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学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学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9 10: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学月考试
地理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5分,共45分)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图1为我国人口分布图,图2为从1953-2010年我国人口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上面两幅图说明从1953—2010年我国人口( )
A.分布格局基本不变 B.人口分布趋于合理
C.东南人口出生减少 D.西北人口外迁趋缓
2.有学者提出“胡焕庸线”向西突破,可采取哪些措施( )
①全面放开三孩生育政策 ②西部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③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④东部加大产业向西部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省内流入人口是指居住在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在本省其他地区的人口;省际流入人口是指居住在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在外省的人口;二者之和为总流入人口。下图为四省市2020年流入人口规模图。完成3-4小题。
3.2020图中四省市流入人口状况,正确的是( )
①上海省际流入人口规模最大 ②浙江总的流入人口规模最大
③安徽省内流入人口占比最大 ④重庆省内流入人口占比最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20年安徽省内流入人口比2010年增加736.9万,其主要原因是( )
A.沿海经济趋于下滑 B.土地资源逐渐增加
C.省会城市不断发展 D.省内交通条件改善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表格,完成5-6小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5.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开放程度 C.自然资源 D.消费水平
6.下列关于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大
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增大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从2004年的1.14亿增加到2023年的1.76亿,与此同时,外出农民工返乡建房却不断升温。据了解,部分农民并不是在旧房基础上拆旧建新,而是选择在荒地上或政府规划好的新宅基地上建房。据此完成7-9小题。
7.部分农民不在旧房基础上拆旧建新,主要是因为旧房周边( )
A.基础设施不完善 B.空间局限性较大
C.离农田距离较远 D.邻里关系较复杂
8.返乡建房未能显著改善外出农民工自身居住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建房屋装修简陋 B.房屋施工周期过长
C.工作地点不在本乡 D.原有居住条件较好
9.为改善广大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可采取( )
①政府免费为进城农民工福利分房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就地就业
③完善进城农民工廉租房保障制度④老旧村庄统一拆除,整体规划重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完成10-11小题。
10.图中曲线①②③对应的用地类型分别是( )
A.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11.该城市市中心三种用地面积均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租高 B.环境质量差 C.历史悠久 D.地势起伏大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小题。
12.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
A.a阶段 B.b阶段 C.c阶段 D.无法确定
13.下列属于图中阶段Ⅰ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4.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C.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不断增加
内蒙古草原上的敖包多由石块堆积而成,通常上面会竖起木格子,并挂上五彩绸子、经幡等。在茫茫草原,敖包能起到路标作用。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祭祀敖包蒙古习俗”列入了需要紧急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敖包景观图。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敖包在草原上能起到路标的作用,反映了当地( )
A.地形坦荡辽阔,景观单一 B.气候温暖湿润,牛羊遍地
C.河流蜿蜒密布,水草丰美 D.土壤深厚肥沃,农牧交织
16.随着社会发展,敖包的价值将更多体现在( )
①承载历史文化②促进牧业发展③优化土地利用④开发旅游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黑龙江是马铃薯生产大省,在北薯南种的引导下,每年特定季节黑龙江农民南下广东种植马铃薯,将广东部分地区双季稻种植模式打造为“稻—稻—薯”模式。完成17-19小题。
17.在每年特定季节的北薯南种合作中,广东的优势因素是( )
①种植技术②可利土地资源③机械装备④市场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推测黑龙江农民在广东种植马铃薯后返回黑龙江的时间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9.种植马铃薯对下一季水稻种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涵养耕地水源 B.补充土壤肥力 C.减轻土地风蚀 D.减少杂草生长
读图,完成20-22小题。
20.甲、乙两地纬度接近,农业结构不同。造成两地农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1.丙地是所在省级行政区域重要的粮食产区,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2.与丁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水源不足 B.热量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形崎岖
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宇航员太空排尿问题,旅居M国的华人发明了加入高分子吸收体的纸尿片,现代纸尿片企业由此诞生。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一次性纸尿片需求的增加,国外纸尿片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建厂。据此完成23-24小题。
