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30 08:4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共 40 分)
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 B. ①③ C.②③ D. ②③④
2.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
3.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溶液 D. NaCl溶液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虽然Cu能导电,但Cu是非电解质
B.BaSO4虽然难溶于水,但BaSO4是电解质
C.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D.NaNO3溶液能导电,故NaNO3溶液是电解质
5.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氢氧化铁胶体属于纯净物
C.净水剂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D.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
6.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
A.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
B.稀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
C.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7.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胶体??????????????? ?D.溶液、分散系
8.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u2+、Cl-、OH- B. H+ 、Ca2+、HCO3-、NO3-
C.Ba2+、H+、SO42-、NO3- D. Na+、CO32-、OH-、K+
9.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5∶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21·cn·jy·com
A.1∶ 2 B.1∶ 4 C.3∶ 4 D.2∶ 5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 -+ 2 H+ = CO2↑+ H2O
B.金属铁放入稀盐酸中 Fe + 2H+ = Fe2+ + H2↑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 + Cl2 = Fe3+ + 2Cl-
D.金属钠与水反应: Na+H2O=Na++OH-+H2↑
11.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HCO3-+OH-=H2O+CO32-
B. H3PO4+3OH-=PO43-+3H2O
C. Fe(OH)3+3H+=Fe3++3H2O
D. 3Fe2++4H++NO3-=3Fe3++NO↑+2H2O
12.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编组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HF
Cl2
B
H2SO4
BaSO4
CS2
C
NH3·H2O
HClO
Cu
D
Ba(OH)2
H2S
C2H5OH
13.已知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物都属于电解质 B.HCl全部发生氧化反应
C.该反应表明氧化性KClO3比Cl2强 D.1mol KClO3在反应中得到6mole-
14.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以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www.21-cn-jy.com
A.+4价 B.+5价 C.+6价 D.+7价
15.已知下列反应①;②;
③试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16.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
A.CO32( →CO2 B.SO2 →SO32—
C.MnO4(→Mn2+ D.Cl(→Cl2
17.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的总反应如下: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
B.还原剂是氧化剂是和
C.每生成1 mol 转移3 mol电子
D.当转移1 mol电子时,消耗56 g
18.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 == NaOH+H2↑,在该反应中H2O( )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9.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使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丧失其生理功能,临床证明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毒反应中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中毒反应中Fe3+是氧化剂
C.维生素C能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使其解毒
D.维生素C 能将Fe3+还原为Fe2+,使其解毒
20.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该反应中Fe2+是还原剂,O2是还原产物
B.4 mol Na2O2在反应中共得到8NA个电子
C.Fe(OH)3是氧化产物,每生成1 mol O2反应过程中共转移6 mol电子
D.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再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60 分)
21.(6分)在下列物质中:
①烧碱??②NH3·H2O??③CO2??④铁片??⑤石墨 ⑥酒精??⑦醋酸?⑧碳酸钙
(1)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2)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3)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7分)“探险队员”——稀硫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稀硫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________________。
(2)在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前的序号);在能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稀硫酸遇到②Na2CO3时,若不能反应说明理由,若能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c·n·j·y
23.(11分)配平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将系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并按要求填空)
⑴ ___ KMnO4 + ___ HCl = _____ MnCl2 + _____ KCl + ____ Cl2 ↑ + ___ H2O
⑵_____ HNO3 = ___NO2 ↑ + _____ O2 ↑+ _____H2O
配平如下反应方程式并标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⑶ _____Na +____Cu2+ + ____H2O ==______Na+ + ____Cu(OH)2 ↓ + ____H2 ↑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若转移的电子数是1mol,得到H2 mol
24.(12分)以下都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物质,请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①干冰 ②氧化钙 ③墨水 ④大理石 ⑤盐酸 ⑥硝酸 ⑦澄清石灰水
⑧氯化钙溶液 ⑨氯化银沉淀 ⑩有尘埃的空气 ⑾硝酸银溶液
⑿稀豆浆 ⒀纯碱溶液 ⒁水 ⒂Ca(NO3)2溶液
(1)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
(3)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酸、碱、盐、氧化物相关知识,结合下图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完成以下问题,已知物质A、B、C、D、E的组成中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①②③④⑤⑥代表反应序号,且物质A是一种氧化物,E难溶于水,以下转化反应中所有反应物、生成物均来自于上述15种物质或其溶液。21cnjy.com
a)要实现如图所示的各物质之间的变化,用到次数最多的试剂是 ____(填试剂名称)
