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之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
教科书 书 名: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
教学目标
1.梳理《屈原列传》《苏武传》叙事特点, 比较两者叙事艺术的异同,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 2.理解史家在作品中融入的史家观念和个人情志。 3.感受屈原、苏武等人的人格魅力,探寻历史人物矢志不渝的精神源泉,涵养自我精神品质,树立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鉴赏《屈原列传》叙评结合、《苏武传》“于序事中寓论断”的叙述特点,比较阅读两篇史传名篇的叙事风格,研习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 2.探寻历史人物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源泉,梳理屈原、司马迁、班固、贾谊等人在文化思想上共同点,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涵养自我精神品质,树立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教学难点: 1.理解史家在作品中融入的史家观念和个人情志。 2.探究并感受以屈原、司马迁等人为代表的古代士大夫文人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课前学习任务】 阅读《屈原列传》《苏武传》,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文章脉络文章内容次要人物详写略写《屈原列传》 《苏武传》
拓展阅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吊屈原赋》《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答苏武书》节选,梳理屈原、贾谊、苏武、司马迁的生平经历,探究其共同点。 时代背景生平遭遇精神品质著作屈原司马迁苏武贾谊共同点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学习。本堂课将以《屈原列传》《苏武传》为例,随着文字“回到历史现场”,走近屈原、走近苏武,更要走近司马迁、班固等史家,探究研习他们在经典史传中的叙事艺术,领会其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学习任务一】探究“史述”之“常”与“变” 活动1.探究“史述”之“常”——通过完成“课前学习任务1”的表格,请大家以这两篇史传为例,结合以往所学,概括史传类文学常规叙事方法。 (学伴分享) 参考示例: 文章脉络文章内容次要人物详写略写《屈原列传》任——疏——绌——放——迁——沉创作《离骚》原因、秦楚交战与外交、自沉屈原才能介绍、上官大夫进谗、怀王、顷襄王、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郑袖、张仪《苏武传》出使——被扣——卫律劝降——窖幽——流放——李陵劝降——归汉卫律劝降、 李陵劝降出使、被扣、窖幽、流放、归汉张胜、卫律、李陵
活动小结:史传类文学常规叙事方法—— 1.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 2.以人物为中心组织叙述 3.合理剪裁,选取典型事件 4.对比衬托主要人物形象 除去以上常规的叙事艺术,在《屈原列传》《苏武传》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另一种叙事特点——都体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倾向,而其具体表现方式又有不同:《屈原列传》的情感态度表现更加直接、明显,而《苏武传》则显得隐晦。我们分别来予以探究。 活动2.探究“史述”之“变”——鉴赏《屈原列传》叙评结合的叙述特点。 《史记》开创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史记》中的优秀传记很多,《屈原列传》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篇,与其他许多一般传记的客观实录、隐藏观点不同,本篇更像一篇怀人的散文,文章在叙事中融入大段的议论,叙评结合,结合下面的表格,请大家找到此特点在文中的体现以及作者的情感。 叙 评 结 合方式段落例句 情感 夹叙夹评 第3、8段“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平正道直行,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认同 同情 赞美“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此不知人祸也。”批判、讽刺 寓评于叙 第10、11段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悲悯 哀叹 篇末总评 第12段“悲其志”“未尝不垂泣”仰慕 赞颂
请同学们谈谈你就此篇这种评叙结合方式的感受,受(学伴分享) 活动小结:我们从这些情不能自已的大量评论中感受到的是作者情感的强烈抒发,对屈原不公正遭际的深深同情,对其才华、志节的高度赞美,对其文学贡献的深深赞誉,这是那些隐藏作者情感的纯叙事传记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深度。恰是这样的鲜明情感倾向和强烈的抒情性,使得《史记》不是一般的史书,更是文学经典,这也是鲁迅赞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一个理由。 活动3.探究“史述”之“变”——鉴赏《苏武传》“于序事中寓论断”的叙述特点。 明清之际杰出的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平准书》末载卜式语,《王剪传》末载客语,《荆轲传》末载鲁句践语,《晁错传》末载邓公与景帝语,《武安侯田纷传》末载武帝语,皆史家于序事中寓论断法也。后人知此法者鲜矣,惟班孟坚间一有之。”而《苏武传》恰是此“一”的典型体现。 通过《屈原列传》《苏武传》的对比我们发现,班固在“述史”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介入评论,但是也是蕴含着很明显的情感倾向,作者又是运用怎样的叙述技巧呢?请在文中寻找体现,合作探究交流。 1.卫律劝降——请大家分角色扮演卫律和苏武的角色,演绎二者的对话,揣摩其语言背后的人物形象塑造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方式语言、行为形象情感卫 律威逼“副有罪,当相坐”举剑拟之跋扈、骄纵 嘲讽 不齿 奚落利诱“马畜弥山,富贵如此!”骄奢无耻正反劝说“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反复无常 小人嘴脸 苏 武 不动,不应, “何以汝为见?” 不怕死 不爱利 大义凛然 有理有节 敬佩 盛赞
