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9 08:4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世纪70-80年代期间的中东地区,伊斯兰教规范着文化、石油,主宰着经济、阿以对抗,影响着政治,而这些特点都与美苏冲突没有直接关系。事实上,面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挑战,石油价格的攀升和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仇视,两个超级大国常常回天乏力,束手无策。这说明( )
A.美苏争霸下的两极格局逐步瓦解 B.发展中国家力图建立国际新秩序
C.国际秩序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D.中东地区摆脱了美苏争霸的威胁
2.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先后宣布对苏联实行粮食禁运和天然气管道设备技术禁运。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后,布什政府宣布撤消相关禁运措施。对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
A.美国放弃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B.两极对峙局面最终结束
C.亚洲是美苏冷战的重点区域 D.美苏两国关系趋于缓和
3.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朝鲜战争 (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 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 联合国对伊动武
A.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B.美苏两极对峙,损害西欧利益
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D.美国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强大的后盾
4.1971年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是指( )
A.苏联制造的古巴导弹危机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
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状态
5.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希望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马歇尔声称美国的援欧计划不反对任何国家,而是反对贫穷、饥饿和混乱,促使欧洲出现一种有益于自由体制得以存续的政治和社会条件。由此可知,美国的本质意图是( )
A.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B.挑起与苏联的冷战
C.遏制共产主义发展 D.缓解美国生产过剩
6.从1952年起,美国政府年均投入600万美元用于海外图书馆项目,在亚非拉国家设立的图书馆中收藏着大量介绍美国历史文化、民主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图书、期刊、小册子等,这些图书馆免费向当地社会各阶层读者开放。美国此举意在( )
A.支持落后国家文化事业 B.转移冷战对抗的中心
C.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 D.应对政治多极化挑战
7.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漫画。该作品体现了( )
A.两极格局的不对称性 B.美苏加紧争夺中间地带
C.西方国家的冷战宣传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8.1957年,由美国军方提供导演并派官员直接参与外景拍摄的电影《鹰之翼》上映。影片主角在全身瘫痪后凭借顽强意志重获行动自由,并成为一名关注海军功业的励志作家。据此可知( )
A.冷战格局影响当时的价值思维 B.两大阵营对峙侧重于文化领域
C.美国军事类电影制作水平较高 D.意识形态斗争渗透到新闻传媒
9.下表为1961~1990年接受美国援助的前十大受援国家。据此可知,美国的援助( )
国家 金额(单位:美元) 国家 金额(单位:美元)
埃及 17009857000 孟加拉国 3439291820
以色列 16926041000 土耳其 3434530000
印度 10089462000 印度尼西亚 3413680319
巴基斯坦 7054191889 菲律宾 3311259708
越南 6165550000 韩国 3127662000
A.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体现 B.加剧了冷战对抗程度
C.利于发展中国家均衡发展 D.提升了美国国家形象
10.有学者指出:冷战格局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冷战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现代化 B.冷战推动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C.社会主义阵营支持独立运动 D.冷战有利于世界体系的重构
11.1981—1984年,美国接纳难民近40万人,其中90%以上来自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东亚,来自非洲及美国盟国的却很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A.距离影响移民的区位选择
B.非洲获得了独立和发展
C.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流动
D.美国顽固坚持冷战思维
12.1967年在美国安娜堡召开了第27届东方学术会议,美国官方和民间对于此次会议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美国的“区域研究”新范式逐渐占领主要学术场域,掌握东方研究话语权,更加关注目标区域的“当下”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
A.战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 B.美苏两国的竞争领域不断拓展
C.美国重视东方地区文化研究 D.冷战背景下美国争夺知识权力
13.199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欧洲统一货币。”对此事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C.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D.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4.下图所示的漫画反映的是美国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由此可见,美国(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行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推动欧盟建立
15.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这说明( )
A.中法具有独立自主的共性 B.欧美关系已经走向对峙
C.美苏冷战加剧东西方对立 D.中国积极开展大国外交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欧洲地区构建起针对苏联的多边联盟。美国起初也希望在亚洲建立类似的多边联盟,但因为效果不彰而不得不作罢。1950~1953年,《美泰军事援助协定》《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等双边联盟条约陆续签订。根据这些条约,美国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同盟国建立军事基地,将美军部署到这些国家或地区,开展联合演训、共享军事情报等。1954年,美国拉拢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但是该组织未形成多边安全合作的合力,1977年6月30日正式宣布解散。因此,这个时期美国在亚太地区主要依靠双边联盟实施安全战略。
——据凌胜利、王彦飞《霸权的逻辑: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多边转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中国为应对周边环境的变化,积极建立合作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积极行动越来越鲜明地以多边体系——如东盟地区论坛、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等——的领导者角色行事。2002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一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建成。中国在2003年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中国与东盟还签订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从而避免了任何用武力解决该水域中主权分歧的可能。
——据【英】罗丝玛丽·福特《中国与亚太的安全秩序:“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的美国和冷战结束后的中国在亚太安全战略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建立“亚洲版北约”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后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合作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观点 出处
1918年 丘吉尔宣称要“消灭布尔什维克,和德国佬接吻” 胡才珍《论经济因素在英国对苏外交中的作用》
