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教研片九年级
化学第一次中考模拟诊断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
1.(2分)2023年19届举世瞩目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举重前擦镁粉 B.升五星红旗
C.火炬手点火 D.放飞和平鸽
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测量液体pH D.稀释浓硫酸
3.(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铜
B.水加热时,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热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4.(2分) 如图A、B分别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依据电子排布两种元素有相似化学性质
B.原子A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阳离子
C.原子A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2
D.元素B组成的单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5.(2分)向盛有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可能含有铜
B.滤液的质量可能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C.滤液中可能含有Fe(NO3)3和Cu(NO3)2
D.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6.(2分)现有X、Y、Z三种金属,其中只有金属 X 常温下能被空气氧化;把金属Y、Z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金属Y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金属X不可能是金(Au)
B.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Y、Z、X
C.金属Z可能是银(Ag)
D.金属Y放入金属Z的盐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
7.(2分)把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全反应后甲生成的气体比乙多
B.乙的金属活动性比甲强
C.在盐酸盐中甲的化合价一定比乙高
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比乙小
8.(2分)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符合有关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9.(2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呈酸性,所以酸雨是指pH<7的雨水
B.碱的溶液中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中一定有碱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10.(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粉和CuO粉末 鉴别 分别滴加稀H2SO4溶液,观察现象
B 稀盐酸中含有稀H2SO4 检验 取样,加入适量BaCl2,观察现象
C 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D BaCl2溶液混有Ba(NO3)2杂质 除杂 先加入过量Na2SO4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9分)
11.(5分)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1分)1个汞原子 。
(2)(1分)2个氮分子 。
(3)(1分)3个铁离子 。
(4)(1分)画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
(5)(1分)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12.(6分)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2分)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其中,X=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1分)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
(3)(1分)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是因为 (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4)(1分)一氧化碳具有 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5)(1分)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 ,获得性能更好的钢。
13.(4分)下图为源自长白山原始森林的某矿泉水标签,阅读标签内容,回答问题。
(1)(1分)偏硅酸由 种元素组成;
(2)(1分)镁的元素符号是 ;
(3)(1分)该矿泉水的酸碱性是 性;
(4)(1分)饮用后的空矿泉水瓶要进行回收,目的是 。
14.(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1分)b溶液在点P时处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2)(1分)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1分)除去a固体中混有的少量b,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4)(1分)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溶质质量分数:b>a>c
B.析出固体的质量a>b,c无固体析出
C.溶剂的质量:aD.a、b是饱和溶液,c是不饱和溶液
三、推断题(文字表达式或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5.(7分)我校兴趣小组在我旗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 A 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3分)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的主要成分 ,B的主要成分 红色固体H是 。
(2)(4分)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② ;⑤ 。
四、实验探究题(文字表达式或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6.(10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分)请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6分)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1分)与装置A比较,装置B的优点是 。
(4)(2分)某同学在学习氮肥时,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氨气;
③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氯气的原因是 ;制得的氨气 (填“能”或“不能”)用装置F收集。
17.(8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1)(3分)【猜想与假设】
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 CaCl2;
猜想II:有 ;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2分)【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3)(1分) 【评价反思】
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
(4)(2分)【反思交流】
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可知,在a点处溶液中溶质是 。
②、若要使c点对应的溶液变成b点对应的溶液,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过滤,除杂。
五、计算题(共6分)
18.(6分)将含有少量Na2SO4的NaCl样品10 g溶于80 g水,再向其中滴加70 g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称得滤液的质量为157.67 g,计算:
(1)(3分)样品中Na2SO4的质量
(2)(3分)滤液中溶质的质量
答案
1-10 CDDAA BCCCD
11.(1)Hg (2)2N2 (3)3Fe3+ (4) (5)H2O2
12.(1)8;26.98 (2) (3)b (4)还原 (5)含碳量
13.(1)3/三 (2)Mg (3)碱 (4)减少白色污染、节约资源 (合理即可)
14.(1)不饱和 (2)升高温度 (3)降温结晶 (4)A;D
15.(1)Fe2O3;CaCO3;Cu
(2);
16.(1)长颈漏斗
(2)A;F;2;分解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3)不需要加热(或操作简单等)(合理即可)
(4)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氨水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不能
17.(1)CaCl2、HCl;
(2)溶液变蓝色;变浑浊 (3)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也会有白色沉淀
(4)CaCl2、Ca(OH)2;碳酸钙(CaCO3)
18.(1)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10g+80g+70g-157.67g=2.33g
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BaCl2+ Na2SO4= BaSO4↓+ 2NaCl
142 233 117
x 2.33g y
x=1.42g
y=1.17g
答: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
(2)解: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g-1.42g+1.17g=9.75g
答: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为9.7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