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1 16: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三单元基础复习
五年级 下册
基础知识
课文详解
单元写作
考点提示
目 录
CONTENTS
基础知识
01
祭祀(sì) 遨(o)游 外甥(sheng) 梁山泊(pō)
门缝(fèng) 戴冠(guān) 枇杷(pípa) 凤(fèng)凰
蜀国(shǔ) 蜷曲(quán) 乾坤(qiánkūn) 铸刻(zhù)
隶书(lì) 小篆(zhuàn) 皋陶(gāotáo) 造诣(yì)
提供(gōng) 楷模(mó) 领域(yù) 书籍(jí)
报刊(kān) 匈奴(xiōng) 殷商(yīn) 国子监(jiàn)
mí迷惑、谜语 pí枇杷、琵琶 biàn辩论、辨认 mínɡ名气、鸣叫
易读错的字音
课文详解
02
汉字真有趣
《汉字真有趣》活动指导:
1.明确活动任务
2.选择活动内容
3.组成小组活动
4.制定活动计划
5.搜集资料
6.整理资料
7.展示交流
查找图书
1.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找书。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架上去找。
2.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网络搜索
1.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2.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显示的内容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资料。
请教别人
1.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
2.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搜集资料
查找图书
1.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找书。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架上去找。
2.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网络搜索
1.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2.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显示的内容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资料。
请教别人
1.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
2. 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搜集资料
查找图书
获取的资料
比较权威
网络搜索
请教别人
方便快捷
可以交流互动
打开思路
这三种常用搜集资料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适用范围也不一样。根据需要选用。
1.猜字谜的常用方法:
组合法:是指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做加减,重新组合凑成一个字。比如,“一家十一口”。“十”“一”“口”组合起来就是个“吉”字。
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重逢(猜一个字)”。重逢就是再一次见面(又见),谜底就是“观”。
猜字谜
猜字谜
半部春秋(秦)
赔惨了(夸)
刘备哭,刘邦笑(翠)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1)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2)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3)一边红,一边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4)人不在其位。
谜底:1.府 2.雷 3. 秋 4.立
猜字谜
4.门内添活则为“阔”。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
(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
答: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
“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
(2)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示例:一人一口酥
一天,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 ”
1.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歇后语
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画)
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 (冻)人 飞机上敲铜锣——声名(鸣)远扬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歇后语
3.书上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
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谐音:旧(舅)、无(吴)、输(书)、动(冻)、言(盐)、名(鸣)、枇杷(琵琶)。
4.古诗中有时也运用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
《“枇杷”和“琵琶”》就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5.拓展积累:猜一猜
①一连三座庙——( ) ②石头蛋腌咸菜——( )
③霜后的萝卜——( ) ④关公打喷嚏——( )
⑤熬尽了灯油——( ) ⑥打架揪胡子--—( )   
⑦吃饺子不吃馅——( ) ⑧癞虾蟆跳水井——( )   
⑨大肚子踩钢丝--—( ) ⑩耳朵里塞棉花--—( )  
答案: ①妙(庙)妙(庙)妙(庙); ②一言(盐)难尽(进); ③动(冻)了心;
④自我吹嘘(须)。 ⑤烧心(芯) ⑥谦虚(牵须)
⑦调皮(挑皮) ⑧不懂(噗咚) ⑨铤(挺)而走险
⑩装样(羊)
1.形声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另一个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表示这个字读音的部分叫“声旁”,表示这个字意义的部分叫“形旁”。比如:“草”,“早”是它的声旁,“艹”是它的形旁。
有趣的形声字
2.形声字的类型
左形右声: 铜、材、偏、骑、秧、冻 、证 、破、清、城
形占一角:栽、栽、裁、载
内形外声:闻、辫、辨、雠、问、辩、戽、瓣、闷、阙
外形内声:固 、庭 、圆、裹 、阁、阀 、园 、匾 、病、衷
右形左声:攻、 颈、 故、歌 、瓢、战 、放 、鹉 、雌、 削
声占一角:甸、恐、醛、糜、旗、渠
下形上声:架 、慈 、赏、烈、斧、 贡、 案 、膏 、凳、恭
上形下声: 爸、芳 、崖、 宵、箱、岗 、字、界、 管 、露
我爱你汉字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商甲骨,周金文;秦代小篆汉代隶;魏晋时期草楷行。
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是最早的成熟汉字,字形像图画;
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商周时期;
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
楷书产生于魏晋以后,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
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
(1)甲骨文 又称“契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首先发现甲骨文的地点是河南安阳小屯村。
甲骨文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线条细而均匀,图画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回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3)小篆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是最早统一的文字,象形已不明显了。一是字形呈长方形,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富有奇趣。
(4)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基本消失,笔画简单。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5)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楷书是南北朝后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便于书写。“楷” 的意思是规矩、楷模。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 横平竖直。
(6)行书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认得清。
(7)草书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2.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
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更快捷,更规范。
甲文的发现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方各个国家并不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直到在20世纪初发现甲骨文,才把中国的历史延续到3000年以前。
3.《说文解字》中重新定义了汉字的六种构造,也就是“六书”,分别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及作品有: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怀素的《千字文》。
书法欣赏
◇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
先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
再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端庄;用笔上,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草意。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智永和尚
(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怀素
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欧阳询
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1)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2)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3)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和实施时间: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
1.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一般分五步:
①确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②写出研究目的;
③写清楚研究方法;
④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⑤对资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形成研究结论。
研究报告
2.研究报告中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交代了研究目的是研究姓氏文化,探寻“李”姓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查阅书籍和报刊,询问身边的人。整理的资料有“李”姓的来源,“李”姓历史名人,“李”姓人口数量现状。
3.研究的结论有三条:
①“李”姓源远流长。
②“李”姓人才辈出。
③“李”姓人口数量众多。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考点提示
03
1.考查歇后语的积累与运用。
2.考查搜集资料的渠道(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
3.考查汉字五种典型字体的通行时间、字形特点和历史地位(见下表)
4.考查研究报告的格式(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四个部分)。
考点提示
考点提示
字体 通行时间 字形特点 历史地位
甲骨文 商周时期 象形性较强,写法不固定,线条比较纤细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金文 商周时期 字形特点线条粗壮,字形由象形性明显逐渐转为规整、美观
小篆 秦朝 字形结构稳定, 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 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隶书 两汉 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楷书 南北朝及之后 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占主导地位,一直通行至今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