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评A
(基础过关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某区域1965年和2012年地理简图,完成第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 )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素质高
2.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 )
A.A地 B.D地 C.E地 D.F地
解析:由图可知,B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足,交通便利,利于村镇形成和发展。图中显示该地的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形成了D地和F地。A、C两地交通便利,资源外运促进了其发展。E地附近旅游资源丰富,因旅游而兴起,故矿产资源枯竭对其影响最小。
答案:1.A 2.C
读下图,完成第3~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a B.b C.c D.d
4.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
A.土地生产力的大小 B.水资源的多少
C.基础设施的建设 D.经济规模的设想
解析:从图示分析,b处地形平坦,临近河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源充足,又有铁路经过,交通便捷,周边绿洲面积大,位置居中,在a、b、c、d四个位置中,其区位优势条件最为突出。从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看,周围有大片沙漠,河流为内流河,因而制约城市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条件。
答案:3.B 4.B
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修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剖面示意图,完成第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沿途穿越了许多高大山脉,图中代表唐古拉山脉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④为动物迁徙留出生态通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题,青藏铁路二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程自北向南穿越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第6题,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避开多年冻土层和为动物迁徙留出生态通道。
答案:5.B 6.C
2013年3月23日20时30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150多个国家成千上万的城市开展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视。据此完成第7~8题。
7.全球变暖,将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
A.宁夏平原将变湿润
B.洪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下降
C.华北小麦单产下降
D.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多
8.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 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7题,全球变暖使中纬度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水减少,蒸发加剧,华北地区将变得干旱,小麦单产下降。全球变暖使降水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将会增加。第8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破坏。针对问题的产生原因,其主要的整治措施是: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进行国际合作等。禁止使用化石燃料目前还不现实。
答案:7.C 8.B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体,美丽的珊瑚吸引了世界大量的游客。但近年来,这个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区面临着渔业资源大量枯竭、大量珊瑚濒临死亡以及沿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的局面。科学家估计,如果继续下去,将有44%的珊瑚礁在今后的30年内死亡消失。据此完成第9~11题。
9.导致大堡礁珊瑚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水体富营养化 B.海洋污染
C.全球变暖 D.海水温度上升
10.大堡礁许多岛屿已是千疮百孔,原因是( )
A.海浪机械侵蚀 B.海浪化学侵蚀
C.物理风化 D.风力侵蚀
11.从全球范围看,人类保护大堡礁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保护森林 ③使经济开发与珊瑚生态相协调 ④防止和治理各种污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碳增多,再加上毁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上升,产生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从而导致珊瑚大量死亡。
答案:9.C 10.B 11.D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完成第12~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有( )
①台风 ②寒潮 ③沙尘暴 ④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原因可能是( )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风影响大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解析:由该气象灾害发生的地区可知,该灾害可能为寒潮、沙尘暴。由经纬度可知,甲位于四川盆地,受北侧秦岭、大巴山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
答案:12.B 13.A
“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完成第14~16题。
14.从材料中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15.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16.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解析:第14题,从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看出该地经历了大风、降温天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可能会出现寒潮(沙尘暴)天气。第15题,CO2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第16题,该地应位于北方,且种植冬小麦,因而应为华北地区。
答案:14.D 15.B 16.A
读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表,完成第17~18题。
省级行政区 人均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人均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人均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农田灌溉平均每公顷用水量(立方米/公顷·年)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江苏 610 70 540 6 690 570
宁夏 1 780 30 1 750 20 280 4 000
17.关于表中数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宁夏的人均用水量超过江苏
B.两省区生活用水比重均大于生产用水比重
C.宁夏万元GDP用水量为江苏的7倍多
D.江苏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为宁夏的6.8倍多
18.宁夏的人均用水量超过江苏的主要原因是( )
A.宁夏临黄河,水源充足
B.宁夏的工业比较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C.宁夏人口密度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
D.宁夏气候干旱,农田灌溉用水量大
解析:第17题,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的人均用水量超过了江苏,宁夏万元GDP用水量为江苏的7倍多,江苏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为宁夏的6.8倍多,这两省区的生活用水量比重均小于生产用水量比重。第18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宁夏人均生活用水量并没有江苏多,导致其人均用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其人均生产用水量大,特别是宁夏农业用水所占比重远远超过江苏,这主要是由于宁夏降水量少,蒸发旺盛,故农田灌溉的需水量较大。
答案:17.B 18.D
在智利北部一个距海岸仅0.5千米的山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有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下图)。据此完成第19~2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雾气 D.雨水
20.此地该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
A.海风 B.下垫面状况
C.山地冰雪 D.洋流
解析:智利沿海地区因秘鲁寒流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形成逆温现象,会导致该地多大雾天气,当地该种设施就是收集雾气的一种装置。当地雾气的形成和当地海风、洋流、山地地形有关,而与山地冰雪无关。
答案:19.C 20.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下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4分)
(2)在依据图文材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蓝图时,具体重点采用哪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哪些信息条件。(4分)
(3)根据图中的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4分)
解析:结合影响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答案:(1)见下图(按照甲或乙线路画均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线路:连接居民区,使沿线居民受益; ( http: / / www.21cnjy.com )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相对安全(乙经过峡谷地段,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可能性大)。乙线路:连接居民区,使沿线居民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线路最短。
(2)①缺少比例尺,无法根据运输距离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选择运输方式;②缺少运输货物(资源)的信息,不同的货物影响运输方式;③缺少两地间的水文状况(有无河流、流量情况、水位变化情况、有无冰期)、气候条件等。(最少说出两点)
(3)见图中M点。理由:①离C城更近;②地处大的海湾,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较好。
22.(12分)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展望》中称未来十年内农产品价格将在高位震荡。
材料二: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制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新华社记者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是 和 ,其所在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形成原因是 。(5分)
(2)使乞力马扎罗山“雪冠”所剩无几的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是 ,其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解决对策分别有哪些 (5分)
(3)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 ,乙 。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内容,乞力马扎罗山地势高,故而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区域特征。第(2)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雪线上升,对各类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并会对农业、工业等产生影响。第(3)题,理清图中各环节的关系是解题关键。甲导致全球变暖,所以甲为CO2大量排放。乙醇汽油的大量生产是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
答案:(1)气温 降水量 东非高原 热带草原 地势高
(2)全球气候变暖 影响:①全球气候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岛屿和低地,会使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会引起土地盐碱化等。②全球气候变暖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暖热气候向极地扩展,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使世界各国改变农牧业结构。③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中低纬海区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还会加剧传染病的流行。对策: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3)CO2大量排放 石油资源的短缺
23.(8分)读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4分)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两者大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呈负相关,原因是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第(2)题,春、秋季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的危害最大,春季为播种季节,秋季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
答案:(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潮频次越高)。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2)春季和秋季。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影响作物生长;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
24.(8分)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与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相关性 这样的分布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4分)
(2)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通过什么方式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2分)
(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还必须采取什么措施 (2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我国水资源在空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南方多、北方少,可推知,水资源的丰歉与降水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我国降水量也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再联系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工农业发展状况可知水资源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第(2)题,联系所掌握的知识可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为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第(3)题,南水北调既要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为北方供水,同时又不应对沿岸生态造成破坏。
答案:(1)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资源短缺。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而南方季风区年降雨量比北方季风区的年降雨量丰富,所以水资源比北方丰富。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黄淮海)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大,水的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是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跨流域调水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途径之一。修建水库可以将洪水期的水储存起来,到枯水期时使用,以此来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