出小平同志这次深圳谈话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的重要信息,联系歌词畅谈小平同志这次谈话的成就。 解放思想,先富带后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西汉纸地图 最大残长8厘米。此地图用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用麻类纤维造纸的验,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献给朝廷。由于质量提高,纸张的应用得以推,逐渐代替了简帛。后人将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便得到了正写的文字印刷品。雕刻木板毕昇发明的泥活字版示意模型图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毕昇炼丹引爆图 火药“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明朝时期水陆两用的火箭,也是二级火箭的始祖。
水浮指南针大胆创新,是我们必备的品质。
古往今来,创新精神一直在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