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粟是仰韶农业中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与热带早期农业的芋薯类作物不同,粟的播种、耕耘和收获都需特定时节,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B.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
C.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特色 D.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2.右图是一学者绘制的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某一物种的传播路线示意图,图中★处是推测该物种的发源地,虚线代表1492年以前的传播路线,实线代表16世纪以后的传播路线。该物种是( )
A.咖啡 B.马铃薯 C.棉花 D.小麦
3.下列对表格中的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
竹枝词 出处 作者
南瓜莱菔杂芸薹,种遍山隈与水隈。 一带平畴将绿绕,好风吹送稻香来。 《利川竹枝词》 吴子丹
包谷根从石罅寻,石田戴土土如金。 秋风莫扫野鸡啄,传说天荒救老林。 《业州竹枝词》 周鲲化
漳濁漳清年复年,鸬鹚陂外水如烟。 桑麻匝地禾苗绿,犹是西门旧溉田。 《业城杂咏》 洪良品
表:湖北恩施竹枝词
A.史料可用于研究当地饮食结构 B.此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C.表中竹枝词创作于宋初至元末 D.此处的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4.明朝中期,中央政府规定“各处起运京仓大小米麦,先封干圆洁净样米,送(户)部转发各仓收,候运粮至日,比对相同,方许收纳”。此举( )
A.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 B.避免了官吏克扣贪污
C.明确了赋税征收程序 D.有利于保障粮储质量
5.《管子·立政》中提道:“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华丽的色彩和纹样),国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这一言论强调了( )
A.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B.劳动的实践意义
C.手工业技术的实用价值 D.富国强兵的追求
6.工业巨头安德鲁·卡耐基曾说: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并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并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卡耐基这一说法,主要基于( )
A.工业研究实验推动煤衍生物开发 B.标准化生产使工人变成机器齿轮
C.大规模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D.现代通讯联络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7.近年来,中国抢抓互联网带来的时代机遇,发挥理念、制度、应用、数据、市场等方面优势,全面助力改革开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数字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释放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制造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减贫,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这说明( )
A.现代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 B.现代科技孕育新的增长点
C.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新视角 D.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
8.有学者指出古代中国中原农耕区所需要的耕牛、战马和皮毛一类的产品主要来自北方蒙古地区,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茶叶以及日常用品则主要依赖中原的供给,而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 B.北方区域性的经济分工
C.晋商崛起的经济地理因素 D.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9.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开展中国近代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两幅图片。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晚清时期金融业的近代化 B.商业经营形式的新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演变
10.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大货币集团,它们分别以英镑、美元、法郎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这说明当时( )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 B.世界经济领域动荡加剧
C.国际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 D.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
11.学生在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系列资料。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彩绘陶器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制瓷业已初具规模
B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 最早饲养猪的实证
C 兴隆洼遗址发掘了百余座半穴居房址 原始村落的出现
D 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多处宫殿建筑基址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12.20世纪20年代,“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记述充分说明( )
A.交通发展影响社会生活 B.天津交通得到较快发展
C.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城市布局反映社会变化
13.1902年6月21日,晚清大臣盛宣怀反对对外开放中国内河航运,提出“各国内港行船,均本国人办理,外人不得侵越,中国何独不然。如各国民人欲行小轮,只能与华人议立合股公司”“该公司(合股公司)归中国注册,填发关牌,张挂中国旗号”。这些提议( )
A.助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B.确保了内河航运主权的完整
C.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的权利 D.遏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14.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这表明当时( )
A.列强支持清廷的新政改革 B.官督商办的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
C.商业的经营形式发生变革 D.中国通讯事业深受外国资本影响
15.“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段话最早有可能出自( )
A.《伤寒杂病论》B.《温疫论》C.《黄帝内经》 D.《肘后备急方》
16.14世纪中期,黑死病从中东地区随热那亚的商船进入意大利,而后又在法国和英国肆虐( )
1 英国国王下今宰杀所有供城市使用的牛,以保持空气中没有航脏和腐烂的气味;通过颁相关命令
2 协助教会的治理行为医生们通过放血、泻药等方式,企图将病人体内的毒素排出;医学家主张用醋和玫瑰水洗手、口和鼻孔,避免激动和保持适度的运动
