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9 08: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
广义: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
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制度、组织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思想是文化的核心,以思想发展为主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德)马克思
选必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
选必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必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地域文化发展
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传承、保护、共享
教材知识体系
多样性
交互性
传承性
有哪些文化?
文化之间如何交流?
如何传承与保护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何为文化:
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制度、组织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思想是文化的核心,以思想发展为主线。
何为中华传统文化:
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
概念辨析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多元一体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推宗明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概念辨析
单元结构
海纳百川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第1、2课
第1课
第1课
第2课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南宋)朱熹
【课程标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阶段 时期 概况
起源 远古
奠基 春秋战国
形成 秦汉
发展 魏晋-隋唐
繁荣 宋元
传承与 禁锢 明中后期
明清之际
康雍乾
转型与 进步 近代
复兴 现代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川广汉·三星堆
——————————
(2)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3)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辽河流域、
北方草原、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天山南北,
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远古时期——起源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个思想派别: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生产力发展
社会大变革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百家争鸣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政治: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分封宗法制破坏
阶级:士的活跃
文化:礼崩乐坏,私学兴起
一个时代特征:大变革
大动荡、大发展、大融合、大解放
两大历史趋势:
①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
②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
三种治国思想:
①人治: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
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无为而治:顺应时势和民心
(二)春秋战国——奠基
1.背景
民族:华夏认同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
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2.表现
(1)春秋时期:
思考:为什么孔子的主张得不到当时各国君主的青睐?
【温故知新】:孔子的主张和成就有哪些?
孔子从55岁开始,周游列国,相继来到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积极游说各国君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都未被采纳。最终在68岁时,回到鲁国。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春秋战国——奠基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人际关系上:
政治上:
教育方面:
文化方面:
核心:“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民本思想);
“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整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儒家思想讲究仁,以德治民,教化,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秩序混乱,统治者热崇尚武力,加强集权。
②战国时期: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2.表现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春秋战国——奠基
性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影响:大大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
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推崇法家
汉:巩固大一统局面
秦:建立大一统国家
尊崇儒术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和限制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影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文化格局形成,儒家思想从此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特点: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
1、背景:
(2)内容:
背景(汉武帝时期):
(经济)休养生息,恢复经济。
(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
(文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秦汉——形成
1.背景: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2.表现:(《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
①魏晋玄学盛行:魏晋时期,朝廷更迭造成政局动荡,士人们寄情山水,摆脱环境对精 神的羁绊,玄学盛行。
思想上,宣扬“无” 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特点:儒、道结合
②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③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魏晋隋唐——发展
1、宋代:理学形成
(1)背景:
(2)集大成者:朱熹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世界本原 “理生万物” “心即理”,“吾心即宇宙”
方法论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制度) “发明本心”“致良知”(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即天理)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政治上,(内忧)宋代对土地采取不抑兼并的态度,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外患)多民族政权并立,边患不断。要求改造创新儒学,维护封建统治。
文化上,佛道兴起,传统儒学遭到挑战,儒道佛学说相互渗透。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五)宋元——繁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2)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优秀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温故知新】理学的影响:积极、消极
(1)理学突破了传统儒家“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使之哲理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三从”“四德”
(3)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等。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第二次是西汉的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提出了新儒学;
思考:在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兼容别派学说的几次大发展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的主张;
第三次是宋明时期的朱熹和王守仁等人,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相融合,提出并发展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将儒学发展到哲学化阶段。
1.传承(批判继承)
①明中后期,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工商皆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私欲之中,
天理所寓。
李贽(明)
离经叛道,批判孔子和儒家经典,反对封建等级秩序和礼教束缚。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②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
背景: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封建制度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工商业阶层开始兴起,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阶级矛盾尖锐。
(文化)宋明理学日益僵化,摧残人们思想。进步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
(外部)西方近代科技和思想开始传入。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六)明清——传承与禁锢
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材料 世宗微服游于市,就一书肆翻阅书籍,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一书生见状,即高吟曰:“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世宗以为讥讽也,旋下诏杀之。
——《清稗类钞》
2.禁锢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六)明清——传承与禁锢
鸦片战争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
林则徐
《四洲志》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背景: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1)鸦片战争后(1840年):“师夷长技以制夷”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解放思想;
为后来洋务思想的形成和洋务派及维新派的近代化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②作用: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七)近代——转型与进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①背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初步表述;
张之洞《劝学篇》,系统阐释;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将理论付诸实践。
②表现:
(积极)在反对顽固守旧、号召人们学习西方、谋求变革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消极)强调维护封建体制,又阻碍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影响:
李鸿章
1.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七)近代——转型与进步
