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中图版1.1地球在宇宙中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中图版1.1地球在宇宙中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29 14: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待发射和返回地面的“神舟十号”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木星合月”是一种天文现象,也不能称为天体。
答案:A
2.在夜晚晴朗的天空,我们能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和拖着长尾的天体分别是(  )
①月亮 ②流星体 ③彗星 ④星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们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是流星体,拖着长尾的天体是彗星。
答案:C
2013年2月俄罗斯遭受天外来客(陨石)袭击。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第3~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图示流星体属于(  )
A.绕火星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月球公转的天体
4.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解析:图示流星体属于太阳系内绕太阳公转的天体。流星体进入大气后绝大部分燃烧掉了,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答案:3.B 4.C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歌谣,完成第5~6题。
5.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6.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解析:第5题,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第6题,童谣中涉及太阳系和地月系。
答案:5.A 6.B
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晚,来自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的2 500名参加世界天文学大会的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矮行星”。读下图,完成第7~8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7.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是因为冥王星(  )
A.发现太晚,体积比月球还小
B.直径与质量太小,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
C.体积与密度同小行星相似
D.公转轨道离太阳太远,表面温度太低
8.冥王星“降级”后被称为“矮行星”,而不是像月球被称为卫星,是因为(  )
A.质量大小不同 B.体积大小不同
C.距离太阳远近不同 D.绕转中心不同
解析:“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冥王星与月球相比,因绕转中心不同而成为不同类型的天体,冥王星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答案:7.B 8.D
2013年12月14日晚上8时,“嫦娥三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次实现月面软着陆,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据此完成第9~10题。
9.在“嫦娥三号”探月过程中,尚未发现生物。地球与月球相比之所以出现生命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上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D.地球上四季分明
10.月球与“嫦娥三号”构成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月球—“嫦娥三号”系统
C.太阳系
D.总星系
解析:第9题,抓住“地球与月球相比”这一关键信息。第10题,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嫦娥三号”绕月球组成月球—“嫦娥三号”系统。
答案:9.A 10.B
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第11~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图中行星M是(  )
A.土星 B.水星 C.火星 D.金星
12.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B.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13.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 (  )
①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M星球上是否有水 ③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M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 ⑤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解析:第11题,火星轨道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地球与木星轨道之间。第12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与其他三个天体并不同级。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此时,月球与太阳位于地球两侧,可能会出现月食,不会出现日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第13题,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答案:11.C 12.B 13.A
2013年11月5日17时08分(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印度成功发射首枚火星探测器,成为继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后第四个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结合下表完成第14~15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年 23时56分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24时37分 有
14.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密切关系的有(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 ②火星和地球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时间长度相同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4题,“液态水”的存在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是地球上适宜的温度,而影响地球上温度的因素则是日地距离和地球上昼夜更替周期。第15题,依据表格,火星与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时间长度并不相同,火星上为1.9年;火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差距较小;火星与地球运行轨道相邻,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会有适宜的温度。火星上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
答案:14.D 15.C
16.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图中画出其他行星的轨道,并用箭头画出行星的公转方向。
(2)在图中以点状表示小行星带的位置。
(3)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且公转轨道面几乎在    ,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按照相互之间的关系把字母填入右面的方框中。
A.太阳状态稳定
B.日地距离适中
C.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液态水的存在
E.适宜的温度
F.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G.体积、质量适中
解析:本题考查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和地球生命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存在的条件。图中有几个行星的轨道没画出来,在画时要明确各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特点,为逆时针方向。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还有共面性的特点。地球生命存在有外部和自身条件两种,从图示看,上为外部条件,即为太阳状态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下为自身条件,在填时注意因果关系,如日地距离适中,从而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得液态水得以存在。
答案:(1)画图略〔提示:水星和火星之间是金星、地球,天王星外是海王星(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画图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3)自西向东 同一平面上
(4)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分别为:A、F E、D、C B、G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772年,德国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其内容是取0、3、6、12、24、48、96……这样一组数,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1天文单位≈1.5亿千米)。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来计算在那时已为人所知的4颗行星会得出惊人的发现,如下表所示。
行星 定则推算数据 实际距离
水星 (0+4)/10=0.40 0.39
金星 (3+4)/10=0.70 0.72
地球 (6+4)/10=1.00 1.00
火星 (12+4)/10=1.60 1.52
(单位:天文单位)
材料二:
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距日实际距离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与日距离 0.39 0.72 1.00 1.52 5.20 9.50 19.20
(单位:天文单位)
材料三:为纪念北京奥运会的精彩举办,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奥运星”。该小行星距日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
(1)根据材料一中的提丢斯—波德定则,分别推算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与太阳的理论距离。
(2)把第(1)题的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果和材料二表中各行星与太阳实际距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请建立一个假设来说明你的发现。(提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3)根据以上分析,试说明“北京奥运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运行轨道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请依据提丢斯—波德定则推断其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并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数据验证其所在位置。
解析:第(1)题,直接用材料中的公式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即可:木星(24+4)/10=2.80天文单位;土星(48+4)/10=5.20天文单位;天王星(96+4)/10=10.00天文单位。第(2)题,木星距日实际距离为5.20天文单位,土星距日实际距离为9.50天文单位,天王星距日实际距离为19.20天文单位,与第(1)题的计算结果对比差距较大。但仔细观察可发现平移一位数据就基本吻合了,再结合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分析,则可以发现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来应该有一颗大行星。第(3)题,“北京奥运星”的轨道应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由提丢斯—波德定则推出的距日距离的近似值为2.80天文单位,将其距日距离4.58亿千米转化为天文单位对比即可验证。
答案:(1)与太阳的理论距离:木星2.80天文单位,土星5.20天文单位,天王星10.00天文单位。
(2)如果把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依次向外顺延一个位次,即木星48、土星96、天王星192,则三颗行星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推算出的距日理论距离和实际距离基本吻合。由此可以假设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来有一颗大行星。由于某种外力导致该行星破裂,形成众多的小行星。(假设只要符合逻辑即可)
(3)“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位于火星轨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与木星轨道之间。验证:依据提丢斯—波德定则可推断其到太阳的距离的近似值为2.80天文单位,而实际距离为4.58亿千米,化为天文单位,约为3.05天文单位,二者比较接近,说明“北京奥运星”就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