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因数与倍数达标练习(含答案)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因数与倍数达标练习(含答案)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9 21:4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因数与倍数达标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把下面的扑克牌打乱次序后反扣在桌上,任意摸出1张,摸到哪一种数的牌可能性最大?( )
A.合数 B.质数 C.奇数 D.偶数
2.五年级我们学了一些数学知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不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联系的是( )。
A. B.
C.D.
3.学校开展读书月活动,小红和小芳都在“博库书城”办了一张读书卡。小红每6天去一次,小芳每8天去一次。6月2日两人在“博库书城”相遇了,她们再次相遇是( )。
A.6月24日 B.6月25日 C.6月26日 D.6月28日
4.下面计数器中表示的数,图( )是3的倍数。
A. B.
C. D.
5.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画纸铺长方形桌面。下面这些规格的长方形桌面中,正好能铺满且没有浪费的是( )。(单位:厘米。其中“”表示长108厘米、宽80厘米。)
A. B. C. D.
6.五(3)班分组开展活动,如果每组5人,则少4人;如果每组8人则多1人,五(3)班最少有( )。
A.14人 B.40人 C.41人 D.81人
二、填空题
7.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8.五年级(1)班学生人数在45~60之间。参加植树活动时,如果每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刚好分完而无剩余。这个班有( )人。
9.学号为1~50号的50名同学做游戏,第一轮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跺跺脚,第二轮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拍拍手,两轮游戏中既跺脚又拍手的同学有( )名。
10.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填“质数”或“合数”)
11.在中(a、b均为非0自然数),[a,b]=( ),(a,8)=( )。
12.一个三位数38,当它是2的倍数时,中最大填( );当它有因数3时,中最小填( )。
三、判断题
13.6是因数,30是倍数. ( )
14.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数是3的倍数.( )
15.只有两个因数的自然数,一定是质数.( )
16.任意两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
17.一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都是14,这个数是14. ( )
四、计算题
18.找出下面的合数,并把它们分解质因数。
13 23 24 43 53 63 19 57 37
19.求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3和65 21和28 8和11
五、解答题
20.用一张边长24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正好能裁剪成若干张长4分米、宽3分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一共能够裁剪成多少张?
21.“时代新人”宣传版面是一块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长方形,现准备将版面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小版面,而且没有剩余。每个正方形版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分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小版面?
22.有两根钢管,分别长40分米、56分米,把它们截成长度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一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23.五(1)班在男生24人,女生20人。体育课上,老师要把男女生分别分小组活动,但每组的人数都要相等,每组最多应是几人?一共可分成多少个小组?
24.下表中的a、b、c表示连续的3个奇数,任意写出三组这样的数,并求出各组数的和。
a b c a+b+c
(1)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下来。
(2)如果3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1,那么其余两个数分别是( )、( )。
参考答案:
1.B
【分析】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奇数:3、5、7,共3个;,偶数:2、4、6,共3个;合数:4、6,共2个;质数:2、3、5、7,共4个。则摸到质数牌的可能性最大。
故答案为:B
【点睛】哪种牌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2.B
【分析】根据方程与等式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自然数的意义;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进行解答。
【详解】A.等式是指用“=”连接的式子;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正确;
B.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包括0和1,质数和合数;自然数不能分成质数与合数;错误;
C.能被2整数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是偶数;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正确;
C.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它本身;
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3.C
【分析】根据小红每6天去一次,小芳每8天去一次,6和8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相遇两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从6月2日向后推算这个天数即可。
【详解】6=2×3,8=2×2×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所以他们每相隔24天相遇一次;6月2日再过24天是6月26日。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本题关键是找出他们每两次相遇之间相隔的天数,进而根据开始的天数推算求解。
4.C
【分析】先读出计数器表示的数,在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解答。
【详解】A.计数器表示的数是53,5+3=8,8不是3的倍数,53不是3的倍数;
B.计数器表示的数是631,6+3+1=10,10不是3的倍数,631不是3的倍数;
C.计数器表示的数是105,1+0+5=6,6是3的倍数,105是3的倍数;
D.计数器表示的数是154,1+5+4=10,10不是3的倍数,154不是3的倍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3的倍数特征进行解答;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5.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宽的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A.108和80的最大公因数是4,不符合题意;
B.90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30,没有公因数12不符合题意;
C.120和72的最大公因数是24,含有公因数12,符合题意;
D.120和90的最大公因数是3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当数字较大时,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用短除法。
6.C
【分析】如果每组5人,则少4人,5-4=1(人),也可以说:每组5人时,多1人。每组8人时也多1人,则五(3)班的总人数最少比5和8的最小公倍数多1,据此解答。
【详解】5和8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5×8=40。
40+1=41(人)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理解“每组5人时,多1人”,继而明确“总人数最少比5和8的最小公倍数多1”是解题的关键。
7. 6 63
【分析】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为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2×2×3
30=2×3×5
