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平均数 1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平均数 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5-22 21: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4.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春天到了,学校要举办体育节。我们班要参加体育节的踢毽子、课间操和跳绳比赛。
1.这是我们班男生组踢毽子比赛的情况统计图。(一个方块表示踢一个)
(出示统计图)
问:你从统计图中看出了什么?
【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阅读统计图,独立思考,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利于交流讨论。】
如学生说:每人踢的个数和人数
板书:总人数追问:每人各踢了几个?男生组总共有几人?
板书:男生 5 6 4 7 3 5
2.咱们再看女生组的成绩(出示统计图)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 板书:女生 3 5 7 9 4
3.问:如果选一组代表全班参加学校的比赛,比一比。
哪组的实力更强一些?为什么选派男生去?只看总个数公平吗?既不能比总个数也不能比总人数,那比什么?板书:平均每人踢的个数 (找两三个人重复)强调:这就是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从踢毽子比赛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入手,引发矛盾的争论,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而且能深刻感受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二、探讨
你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商量商量用什么好办法可以求出平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
【在活动中搭建互相学习讨论、促进学生情感交融的平台,培养学生大胆表现与倾听比较的学习习惯。】
方法一:如果学生是通过移动求得,表扬学生:你真了不起,告诉学生这种方法是移多补少的方法。
【直观的演示无声的揭示出平均数的算理,同时为重新平均分配多出来小方块的总和的第三种方法的理解打下理论基础,真正体现了学生做数学的过程。】
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求平均每人踢几个?
方法二:先求和再均分。
(如果学生没说出来,老师把圆片打乱,不能移动了,怎么求出这一组平均每人踢多少个?)要先求一共踢多少个?再看有几个人踢,用总共踢的个数除以踢毽子的人数。
一组:(5+6+4+7+3)÷5=5(个)
二组:(3+5+7+9)÷4=6(个)
问:(5+6+4+7+3)里算的是什么?5指的是什么?
(3+5+7+9)里算的是什么?4指的是什么?
板书:总个数 总人数
为什么第一组要除以5,第二组要除以4呢?
刚才大家用什么方法求的平均每人踢多少个?板书:÷(在总个数和总人数中间)
还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方法三:多出来的数相加除以总份数如果学生想不出来,老师引导:老师也想出一种方法你们看这样行吗?(老师演示:把多出来的方块重新进行平均分配,男生组10÷5=2加到以谁为准的基准数上,强调:以最少的为标准;学生演示女生组12÷4=3)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合理寻求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会用两组的总个数÷两组的总人数 问:求出来的是什么?
咱们用三种方法比出来女生的实力更强一些,比的是什么?
得到的平均数是几?是不是第一组每个人都踢了5个?第二组每个人都踢了6个?
师小结:平均数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值,只表示把一组数平均分后每人同样多的数。
【学生能用总个数÷总人数求平均数并不表示学生已然完全理解平均数,随着深入思考,对比操作的前后两幅统计图,再次体会平均数的特点,明确平均每人踢了5个不是实际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而是通过操作把5个人踢的个数都摆成一样高,这时每一列的个数才是5个人所踢毽子的平均个数。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由感性飞跃到理性。】
三、实际应用练习
1.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三种方法求出平均数。想一想生活中那些数据表示就是平均数?怎么得到的(人均收入)?学生说关系式。
【重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2.三位体育老师对咱们三年级的课间操进行了评比。
看成绩统计表(一个班一个班的出示)
王老师 郭老师 黄老师 平均分
三(1)班 96 93 90
三(2)班 91 97 94
三(3)班 92 93 97
三(4)班 97 94 88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有什么窍门吗?(多种方法讨论择优)
求三(1)、三(2)班的平均数用找中间数的方法。
(加问:四个数的平均数还能找中间数吗?比如1234)
求三(3)班平均数用加零头的和÷3的方法。
求三(4)班平均数用总和÷3的方法。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说:“我这样想行吗?”介绍找基准数的方法。)
师小结:对于平均数,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提示:平均数在什么范围?)
【在熟练应用多种方法计算平均数的同时,鼓励学生细致观察发现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的中间这一规律,对平均数又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3.我们三年级四个班的同学都参加了跳绳比赛单摇的预赛,请看统计表。
三年级四个班同学单摇预赛统计表
参加人数(人) 总个数(个)
三(1)班 26 104
三(2)班 25 117
三(3)班 25 111
三(4)班 24 168
平均每班踢多少个?平均每人踢多少个?(只列式不计算)
【虽然此题看似是总个数÷总人数的基本计算练习,但在计算中注重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区分出问题因“每班”与“每人”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的列式。】
四、课堂小结
(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先求和再均分的方法,还可以直接找中间数)
做题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自己认为最巧妙的方法解题。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