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30 20:2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必考题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小华和小明进行200米赛跑,小明用了分钟,小华用了0.6分钟。( )跑得快。
A.小华 B.小明 C.两人同样快 D.无法确定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B.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C.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都是质数
D.连续三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信数
3.如图,把一个大正方形作为单位“1”,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A. B. C. D.
4.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将变成( )。
A.10 B.20 C.25 D.15
5.被2、3、5除都余1的最小数是( )。
A.11 B.21 C.31 D.61
6.一杯纯果汁,欢欢喝了一半,加满水后又喝了半杯。欢欢一共喝了( )杯纯果汁。
A. B. C. D.
二、填空题
7.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多,是把( )的只数看作单位“1”。
8.算10道题,小冬用了0.3时,小航用了时,( )的速度快。
9.某班有男生23人,比女生多2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10.STEAM社团有30~40人之间,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女生有( )人。
11.30秒=分,610米=千米。
12.甲数是20,乙数是30,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三、判断题
13.把2升免洗洗手液平均分装在5个瓶子里,每瓶占全部免洗洗手液的。( )
14.手工课上,同学们折了一些千纸鹤。5个装一袋少1个,6个装一袋少2个,12个装一袋少8个。已知这些千纸鹤在100~130个之间,同学们一共折了124个千纸鹤。( )
15.真分数都小于1。( )
16.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米。( )
17.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2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2。( )
四、计算题
18.把下列各分数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 = = =
= = = =
19.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6和48 28,42和70
20.先通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和 和 和
五、解答题
21.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长治市各学校均加强了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某校的“机器人社团”中,参加人数在40到50之间,按照6人一组或8人一组分组,都正好分完。参加“机器人社团”活动的同学有多少人?
22.学校参加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体操表演,一排站12人或站16人,都能正好站成整排,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在90~100人之间,请问有多少人参加体操表演?
23.一本书一共100页,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20页。两天一共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4.有一种长方形地砖长15厘米,宽10厘米,用这种地砖铺一个正方形(铺整砖),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
25.广州塔是广州市的地标工程,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可抵御8级地震、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

参考答案:
1.A
【分析】先把0.6化成分数,再比较和的大小,最后根据跑的时间短说明跑得快进行选择。
【详解】0.6==
==
==
因为>,所以>,即>0.6。
因为小华跑的时间短,所以小华跑得快。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化分数、通分、分数的大小。
2.D
【分析】根据偶数和合数的概念判断A;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不同判断B; 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C;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中间自然数的3倍,那么三个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由此判断D。
【详解】A.2是偶数,但它不是合数,是最小的质数。A说法错误。
B.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是:6×6×6=216(平方厘米)
体积是:6×6×6=216(立方厘米)
表面积和体积只是数值相等,单位不一致。B说法错误。
C.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叫最简分数。原题说法错误。
D.设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为n,则相邻的两个自然为(n-1)、(n+1)
n-1+n+n+1=3n
3n有因数3和n,所以连续三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方向的知识点,综合性强,需要灵活分析解答。
3.D
【分析】观察图可知,在这里是把一个正方形的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看阴影部分有几份就有几个,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图中把一个大正方形作为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阴影部分一共有7份,表示7个,即。所以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写法,关键要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4.C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乘5,即分母变成5×5=25。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5.C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数是2、3、5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1。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2、3、5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0。
30+1=31
则被2、3、5除都余1的最小数是31。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明确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D
【分析】把杯子的容量看作单位“1”,假设杯子的容量有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第一次喝了一半,也就是喝了(4÷2)份,剩余一半纯果汁,即剩下2份,加满水后,水占杯子的,即加入2份水,又喝了半杯,也就是喝了剩下纯果汁的以及水的,即第二次喝了(2÷1)份纯果汁和(2÷1)份水,据此可知,两次一共喝了(2+1)份纯果汁,占杯子的。
【详解】假设杯子的容量有4份,
第一次喝了纯果汁:4÷2=2(份)
剩余:4-2=2(份)
第二次喝了纯果汁:2÷2=1(份)
(2+1)÷4
=3÷4