23.现代纸尿片企业诞生于M国,主要是因为该国( )
A.市场广阔 B.政策支持 C.交通便利 D.科技发达
24.影响国外纸尿片企业来我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因素为( )
A.劳动力 B.市场 C.投资环境 D.国家政策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通过分析卫星监测数据,对比近45年(1971-2014年)大成都范围内的气候特征变化,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成都城郊温差增大1.6℃。完成25-26小题。
25.成都城郊温差增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城区硬化路透水差
B.城区阴雨天气增多
C.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D.城区绿地面积增大
26.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面监测系统
18世纪以来, 英国将陶瓷产业视为促进国家经济、艺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出现了一批以韦奇伍德为代表的国际性陶瓷品牌。图为“韦奇伍德陶瓷产品图”。据此完成下27-28小题。
27.英国陶瓷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为( )
A.原料 B.劳动力 C.政策 D.技术
28.19 世纪中期后,英国陶瓷品牌频繁参加世界性展览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品牌形象 B.提高技术水平
C.加强信息交流 D.获取设计灵感
位于长沙市湘江新区的岳麓高新区区位优越、科教资源雄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岳麓高新区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先后获批“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三大国家级功能平台。近年来,湘江新区把检验检测产业链作为重点新兴优势产业链来培育发展,已集聚检验检测产业链企业机构 300 余家,预计到 2025 年,全链条产值将达 200亿元,形成上下游协同并进的产业生态圈。据此完成29-30小题。
29.国外某认证检测公司欲将分公司设在岳麓高新区,优先考虑的区位条件是( )
A.配套产业 B.市场广阔
C.营商环境 D.政府政策
30.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检测业务系统,内容涉及种子质量检测、土壤环境检测、米质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检验检测与农业跨界合作可以( )
A.丰富种植结构,提高产出效益
B.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C.打造农业高科技,提高复种指数
D.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二、综合题(本题三个小题,共55分,其中31题19分,32题14分,33题22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通常把中心市区称作母城,外围的卫星城称作子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等作用。图为某地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在甲、乙两处中选择乙处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
M、P、Q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请说明理由。(7分)
分析乙处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请简述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这是古人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被称为“千脚落地房”,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贡山地区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墙半木房。这种房子比较宽大,一般是垛圆木为墙,屋顶覆盖薄石板。石板约一尺见方,由屋檐铺起,第一块平铺,第二块压着第一块的上边,第三块压着第二块的上边……一直覆盖到屋脊。怒族的这种千脚落地竹木房,结构简单,既易搭建,也易于拆迁,且家家设有火塘(一种可生火的地上小坑,四周垒砖石做成)。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最佳建房时间,按传统习俗,一家建房,全村都来帮忙,一天之内就可以把房子建成。下图示意云南怒江中游的传统民居。
简述千脚落地房反映出的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6分)
说明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最佳建房时间的理由。(4分)
说明千脚落地房室内都设置火塘的作用。(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粮食兼用型蔬菜,具有补充营养、健脾利湿、宽肠通便、保护血管等功效。马铃薯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的土壤最为理想。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该市80%的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多年来,当地农民都以种植马铃薯为生,但马铃薯的产业链较短,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滞销现象严重。下图示意乌兰察布市位置。

(1)说明乌兰察布市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土壤条件。(6分)
分析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滞销现象严重的原因。(4分)
为乌兰察布市扩大马铃薯的销售提出可行性建议。(6分)
(4)你是否赞同在我国推广马铃薯主粮化?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
地理参考答案
1.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形较为平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适宜人居;而西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降水较少,生态脆弱,环境的承载力小,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读图2可知,从1953—2010年我国人口东南部占比均在94%以上,分布格局基本不变,A正确、B错误;无法从材料中判断东南人口出生是否减少、西北人口外迁是否趋缓,CD错误。故选A。
