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6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6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9 10: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1
课程标准
区域
认知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
协调观
运用图表掌握大气圈层的空间结构。
运用图片与表格,综合分析大气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
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地理
实践力
分析大气各层的气温特征,理解全球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
阅读材料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下,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能够完成这一壮举,得益于特制的宇航服。
39km高空与近地面的大气有哪些不同?
鲍姆加特纳为什么要穿特制的宇航服?
思 考
目录


目录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低层大气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
低层大气
水汽杂质
如今的大气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
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组成
作用
氧气:21%
氮气:78%
其他:1%
氩气约占0.93%,二氧化碳约占0.038%(处于变动中),其他气体约占0.032%。
干洁空气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低层大气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地球上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臭氧
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地球上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保护生物。
化学分子式为O3,因其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水汽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 。
杂质
温度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水汽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 。
杂质
温度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降水的
形成条件
① 饱和的水汽
② 凝结核
③ 温度降低
人类活动会影响大气成分的自然平衡,那么这类人类活动有哪些?请列举一些,并分析带来的危害和解决的措施。
人类活动与大气污染
1
人类活动会影响大气成分的自然平衡,那么这类人类活动有哪些?请列举一些,并分析带来的危害和解决的措施。
人类活动与大气污染
人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造成大气污染
1
图为北京优良天气和重污染天气对比
大气污染
现象举例
请观察上图思考: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1)1740-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有什么特点?
(2)原因是什么?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的变化与人类活动
(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40%多
1
请观察上图思考:
(1)1740-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有什么特点?
(2)原因是什么?
(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40%多
(2)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毁林;
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
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1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的变化与人类活动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
非洲运动员成绩优异
与大气含氧量的关系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
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
非洲运动员成绩优异
与大气含氧量的关系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
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
1、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
问题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
非洲运动员成绩优异
与大气含氧量的关系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1、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
问题
2、由此,你能推测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
中国高原体育训练
基地选址区位分析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表2.1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位置。
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
甘肃·榆中
青海·多巴
云南·海埂
河北·兴隆
云南·呈贡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
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
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
甘肃·榆中
青海·多巴
云南·海埂
河北·兴隆
云南·呈贡
中国高原体育训练
基地选址区位分析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
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
②参照表2.2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甘肃·榆中
青海·多巴
云南·海埂
河北·兴隆
云南·呈贡
中国高原体育训练
基地选址区位分析
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
甘肃·榆中
青海·多巴
云南·海埂
河北·兴隆
云南·呈贡
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
②参照表2.2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
中国高原体育训练
基地选址区位分析
目录


目录


观察右图,归纳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哪些不同的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思考
划分依据:


温度
运动状况
密度特征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低纬 km
高纬 km
平均 km
17-18
8-9
10-12
高度范围
1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及成因
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 ;
1
大气 运动显著;
2
天气现象 。
原因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100m——约0.6℃)
原因
该层大气上冷下热
原因
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降低
对流
复杂多变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及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密切
3
1
2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自对流层顶部至 高空;
高度范围
1
50-55千米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1
主要特点及成因
2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 ,但是在 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
很小
迅速上升
以 运动为主;
天气晴朗无云雨,能见度好;
原因
原因
原因
30千米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平流
该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1
主要特点及成因
2
与人类的关系
3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39km高空与近地面的大气有哪些不同?
鲍姆加特纳为什么要穿特制的宇航服?
解 析
鲍姆加特纳从空中跳下的高度就在平流层范围内;
那里氧气稀薄、气温低,必须配备特制的宇航服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层以上的大气统称高层大气
高度范围
1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平流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1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主要特点及成因
2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 后

降低
增加
自 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 ;
原因
平流层顶部
下降
随后,因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 ,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
以上
上升
1000℃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1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主要特点及成因
2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 后

大气密度极小
降低
增加
原因
距地面远,受地球引力小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1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主要特点及成因
2
与人类的关系
3
电离层能 ,对 有重要作用
反射无线电波
无线电通信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1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主要特点及成因
2
与人类的关系
3
其他
4
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高度范围
1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主要特点及成因
2
与人类的关系
3
其他
4
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
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电离而产生,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层大气的特性?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KM
0
12
50
思考
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线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就像是地球的“保护伞”
臭氧层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观测发现,南极上空每年春季臭氧含量比之前有大幅度下降,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的出现,表明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含量减少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
O3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观测发现,南极上空每年春季臭氧含量比之前有大幅度下降,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的出现,表明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含量减少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
DU即多布森单位,标准大气状态下千分之厘米臭氧层的厚度为1个多布森单位,吴氧含量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称为“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期
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开启了全球携手保护臭氧层的历程
1987年9月16日,46个缔约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达成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限制生产和使用氯氟碳化物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DU即多布森单位,标准大气状态下千分之厘米臭氧层的厚度为1个多布森单位,吴氧含量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称为“臭氧空洞”
1995年, 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公约》和《议定书》得到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支持,成为联合国数百个公约中参与度最高的公约
《公约》及其《议定书》的有效实施,使得“臭氧空洞”开始缩小,在全球范围内避免了数百万例可能由紫外线带来的人类疾病,如皮肤癌、白内障等;另外,保护臭氧层还减缓了气候变化的幅度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
O3
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都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
保护臭氧层的成功,成为全球合作成功解决这类问题的典范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
课堂小结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氮气氧气为主
对 流 层
二氧化碳、臭氧
水汽杂质等
平 流 层
大气组成
垂直分层
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 km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1、2题。
1. 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  )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 B.占大气成分的99%
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 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
1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N2) 78.08 75.52
氧(O2) 20.94 23.15
氩(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变动) 0.05
答案 :A
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 km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1、2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N2) 78.08 75.52
氧(O2) 20.94 23.15
氩(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变动) 0.05
答案 :B
2. 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答案 :D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
C.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大气组成成分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
3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答案 :C
4. 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  )
A.气温降低 B.气压升高
C.密度减小 D.湿度增大
4
答案 :D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5. 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
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5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答案 :B
8.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答案 :D
9. 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7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答案 :C
0. 我国发射的“神舟”飞船的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
A.气温在-50 ℃到20 ℃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40 ℃
8
1.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
9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A层大气在气温、气流状况及与人类关系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差异。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1.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
9
(3)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指的是哪一层? 为什么? 该层空气的主要运动方式是什么? 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如何变化
①B平流层。
②该层中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③该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1.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
9
(4)电离层分布在__________(填字母);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为什么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平稳,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