所以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因为9和7是互质数,所以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7×9=6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8.48
【分析】即求45~60之间的6、8的公倍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6=2×3,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2×2×2×3
=4×2×3
=8×3
=24
因为在45-60之间,所以这个班有的人数应为:24×2=48(人)
这个班有48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倍数应用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进而结合题意,解答得出结论。
9.3
【分析】跺脚同学是3的倍数,拍手同学是5的倍数,要找两轮游戏中既跺脚又拍手的同学有多少名,则相当于找5和5的公倍数,由此找出50以内3和5的公倍数有几个;根据3和5是互质数,所以两个数最小的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再用最小公倍数依次乘2、3、4、5……,直到得数小于50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3和5互质,所以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15;
15×2=30
15×3=45
15×4=60
在50以内找3和5的公倍数有15、30、45。一共有3个,因此两轮游戏中既跺脚又拍手的同学有3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公倍数的应用,学生需熟练掌握公倍数的求法并灵活运用。
10.合数
【分析】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几个质数的积,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这几个质数也是这几个质数之积的因数。
例如:2×5=10,10的因数有1,2,5,10,10是合数。因此,几个质数的积为合数。
【点睛】本题考察的是质数与合数的意义,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解决这类问题。遇到没有具体数据的题目,也可用举例子的方法进行验证。
11. a 8
【分析】由题意可得:a、b和8都是倍数关系,所以较小的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已知(a、b均为非0自然数),a是b和8的倍数,则[a,b]=a,(a,8)=8。
【点睛】本题考察的是互为倍数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较小的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2. 8 1
【分析】根据2、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最大数就是8;当它有因数3时,也就是能被3整除,3+8+□能被3整除,从而推出个位上是1、4、7,最小就是1,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三位数38□,它是2的倍数时,□中最大填8;当它有因数3时,□中最小填1。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2、3的倍数的特征及应用。
13.×
【详解】略
14.√
【详解】略
15.√
【详解】略
16.×
【详解】略
17.×
【详解】略
18.合数:24,63,57
;;
【解析】直接根据100以内的质数表进行筛选,找出质数,剩下的即为合数,分解质因数需要把合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必须分解彻底。
【详解】合数:24,63,57;
【点睛】对于100以内的25个质数要非常熟悉,能够快速分辨出到底是质数还是合数。
19.最大公因数:13;最小公倍数:65
最大公因数:7;最小公倍数:84
最大公因数:1;最小公倍数:88
【分析】13和65,65是13的倍数,那么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21和28,这两个数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
8和11,由于8和11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8和11是互质数,互质数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详解】65÷13=5,65和13是倍数关系,即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3,最小公倍数是65;
21=3×7,28=2×2×7,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7;
最小公倍数:3×2×2×7
=6×2×7
=12×7
=84
8和11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8×11=88
20.48张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可以剪出24÷4=6个长,同理正方形的边长可以剪出24÷3=8个宽,据此即可求出小长方形有6×8=48个。据此解答。
【详解】(24÷4)×(24÷3)
=6×8
=48(个)
答:一共能够裁剪成48张。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分别以长边和宽边剪出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再相乘即可。
21.40厘米;6个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120厘米和80厘米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个正方形版的边长;再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的商再相乘,即可解答。
【详解】120=2×2×2×3×5
80=2×2×2×2×5
120和80的最大公因数是:2×2×2×5
=4×2×5
=8×5
=40
每个正方形版的边长最长是40厘米;
120÷40=3(个)
80÷40=2(个)
3×2=6(个)
答:每个正方形版面的边长是最长是40厘米,可以分成6个这样的正方形小版。
【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的求法,两个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
22.8分米;12段
【分析】求每一小段最长多少分米,就是求40、56的最大公因数,再用各自的长度除以最大公因数,求出各自截成的段数,两者相加即为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详解】40=2×2×2×5
56=2×2×2×7
40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即每一小段最长是8分米;
40÷8+56÷8
=5+7
=12(段)
答:每一小段最长是8分米,一共可以截成12段。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学生应掌握。
23.4人;11组
【分析】由男女生各自分组,要使每组的人数相同,可知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组多有多少人,就是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求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只要用男、女生人数分别除以每组的人数再相加即可。
【详解】24=2×2×2×3
20=2×2×5
所以24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4
即每组最多有4人
男生分的组数:24÷4=6(组)
女生分得组数:20÷4=5(组)
6+5=11(组)
答:每组最多有4人,可以分成11个小组.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24.(1)表见详解(答案不唯一);三个连续奇数的和还是奇数;三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中间奇数的3倍
(2)25;29
【分析】(1)根据奇数的意义: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相邻的两个奇数之间相差2;据此填写表格;填空后找出你的发现;
(2)再根据奇数的特征,设中间的奇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位x-2;x+2;三个数的和是81,列方程:x-2+x+x+2=81,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1)
a b c a+b+c
1 3 5 9
11 13 15 39
35 37 39 111
三个连续奇数的和还是奇数;三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中间奇数的3倍。
(2)设中间的奇数为x,则三个奇数分别为x-2,x,x+2。
x-2+x+x+2=81
3x=81
x=81÷3
x=27
27-2=25,27+2=29
【点睛】利用奇数的特征进行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