(政治)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严重;
洋务运动破产。
(经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及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反思。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君主立宪
梁启超
《变法通议》
宣传维新思想
背景:
(3)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维新变法”
严复
翻译《天演论》
主张变法图强。
影响:
为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具有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七)近代——转型与进步
(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
孙中山
民主共和
三民主义
背景:
(4)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旧三民主义(1905年)
内容:
新三民主义(1924年)
民族、民权、民生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评价:
(进步)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影响和帮助。
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拥有
民生:“耕者有其田”
(进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局限)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1.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七)近代——转型与进步
(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民主共和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经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思想文化)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背景: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影响:
陈独秀
胡适
2.新文化运动(1915年):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七)近代——转型与进步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部分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能否救中国产生了怀疑。
背景:
表现:
李大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影响:
李大钊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工农武装割据”
毛泽东
3.五四运动后(1919年):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七)近代——转型与进步
1.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阶段 理论
形成 邓小平理论
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八)现代——走向复兴
阶段 时期 概况
起源 远古
奠基 春秋战国
形成 秦汉
发展 魏晋-隋唐
繁荣 宋元
传承与 禁锢 明中后期
明清之际
康雍乾
转型与 进步 近代
复兴 现代
【归纳总结】中华文化(思想)发展历程
多元起源;青铜文明;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形成。
初步形成华夏认同;儒家文化核心形成。百家争鸣 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
帝国一统与文化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法家学说治国。
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主流。
儒、佛、道交汇融通;
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被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理学形成,丰富了理论思维,宣扬礼教;科技文化繁荣。
心学广泛传播,人的主体意识觉醒。
提倡个性自由、批判理学、抨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君主专制、文字狱,禁锢文化。
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潮流;新文化运动前期,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协调人与国家的关系
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
1.伦理观:重视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
2.政治观:民本思想
3.自然观: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4.家国观:提倡爱国
追求家国情怀
5.价值观:崇德尚贤
推崇天下为公
6.人生观: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7.处世观:主张和而不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①人本思想
周公“敬天保民”
孔子“仁者爱人”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民本思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
史料阅读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2.意义:
①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②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内涵
(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内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春秋老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战国荀子
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
2.价值:
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三)协调人与国家的关系
1.内涵
①家国情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精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②崇德尚贤 ,天下为公
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为政以德”,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孔子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墨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意义:
(四)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
1.内涵
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②和而不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孟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境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2.意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材料二 诸子百家部分代表:
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纵横家(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兵家(《孙膑兵法》《孙子兵法》
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本土性
凝聚性
多样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材料三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材料四 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没有消亡。
连续性
包容性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本土性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多样性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包容性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凝聚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连续性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课堂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
(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6)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7)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
(8)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中华文化的价值。
材料一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激励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厚德载物,要求人们以深厚的仁德之心承载万事万物。
材料二: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养。《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其中“学”与“习”指的就是对于德性的修养和践行。《大学》亦是如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规范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塑造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政治生态,它对维护家庭和国家的伦理政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カ。
2、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中华文化的价值。
材料三: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2014年9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讲话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课堂小结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天人合一 、 道法自然、天下为公、和而不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维护国家团结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治国理政、道德建设借鉴
【学习拓展】根据所学知识,你知道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有哪些?谈谈你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
精华
1.仁、中庸: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2.仁政、民本、德治:
利于社会稳定,保证统治长治久安。
3.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进取精神。
4.注重道德、团结、诚信、气节等民族精神。
5.见义忘利,见危授命,“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6.注重社会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
糟粕
1.维护尊卑等级的纲常礼教。
2.压抑人性,“存天理,灭人欲”。
3.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缠足、一夫多妻制等。
4.扼杀创造精神的“八股取士”。
5.宣传迷信,培养愚忠、愚孝的奴才意识。
当代价值: 1.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和精神底蕴;
2.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3.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4.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思想源泉;
5.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