3 伦敦主教祈求上帝的帮助,教会在各地设立了教会医院并收留无家可归的人
4 熏制芳香物质来保持空气洁净,房主们会在门窗上摆放一束香草,以确保只有纯净的空气才能飘进房子
A.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已建立 B.教会的垄断地位出现动摇
C.政府主动应对和预防疫病 D.疫病的防治注重多方参与
17.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的贵族头衔可以购买。银行家和富商追求社会身份和贵族的生活方式,一些贵族通过从事商业和制造业增加财富来源。1751年至1789年,法国贵族人数翻了一番、贵族身份可以追溯到几代以上的家族相对较少。该材料表明欧洲( )
A.两极分化严重 B.社会日渐僵化 C.社会活力增强 D.贵族社会形成
18.在2023年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上,邮储银行大连分行“助农展区”展示的大连普兰店区鸿萌农业专业合作社1600多份草莓柿子,通过小程序以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方式销售一空。这体现了(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
C.食品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D.以网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19.西方学者分析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化过程时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
农村偏向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安排城市居民到农村工作,采用“下放”政策,在城市与农村发展上,具有强烈的“反城市,亲农村”的意识,即有“农村偏向”。
城市偏向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施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如限制城市人口、实行粮油供给制等,来保证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顺利进行,并非是“反城市情结”的,而是更具有城市偏向的。
A.忽视了国情对城市化战略的影响 B.丰富了城市与农村关系的理论
C.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和经济敌意 D.把握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向
20.资本输出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之一。如表是部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占比(%)一览表,其中丙是( )
国家 1902年 1914年 1920年 1930年
甲 32.53 37.49 36.96 30.43
乙 21.08 15.83 8.13 5.27
丙 12.03 11.59 9.80 7.43
丁 0.12 13.39 23.12 41.83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随着汉口镇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武汉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武汉棉业贸易格局在外力冲击下开始重塑。早期工业化的推进使武汉地区棉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发生了系列变革。
材料二 1920年—1932年中国进口各国棉花情况表
年份国别 印度 美国 日本 其他 总计
担 % 担 % 担 % 担 % 担
1920 418964 60.9 34049 4.9 161978 23.5 73505 10.7 688496
1922 1370069 73.7 155319 8.4 302895 16.3 29587 1.6 1857870
1924 669267 54.3 107180 8.7 426541 34.6 28487 2.3 1231475
1926 1529033 54.7 506424 18.1 733964 26.3 26197 0.9 2795618
1928 981673 50.8 489230 25.3 447735 23.2 14652 0.8 1933290
1930 1941681 55.8 1143874 32.9 350591 10.1 45078 1.3 3481224
1932 426014 11.5 3102351 83.4 88934 2.4 102230 2.7 371952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武汉地区传统、近代棉业发展的特征。)(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种现象的合理对策。(8分)
2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镑对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的支配地位,正是大英帝国全盛时期令人惊叹的强大国力的反映。1860年,大英帝国领地面积达到2470万平方公里,到1909年,总面积增加到330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5%。不仅如此,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投资。到1914年,海外投资占世界境外投资总资产的40%~50%。在为世界贸易确立规则的同时,大英帝国还为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标准。1868年,只有英国和它的一些经济依附国实行金本位制,但到1908年,除中国、普鲁士和少数中美洲国家继续实行银本位制之外,金本位制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标志,实际上就是英镑本位制。
——摘编自向松祚《新资本论》
材料二 1969年6月,一份题为“国际货币事务的基本选择”的报告正式提交尼克松总统,这就是著名的“沃尔克报告”。其主要内容是
(1)美国应首先会同有关国家就汇率重新安排问题展开磋商,并以此促使德国等有关国家实现货币升值。
(2)在无法实现汇率重新安排的情况下,美国应单方面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以期减少美国的黄金流失,刺激汇率机制的重新调整,同时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该报告很快得到尼克松的批准和采纳。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正式公布了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美国将征收进口附加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削减对外援助等。此后,尼克松致电有关国家领导人,声称“新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重振美元的国际地位,同时寻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摘编自舒建中《试论美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形成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影响。(9分)
三、论述题
23.(12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成立于1984年的厦门航空,是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航空公司。图3为登载于1985年1月8日 《人民日报》第5版的厦门航空开业通告。截至2022年 12月,厦航机队规模达到210 架飞机,目前运营国内外航线400 余条,年旅客运输量近4000 万人次。在国际航协270 多家成员航空公司中,厦航的收入规模排名列前30位,旅客周转量跻身前13位。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开业通告
我公司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开业,开辟厦门一北京、厦门一上海、厦门一广州三条航线以及经营包机业务,并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五日由厦门首航北京。我公司以安全第一,旅客至上、优质服务为宗旨,欢迎中外人士乘坐厦航飞机。在我公司新飞机未到前,由中国民航飞机代航班,特此通告。