欢欢一共喝了杯纯果汁。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注意又喝了半杯相当于喝掉此时纯果汁的以及水的。
7.鸭
【分析】确定单位“1”,找含有分率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如:比、相当于、等于、是、占……字后面的词。
【详解】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多,是把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
【点睛】关键是理解单位“1”的意义,掌握确定单位“1”的技巧。
8.小冬
【分析】算10道题,谁用的时间短,则表示谁的速度快。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0.5,0.5>0.3,即>0.3,则小冬的速度快。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化小数,明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
【分析】由题意可知,男生23人,比女生多2人,则女生有23-2=21人,全班的人数有23+21=44人,然后用女生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即可。
【详解】
则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10.;36
【分析】因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可以将男生的人数看成是5份,女生的人数看成是4份,则总人数就是4+5=9份,总人数一定是9的倍数,找到30到40之间的9的倍数即可确认总人数;求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用女生人数的份数除以总人数的份数即可。
【详解】4÷(4+5)
=4÷9

30~40之间,且是9的倍数的数只有36;
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共有36人。
【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求解,同时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11.;
【分析】60秒=1分钟,1000米=1千米,进行单位换算,再根据两个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解答此题。
【详解】30秒=分=分
610米=千米=千米
【点睛】考查应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解答单位换算,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换算要除以进率。
12.;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用甲数除以乙数;求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用乙数除以甲数;据此解答。
【详解】20÷30=
30÷20=
即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13.√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2升免洗洗手液看作单位“1”,平均分装在5个瓶子里,也就是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据此解答。
【详解】1÷5=
把2升免洗洗手液平均分装在5个瓶子里,每瓶占全部免洗洗手液的。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些千纸鹤5个装一袋多4个,6个装一袋多4个,12个装一袋多4个,那么千纸鹤的总数量比5、6、12的公倍数多4,并且总数量在100~130个之间,先求出5、6、12的最小公倍数,再求出符合条件的千纸鹤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
5、6、12的最小公倍数:2×3×5×1×2=60
60×2+4
=120+4
=124(个)
60×3+4
=180+4
=184(个)
因为184>130,不符合题意,所以同学们一共折了124个千纸鹤。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千纸鹤的总数量比三个数的公倍数多4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
【分析】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可知,真分数都小于1。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真分数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
16.√
【分析】每段长=绳子总长÷总段数,据此解答。
【详解】3÷6=(米)
故答案为:√
【点睛】重点区分每段的长度和每段占全长的分率。
17.√
【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一个分数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2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应该扩大到原来的2倍,最后求出新的分子与原来分子的差,据此解答。
【详解】2×2-2
=4-2
=2
所以,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2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2。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3;
;8;;
【分析】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时,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时,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1)===4÷3=
(2)===11÷6=
(3)==
(4)=51÷17=3
(5)==
(6)=200÷25=8
(7)==
(8)==
19.最大公因数12;最大公因数14
【分析】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36=2×2×3×3
48=2×2×2×2×3
则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28=2×2×7
42=2×3×7
70=2×5×7
则28,42和70的最大公因数是2×7=14。
20.=,=,<;
=,>;
=,=,>
【分析】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可以把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相同的数,这样分数大小不变;最后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详解】(1)==,==
因为<,所以<;
(2)==
因为>,所以>;
(3)==
==
因为>,所以>。
21.48人
【分析】根据题意,参加“机器人社团”的学生人数是6和8的公倍数,可以分别采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来解答。
【详解】方法一: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有:8、16、24、32、40、48…
在40到50之间,同时满足6和8的公倍数只有48。
方法二:
6和8的最小公倍数:
在40到50之间,同时满足6和8的公倍数是:。
答:参加“机器人社团”活动的同学有48人。
【点睛】本题考查公倍数的应用,关键是熟练掌握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2.96人
【分析】由题意可知: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人数是12的倍数,也是16的倍数,即是12和16的公倍数。先求出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求出90~100之间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即是参加体操表演的人数。
【详解】
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4=48。
48×2=96(人)
90<96<100
答:有96人参加体操表演。
【点睛】当所求量分别与两个已知量的倍数有关时,可以用公倍数或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
23.
【分析】将第二天读的20页除以总的100页,求出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再将其加上第一天读的分率,求出两天一共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详解】20÷100=
+=
答:两天一共读了全书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分母分数加法,求一共占几分之几,用加法。
24.6块;900平方厘米
【分析】要求至少需多少块这样的地砖,先求出15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30,即边长为30厘米,能铺成正方形,所以横着放,一行放30÷15=2块,一列为30÷10=3块,再相乘即可求出需要的地砖数;要求正方形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即求铺成的边长是3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解答。
【详解】15=3×5
10=2×5
2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3×5×2
=15×2
=30
(30÷15)×(30÷10)
=2×3
=6(块)
30×30=9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6块这样的地砖,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至少是900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公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小公倍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
【分析】已知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求天线桅杆高度占总高度的几分之几,实际上是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用146除以600即可得解。
【详解】
答:广州塔天线桅杆的高度占总高度的。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计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