二战前 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英]肯·福莱特《圣彼得堡来客》
二战期间 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强调:“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我们将向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朋友和盟国呼吁,请他们采取同一方针,并且如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坚持到底” 磐石《论战时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
二战后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吉尔对苏联(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丘吉尔外交政策变化所遵循的原则。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孤立主义思想自美国建国以来,长期渗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19世纪末之前可以说是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时期。孤立主义主张美国应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采取超然态度,减少对外干涉和援助,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它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采取不卷入国际事务以及集中力量于北美大陆扩张和国内建设的方针,取得了国家迅速发展的成功。但美国的孤立从来就不是与外界绝对隔绝的,孤立是相对的。1823年, “门罗主义”的出笼,实际就是美国走向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孤立主义曾使美国深受其益。
—据刘建飞《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等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初“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表明美国开始向奉行国际主义转变。及至一战前后,一项主张美国放弃孤立主义传统,更多地卷入世界事务的“国际主义”政策开始提出。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已形成一致看法,美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担任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就必须在全球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的扩张。
—摘编自孙玉娣《杜鲁门时期美国“冷战共识”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之前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及其总体发展趋势。
19.[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2年8月,苏联应古巴请求提供援助,并秘密向古巴运输导弹及设施。赫鲁晓夫称“我们确信美国决不会容忍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的存在……美国人用军事基地和核武器威胁我们,现在是让他们知道……遭受威胁是什么滋味了”。27日,美U2侦察机被苏联击落,美国军方要求进行报复轰炸,入侵古巴,战争一触即发。关键时刻,赫鲁晓夫多次致信肯尼迪,要求和他一道“解开战争之结,不使世界遭受核战争浩劫”。肯尼迪则回信表示愿意谈判,但苏联必须撤走全部武器,美国则有条件地保证不入侵古巴。同时采取风险较少的海上“隔离封锁”,苏联也没有硬闯“隔离”线,满载武器的苏联船只陆续停驶或改航,最后撤走所有武器。
——摘编自李德福《古巴导弹危机纪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80年代(亚洲)。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国家主宰着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美、苏也束手无策,这应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C项正确;阿拉伯世界的做法可能会冲击两极格局,但不至于促使两极格局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阿拉伯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措施,排除B项;在两极格局瓦解前,发展中国家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威胁,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年、1989年(美苏)。根据材料“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后,布什政府宣布撤消相关禁运措施。”并结合所学可知,1985年后,美苏双方通过多层次对话、签署裁减军备条约及苏联从阿富汗地区撤军等措施,体现的是在苏联妥协的前提下,美苏关系走向缓和,D项正确;减少不等于放弃遏制苏联,排除A项;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对峙结束,排除B项;欧洲是美苏冷战的重点区域,不是亚洲,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二战后(世界)。从材料看,西欧国家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经历了参与、不支持、反对的发展过程,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欧洲实力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C项正确;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要求摆脱美国控制只是表象,而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美苏两极对峙在1991年结束,排除B项;美国对西欧的支持并不能解释欧洲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1年(世界)。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世界多极化逐渐发展,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利益,在70年代体现在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的崛起和竞争,B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发生的事件,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万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开始崛起,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美国外部的威胁,而非内部的滞胀,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美国)。据材料“促使欧洲出现一种有益于自由体制得以存续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可知,美国企图通过援助欧洲国家扩大资本主义阵营,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帮助欧洲恢复发展经济是美国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本质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排除A项;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排除B项;缓解美国的生产过剩、寻求市场不是美国此举的本质意图,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初期,为了适应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对抗的需要,美国启动了宣扬美国精神与价值观的海外图书馆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亚非拉中间地带,即争夺对外战略空间,C项正确;美国发展海外图书馆项目是出于与苏联冷战的需要,而非支持落后国家文化事业,排除A项;冷战对抗的中心在欧洲,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还未出现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据材料可知,漫画描绘的是20世纪50年代信息,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其受到外来的进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是西方国家在冷战期间进行的冷战宣传,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冷战的对峙状态,没有体现不对称性,也没有描绘对中间地带的争夺,排除AB项;材料描述的是冷战,而非欧洲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年(美国)。