班期时刻表
XA3530 XA5315 XA3115 XA5515 航 班 号 XA5516 XA3116 XA5310 XA3529
星期六 星期四 星期六 星期四 班期 星期四 星期六 星期四 星期六
波音737 三叉戟 波音737 三叉戟 机型 三叉戟 波音737 三叉戟 波音737
16: 3517: 50 13: 3014: 35 09: 5512: 20 17: 1518: 45 厦门开到上海北京开到广州 08: 4507: 15 15: 5013: 15 16: 3015: 25 09: 1007: 5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企业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不得照抄材料。)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仰韶农业中主要作物是粟,这种作物的播种收获有固定的时节,因此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必然推动人们对节气规律的总结,反映了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A项正确;粟是仰韶农业中种植广泛的作物,并不等于仰韶农业中不种植其它作物,排除B项;精耕细作农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图中★处是美洲,这一物种发源于美洲,并传播到其他地区,B项正确;咖啡的原产地在非洲,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小麦起源于亚洲,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南瓜、芸薹、稻香、包谷、禾苗”等词语,可以推定当地的食物结构及相关习俗,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各种作物的具体比例,排除B项;根据“包谷”,适合山林种植,可以救荒等描述,可判定为苞谷,即玉米,可以确定不早于明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百姓人均可食粮的具体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各处起运京仓大小米麦,先封干圆洁净样米,送(户)部转发各仓收”可知,各地运往京师的粮食,要先经过风干等措施,便于粮食存储,D项正确;对运往京师的粮食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储存的措施,有利于粮食的储存,但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也不能“避免”官吏的克扣和贪污,这夸大了材料措施的作用,排除AB项;材料涉及的是运往京师粮食的处理措施,并非赋税征收的程序,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引文大意是,手工制品和纺织品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为主要功用,如果过于追求华丽的装饰,容易造成资源和财富的浪费,那么国家必然会变得贫困,反之则国家变得富裕。管仲在此强调手工业技术的实用性,C项正确;男耕女织指的是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并非一般的劳动,而是特别针对手工业生产,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如何发展手工业,而非如何富国,且材料没有“强兵”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材料说明外地的各种原料运达匹兹堡制成钢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化大生产形成规模化,提高了生产效率,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制造钢铁,与煤衍生物开发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生产力的提高降低了成本,没有体现出工人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是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生产成本,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产业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服务业、农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不断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由此可见,发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数字技术融入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创造新就业机会和新就业形态,孕育着新的增长点,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现代科技在各领域相互渗透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科技进步对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社会治理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并结合所学可知,山西处于中原地区与游牧民族交流的中心地带,这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较好的有利因素,C项正确;当时对外贸易除了通过北方,还有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等,不能断定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提及中原农耕区和北方蒙古地区的经济差异,目的是强调山西地处两者之间,具有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经济分工”“经济差异”只是铺垫,而非主旨,排除B项、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无论是先施化妆品发行所还是开平矿务局都用了新的经营方式,例如发行股票,B项正确;图中的两个企业都不是金融企业,排除A项;开平矿务局是洋务派开办的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C项,两个企业都不在江南地区,和江南社会经济的演变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大货币集团,世界经济领域动荡加剧,B项正确;区域集团化出现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是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兴隆洼遗址发掘了百余座半穴居房址”,结合所学可知,兴隆洼遗址发掘了百余座半穴居房址,说明这一时期出现了原始村落,C项正确;仰韶文化存在彩绘陶器,不能说明制瓷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不能得出最早饲养猪,排除B项;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多处宫殿建筑基址,并不能说明营建城市形成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据材料“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说明天津的发展受益于交通的发展,这说明交通促进了城市布局的变化,D项最佳;材料反映了天津交通发展的信息,但没有天津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A项有一定道理;材料反映天津交通大致发展历程,但没有天津交通的速度问题,B项有一定道理;材料涉及天津的城市布局与社会变化,无关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故答案为:D(3分)A(1分);B(1分);C(0分)。