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6课时
《圆锥的体积》 说课
CONTENTS
目录
教材内容
01
学情分析
02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03
教法、学法
04
教学过程
05
板书设计
06
教 材 内 容
教材编排
《圆锥的体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时内容。“圆锥的体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基础上,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装沙或装米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公式推导。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自主发现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PART 01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学生以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在此前又学了由曲面和圆围成的立体图形——圆柱,且经历了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具有了初步的类比思维意识。通过前一节《圆锥的认识》,学生对圆锥的特征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学生来说,求体积并非陌生的新知识,只是像圆锥这样学生认为不规则几何体的图形,求体积有困难。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绝大多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基础,但公式的推导过程却比较抽象、枯燥,对于他们来说该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同时对于圆锥体积计算的实际运用,从以往的经验判断,学生对3倍的关系难以理解,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
教 学 目 标
PART 02
2
通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一些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1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理解和掌握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04.
教法、学法
教法:
“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
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
教法和学法
学
展
议
导
练
0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练习巩固
研讨归纳
1、情境导入
好大的一堆小麦……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究新知
这堆小麦的体积是多少呢?
想一想,如何得到圆锥的体积?
2、探究新知
圆锥的体积是不是像长方体、圆柱那样,也和“底面积 × 高”有关系呢?
2、探究新知
圆锥的体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会有什么关系呢?
2、探究新知
(1)各组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
容器各一个。
等底等高
按照下面的方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
2、探究新知
(2)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水(或沙子),再倒入圆柱形容器,看几次能倒满。
2、探究新知
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
1
3
2、探究新知
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你能写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S
h
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高
1
3
V = Sh
1
3
2、探究新知
如果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m,高为1.5m。小麦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6.28(m3)
答:小麦堆的体积是6.28m3。
1
3
×3.14×22×1.5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S
h
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高
1
3
V = Sh
1
3
感谢观看!