2.西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降水较少,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东部加大产业向西部转移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大该地区的人口承载量,③④正确;全面放开三孩生育政策,东部人口基数更大,无法使“胡焕庸线”向西突破,①错误;西部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造成生态破坏,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浙江省际流入人口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浙江总流入人口规模最大;安徽省内流入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上海省内流入人口占比最小,②③正确,排除①④。故选C。
4.结合题干信息可知,2020年安徽省内流入人口比2010年增加736.9万,主要在于安徽省省会城市不断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人口在省内就业,C正确;沿海经济并没有下降,安徽土地资源并没有明显增加,排除AB;省内交通条件改善可以促进人口迁移,但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即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提高,排除D。故选C。
5.地区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说明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区域资源,C正确。不能体现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对承载人口数量的影响,ABD错。故选C。
6.青海、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资源环境承载力低,①②错误,③正确。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④正确,ACD错误,B正确,故选B。
7.旧房比荒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A错误;旧房一般较小,空间局限性较大,B正确;为方便农业生产,旧房一般离农田距离不会太远,C错误;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较复杂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8.外出农民工返乡建房,但平时还是在外务工,不能在新建房屋居住,因此未能显著改善外出农民工自身居住条件,C正确;新建房屋装修一般较高,A错误;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只要资金到位,房屋施工周期一般不会过长,B错误;原有居住条件并不好,D错误。故选C。
9.政府免费为进城农民工福利分房给政府带来的过大的压力,不现实,①错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就地就业,让农民工能住进自己建的新房,②正确;完善进城农民工廉租房保障制度,能缓解农民工的经济压力,改善居住条件,③正确;老旧村庄统一拆除,会造成资源浪费,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曲线②总面积最大,为居住用地;曲线①在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为商业用地;曲线③在城区外缘总面积最大,为工业用地,故选A。
11.城市市中心处地租高,但是商业活动付租能力强,往往形成商业用地,A错;工业用地的位置选择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B错;城市中心一般地势起伏不会很大,D错。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市中心处古建筑较多,不易形成其他功能区,C对。
12.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的人口由市区和乡村迁往近郊区,是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主要是在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即b阶段,B正确;a阶段为初期阶段,c阶段为后期阶段,ACD错误。故选B。
1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阶段Ⅰ是郊区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导致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C正确;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出现在城市化初期阶段,A错误;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出现在城市化后期阶段,B错误;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在城市化后期阶段,D错误。故选C。
14.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阶段Ⅱ人口由市区和郊区迁向乡村和小城镇,是逆城市化阶段。该阶段由于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ABC正确,不符合题意;逆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数量减少,城镇化地域不会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也不会一直增加,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5.由于内蒙古草原地形坦荡辽阔,草场景观单一,因此挂上五彩绸子、经幡等且高度不高的敖包显得特别醒目,从而可以起到路标的作用,A符合题意;敖包在草原上能起到路标的作用,与气候温暖湿润、牛羊遍地,河流蜿蜒密布、水草丰美,土壤深厚肥沃、农牧交织等等无关,且内蒙古草原为半干旱气候为主,气候并不湿润,河流并不密布、不属于农牧交织地区,排除BCD。故选A。
16.材料信息表明,敖包曾经主要用来祭祀、作为标志,随着社会发展,敖包的价值将更多体现在承载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①④符合题意;敖包并不能直接促进牧业发展,也不能优化土地利用,②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7.马铃薯喜凉,广东冬季温凉,由材料“将广东部分地区双季稻种植模式打造为"稻—稻—薯"模式”可知,广东马铃薯的种植季节为冬季。黑龙江是马铃薯生产大省,具有专业的马铃薯种植经验技术与机械装备,①③错误;广东双季稻稻田在冬季为闲田,为可利用土地资源;广东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马铃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量大,②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9-12月,黑龙江农业为收获期,收获完毕之后农民南下广东,在冬闲田上种植马铃薯,CD错误。3月,黑龙江即将进入春播期,农民在广东收获马铃薯后,返回黑龙江准备播种,A正确。据"稻—稻—薯"模式可知,6月是广东种植水稻的季节,B错误。故选A。