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盛宣怀反对对外开放中国内河航运,主张外国在中国内港行船,只能与华人议立合股公司,并且由中国注册,填发关牌,张挂中国旗号,这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倡导“实业救国”,排除A项;中国内河航运主权的丧失始于《天津条约》的签订,这些提议意在收回内河航运权,“确保了”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这些提议和规定并不能遏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据材料“天津……官办”可知,20世纪初,北京、天津、塘沽之间复线电话线的建成,电话公司的成立,但是从经营形式看,由商办转变为官办,C项正确;材料未说明列强与清政府新政改革的关系,得不出“支持”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的电话公司是官办而非商办,排除B项;“购买……官办”说明清政府收购了外国公司,“受制于外国资本”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可知,《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并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C项正确。《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A项;《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创立了“戾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B项;《肘后备急方》是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英国国王”“医生们”“伦敦主教”“房主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应对黑死病注重政府、医生、教会和民众的多方参与,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多方参与疫病防治,不能反映公共医疗体系的建立,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欧洲国家尚未建立公共卫生医疗体系,排除A项;宗教改革使得教会的垄断地位受到动摇,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仅涉及政府对疫病防治的作用,还涉及医生、教会、民众等多方面,C项并不能完整概括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的贵族头衔可以购买。……1751年至1789年,法国贵族人数翻了一番、贵族身份可以追溯到几代以上的家族相对较少。”及所学可知,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家和富商通过金钱获得了贵族身份,一些贵族也致力于增加财富来源,这有助于增强欧洲社会发展的活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欧洲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社会日渐僵化”与题干信息相违背,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欧洲的贵族社会逐渐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项。
1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通过小程序以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方式”属于网络金融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使得“大连普兰店区鸿萌农业专业合作社1600多份草莓柿子”“销售一空”起到了助农的作用,这体现了以网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网络金融对农业的推动,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排除A项;土地流转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推动与发展,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内容无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网络金融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没有涉及农药残留、添加剂过度使用等食品安全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安排城市居民到农村工作”“限制城市人口、实行粮油供给制等,来保证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顺利进行”及所学知识可知,就城乡关系下的城市化来说,中央政府无论实施哪一种政策,最终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在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战略,受国情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说明材料所述两个观点忽视了国情对城市化战略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侧重的计划经济下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非主要阐述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且材料中的西方学者的表述带有一定的政治偏见,并非科学的城市与农村关系的理论,排除B项;西方学者对中国城市化过程带有一定的政治偏见,但材料中两种西方学者的观点中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敌意,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西方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的观点,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偏见,不能科学的反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向,排除D项。故选A项。
2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世界)。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甲在四个时间点的投资占比都较高,英国在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甲是英国;乙在1902年和1914年的投资占比有明显的增加,但在1914至1930年投入减少,这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且1920年和1930年又出现明显的下降,是由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失去了一些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故乙是德国;丙在一战期间也出现投资占比下降,故属于欧洲国家,结合所学,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落后于德国,1902年至1914年投资占比不及德国,故丙是法国;丁在1902年和1914年的投资占比相对较低,但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且一战后,日本加大对华投资,故丁是日本。由此可知,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21.(1)传统棉业特征:属于小农经济范畴;专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简;市场规模小、范围小。近代棉业特征:专业植棉、产棉,纺织已经发生分离;机器生产较为普遍;市场扩大,发展深受国际市场影响。
(2)原因: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棉花;中国无完整的关税自主权,无法有效保护本国棉花市场;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国棉花种植、加工等方面技术落后致使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等。对策:政府要重视棉花产业的发展,提高棉花的国际抗风险能力;改进棉花种植、加工技术;争取关税自主权,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中国)。传统棉业特征:据材料一图1并结合所学可知,属于小农经济范畴;专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简;市场规模小、范围小。近代棉业特征:据材料一“早期工业化的推进使武汉地区棉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发生了系列变革”和图2并结合所学可知,专业植棉、产棉,纺织已经发生分离;机器生产较为普遍;据材料一“武汉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武汉棉业贸易格局在外力冲击下开始重塑”并结合所学可知,市场扩大,发展深受国际市场影响。
