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锦瑟
教科书 书 名: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生平及《锦瑟》创作相关文学常识。 2.赏析《锦瑟》的用典艺术手法,探知诗中的深远意境、华美语言及诗人哀婉缠绵的情感。 3.对《锦瑟》进行多元解读,理解《锦瑟》内涵的丰富性。 4.通过对《锦瑟》的学习,探究感悟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分析《锦瑟》用典艺术手法。 2.探知诗中的深远意境、华美语言及诗人哀婉缠绵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锦瑟》的多元解读。 2.感悟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王士禛曾说:“一篇《锦瑟》解人难”。王蒙先生就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这首诗历来有多样的解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锦瑟》,感受诗中的深远意境、华美语言及诗人哀婉缠绵的情感。 任务一:重构诗作,浅悟情感
1.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诗歌,初读诗歌,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美、朦胧、伤感、迷离等。 2.接下去,我们试着都来做一回小诗人,找出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四句诗,重新组合成一首诗。 (明确)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很显然,同学们都选择了头和尾,如果再要缩短呢?是不是可以改成“锦瑟弦,思华年。可追忆,已惘然。”我们就可以发现,当首联和尾联联系在一起,“思”与“情”的衔接毫无违和之感,“华年”与“追忆”搭配得也是得体自然,仿佛让人眼前一亮。听到锦瑟的声音,就不由“思华年”,我们可以看到注释,“华年”就是指青年时代,不由想起自己的青年时代,那是一段美好而又伤感的回忆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待”就是“岂待”的意思,这种情感哪里待今朝追忆时才有,就在它发生的当时已经让我感到怅然若失了。 任务二:品味典故,追忆华年
1.“思华年”到底追忆的是一种怎样的华年?“此情”又蕴含作者哪些情感呢?小组讨论,找出诗中的颔联、颈联的典故,结合典故和诗句来分析。
明确:《锦瑟》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化用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 庄周梦蝶。庄周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觉得自己还是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因此困惑不已。这个典故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我们还是要从诗句入手。“庄周晓梦迷蝴蝶”中的“晓”写得特别好,“晓”是破晓时分,“晓梦”也就是早晨将要醒来之时做的一个短梦,既然马上要从睡梦中醒来,“晓梦”自然是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诗人正是借这个短暂的“晓梦”来寄托人生无常的感慨,一切的美好瞬间都会随着梦醒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迷”,我们在意思上可以理解为沉醉痴迷的意思,表达自己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借梦的美好、短暂和蝴蝶的自由难捕捉,表达诗人对青春的向往,对理想的迷茫,有一种人生如梦之感。诗人追忆的就是如梦的华年。 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魄。“望帝春心托杜鹃”,我们可以看到注释:望帝把思恋爱慕的情怀寄托在杜鹃哀切的啼鸣之中。这句诗写出了美好愿望难以实现,悲伤之情托诸杜鹃。诗歌中也常用杜鹃鸟这个意象,杜鹃鸟是忠贞之鸟,传说由盼望丈夫归来的女子幻化而来,杜鹃鸟在伴侣死去后会选择孤独终老,所以这句诗歌中也有对亡妻的思念。诗人追忆的是悲凄的华年。 鲛人泣泪。古人传说蚌珠的圆缺随月亮的盈亏而变化(见《大戴礼记》);又说南海之外有鲛人,可以泣泪成珠(见《博物志》)。作者合用了这两个传说,有沧海遗珠之意,是写怀才不遇,寄寓自己被埋没,终不被用的无望之情。诗人追忆的就是无望的华年。 (4)良玉生烟。唐代诗人戴叔伦论诗有言,“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文句中的蓝田,在长安附近,是出产美玉之地,“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暖玉生烟”与此说关系极为密切。蓝田在煦暖的日光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袅袅升腾,可是温润的美玉却是远观似有、近察却无,只能欣赏到它的缭绕云烟,却不可触碰于眉睫之下。“玉”是何等美妙,可“烟”又让人产生了多少渺茫之情呢?在诗人的笔下,蓝田之“玉”集结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事物,然而它却又是诗人始终都无法得到无法亲近的一缕青烟!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借蓝田美玉生出烟雾的典故比拟种种美好虚无缥缈。诗人追忆的是虚幻的华年。 小结:《锦瑟》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化用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追忆如梦的华年、悲凄的华年、无望的华年、虚幻的华年。 这四个典故从表面上看似乎无甚关联,但是实际上它们都能展现诗人的内在思想情感。后人对《锦瑟》有多种解读。诗人化用这些典故可能是想表达对青春的感怀,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有人认为是一首悼亡诗;对思念不能相聚的痛苦,有人认为是一首爱情诗;对身世的感伤,有人认为是一首咏怀诗……因此,这首诗的主旨就有了无限阐释的可能性。有人说这类诗歌就像朦胧诗一样。 2.李商隐创作的这些诗歌为什么具有这种朦胧的色彩? 李商隐十岁丧父,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及年长受到了恩师令狐楚的指点与提拔,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恩师去世后,他做了王茂元的幕僚,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童年的不幸、仕途的失意、妻子的离世、晚年的困顿,他始终都在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造就了他忧郁多思、感伤多愁的性格特点,也造就了他那有着独特的意象及朦胧的主旨的无题诗。 任务三:读义山诗,体会朦胧 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接下去,我们一起来读两首李商隐的无题诗,体会朦胧的特质,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①《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②《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第一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追求的可望而不可即,但即使如此也至死不渝。“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则写的是会面无望,幻想青鸟鱼雁传书遥寄相思,表达相思之情。 第二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将相爱而不能相守的恋人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则是写身不由己的无奈,暗含身世飘零之慨叹。 结合这些无题诗, 我们可以看到《锦瑟》和它们所描述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似乎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些缠绵细腻、用典精致、含蓄朦胧的爱情诗里,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即使所追求的短暂易逝,甚至可望而不可即。但他又不免常常为这样不可得、难长久的爱情而失望落泪,李商隐诗歌中的虚化朦胧,引得后人不断探究。 课堂小结 《锦瑟》以“思华年”领起,以“已惘然”结束,“思华年”和诗歌最后的“此情”相呼应,“已惘然”更是对“此情”给出了最好的回应。在这首诗里,诗人试图记录一些转瞬即逝的生命感悟,以追思那段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化用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四个典故,进一步表现朦胧美。 课后作业(选择其一完成) 1.发挥想象,将《锦瑟》改写成一篇散文。 2.评析一首李商隐的无题诗,写一篇文学短评。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