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高山流水1993年照 一片冰心在玉壶介绍古代一些表现友谊的诗歌。
赠汪伦 别董大
李白 高适
李白乘舟将欲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
忽闻岸上踏歌声。 北风吹雁雪纷纷。
桃花潭水深千尺,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下谁人不识君!
介绍冰心、巴金的生平事迹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1919年在北京求学时即投身“五四”文学革命。1923年因成绩优异,提前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及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后赴美留学。 1926年获硕士学位,随即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系任教,并在清华大学兼课。1954年以来当选历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另有《冰心著译选集》、《冰心文集》等。
冰心:巴金这个人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春天里的秋天》、《寒夜》等,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与势交者,势倾则绝;与利交者,利穷则散。冰心、巴金,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上海,人们也许知道他们有许多共同的优秀品质,却未必知道他们之间的莫齿深情,对话向我们展示的是两颗正直、智慧的心灵在相互碰撞中所产生的默契,这种默契,体现了人类最珍贵的友谊。
古人也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的友谊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像雨后的碧荷,又像清晨的露珠,是纯洁的,超脱的。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精心的选材,组织巧妙的结构。
2、体会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情,深入体会纯真友情;
2、激发每一位同学关注和袒露自己友情的勇气和积极性;
3、探讨一些关于友情的问题,培养健康向上的友情观。
教学重点: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一、作者:
吴泰昌(1937—— )安徽当涂人,当代作家,曾任《文艺报》主编。
二、生字词:
应酬(chóu) 滞(zhì)留 吴文藻(zǎo)
胡絜(jié)青 靳(jìn)以 张僖(xī) 笃(dǔ)
淡交如水,大道若弦: 形容君子之间的友谊真挚而淡泊,互相仰慕,互相支持,达到很高境界。
淡交如水,语出《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感知把握:
阅读全文,掌握大意,概括三个部分的主要事情。
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受”
写作者与冰心一道给巴金发贺电,祝他80大寿。
第二部分:“淡交如水,大道若弦”
写冰心和巴金之间真诚亲密纯朴的友谊。
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写冰心和巴金互引为人生“知己”的故事及原因。
2、讨论,课文中写了哪些典型事例来表达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谊?
——①互相祝寿;②互相安慰;③互相支持;④互相勉励;⑤互相学习。
再讨论,为什么要写这些事例,而不写冰心参加过“五四”运动;巴金勤奋写作,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选,不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不选。)
分析研讨:
1、作者认为冰心的“巴金这个人……”这句话包含很多东西。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辛苦、勤奋、认真一辈子;放弃工资,大公无私;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无私捐物;对冰心十分敬重,破例担任冰心研究会会长;讲真话,写真话,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的爱;内向,忧郁,心里有团火,有时爆发出极大的热情。
总之,巴金是一位热爱祖国和人民;坚持真理,富有激情,忠于“知己”,纯真坦诚,大公无私的著名作家。
文章的主题
本文选取了冰心和巴金交往的典型事例,表现了这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感人的名人友情故事呢?
答:桃园三结义、高山流水、歌德席勒、鲁迅瞿秋白、马克思恩格斯。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与好朋友之间有感人的故事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用典型事例说出一个你的同学的特点。
结束语老师寄语:相识是缘,相知是福,成为挚友是幸,我愿与每一位同学成为好朋友,共同谱写一曲人间至真至纯的友情之歌。一起听歌《朋友》古典诗词: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千两黄金易得,知心一个难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名言警句: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鲁迅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高尔基
人心只能赢得,不能靠人馈赠。------ 叶芝
欺骗的友谊是痛苦的创伤,虚伪的同情是锐利的毒箭。------ 列宁
七、作业:
1、朗诵或歌唱。见课文第4页《三、真情告白》
2、完成《同步测控》本课内容。再见3、本文运用了三个小标题来结构全文,假如把这三个小标题都去掉,你会如何整合本文的三个部分?将你修改后的文章与课文比较一下,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文章结构形式,它的好处是一目了然,层次感非常强。但也有缺点,文章的整体性被削弱,同时标题的拟定是一个难题,标题拟不好反倒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