(2)本题是背景类和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0年—1932年(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1920年—1932年中国进口各国棉花情况表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棉花;据所学从关税自主权、民族工业和技术等角度分析可知,近代中国无完整的关税自主权,无法有效保护本国棉花市场;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国棉花种植、加工等方面技术落后致使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等。第二小问对策,可以从政府政策、科技和对外政策等角度去思考,具体为:政府要重视棉花产业的发展,提高棉花的国际抗风险能力;改进棉花种植、加工技术;争取关税自主权,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22.(1)原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拥有广阔领地的“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提高了英国的综合国力;庞大的海外投资收益与海外贸易,提供了充足的黄金储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为自由选择货币汇率政策创造了空间,增强了美国利用经济手段影响国际金融秩序的权力;促进美国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应对日益扩大的国际收支失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货币多元化体系的形成,为牙买加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小题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一“1860年,大英帝国领地面积达到2470万平方公里,到1909年,总面积增加到330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5%”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拥有广阔领地的“日不落帝国”;据材料一时间“19世纪”“1860”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工业革命提高了英国的综合国力;据材料一“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投资”“在为世界贸易确立规则的同时”可以得出,庞大的海外投资收益与海外贸易,提供了充足的黄金储备;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
【小题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美国)。据材料二“美国应首先会同有关国家就汇率重新安排问题展开磋商”可以得出,放弃固定汇率制,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据材料二“美国应单方面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以期减少美国的黄金流失”可以得出,有助于解除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有助于削弱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继续维护美元霸权;据材料二“刺激汇率机制的重新调整,同时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可以得出,为自由选择货币汇率政策创造了空间,增强了美国利用经济手段影响国际金融秩序的权力;据材料二“促使德国等有关国家实现货币升值”“美国将征收进口附加税”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促进美国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应对日益扩大的国际收支失衡;结合所学可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货币多元化体系的形成,为牙买加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23.论题:时代变革影响企业发展。
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厦航以企业化规范运作、自主经营、民航与地方合作的创办模式开创了部、省合作的成功先例,成为中国民航体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者,并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的航空公司。1992年我国明确提出了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为民航业的发展再一次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厦门航空不断扩大机队规模,增加运营国内外航线,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增加了厦航的收入,为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此可见,厦门航空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艰难启航到跨越腾飞的转变,这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述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设问是围绕“企业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加以阐述。首先,根据材料“ 成立于1984年的厦门航空,是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航空公司。”“我公司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开业,开辟厦门一北京、厦门一上海、厦门一广州三条航线以及经营包机业务,并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五日由厦门首航北京。”及所学可得出论题:时代变革影响企业发展。其次,由材料“成立于1984年的厦门航空,是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航空公司。图3为登载于1985年1月8日 《人民日报》第5版的厦门航空开业通告。截至2022年 12月,厦航机队规模达到210 架飞机,目前运营国内外航线400 余条,年旅客运输量近4000 万人次。在国际航协270 多家成员航空公司中,厦航的收入规模排名列前30位,旅客周转量跻身前13位。”及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厦航以企业化规范运作、自主经营、民航与地方合作的创办模式开创了部、省合作的成功先例,成为中国民航体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者,并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的航空公司。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我国明确提出了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为民航业的发展再一次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厦门航空不断扩大机队规模,增加运营国内外航线,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增加了厦航的收入,为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厦门航空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艰难启航到跨越腾飞的转变,这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