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主要信息可知,美国军方参与电影拍摄,是为了使之符合美国的价值观,从而推断出这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即冷战格局影响当时的价值思维,A项正确;仅凭现有材料说明美国的文化渗透侧重于文化领域,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其他类型电影的比较,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根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正处于冷战对峙背景下,因此材料所述内容主要体现了冷战对当时价值思维的影响,通过材料所述电影彰显美国意识形态的优越性,从而与苏联争夺更多的地方,而不是强调新闻传媒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1~1990年(世界)。根据材料“1961~1990年接受美国援助的前十大受援国家”并结合表格中的国家和受援助金额可知,美国通过援助亚非拉国家,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这加剧了冷战的对抗程度,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并未援助亚非拉国家,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无法得出发展中国家均衡发展,排除C项;美国援助亚非拉国家的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并未提升美国的国家形象,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冷战格局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期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扩大其自身影响力,支持原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这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体系的重构,即冷战有利于世界体系的重构,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冷战促进了世界体系的重构,但不代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冷战推动殖民地国家的独立的表述只是简单重复了材料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排除B项;社会主义阵营支持独立运动的表述只符合材料中“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1—1984年的美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1981—1984年”仍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推行反共战略,20世纪80年代前期,美国接纳的难民主要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可知难民政策是根据国内需要和外交政策制定的,冷战时期,美国难民政策的突出特点是反共色彩浓厚,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难民在美国反共政策中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多被美国用来损毁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并将其视为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工具,D项正确;影响移民的区位选择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A项;非洲获得了独立和发展,仅涉及材料部分信息,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东欧”“非洲”等可知,经济非材料移民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7年(美国)。根据时间1967年,可以判断为冷战时期,材料陈述了美国掌握东方研究的话语权,体现了对知识权力的争夺,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对东方学术文化话语权的垄断,没有提到文化的多样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美苏竞争领域的拓展,排除B项;美国重视东方地区文化研究只是一中表象,体现的是一种文化霸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欧洲。据材料可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欧洲统一货币,有利于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欧洲统一货币,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美国)。根据图示信息“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美元的标志”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后美国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即援助西欧的经济计划,B项正确;推行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与图示“美元的标志”不符,排除A项;建立北约是美国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与图示“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不符,排除C项;欧盟的建立与美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和法国)。根据材料“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冷战时期,法国意图摆脱美国的控制,中国力图摆脱苏联的控制,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具有独立自主的共性,A项正确;在冷战时期,美国与欧洲处于合作时期, “欧美关系已经走向对峙”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述中法两国在外交上的共性,不是东西方对立,排除C项;本题主张为“中法两国独立自主的共性”,而“中国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1)美国主要依赖双边联盟机制,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机制;美国实行结盟政策,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美国强调自身在亚太的主导权,中国则强调自身的平等性。
(2)原因:亚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立场和利益差异较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安全共识;亚洲国家多为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外部大国的军事介入持谨慎态度;美国与苏联在亚洲的外交博弈。
(3)意义:有助于中国融入区域经济和政治结构,提升其国际地位;通过多边合作,中国能够更有效地与其他国家沟通和协调,处理领土争端和其他敏感问题,维护地区稳定;中国的参与还有助于塑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区域合作框架,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的积极作用也能够平衡其他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促进地区多极化发展。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因此,这个时期美国在亚太地区主要依靠双边联盟实施安全战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主要依赖双边联盟机制,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机制;根据材料一“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欧洲地区构建起针对苏联的多边联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结盟政策,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根据材料一“根据这些条约,美国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同盟国建立军事基地,将美军部署到这些国家或地区,开展联合演训、共享军事情报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强调自身在亚太各国联盟的主导权,中国则强调在合作组织中的平等性。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亚洲。根据材料一“1954年,美国拉拢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立场和利益差异较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安全共识;根据材料“根据这些条约,美国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同盟国建立军事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国家多为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外部大国的军事介入持谨慎态度;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与苏联在亚洲的外交博弈。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亚洲。根据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积极行动越来越鲜明地以多边体系——如东盟地区论坛、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等——的领导者角色行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多边合作,中国能够更有效地与其他国家沟通和协调,处理领土争端和其他敏感问题,维护地区稳定;根据材料三“2002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一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建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参与还有助于塑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区域合作框架,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根据材料三“ 中国在2003年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积极作用也能够平衡其他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促进地区多极化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中国融入区域经济和政治结构,提升其国际地位