b)写出符合反应⑤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写出反应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上述6个反应从类型上看,有一个与其他5个不相同,它是反应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25.(12分)将下列物质分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CO2 ②空气 ③Al ④CuO ⑤HCl ⑥碘酒 ⑦NaOH ⑧纯碱 ⑨CuSO4·5H2O ⑩酒精 21·世纪*教育网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26.(12分)现有0.1mol·L-1的Na2SO4和0.1mol·L-1的H2SO4混合溶液100mL,向其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Ba(OH)2溶液,并不断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⑴当加入50mLBa(OH)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⑵当溶液中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所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为?????mL,所得溶液中溶质?????????,则该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同样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①不正确。是否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②正确。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类,若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00nm的是浊液,介于1nm和100nm之间的是胶体,③不正确。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溶于水和受热熔化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④不正确,所以答案选A。2-1-c-n-j-y
4.B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及判断。不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A不正确;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而与其溶解性无关,B正确;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的硫酸的缘故,因此硫酸属于电解质,而SO3属于非电解质,C不正确;NaNO3溶液属于混合物,不能是电解质,NaNO3才属于电解质,D不正确。  21*cnjy*com
5.B
【解析】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混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胶体则介于两者之间;胶体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净水剂净水的原理是:净水剂在水中形成胶体,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进行吸附;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故答案选B。
6.B
【解析】稀醋酸和稀氨水均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铜、D项生成的硫酸钡均不溶于水,它们均写化学式,所以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B
【解析】氧化物属于化合物,A错;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即电解质属于化合物,B正确;溶液、胶体均是分散系,是并列关系,则C、D错。??【来源:21cnj*y.co*m】
忽略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则有n(Na+)+3n(Al3+)=n(Cl-)+2n(SO42-)。Na+、Al3+、Cl-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5∶2∶1,代入上式可计算出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 5,所以答案是D。【出处:21教育名师】
10.B
【解析】碳酸钙是不溶物,应写化学式,A错;B正确;电荷不守恒,C错;质量不守恒,D错.
11.D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及化合价的升降。
12.D
【解析】Cu、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C错误。BaSO4是盐是强电解质,NH3·H2O是弱电解质,BC错误。21教育网
13.C
【解析】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A不正确;氧化剂是氯酸钾,得到5mol电子,所以被氧化的氯化氢是5mol,B、D不正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所以C正确,答案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14.B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1,在RO3—中R的化合价为+5。
18.A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H2O是氧化剂。答案选A。
19.D
【解析】由题意可知维生素C可使Fe3+重新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相反中毒过程中,铁的化合价升高,Fe3+失电子,一;亚硝酸盐得电子,做氧化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0.C
【解析】选项A不正确,氧气应该是氧化产物;选项B不正确,转移电子是4+2=6个,因此选项C正确;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直接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从而直接生成红褐色沉淀,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
21.(每空2分,共6分)?(1)②⑦;?????(2)①⑧;?????(3)④⑤
【解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上述条件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所以烧碱氢氧化钠、NH3·H2O、醋酸、碳酸钙是电解质。其中NH3·H2O、醋酸不能完全电离,在电离平衡,属于弱电解质,答案选②⑦;烧碱和碳酸钙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答案选①⑧;CO2是非电解质;铁和石墨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答案选④⑤。21*cnjy*com
22.(7分)(1)③⑥⑦⑨,(2分)
(2)⑥⑨(2分);Zn+2H+==Zn2++H2↑(1分)
(3)Na2CO3+H2SO4="==" Na2SO4 +H2O+CO2↑(2分)
【解析】(1)利用图示的物质对相关的与盐酸不能反应的物质作出判断即可,由于稀硫酸不能和二氧化碳、氯化钠、二氧化硫、硝酸、盐酸、氯气反应,故答案为③⑥⑦⑨。
(2)⑥氯化钠⑨硝酸盐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⑥⑨。①中的Zn和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
(3)稀硫酸遇到②Na2CO3时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 Na2SO4 +H2O+CO2↑。
24.(1)①②⒁ (2)③⑩⑿ (3)②⑥⑨⒁ (4)① (以上每空全部答对得1分)
(5)(共8分) a)盐酸(1分) b)Ca(NO3)2 + Na2CO3 == CaCO3↓ + 2NaNO3 (2分)
c)CaO + 2H+ == Ca2+ + H2O 2分) CaCO3 + 2H+ == Ca2+ + H2O + CO2↑(2分) d)① (1分)
【解析】(1)由两种元素形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答案是①②⒁。
(2)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所以答案是③⑩⑿。
(3)(4)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而在上述条件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所以答案分别是②⑥⑨⒁、①。
(5)根据物质的选择可判断A是氧化钙,E是碳酸钙。碳酸钙能溶于酸中,所以C是钙盐,B是氢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其余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25.②⑥; ①④; ⑦; ⑧⑨ ;⑩; ③
【解析】考查物质的分类和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由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