19.马铃薯的生长需要消耗水,不利于下一季水稻种植,A错误;与冬闲田相比,马铃薯生长期间的施肥以及枯落物的补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B正确;广东位于湿润地区,风蚀弱,C错误;冬季种植马铃薯不能减少下一季水稻种植过程中杂草的生长,D错误。故选B。
20.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草场广阔,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造成两地农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的降水,跟地形、土壤关系不大,BC错误。水源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D错误。故选A。
21.读图可知,丙地为内蒙古的河套平原,黄河流经该地,灌溉便利,发展灌溉农业,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跟气候、地形和土壤关系不大,故选D。
22.读图可知,与丁地相比,甲地纬度高,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B正确;甲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A、C、D错误。故选B。
23.据材料可知,纸尿片最初是为了解决宇航员太空排尿问题,从而发明了加入高分子吸收体的纸尿片,现代纸尿片由此产生,可知其是高科技的产物,现代纸尿片企业诞生于M国,主要是因为该国科技发达,D正确;跟市场广阔、 政策支持、 交通便利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4.据材料信息“随着我国对一次性纸尿片需求的增加,国外纸尿片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建厂”可知,影响国外纸尿片企业来我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因素为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B正确。劳动力、投资环境和国家政策对国外纸尿片企业来我国投资建厂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25.成都城郊温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增强,C正确。城区硬化路透水差、城区阴雨天气增多、城区绿地面积增大,不会导致城郊温差增大,ABD错误。故选C。
26.遥感技术(RS)能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面监测系统不能监测气候特征变化,BCD错误。故选A。
27.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题干信息:英国将陶瓷产业视为促进国家经济、艺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可知政府支持(政策)为主导因素;原料、劳动力、技术的影响材料未体现。故选C。
28.参加世界性展览可以让英国陶瓷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其卓越的产品质量、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这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国际知名度至关重要,A正确;对于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信息交流、获取设计灵感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29.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湘江新区以集聚检验检测产业链企业机构300余家,因此,国外某认证检测公司将分公司设在岳麓新高区,主要原因在于本地区拥有的配套产业较为完善,A正确;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较好以及政府政策支持也是吸引检测公司将分公司设在该地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故选A。
30.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检测业务系统,涉及种子质量检测,土壤环境检测,米质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等,主要是使得农业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从而保证食品安全,D正确;检测机构并没有丰富种植结构,排除A;复种指数提高与热量有关,检验检测与其关联性较小,排除C;检验检测并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排除B。故选D。
31.(1) Q Q点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文化教育区;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离中心商务区近,方便购物。
(2)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水资源污染小;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大气污染小;靠近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3)分散城市人口;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32.(1)降水较多,环境潮湿;山区面积大,坡度较陡;植被覆盖率高,且竹木等木材丰富;多蛇虫、猛兽等。
(2)该地为季风气候区,12月到次年1月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施工;此时为相对农闲的时节。
(3)平时可烧菜做饭;降水多,空气湿润,祛湿的需要;气温低时可取暖。
33.(1)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利于块茎发育;土壤肥沃,马铃薯产量高;酸碱适宜,土质好,马铃薯品质优等。
(2)马铃薯产业链短;冷藏和保鲜技术较落后;新鲜马铃薯易腐烂变质;交通运输成本高等。
(3)发展保鲜冷藏技术,提升仓储能力;延长销售时间,均衡上市;电商销售助力,扩大销售范围;政策扶持,对口销售;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生产与物流配送融合,降低运输成本等。
(4)赞同: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不会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马铃薯主粮化可以缓解人口对粮食的压力;马铃薯种植以及加工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马铃薯口感好,营养丰富均衡,加工类型多样等。
不赞同: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频繁,马铃薯种植风险大;马铃薯产业链短,经济效益较低: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腐烂变质带来的经济损失大;我国主要以米、面为主食,人们的饮食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和接受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