17.(1)变化的原因:十月革命后,丘吉尔站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仇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面对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和德国对英国的进攻,为了英国利益,丘吉尔愿意与苏俄合作;二战期间,苏德战争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德国对英国的攻势,同时作为同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丘吉尔主张联合苏联抗击法西斯。二战结束,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和苏联对欧洲的威胁,使得丘吉尔主张全面反苏反社会主义,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2)原则:意识形态对立的原则;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据材料“丘吉尔宣称要‘消灭布尔什维克,和德国佬接吻’”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丘吉尔站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仇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据材料“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及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面对德国可能对英国的进攻,为了英国利益,虽然丘吉尔仍然敌视苏联,但丘吉尔愿意与苏俄合作,也表现了政治家的远见。据材料“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我们将向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朋友和盟国呼吁,请他们采取同一方针,并且如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坚持到底”及所学知识可知,苏德战争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德国对英国的攻势,同时作为同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丘吉尔主张联合苏联抗击法西斯,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据材料“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和苏联对欧洲的威胁,使得丘吉尔主张全面反苏反社会主义,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据材料“消灭布尔什维克”“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及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对苏俄/联的态度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据材料“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可知,在国家利益面前,可以暂时放下意识形态的对立,反映了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
18.(1)内涵:政治与外交上的孤立并不限制美国在经济上同外界发生关联;美国虽然不积极参与欧洲和亚洲的事务,但却积极参与美洲的事务;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并用。影响:孤立主义使美国得以避免卷入欧洲的战乱,集中精力发展自己;门罗主义扩大了其在美洲的影响。
(2)实质:美国利益至上。总体趋势:逐步放弃孤立主义,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之前(美国)。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一“孤立主义主张美国应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采取超然态度……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之前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内涵是政治与外交上的孤立并不限制美国在经济上同外界发生关联;据材料一“集中力量于北美大陆扩张和国内建设的方针,取得了国家迅速发展的成功。……孤立是相对的。1823年‘门罗主义’的出笼,实际就是美国走向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可得出,美国虽然不积极参与欧洲和亚洲的事务,但却积极参与美洲的事务;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并用。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它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采取不卷入国际事务以及集中力量于北美大陆扩张和国内建设的方针,取得了国家迅速发展的成功”可知,建国初期美国无力与欧洲列强争雄,孤立主义使美国得以避免卷入欧洲的战乱,集中精力发展自己;据材料一“‘门罗主义’的出笼,实际就是美国走向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孤立主义曾使美国深受其益。”可得出,门罗主义扩大了其在美洲的影响。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美国)。第一小问实质,据材料一“孤立主义主张美国应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采取超然态度”“孤立主义曾使美国深受其益。”和材料二“美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担任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可得出,美国利益至上。第二小问总体趋势,结合材料二“更多地卷入世界事务的‘国际主义’政策开始提出。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已形成一致看法,美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担任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就必须在全球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的扩张”可得出,逐步放弃孤立主义,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19.(1)背景:受古巴政府的请求提供援助措施;美国军事威胁苏联;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
(2)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避免了美国对古巴的侵略,有利于维护古巴主权独立;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避免了美苏直接武装冲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美苏争霸的产物,带有大国强权色彩;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说明美苏争霸中,此时苏联处于弱势地位。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962年的古巴。背景:根据材料“1962年8月,苏联应古巴请求提供援助,并秘密向古巴运输导弹及设施”,可得出受古巴政府的请求提供援助措施;根据材料“我们确信美国决不会容忍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的存在……美国人用军事基地和核武器威胁我们,现在是让他们知道”,可得出美国军事威胁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1962年的古巴。根据材料“肯尼迪则回信表示愿意谈判,但苏联必须撤走全部武器,美国则有条件地保证不入侵古巴”,可得出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避免了美国对古巴的侵略,有利于维护古巴主权独立;根据材料“关键时刻,赫鲁晓夫多次致信肯尼迪,要求和他一道‘解开战争之结,不使世界遭受核战争浩劫’”,可得出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避免了美苏直接武装冲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美苏争霸的产物,带有大国强权色彩;根据材料“苏联也没有硬闯‘隔离’线,满载武器的苏联船只陆续停驶或改航,最后撤走所有武器”,可得出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说明美苏争霸中,此时苏联处于弱势地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