2.李陵劝降——请对比关注李陵的语言,请分析李陵对苏武劝说方式的不同,体会李陵言行背后的心理世界及作者对其的情感倾向。 劝之初:(1)“陵降,不敢求武”——惭愧 (2)“单于使陵至海上”“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 ——突出无可奈何。 劝之法:以友情相动——以现实相警——以家事相激——以自身相比——以主之过相劝。 劝之终:“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最上通于天!”泣下沾衿。 首先,叙述中凸显了李陵和卫律二者形象的不同。与卫律卖国求荣、洋洋得意、阴险狡诈的嘴脸不同,作者在叙述中先让其情感得以宣泄,委屈得以申诉,也展现了他不得已投降的矛盾和痛苦。李陵当年率五千之卒孤军深入,歼敌过万,因无救援,最后力竭被俘,投降情非得已;投降之后,也并未给匈奴真心出力,始终对故国心怀眷恋;只是后来因武帝误听传言,杀其全家,这才断了李陵的归汉之路。从李陵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其内心的酸涩、忧愤,他对汉虽有不满和怨艾,却也感到惭愧。作者对他寄予同情,并未把他作为十恶不赦的叛臣,在这其中,作者对其是寄予同情的,通过苏武对他态度与对卫律态度的不同,我们也能看到此点。这是作者“于序事中寓论断”之一例。 我们能感受到这种传承,就如同“《左传》——《史记》——《汉书》——后代史学著作”的叙事艺术影响传承一样,思想和文化也是在一代代的质疑与认同中传承迭进。尽管如此,作者对李陵和苏武的情感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尝试从文字中感受:比如面对同样法令无常寡恩义的君主,李陵和苏武的态度是不同的 “信义安所见乎?”“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李陵《答苏武书》 “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何以过子卿 ” ——私情和个人利益。(个人立场)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坚守道义、恪守伦理、杀身成仁。(国家立场) 正是面对和李陵相似境遇,苏武却绝然做出了和他不同的选择,最终使李陵泣下沾襟,可以说在这场较量中,李陵被苏武所感召而动容,“罪通于天”感叹证明了他对苏武价值的认同,以及对自己选择的否定。可以说,在这样的对比衬托中,苏武的形象再次得以确认,这也是作者在叙事中所体现的论断。对苏武是赞美、敬佩,对李陵虽有同情但却并不认同。 小结:那么,作者又为什么会在作品中寄寓有这样的褒贬呢?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做出这样的价值评判呢?让我们来进行第二个研习任务——探究“史家”之“情”与“志” 【学习任务二】探究“史家”之“情”与“志” 活动1.结合“课前学习任务2”表格,思考司马迁、班固等人为何在“述史”为何寓含如此褒贬? 人物主要生平时代背景君王品行精神品质著作屈原信而见疑 殉国自沉世乱主昏昏聩无能 不辨忠奸存君兴国 高洁忠贞《离骚》等司马迁直而受刑 著史明志强国厉主好大喜功 刚愎自用秉公直言 忠于职守《史记》苏武为国出使 被放北海同上同上大义凛然 忠贞不屈诗《留别妻 》贾谊才华盖世 抑郁而终汉初未兴骄奢淫逸 宠幸佞臣忧国忧民 《服鸟赋》《过秦论》等共同 点 正直,忠贞,爱国,有忧患意识,有担当情怀,均不被重用,遭遇坎坷。
四人虽身处不同时代,但他们的仕途经历都坎坷波折,不受君王赏识而怀才不遇,但他们从未因肉体困于逆境而颓唐,反而加重了他们对国家兴亡的忧患意识,无论是以身殉道、苦苦坚守还是直言劝谏,都体现了身为士大夫所承担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寓含褒贬:那么他们的命运与笔下传主或相关人物有着怎样的关联?请结合教师推荐阅读,举例说明。 示例:司马迁与屈原有相似的身世 :一样的怀才,正直,忠君爱国,有志向;一样被疏,面临生死抉择。唯一不同的是屈原是以死明“志”,司马迁是以生践“志” 。他们也都借自己的作品来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心迹。屈原著《离骚》,司马迁著《史记》,而且司马迁就是在受到无数前人的感召才做出如此的选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史家笔下人物的身世与遭遇往往引起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借议论或者在叙事中寄褒贬的手法直接或间接述说自己的心态,既是对传主的叹惋,也是对自己的慨叹。 活动2.溯本求源推底色——请仔细阅读两篇传记和几位作者的其他作品,试寻找文中能够体现人物共同思想、价值观形成根源的句子。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苏武传》 孔子称: “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苏武传》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世家》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 《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 《太史公自序》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我们发现这些作品中所渗透的儒家思想——孝悌、仁爱、礼义、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古代士大夫文人,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的熏陶浸染下,忠君爱国、坚贞不渝、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等价值成了他们生命的底色和终生的坚守,在这样的精神底色下,他们才会在逆境中艰苦卓绝,在生死考验面前灭私欲存大义,浩气凛然。而这些伟大的精神品质也正是我们中华传统思想中最为可贵的一部分,时代在变,人事在变,而基本道德善恶标准永远不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民族基因。这是我们学习传统经典的意义和价值(学伴分享) 课堂总结: 史述的常与变 史家的情与志史传类文学 常规叙事方法史传类文学 发展叙事方法儒家底色顺叙为主 人物中心 精当剪裁 对比衬托叙评结合 叙中寓论 忠君爱国、坚贞不渝、 忧国忧民、舍生取义
【作业】 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叙事方法,选择一位你喜欢的历史人物,为他写一篇人物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