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李凭箜篌引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教学目标
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诵读诗歌,理解诗意,通过韵脚转换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鉴赏诗歌中华丽诡谲的意象,分析诗歌在描绘音乐时所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 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李贺的生平经历,感受“长吉体”华丽瑰诡的诗歌风格。 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情韵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通过四次韵脚转换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 鉴赏诗歌中华丽瑰诡的意象,分析诗歌在描绘音乐时所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 通过意象、手法、情感等层面的鉴赏,体会诗歌瑰诡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互动:课前播放视频,箜篌曲《织梦行云》。学生简单描述对这段音乐的初印象。 2.让我们一起走进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看“诗鬼”李贺是如何描述箜篌曲的。 【学习任务一】初读感知,因声求气
1.自由诵读,正音、正字。 2.听名家诵读,找出诗歌的韵脚。 明确:本诗十四句,句句有韵,韵脚如下: 秋、流、愁、篌——闭口音,/ou/韵平声、悠长,哀愁、盘旋; 叫、笑——开口音,/ao/韵仄声、短暂、语调坚定,凄厉、怪异; 光、皇——开口音,/ang/韵平声、语调稍显激昂,弥散、心伤; 处、雨、妪、舞、树、兔——闭口音,/u/韵仄声、语调短促,悲壮、凄绝。 3.设疑:为什么李贺十四句换了四个韵?这种急促的节奏又有什么深意? 提示:①体现了乐曲的变化,高低起伏,动人心弦;②旋律变化的背后是情感的起伏。
【学习任务二】简析文本,置身诗境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音乐会,音乐会的时间、地点、演出者、听众分别是谁? 时间:高秋 地点:长安 主演:李凭 听众:云、江娥、素女、长安百姓、紫皇、石、天、神妪、老鱼、瘦蛟、吴质、寒兔 作为当时的明星,箜篌演奏家李凭演奏过程被分成几部分进行描述?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4句):李凭出场 第二部分(5-6句):正面写乐声 第三部分(7-14句):侧面写乐声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 3.那么李凭的箜篌曲是一段怎样的音乐?李贺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明确:通过异彩纷呈的意象,空山、凝云、昆山、凤凰、芙蓉、香兰、秋雨、老鱼、瘦蛟、江娥、素女、紫皇、女娲、神妪、吴质、寒兔…… 追问:这些意象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大多是仙界的景象,几乎没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神话色彩浓郁,给读者的阅读制造了一种距离感,使其音乐不再真实可感,而是神秘莫测、虚幻缥缈。 【学习任务三】再赏“箜篌”,细品“鬼”气 1.炼字之“鬼” ①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形类声(通感) 昆山玉碎: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 ②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运用反衬手法,突出音乐的魅力和魔力。 ③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化用了“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典故。如果说原句中的“遏”表示的是浮云被歌声震动,因而驻足不前的形象感的话,那么,李贺诗中用“颓”这一形容词来限定“云”的停滞不动,表达其凝神谛听的音乐效果时,就产生了一种衰颓无力的消沉感。 小结:李贺通过对意象的独特修饰和锤炼,使其生发出独特的审美意趣。正如叶燮所评:“李贺鬼才,其造语入险,正如仓颉造字,可使鬼夜哭。” 2.手法之“鬼” 描写音乐的八种手法:先声夺人法,动作描绘法,环境渲染法,以声摹声法,以形喻声法,联想典故法,听者反应法,议论抒情法。 接下来,请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或自主赏析,选择1-2句,对其艺术手法进行探究。 教师点拨: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环境渲染、侧面烘托、拟人。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侧面描写,先声夺人。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正面描写,以声摹声(比喻);以形写声(通感)。 十二门前融冷光……露脚斜飞湿寒兔:侧面描写,听者反应法。其中“石破天惊逗秋雨”用了以声摹声法。 3.情感之“鬼” 问题:诗歌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觉得李贺听音乐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可以从哪些诗句读出?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李凭高超演奏技巧的赞美之情。作者的心情是哀怨苦闷的。如“啼”“愁”“碎”“冷”“泣”“破”“湿”等,用冷色调的词来渲染乐曲悲伤凄冷的情调,也暗示了听者李贺哀怨苦闷的心情。 追问:李贺表达的是对李凭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本应该热情洋溢、欢快喜悦才对,但我们读到的却分明是一个哀怨苦闷、悲伤抑郁的诗人形象,作者的创作动机与读者的阅读感受如此的不统一、不和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背景链接: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奈何到他这一代时同皇族的关系已经极为疏远。李贺七岁便会作诗,被称为神童,李贺的天赋和诗才深受韩愈等文学家的赞赏。因为当时避父讳(父亲李晋肃,“晋”与“进”谐音),李贺被迫不能举进士,仕进之路就这样被一个荒唐的借口堵塞了。他一生只担任过三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掌管已故国君牌位,低微、清冷的职位让悲愤、无聊的李贺最终以病辞官,27岁因病卒世。 不仅如此,还要了解李凭其人。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而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不过是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官奉礼郎)。 小结:李贺这位年少成名、志在天下的大诗人,曾有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凌云壮志,也曾有过“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的无限豪情,但是面对现实的种种经历,他也只能发出“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的悲慨。李贺的一生是苦闷的,皇族出身、年少成名、志在天下的自负与希冀,冷酷现实层层重压下的痛苦与绝望,两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李贺独特的鬼诗风格。 【课后拓展】寻找并鉴赏李贺其余作品,感受“长吉体”华丽瑰诡的独特风格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